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學生一科考中四個進士,意味著什麽滄州鄉親們清楚,錢家和曹家當然也很清楚。對於他們身後的背景來說,四個小進士並不值什麽,而且吧,這四個進士連榜下的十來個曲池子弟都被楚王趙恒一把全摟走了。趙恒請旨測繪天下州縣圖,把這些人都摟在他身邊,在瓊林宴的第二天就帶北方去了。楚王要拉撥自己人的決心非常堅決,而且護的厲害,但是同時他也表明了他的立場 ,別打他的人主意,他不攙和他哥哥和堂兄弟們的鬥爭。
但是對清涼山下的錢家和曹家來說,現在的事兒就有點難辦了。外地來的商人可以給一部分錢半哄半騙的把田地弄到手,特別老實的極少數那幾個地主可以真金白銀贖買,本地鄉紳中名聲最臭的可以為民除害。他們地盤裏的地隻剩三分之一還在地主們手裏,可是以王家為首的這一部分本地大小地主怎麽辦?老老實實五十兩一畝收?別說出不起那個錢,就是出得起,也拿不出這麽多的現銀。耍點手段壓價收?一家夥出了四個進士,富春地主沒什麽見識,隻會以為多了四個撐腰的,他們原來訂定下的辦法,現在肯定不能用了。
錢曹兩家商量了很久,決定還是按兵不動。其實現在要是耍手段把收購的地價壓下去,對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處,等新京城的街道修好了,朝外賣商鋪、賣宅基地的時候,地價是利潤的基礎,明麵上,五十兩一畝的地價不能降!
不管蓋不蓋房子,地,就荒在那裏。
富春地主們又不經商,田地沒有租息,能拖幾年隻出不進?拖到新京城城裏賣掉一大部分,他們手裏的地還是荒地,他們能怎麽辦?到時候求上門來要賣,壓價是天經地義的事。錢曹兩家也不催也不逼,貼了個告示說兩家在富春縣衙設的辦事處還有一個月就撤了,到時候地主們再賣地得上清涼山去,就撒手不管了。
富春縣四個進士家裏擺酒熱鬧,錢曹兩家還送去很體麵的賀禮。陳家沒有地在清涼山一帶,對送禮來的管家很客氣,留飯款待。苗家和王家都有田在清涼山,錢曹的賀禮當麵退回。隻有張文才,三省草堂擺了三天的流水席賀學生張文才進士,錢曹把禮送去王翰林家,姑太太王氏出來,把禮丟出大門外。
錢曹兩家送賀禮是表明對富春本地鄉紳尊重的態度,也是在探這幾個新進士家裏是不是懂潛規則,隻要懂行,萬事好辦啊,怕就怕那種二愣子,自為以考了進士他就可以為民做主。這四家的態度也很上道,王翰林教出來的學生,還是懂事的:陳進士家和錢曹沒有利益關係,他家就給人麵子客氣收禮。苗家和王家還有田要賣,他們不曉得錢曹兩家會怎麽收地,自然不會收禮。至於王翰林自己的妹子嘛,她代表的是柳家的態度,柳三娘因為買田款的事都和他們翻臉了,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王姑太太隻把他們的禮丟出大門算客氣的。
新科進士的底探著了,都是聰明人,兩家就幹幹脆脆地把富春地主們架半空晾起來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地在富春地主手裏,不耽誤錢家和曹家現在的事。眼看著武將們的私宅都差不多起來一小半了,天波府楊家都差不多要完工了,錢家和曹家手頭除了兩省和四部官署,還有一堆一堆文官的私宅連圖紙都沒有出完,有的忙呢。
富春江的江水緩緩流動,一轉眼到了五月初四,王家和李家都要送嫁妝啦!
