他輕捂了下嘴,又道“哪個又和你說我是北方人了?”
“別廢話了!老子沒工夫跟你瞎扯淡,快說,把我爸關在哪了?”我來了脾氣。
“咦?你個瓜娃子,老子發現你真是不開竅,看來他們說的對,你小子就是缺心眼。”
他的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正要和他理論,突然前堂的夥計跑過來找我說,門外麵站著許多穿黑衣服的陌生人,看起來也不像是來談生意的,問我是不是得罪了什麽人。
我他媽更是一頭霧水,連忙質問那些人是不是這小子帶來的。
他好像顯得比我還緊張。趕緊問我,“店裏有沒有後門?”
我很詫異,看來他和外邊的人不是一夥的。
其實我早就習慣這個樣子了,小的時候,隻要我爸在看店的情況下,我經常能看見來來往往的黑衣人,他們也從來沒進來過,我爸也從來沒和我說過那些人是幹什麽的,好像彼此間有著什麽不可言說的默契,亦或是別的什麽原因。
心想,這下我有辦法拿回我的東西了,何不威脅他一下,這也算是禮尚往來嘛!
“後門倒是有,但是我的東西,該物歸原主了吧!”我故意拖著話音。
“威脅我是吧!老子可不吃你這一套。”
“那好,東西我不要了,請便!”我一個轉身。
他忽然大笑起來,“哈哈哈……真沒錯、沒錯。”
我有時一陣詫異,“什麽不錯?”
“鹿老板,你不是想知道你爸的下落嗎?那好,明天晚上中央飯店不見不散……”
“中央飯店?那我爸了?”
“和你說了,明天晚上來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要是不去了?”
“你會去的!對了,記得帶上那個書包,我們會有用處。”
“你怎麽知道的?你……你到底是誰?”我一怔。
“我是誰不要緊,記得明晚赴約就行了!”他一邊往後堂走,一邊看著我說,“東西先放在我這,到了自然還給你,還有,自己招子放亮點,不要辱了你先人的名號。”
話剛說完,就順著後堂的院牆翻了出去,看著身手,絕對不是一般人,應該是有練過的。
人走了,我吩咐櫃員把門關上,今天暫停營業。
關門的時候聽夥計們說,門口的人一直沒走,像是再找什麽人,但是沒有進屋來找人的意思。我多半心裏有數了。
人都走了,我又試著給熊瞎子打了幾通電話,仍然是無人接聽,心想這是啥事情啊?怎麽該聯係的聯係不上,不該來的來了一堆,也沒個人通知一聲啊。
投器無門,但還是要另想法子。
在想熊瞎子倒賣文物的瞬間,突然我想到了書包裏藏的那個寶貝,當時熊瞎子一心想奪過去賣錢的,好在我沒給他。但是那個人為什麽知道這件事的,難道他也下過地?
我趕緊拿來書包,把它倒了個底朝天。要不是真實的看見了眼前的這個盒子,我真的有一種錯覺,就是下地的事情是我做過的一場沒有醒來的夢,這個夢做得很真實,真實到如果因此醒不過來,我也絲毫沒有遺憾。
因為在地下忙於奔命,我根本沒有來得及細看盒子的外觀。
此刻拿出這個盒子,乍看上去是金光閃閃,但是很明顯是用了青銅貼金的手藝。
具體說來,就是貼金花紋青銅器。貼金花紋青銅器出土時大部分貼金花紋脫落,但在青銅器上留下痕跡。
這些貼金花紋是采用金箔分塊雕刻局部圖案再在青銅器表麵粘貼組成完整圖案。
在田野考古中,對於這類器物的現場保護原則是盡可能地減少接觸,從墓坑內起取時要從器物底托起,器物較大的采用托板。
青銅器四周脫落的金箔要按不同的方位分別起取,與青銅器方位相對應,同時作好各種記錄。取下的金箔用細毛筆沾蒸餾水輕輕清洗泥土,然後將金箔夾在兩層棉紙之間,用三夾板夾放保存便於室內整理複原。
這類青銅器的表麵,現場隻作局部泥土的清洗,對花紋乃至痕跡通常不作處理,以防將痕跡擦去。具體做法是用木條做成框架固定器物底部和口沿、中空,放入塑料袋中運回室內。
這個青銅盒明顯保護的就很完整,根本沒有出現田野考古中發現的那些殘痕,或許這跟它的儲藏環境有關,也有可能是設計者用到了不為人知的技術,亦或是裏麵藏著的東西是極其珍貴的,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我把盒子翻來覆去的看了看。
心說,這是個青銅鑒缶啊!之所以叫做青銅鑒缶,是因為它的形質不同於普通的青銅盒,看來裏麵藏著的肯定是墓主人極其珍視的寶物無疑。
先不論年代,鑒身的四麵和四棱上,共有八個拱曲的龍形耳鈕,鈕尾均有小龍纏繞,又有兩朵五瓣小花立於尾上。外觀新穎別致,奇特精美。四足獸、八龍耳,八接簷,蟠螭紋、勾連雲紋,異常精美!
