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主角他跑錯劇場了[快穿] 作者:寧雁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煦日和風。曾經幽僻到近乎荒蕪的園子,如今添了幾分鬧趣。
家丁們守著園門,以防不速之客擅闖。大丫鬟垂手恭立,靜候在亭台,以便隨時伺候茶水。
不遠,“少婦”身著絳色勁裝——是根據時下風行京城的胡服而改製的——發髻隨意地用一根頭帶束起……雌雄莫辨的裝束讓“她”看起來似若少年,英姿勃發、神采飛揚。
正是冒牌的“侯夫人”中叔暉。
他腰纏藤鞭,左手持著書卷,右手負在身後,教導著一雙兒女。
男孩兒跨足蹲著馬步,小女孩則是雙臂張弓,憋紅了一張小臉,瞄著對麵的自製靶,良久保持著同一姿勢……
同時,嘴上一字一句跟著“母親”誦讀文章。
——學文習武二者兼行。
如這般學習,已有七八日了。
中叔暉對兩個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玉姝體弱,又是女兒家,於習武一道並不開竅,但為了不辜負“母親”的期許,再苦再累都咬牙堅持下來,沒有叫一聲苦;荊虹則恰好相反,正像中叔暉預想的一般,他天生就是學武的料子,可他除了愛喊“母親”這個稱呼外,幾乎不會說別的詞句……以至於教他讀書認字,難度加大了許多,好在他很聽話——除了愛粘著“母親”總跟前跟後這一怪癖——完全是中叔暉怎麽說就怎麽做,同樣學得用心,慢慢的也就也學會了說一些話。
懂事乖巧的孩子誰都喜歡,中叔暉也不例外,看一對兒女跟著他學習,溫馴不失伶俐,從不討價還價或敷衍了事,自然也漸漸多了一份真心,越發地看重二人。
一大兩小的相處越加融洽,“親子”或“母女”的感情愈見加深,倒真有那麽一點“母慈子孝”的錯覺。
其樂融融。
嬤嬤走進園子,一眼看到三人的互動,心裏不由得是一聲歎息。
當日“夫人”與侯爺那一番鬧騰,“夫人”本人根本沒放在心上,好吃好喝,養著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身為宋隋珠的奶嬤嬤,卻一直緊繃著精神,提心吊膽了好幾天……即使“夫人”看起來胸有成竹,還安撫她不要擔心。
可又怎能不擔心?被那樣羞辱過的侯爺怎麽可能放過“夫人”?即便不至於休妻,怕也會百般刁難……畢竟侯爺才是這個侯府的主人,夫人說起來是當家主母很好聽,也不過是必須依附於丈夫的存在,一旦丈夫不滿,所謂的“女主人”日子絕不會好過……
嬤嬤不免傷神。可一看到“夫人”徹底走出了過去的陰影,對冷血無情的丈夫不再報以期望,也因為認了“白子”為兒子而不再沉湎於幼子夭亡的悲苦之中,她又十分欣喜,心感安慰。
又喜又憂的心情讓老婦人急得都上火了。中叔暉對於嬤嬤的操心也是無奈,幹脆放話讓對方安歇數日。
幸而,之後侯府發生的種種,將嬤嬤從煎熬之中拯救出來。
因為侯爺病倒了。
原來在侯爺被“夫人”氣走的當夜,就突發急症,發起了高熱,遂是昏迷叫不醒,嘴上囈語不斷,似是深陷噩夢之中。請來了大夫,也隻說受了寒氣,加之體虛,才會如此,喝幾天藥,再修養一些時日就沒事了。
對此,中叔暉早便心有成算,不過既然有人想故意瞞著他,他樂得裝作不知道。讓他故作姿態,對個渣噓寒問暖,實在難為人。有這個心情,還不如趁著這個時間,熟悉並嚐試著處理作為侯府當家“主母”應該通曉的事務。
妍夫人與珍姨娘最終還是沒能瞞住消息——中叔暉不想搭理那些,不代表後院其他人沒有心思。
聽說侯爺重病,一群人好是一番陳情表態,歇著男主人的東院每天熱鬧極了。
至此,身為“夫人”的中叔暉也不好再繼續裝聾作啞,假心假意地關心了侯爺一把,表示放心妍夫人他們的照料,就撒手不管了——後院女人們倒是沒覺得異常,畢竟“夫人”與侯爺為了嫡子早殤一事而徹底翻臉的情況,眾人皆心知肚明。
被委以重任的妍夫人與珍姨娘輪流照看病中的男主人,倒是十分用心……當然了,侯爺可是她們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最大保障,怎能不小心對待?