給王翰林家操辦婚禮的是柳五姨從杭州請來的閔家,抬箱上彩花披帛之類的裝飾全是從杭州運來的。雖然東西到的比如意劉家的晚,但是閔家的人來的也不少。昨天就把一抬抬的抬箱在三省草堂的空屋子裏理好了。
照著南邊的規矩,陪嫁田有一頃地就單獨使一個抬箱,使個盤子放一塊土。李芳歌出嫁有六十八頃地,她那邊自然是有六十八抬土。柳三娘無所謂藏不藏富,為了好看,英華嫁妝的前六十八抬也裝的是土。都擺給鄉親們看了,陪嫁隻陪個四十來頃的田莊自然不大合適,柳三娘就把那個田莊附近另一個六十頃的大莊子也丟女兒的嫁妝裏去了。接下來,英華在五柳鎮上還有一個別墅,還得抬塊磚。杭州的柳家倉是柳五姨獨蓋的,柳五姨也沒客氣,劈了一半給英華添妝。於是一塊整磚後邊,又是一個抬箱,鄭重裝著半塊碎磚。
閔家人裝箱的時候,柳五姨丟過來的半塊方不方,圓不圓的碎磚,一個管事多嘴問了一句,柳五姨毫不在意的說是柳家倉。裝箱的幾個人差點都沒嚇趴下。天下第一倉的一半,天底下的陪嫁,還有比這塊小碎磚的份量更重的嗎?沒過一會,閔家辦喜事的一二百人都知道了,大家走過來走過去,看那塊磚眼神都不對,閔家的大管事幹脆使了個專人守在這個抬箱邊。
接下來,是柳家舅舅給英華添的家俱,大到個頭和屋頂齊平的大櫃,精致細刻的大床小榻,小到盆桶衣架應有盡有,生孩子的子孫桶就打了八個!給孩子準備的搖床站桶都是成雙成對的!大櫃大箱太大抬不進屋怎麽辦?放心,柳家舅舅早把外甥女的新房照著他準備的家俱尺寸改造過了。家俱不好使抬箱,昨天在清涼山碼頭那邊搬下船,裝了二十多輛馬車,現在馬車全都停在三省草堂的馬球場上。家俱之後,是早就遊街秀過的九十九抬翰林小姐陪嫁藏,這套書會在李家繞一圈之後,跟英華的一部分陪嫁從後門出去送到不遠的山上別墅裏去。意思意思的四季衣裳各十二箱之後,才是柳三娘和楊家舅母柳五姨她們三個女人這十來年給英華攢的首飾啦衣料啦,花瓶屏風之類的擺設和日用雜物。柳三娘是個藏富的主兒,不肯把所有的東西都擺出來,意思意思裝了兩百抬,楊氏舅母不滿意,還要再裝,已經沒有空抬箱了。
這邊送嫁妝就是親姐姐瑤華送過去,那邊芳歌送嫁妝請的是淑琴。楊氏在柳家目送第一抬嫁妝出了門之後,就趕著回娘家去了。王家的親戚多,王翰林提撥出來一個進士侄子,他要嫁女兒,王家來了半族人來要幫忙搬嫁妝,來了也沒他們什麽事兒,隻能坐在三省草堂的藏底下吃茶嗑南瓜子,目送一抬一抬嫁妝抬出去。
英華的嫁妝要說是十裏紅妝有點誇張,但是在富春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李家那邊女兒的嫁妝出門沒多久,兒媳的嫁妝就抬進來了。李家沒親戚來,就是陳夫人娘家的這些人和舅母們娘家親戚來,幾位舅母看到抬進來的這一抬抬一箱箱一車車的嫁妝流水進門,再一次直眼了。
王家的大姑奶奶瑤華帶著杏仁和紅棗幾個大使女更是讓人大開眼界,英華的嫁妝流水進門,從瑤華身邊經過,瑤華隻袖手站著,幾個大使女把抬抬箱的指一指,抬的磚土都在東院前院放下了,裝家俱的馬車,一輛車進了大門,柳家派來的人流水下車搬家具,最後一件家具進了東院的門,下一輛馬上剛好就進門停下。前一輛馬車正好從側門出去。送嫁妝時嫁妝多忙亂的大家都見識過,似這般似行雲流水的還是頭一回見。瑤華看著那一雙雙驚訝的眼睛,得意的暗笑:咱們送嫁,秀嫁妝那麽俗氣的事我們肯定要幹,讓婆家見識一下咱們家的人有多能幹才是重點。抬嫁妝的都是幹了一輩子的熟手,搬嫁妝的都是柳家專門運貨下貨的,這個節奏,小意思啦,。
幾輛馬車進了大門轉了一圈又出去了,停在大門外等候,等九十九抬書進了大門從側門出來,書箱立刻被抬上守在門邊的空馬車上,十幾輛馬車一點停頓都不打的繞開門前大路奔英華的別墅去了。
陳家舅母甚是奇怪,相互議論:“王家這是要把新媳婦的嫁妝搬到哪裏去?”