鑒內中部有方孔,鑒內之缶口頸即從方孔中露出,蓋之四麵各有一獸麵銜環,以便啟閉鑒蓋。
蓋上浮雕變形蟠紋,鑒體上多浮雕蟠螭紋,下腹飾蕉葉紋。
鑒體銘刻的古體字我一時也看不懂端倪。銅缶亦為方體,小口,斜肩,腹瘦深,平底,圈足。缶蓋平頂,上置四個圓環鈕。
蓋沿內折,與缶口以子母榫相扣合。缶肩有四個圓環鈕。缶上飾7形勾連紋、菱形帶紋、斜三角紋、勾連雲雷紋、蕉葉紋、渦紋和浮雕變形螭紋,蓋內刻銘與鑒銘相同。
與缶的組合,設有專門的機關。
我又仔細看了看,對了,就是這裏。
在龍口圍繞的中心,隱約間露出了一個細條狀的方孔,正好能將龍槿初找到的鑰匙插進去,可以說是嚴絲合縫。
我小心翼翼的將鑰匙插進這個鑰匙孔裏去,然後順著機關的方向轉動鑰匙,哢噠一聲,像是鐵鎖擰開的聲音,我一楞,那盒子蓋自動翻轉起來。
“別廢話了!老子沒工夫跟你瞎扯淡,快說,把我爸關在哪了?”我來了脾氣。
“咦?你個瓜娃子,老子發現你真是不開竅,看來他們說的對,你小子就是缺心眼。”
他的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正要和他理論,突然前堂的夥計跑過來找我說,門外麵站著許多穿黑衣服的陌生人,看起來也不像是來談生意的,問我是不是得罪了什麽人。
我他媽更是一頭霧水,連忙質問那些人是不是這小子帶來的。
他好像顯得比我還緊張。趕緊問我,“店裏有沒有後門?”
我很詫異,看來他和外邊的人不是一夥的。
其實我早就習慣這個樣子了,小的時候,隻要我爸在看店的情況下,我經常能看見來來往往的黑衣人,他們也從來沒進來過,我爸也從來沒和我說過那些人是幹什麽的,好像彼此間有著什麽不可言說的默契,亦或是別的什麽原因。
心想,這下我有辦法拿回我的東西了,何不威脅他一下,這也算是禮尚往來嘛!
“後門倒是有,但是我的東西,該物歸原主了吧!”我故意拖著話音。
“威脅我是吧!老子可不吃你這一套。”
“那好,東西我不要了,請便!”我一個轉身。
他忽然大笑起來,“哈哈哈……真沒錯、沒錯。”
我有時一陣詫異,“什麽不錯?”
“鹿老板,你不是想知道你爸的下落嗎?那好,明天晚上中央飯店不見不散……”
“中央飯店?那我爸了?”
“和你說了,明天晚上來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要是不去了?”