不想,幾天過去,安平侯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莫名加重了……奄奄一息,似是將死之人。這下子,包括後院其他女人在內的一眾人可都嚇壞了。
無奈,一行人隻能求“夫人”拿主意。
中叔暉“憂心忡忡”地表示再請高明的大夫……除此,也是愛莫能助。
“今天就先到這。”
念完了新的一篇章後,中叔暉出聲對兩個小孩說:“歇息一會兒。”
“是,母親。”玉姝慢慢放下木弓,忍著手臂的酸痛,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
荊虹明顯有精力多了,一聽到中叔暉的指令,腳下不待站穩,就極快地“躥”至對方身邊,熟練地揪著青年的衣服:“母親。”
中叔暉淡定地在男孩兒頭上拍了拍:“去補充點水分。”
荊虹就著“母親”的掌心蹭了蹭,麵上看不出表情,眼神卻透著依戀之情。
中叔暉已然很習慣了小狼崽子對自己“撒嬌”的舉動,胡亂地揉了一把那漸現幾分光澤的白發,然後才拿開了手,轉身朝備好了熱茶與點心的小亭走去。
男孩兒安安靜靜地跟隨其後。
“夫人……”
中叔暉撚起一塊桂花糕:“嬤嬤怎的來了?”
嬤嬤回:“東院那邊又在鬧。”
“哦?”中叔暉頓時來了興致,“不是才請了位‘神醫’嗎?”
嬤嬤搖頭:“什麽神醫!約莫是浪得虛名罷!”
中叔暉心裏有數,自是毫不意外:“那兩人又有了別的主意了?”
嬤嬤說明:“妍夫人與珍姨娘皆認為侯爺是中了邪。”
胡服青年聞言挑眉,便是身體後仰,歪歪斜斜地靠著亭子的木柱,灑然又寫意。
嬤嬤見怪不怪,早沒了勸說的想法了,繼續道:“她們派人去請法師了。”
“侯爺既是由她二人照看,便且隨其意吧。”中叔暉漫不經心地說了句,愜意地咬了口點心。
嬤嬤點頭。
將一塊糕點咀嚼咽下了,中叔暉瞥向似有心事的老婦人:“嬤嬤有何顧慮?”
“夫人……”嬤嬤語氣遲疑,“不要緊嗎?”
中叔暉滿不在意,悠悠然地回:“有何緊要?讓法師看一看也好,侯爺福大命大,想是無事罷。”
嬤嬤更加猶豫了:“老奴之意非指法師。”頓了頓,咬牙開口,“萬一……牽連了夫人……”
中叔暉不解其意,疑惑地看著對方,注意到她眼底的擔憂,略作思量,便是若有所悟。
“嬤嬤思慮過重了,”青年淡然一笑,“侯爺是真的中邪了也好,或單純隻是重病而已……與我何幹?”
嬤嬤默了,半晌釋然:“是老奴想多了。”
中叔暉勾起嘴角。
不得不說,宋隋珠這位奶嬤嬤,當真十分敏銳啊,要不是一直有惑心之術的暗示效果,怕自己早就瞞不過去了吧。
垂目,青年端起茶杯,對著漂浮的葉片輕輕吹了吹……
嬤嬤之所慮,他根本不擔心。便是他親口說,安平侯之病,乃是他之所為,怕也是難以讓人相信。沒下毒,沒用蠱,更是沒什麽所謂邪術,如何讓人相信一介後宅婦人,有如此高明可怕的手段?
中叔暉表示,有著牽引生機之能的木係異能,配合著他那半吊子的惑心之術,簡直是一大“殺器”也——便是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大殺四方,善加利用卻是用途無限。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能力,是比他苦心修煉的一身武功還有用的“金手指”。
再說東院。
在“夫人”的默許下,法師很快被請進了侯府。經過幾天做法,侯爺的症狀竟然真的穩住了。
反複的高熱徹底退了,囈語也少了,看起來應是沒大礙了。
果然,又過了三五天,在後院一群女人心思各異的期待或觀望下,安平侯忽然就醒了。
“夫人,侯爺醒了。”
中叔暉翻看著賬本,心不在焉地應了聲:“嗯。”
嬤嬤又道:“他想見您。”
中叔暉這才回過神,揚了揚眉:“有什麽好見的,不去。”
“這……”
“對了。”青年忽然想起什麽,轉而看向屋內伺候的大丫鬟,“玲瓏你去給東院傳個話,帶上先前準備好的那些東西,還有那幾個人也送過去。”
玲瓏領命。
嬤嬤不由得問:“夫人是想借侯爺之手對付妍夫人與珍姨娘?”
中叔暉漠然道:“那個男人,最易翻臉無情……等著吧。”
“侯爺會相信您嗎?”
“無需他相信。”中叔暉神色淡淡,“安平侯其人生性最是多疑,就像當年的巧姨娘……嬤嬤還不明白嗎?”