五舅母才去王家看過女兒,曉得詳情,忙說:“新媳婦在山裏還陪嫁了一個宅子,不比這邊小。聽說怕書擱這邊放不下,那邊蓋的有藏,書都送那邊去了。”
從前大家俱是一樣的妯娌,養的兒子也都沒有守義守拙這兩個出挑,偏她運氣好,女兒嫁了個進士。她一講話,除了大舅母含笑微微點頭,大家俱都不作聲。今日陳家這邊送嫁的還是五房的淑琴呢,五舅母能教養出曉得燒冷灶的女兒,本來就比那幾位知進退,她覺得她占的風光足夠了,也不理妯娌們孤立她,笑眯眯接著看王家搬嫁妝就是。
王家送來的田地和家俱書箱都和芳歌的嫁妝大差不差,衣箱略少幾箱,一樣是塞得滿滿,但是後頭抬的這些東西,就和芳歌的大不一樣了。芳歌陪嫁的屏風俱是好料打製,或是螺鈿漆畫或是鑲嵌金銀寶石,一派珠光寶氣閃花人眼;英華陪嫁的屏風全是輕巧精致的白地竹製屏風,畫的山啊水啊花啊草啊多是黑白的,偶有幾架屏風大塊是黑墨點著幾點紅算是應點喜氣,在鄉下的婦人眼裏,甚是應付。
王家的使女倒是待這幾架屏風格外用心,一再吩咐下貨的人小心。李大人不小心瞄到一架屏風上的落款,眼都直了。接下來一抬一抬送來的灰撲撲的磚硯泥硯,一看就是用舊了的筆筒筆架香爐什麽的,李大人認不出來也沒理論,陳家親戚們看了都撇嘴:“沒錢硬充麵子,就是買不起新的,少送幾抬比送舊的好看啊。”然王家上下格外小心,那幾塊硯都是杏仁等幾個大丫頭親自摟在懷裏抱去新房安放的。瑤華也不盯那些妝盒衣料,隻盯這些舊貨盯的緊。
等最後新房的床帳安放妥當,天都要黑了,瑤華還把她的三個孩兒都抱了來丟到新人的床上滾了又滾,她是晚輩,送嫁就不肯留下吃飯,推說孩子們怕生,辭了去。把杏仁和紅棗林禽幾個大丫頭留下了。
這幾個帶著人撿點鋪陳,把不起眼的,易丟易碎的貴重物品都收好了,正忙著照單子再核一次嫁妝呢。陳夫人帶著娘家親戚們來看新婦的嫁妝。有芳歌那份富麗堂皇的嫁妝做對比,親戚們都覺得廂房後樓裝東西的大箱大櫃都是好料,五間正房裏的家俱擺設就有點不像話,像是蟲咬過帶斑點的竹子家俱占了一半,要緊擋眼地方的屏風都不是黑白的就是青綠的,連一點點紅都沒有!九舅母歪著頭看了半天正房中間的那架水墨山水大屏風,三分之二的黑白畫兒就算了,剩下的三分一之還寫滿了鬼畫糊一般的醜字,她就指使她家最小的那個熊孩子說:“守誠,你先生不是誇你畫畫畫的好?你問哪個使女姐姐討根筆,討點胭脂,給你新嫂嫂這個屏風添幾樹紅桃花!”
此言一出,杏仁紅棗和幾個小丫頭拚了命的奔出來把這個屏風圍起來了。杏仁苦笑道對九舅太太行了個禮,道:“婢子們都不大懂畫,隻曉得這幾架屏風是我們小姐的幾位姨母聽說姑爺擅畫,特地央人畫來的。舅太太要表少爺幫著添幾筆自是美事,然擺在這屋裏的畫兒,怕姑爺自家要添幾筆呢,要不要等姑爺來和表少爺一起加幾筆?”