“你會去的!對了,記得帶上那個書包,我們會有用處。”
“你怎麽知道的?你……你到底是誰?”我一怔。
“我是誰不要緊,記得明晚赴約就行了!”他一邊往後堂走,一邊看著我說,“東西先放在我這,到了自然還給你,還有,自己招子放亮點,不要辱了你先人的名號。”
話剛說完,就順著後堂的院牆翻了出去,看著身手,絕對不是一般人,應該是有練過的。
人走了,我吩咐櫃員把門關上,今天暫停營業。
關門的時候聽夥計們說,門口的人一直沒走,像是再找什麽人,但是沒有進屋來找人的意思。我多半心裏有數了。
人都走了,我又試著給熊瞎子打了幾通電話,仍然是無人接聽,心想這是啥事情啊?怎麽該聯係的聯係不上,不該來的來了一堆,也沒個人通知一聲啊。
投器無門,但還是要另想法子。
在想熊瞎子倒賣文物的瞬間,突然我想到了書包裏藏的那個寶貝,當時熊瞎子一心想奪過去賣錢的,好在我沒給他。但是那個人為什麽知道這件事的,難道他也下過地?
我趕緊拿來書包,把它倒了個底朝天。要不是真實的看見了眼前的這個盒子,我真的有一種錯覺,就是下地的事情是我做過的一場沒有醒來的夢,這個夢做得很真實,真實到如果因此醒不過來,我也絲毫沒有遺憾。
因為在地下忙於奔命,我根本沒有來得及細看盒子的外觀。
此刻拿出這個盒子,乍看上去是金光閃閃,但是很明顯是用了青銅貼金的手藝。
具體說來,就是貼金花紋青銅器。貼金花紋青銅器出土時大部分貼金花紋脫落,但在青銅器上留下痕跡。
這些貼金花紋是采用金箔分塊雕刻局部圖案再在青銅器表麵粘貼組成完整圖案。
在田野考古中,對於這類器物的現場保護原則是盡可能地減少接觸,從墓坑內起取時要從器物底托起,器物較大的采用托板。
青銅器四周脫落的金箔要按不同的方位分別起取,與青銅器方位相對應,同時作好各種記錄。取下的金箔用細毛筆沾蒸餾水輕輕清洗泥土,然後將金箔夾在兩層棉紙之間,用三夾板夾放保存便於室內整理複原。
這類青銅器的表麵,現場隻作局部泥土的清洗,對花紋乃至痕跡通常不作處理,以防將痕跡擦去。具體做法是用木條做成框架固定器物底部和口沿、中空,放入塑料袋中運回室內。
這個青銅盒明顯保護的就很完整,根本沒有出現田野考古中發現的那些殘痕,或許這跟它的儲藏環境有關,也有可能是設計者用到了不為人知的技術,亦或是裏麵藏著的東西是極其珍貴的,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我把盒子翻來覆去的看了看。
心說,這是個青銅鑒缶啊!之所以叫做青銅鑒缶,是因為它的形質不同於普通的青銅盒,看來裏麵藏著的肯定是墓主人極其珍視的寶物無疑。
先不論年代,鑒身的四麵和四棱上,共有八個拱曲的龍形耳鈕,鈕尾均有小龍纏繞,又有兩朵五瓣小花立於尾上。外觀新穎別致,奇特精美。四足獸、八龍耳,八接簷,蟠螭紋、勾連雲紋,異常精美!
鑒內中部有方孔,鑒內之缶口頸即從方孔中露出,蓋之四麵各有一獸麵銜環,以便啟閉鑒蓋。
蓋上浮雕變形蟠紋,鑒體上多浮雕蟠螭紋,下腹飾蕉葉紋。
鑒體銘刻的古體字我一時也看不懂端倪。銅缶亦為方體,小口,斜肩,腹瘦深,平底,圈足。缶蓋平頂,上置四個圓環鈕。
蓋沿內折,與缶口以子母榫相扣合。缶肩有四個圓環鈕。缶上飾7形勾連紋、菱形帶紋、斜三角紋、勾連雲雷紋、蕉葉紋、渦紋和浮雕變形螭紋,蓋內刻銘與鑒銘相同。
與缶的組合,設有專門的機關。
我又仔細看了看,對了,就是這裏。
在龍口圍繞的中心,隱約間露出了一個細條狀的方孔,正好能將龍槿初找到的鑰匙插進去,可以說是嚴絲合縫。
我小心翼翼的將鑰匙插進這個鑰匙孔裏去,然後順著機關的方向轉動鑰匙,哢噠一聲,像是鐵鎖擰開的聲音,我一楞,那盒子蓋自動翻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