這種轉圈圈的推辭跟隨便哪個官家夫人說人家都能聽得出來意思,跟陳夫人說估計她也能體會得到,唯有九舅母,本來對大姑子家娶的這個新媳婦就不大喜歡,杏仁話裏的意思她隻聽出一半,而且人家姨母送的畫屏不好,她兒子添幾筆正是格外壓新婦臉麵的事,她把手一揮,笑道:“那麽麻煩做什麽,不過是個畫兒匠畫的幾張畫,我們守誠的畫極得先生誇讚呢,給你們小姐添幾筆紅也吉利。”
杏仁對站邊上的紅棗使了個眼色,紅棗飛快的去了,她們幾個站屏風邊一言不發。
人還沒嫁進來,王英華的使女就跟親戚舅太太幹上了?邊上幾個九舅太太的娘家人都不樂意了,嚷嚷起來。陳夫人帶著大舅太太從臥房裏轉出來,看到英華的使女跟護眼珠子一樣護著那個一團一團墨霧的水墨山水湘妃竹精製大屏風,陳夫人是惱裏帶笑,先惱九弟妹這個時候出妖蛾子,又笑英華的使女太過小心,小孩子家家的,由著他畫幾筆紅也沒什麽的。大舅太太是笑裏帶惱,先笑使女們緊張太過,一架畫屏多大點事,也惱九弟妹這個時候挑事太過份。
陳夫人是做主人的,態度很大方,就道:“不過是一架畫屏,什麽要緊東西,加點紅看著也喜慶。”
大舅太太是當客人的,又是長弟妹,姿態很謙虛,說:“好好的畫兒,讓孩子塗什麽,畫壞了明日拜堂也來不及找新的啊,老九媳婦,你跟著守誠湊什麽熱鬧,孩子畫畫的好,鋪子裏買張大紙,讓他在家畫一幅好的賀他表哥成親不好麽。”
外頭李大人按著帽子跑得飛快進來,後頭李知遠跑的比他老子還快,明明是後進院門,生生的先比李大人進屋,他一看到最擋眼的這架大屏風,那個滿眼放光哎,在親戚們眼裏,跟看到金山似的。李大人落後幾步,盯著落款那的幾坨紅印看過,激動的臉都扭曲了,也不管女眷看他們父子像是看瘋子,拚命的揮手說:“傳家寶啊,收起來收起來。咱們家不是還有架大屏風,叫人挪過來擺上。”
杏仁幾個大丫頭忙去收屏風,李知遠一臉的傷心欲絕,喊:“姐姐們放手,讓我來。”
但是對清涼山下的錢家和曹家來說,現在的事兒就有點難辦了。外地來的商人可以給一部分錢半哄半騙的把田地弄到手,特別老實的極少數那幾個地主可以真金白銀贖買,本地鄉紳中名聲最臭的可以為民除害。他們地盤裏的地隻剩三分之一還在地主們手裏,可是以王家為首的這一部分本地大小地主怎麽辦?老老實實五十兩一畝收?別說出不起那個錢,就是出得起,也拿不出這麽多的現銀。耍點手段壓價收?一家夥出了四個進士,富春地主沒什麽見識,隻會以為多了四個撐腰的,他們原來訂定下的辦法,現在肯定不能用了。
錢曹兩家商量了很久,決定還是按兵不動。其實現在要是耍手段把收購的地價壓下去,對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處,等新京城的街道修好了,朝外賣商鋪、賣宅基地的時候,地價是利潤的基礎,明麵上,五十兩一畝的地價不能降!
不管蓋不蓋房子,地,就荒在那裏。
富春地主們又不經商,田地沒有租息,能拖幾年隻出不進?拖到新京城城裏賣掉一大部分,他們手裏的地還是荒地,他們能怎麽辦?到時候求上門來要賣,壓價是天經地義的事。錢曹兩家也不催也不逼,貼了個告示說兩家在富春縣衙設的辦事處還有一個月就撤了,到時候地主們再賣地得上清涼山去,就撒手不管了。
富春縣四個進士家裏擺酒熱鬧,錢曹兩家還送去很體麵的賀禮。陳家沒有地在清涼山一帶,對送禮來的管家很客氣,留飯款待。苗家和王家都有田在清涼山,錢曹的賀禮當麵退回。隻有張文才,三省草堂擺了三天的流水席賀學生張文才進士,錢曹把禮送去王翰林家,姑太太王氏出來,把禮丟出大門外。
錢曹兩家送賀禮是表明對富春本地鄉紳尊重的態度,也是在探這幾個新進士家裏是不是懂潛規則,隻要懂行,萬事好辦啊,怕就怕那種二愣子,自為以考了進士他就可以為民做主。這四家的態度也很上道,王翰林教出來的學生,還是懂事的:陳進士家和錢曹沒有利益關係,他家就給人麵子客氣收禮。苗家和王家還有田要賣,他們不曉得錢曹兩家會怎麽收地,自然不會收禮。至於王翰林自己的妹子嘛,她代表的是柳家的態度,柳三娘因為買田款的事都和他們翻臉了,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王姑太太隻把他們的禮丟出大門算客氣的。
新科進士的底探著了,都是聰明人,兩家就幹幹脆脆地把富春地主們架半空晾起來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地在富春地主手裏,不耽誤錢家和曹家現在的事。眼看著武將們的私宅都差不多起來一小半了,天波府楊家都差不多要完工了,錢家和曹家手頭除了兩省和四部官署,還有一堆一堆文官的私宅連圖紙都沒有出完,有的忙呢。
富春江的江水緩緩流動,一轉眼到了五月初四,王家和李家都要送嫁妝啦!
給王翰林家操辦婚禮的是柳五姨從杭州請來的閔家,抬箱上彩花披帛之類的裝飾全是從杭州運來的。雖然東西到的比如意劉家的晚,但是閔家的人來的也不少。昨天就把一抬抬的抬箱在三省草堂的空屋子裏理好了。
照著南邊的規矩,陪嫁田有一頃地就單獨使一個抬箱,使個盤子放一塊土。李芳歌出嫁有六十八頃地,她那邊自然是有六十八抬土。柳三娘無所謂藏不藏富,為了好看,英華嫁妝的前六十八抬也裝的是土。都擺給鄉親們看了,陪嫁隻陪個四十來頃的田莊自然不大合適,柳三娘就把那個田莊附近另一個六十頃的大莊子也丟女兒的嫁妝裏去了。接下來,英華在五柳鎮上還有一個別墅,還得抬塊磚。杭州的柳家倉是柳五姨獨蓋的,柳五姨也沒客氣,劈了一半給英華添妝。於是一塊整磚後邊,又是一個抬箱,鄭重裝著半塊碎磚。
閔家人裝箱的時候,柳五姨丟過來的半塊方不方,圓不圓的碎磚,一個管事多嘴問了一句,柳五姨毫不在意的說是柳家倉。裝箱的幾個人差點都沒嚇趴下。天下第一倉的一半,天底下的陪嫁,還有比這塊小碎磚的份量更重的嗎?沒過一會,閔家辦喜事的一二百人都知道了,大家走過來走過去,看那塊磚眼神都不對,閔家的大管事幹脆使了個專人守在這個抬箱邊。
接下來,是柳家舅舅給英華添的家俱,大到個頭和屋頂齊平的大櫃,精致細刻的大床小榻,小到盆桶衣架應有盡有,生孩子的子孫桶就打了八個!給孩子準備的搖床站桶都是成雙成對的!大櫃大箱太大抬不進屋怎麽辦?放心,柳家舅舅早把外甥女的新房照著他準備的家俱尺寸改造過了。家俱不好使抬箱,昨天在清涼山碼頭那邊搬下船,裝了二十多輛馬車,現在馬車全都停在三省草堂的馬球場上。家俱之後,是早就遊街秀過的九十九抬翰林小姐陪嫁藏,這套書會在李家繞一圈之後,跟英華的一部分陪嫁從後門出去送到不遠的山上別墅裏去。意思意思的四季衣裳各十二箱之後,才是柳三娘和楊家舅母柳五姨她們三個女人這十來年給英華攢的首飾啦衣料啦,花瓶屏風之類的擺設和日用雜物。柳三娘是個藏富的主兒,不肯把所有的東西都擺出來,意思意思裝了兩百抬,楊氏舅母不滿意,還要再裝,已經沒有空抬箱了。
這邊送嫁妝就是親姐姐瑤華送過去,那邊芳歌送嫁妝請的是淑琴。楊氏在柳家目送第一抬嫁妝出了門之後,就趕著回娘家去了。王家的親戚多,王翰林提撥出來一個進士侄子,他要嫁女兒,王家來了半族人來要幫忙搬嫁妝,來了也沒他們什麽事兒,隻能坐在三省草堂的藏底下吃茶嗑南瓜子,目送一抬一抬嫁妝抬出去。
英華的嫁妝要說是十裏紅妝有點誇張,但是在富春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李家那邊女兒的嫁妝出門沒多久,兒媳的嫁妝就抬進來了。李家沒親戚來,就是陳夫人娘家的這些人和舅母們娘家親戚來,幾位舅母看到抬進來的這一抬抬一箱箱一車車的嫁妝流水進門,再一次直眼了。
王家的大姑奶奶瑤華帶著杏仁和紅棗幾個大使女更是讓人大開眼界,英華的嫁妝流水進門,從瑤華身邊經過,瑤華隻袖手站著,幾個大使女把抬抬箱的指一指,抬的磚土都在東院前院放下了,裝家俱的馬車,一輛車進了大門,柳家派來的人流水下車搬家具,最後一件家具進了東院的門,下一輛馬上剛好就進門停下。前一輛馬車正好從側門出去。送嫁妝時嫁妝多忙亂的大家都見識過,似這般似行雲流水的還是頭一回見。瑤華看著那一雙雙驚訝的眼睛,得意的暗笑:咱們送嫁,秀嫁妝那麽俗氣的事我們肯定要幹,讓婆家見識一下咱們家的人有多能幹才是重點。抬嫁妝的都是幹了一輩子的熟手,搬嫁妝的都是柳家專門運貨下貨的,這個節奏,小意思啦,。
幾輛馬車進了大門轉了一圈又出去了,停在大門外等候,等九十九抬書進了大門從側門出來,書箱立刻被抬上守在門邊的空馬車上,十幾輛馬車一點停頓都不打的繞開門前大路奔英華的別墅去了。
陳家舅母甚是奇怪,相互議論:“王家這是要把新媳婦的嫁妝搬到哪裏去?”
五舅母才去王家看過女兒,曉得詳情,忙說:“新媳婦在山裏還陪嫁了一個宅子,不比這邊小。聽說怕書擱這邊放不下,那邊蓋的有藏,書都送那邊去了。”
從前大家俱是一樣的妯娌,養的兒子也都沒有守義守拙這兩個出挑,偏她運氣好,女兒嫁了個進士。她一講話,除了大舅母含笑微微點頭,大家俱都不作聲。今日陳家這邊送嫁的還是五房的淑琴呢,五舅母能教養出曉得燒冷灶的女兒,本來就比那幾位知進退,她覺得她占的風光足夠了,也不理妯娌們孤立她,笑眯眯接著看王家搬嫁妝就是。
王家送來的田地和家俱書箱都和芳歌的嫁妝大差不差,衣箱略少幾箱,一樣是塞得滿滿,但是後頭抬的這些東西,就和芳歌的大不一樣了。芳歌陪嫁的屏風俱是好料打製,或是螺鈿漆畫或是鑲嵌金銀寶石,一派珠光寶氣閃花人眼;英華陪嫁的屏風全是輕巧精致的白地竹製屏風,畫的山啊水啊花啊草啊多是黑白的,偶有幾架屏風大塊是黑墨點著幾點紅算是應點喜氣,在鄉下的婦人眼裏,甚是應付。
王家的使女倒是待這幾架屏風格外用心,一再吩咐下貨的人小心。李大人不小心瞄到一架屏風上的落款,眼都直了。接下來一抬一抬送來的灰撲撲的磚硯泥硯,一看就是用舊了的筆筒筆架香爐什麽的,李大人認不出來也沒理論,陳家親戚們看了都撇嘴:“沒錢硬充麵子,就是買不起新的,少送幾抬比送舊的好看啊。”然王家上下格外小心,那幾塊硯都是杏仁等幾個大丫頭親自摟在懷裏抱去新房安放的。瑤華也不盯那些妝盒衣料,隻盯這些舊貨盯的緊。
等最後新房的床帳安放妥當,天都要黑了,瑤華還把她的三個孩兒都抱了來丟到新人的床上滾了又滾,她是晚輩,送嫁就不肯留下吃飯,推說孩子們怕生,辭了去。把杏仁和紅棗林禽幾個大丫頭留下了。
這幾個帶著人撿點鋪陳,把不起眼的,易丟易碎的貴重物品都收好了,正忙著照單子再核一次嫁妝呢。陳夫人帶著娘家親戚們來看新婦的嫁妝。有芳歌那份富麗堂皇的嫁妝做對比,親戚們都覺得廂房後樓裝東西的大箱大櫃都是好料,五間正房裏的家俱擺設就有點不像話,像是蟲咬過帶斑點的竹子家俱占了一半,要緊擋眼地方的屏風都不是黑白的就是青綠的,連一點點紅都沒有!九舅母歪著頭看了半天正房中間的那架水墨山水大屏風,三分之二的黑白畫兒就算了,剩下的三分一之還寫滿了鬼畫糊一般的醜字,她就指使她家最小的那個熊孩子說:“守誠,你先生不是誇你畫畫畫的好?你問哪個使女姐姐討根筆,討點胭脂,給你新嫂嫂這個屏風添幾樹紅桃花!”
此言一出,杏仁紅棗和幾個小丫頭拚了命的奔出來把這個屏風圍起來了。杏仁苦笑道對九舅太太行了個禮,道:“婢子們都不大懂畫,隻曉得這幾架屏風是我們小姐的幾位姨母聽說姑爺擅畫,特地央人畫來的。舅太太要表少爺幫著添幾筆自是美事,然擺在這屋裏的畫兒,怕姑爺自家要添幾筆呢,要不要等姑爺來和表少爺一起加幾筆?”
這種轉圈圈的推辭跟隨便哪個官家夫人說人家都能聽得出來意思,跟陳夫人說估計她也能體會得到,唯有九舅母,本來對大姑子家娶的這個新媳婦就不大喜歡,杏仁話裏的意思她隻聽出一半,而且人家姨母送的畫屏不好,她兒子添幾筆正是格外壓新婦臉麵的事,她把手一揮,笑道:“那麽麻煩做什麽,不過是個畫兒匠畫的幾張畫,我們守誠的畫極得先生誇讚呢,給你們小姐添幾筆紅也吉利。”
杏仁對站邊上的紅棗使了個眼色,紅棗飛快的去了,她們幾個站屏風邊一言不發。
人還沒嫁進來,王英華的使女就跟親戚舅太太幹上了?邊上幾個九舅太太的娘家人都不樂意了,嚷嚷起來。陳夫人帶著大舅太太從臥房裏轉出來,看到英華的使女跟護眼珠子一樣護著那個一團一團墨霧的水墨山水湘妃竹精製大屏風,陳夫人是惱裏帶笑,先惱九弟妹這個時候出妖蛾子,又笑英華的使女太過小心,小孩子家家的,由著他畫幾筆紅也沒什麽的。大舅太太是笑裏帶惱,先笑使女們緊張太過,一架畫屏多大點事,也惱九弟妹這個時候挑事太過份。
陳夫人是做主人的,態度很大方,就道:“不過是一架畫屏,什麽要緊東西,加點紅看著也喜慶。”
大舅太太是當客人的,又是長弟妹,姿態很謙虛,說:“好好的畫兒,讓孩子塗什麽,畫壞了明日拜堂也來不及找新的啊,老九媳婦,你跟著守誠湊什麽熱鬧,孩子畫畫的好,鋪子裏買張大紙,讓他在家畫一幅好的賀他表哥成親不好麽。”
外頭李大人按著帽子跑得飛快進來,後頭李知遠跑的比他老子還快,明明是後進院門,生生的先比李大人進屋,他一看到最擋眼的這架大屏風,那個滿眼放光哎,在親戚們眼裏,跟看到金山似的。李大人落後幾步,盯著落款那的幾坨紅印看過,激動的臉都扭曲了,也不管女眷看他們父子像是看瘋子,拚命的揮手說:“傳家寶啊,收起來收起來。咱們家不是還有架大屏風,叫人挪過來擺上。”
杏仁幾個大丫頭忙去收屏風,李知遠一臉的傷心欲絕,喊:“姐姐們放手,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