嬤嬤沉默了。
中叔暉不再多言,繼續看著賬目。
——宋隋珠與妍夫人有仇,對珍姨娘有恨。既為了卻其執念,中叔暉也便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那兩個女人當然不能放過……可讓他費心費力親自出手,實在是沒意思,便交由渣男之手,狗咬狗好了……反正他埋下了隱線,結果無需擔心。
至於那二女最終落得如何下場,端看那渣男到底能有多冷漠刻薄了。
反正不管是怎樣的結局,都不需要太在意了。
善惡有報,咎由自取。
“夫人”難得認真做事,嬤嬤便按捺了心思,不再出聲打擾。
不過片刻,室內的安靜又被打破了。
練完功的荊虹習慣性地跑來找中叔暉。
難得,玉姝也跟著一起來了。
比起賬目,中叔暉對這一雙“兒女”更看重幾分,便是放下賬簿,問詢了兩人的“學習”情況後,又敘起了閑話。
不知怎麽的,話題就被引到了京城的百花會上了。
百花會不算什麽真正的節日,不過因為先帝是個沉迷於侍花弄草的奇葩,國人有樣學樣,各地每年在不同節氣裏都會來幾次花草盛會。作為一國之都的京城,加上原有的花神節,一年三度的百花會更是受人矚目。
今上繼位後,對這股風氣加以遏製,不過也沒禁止所有的百花會,到底還是保留了一些。
近日,正要迎來了京城第二次花草盛會。
中叔暉看了看有些好奇的玉姝,輕笑一聲:“我倒是好久未再感受過百花會的熱鬧了。”心念一動,便毫無遲疑,“荊虹,玉姝,今日就隨我一起去府外玩耍去。”
玉姝流露出一點喜色——再乖巧的小孩,都有貪玩的時候。
至於荊虹……隻要在“母親”身邊,怎麽樣也無所謂。
一旁,嬤嬤也沒勸阻什麽。雖然女人不宜隨意拋頭露麵,但也不完全禁止她們出門,尤其在這百花會之時,對女人的限製比尋常更少了三分。
於是,在數名護院的保護下,略作喬裝的“侯夫人”全然拋開了“她”病中的丈夫,領著兩個孩兒大大方方出門了。
恢複了男性裝束的中叔暉一手牽著一個小“男孩”——為避免麻煩,他幹脆讓丫鬟給玉姝也換上了男裝——站在京城近年最富聲名的名曰“不名居”的樓前。
據說,這不名居不是會館,亦非酒樓,更不是青樓南苑,卻提供茶水美食,時有歌舞戲劇等表演,還另辟場所,供書生遊客高談闊論……經營之道十分與眾不同,頗是新鮮,受到一眾人追捧。
他沒有急著進去,興致勃勃地打量起門麵,目光最終落在了那副對聯上:
“即色即空,即心即佛;亦詩亦酒,亦儒亦仙。”
——且不提這對聯是不是適用於這個地方。
中叔暉隻覺得,這對聯隱約熟悉,不得不讓他聯想起什麽。
“有趣。”青年笑了,“孩兒們,且隨我入內一觀。”
家丁們守著園門,以防不速之客擅闖。大丫鬟垂手恭立,靜候在亭台,以便隨時伺候茶水。
不遠,“少婦”身著絳色勁裝——是根據時下風行京城的胡服而改製的——發髻隨意地用一根頭帶束起……雌雄莫辨的裝束讓“她”看起來似若少年,英姿勃發、神采飛揚。
正是冒牌的“侯夫人”中叔暉。
他腰纏藤鞭,左手持著書卷,右手負在身後,教導著一雙兒女。
男孩兒跨足蹲著馬步,小女孩則是雙臂張弓,憋紅了一張小臉,瞄著對麵的自製靶,良久保持著同一姿勢……
同時,嘴上一字一句跟著“母親”誦讀文章。
——學文習武二者兼行。
如這般學習,已有七八日了。
中叔暉對兩個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玉姝體弱,又是女兒家,於習武一道並不開竅,但為了不辜負“母親”的期許,再苦再累都咬牙堅持下來,沒有叫一聲苦;荊虹則恰好相反,正像中叔暉預想的一般,他天生就是學武的料子,可他除了愛喊“母親”這個稱呼外,幾乎不會說別的詞句……以至於教他讀書認字,難度加大了許多,好在他很聽話——除了愛粘著“母親”總跟前跟後這一怪癖——完全是中叔暉怎麽說就怎麽做,同樣學得用心,慢慢的也就也學會了說一些話。
懂事乖巧的孩子誰都喜歡,中叔暉也不例外,看一對兒女跟著他學習,溫馴不失伶俐,從不討價還價或敷衍了事,自然也漸漸多了一份真心,越發地看重二人。
一大兩小的相處越加融洽,“親子”或“母女”的感情愈見加深,倒真有那麽一點“母慈子孝”的錯覺。
其樂融融。
嬤嬤走進園子,一眼看到三人的互動,心裏不由得是一聲歎息。
當日“夫人”與侯爺那一番鬧騰,“夫人”本人根本沒放在心上,好吃好喝,養著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身為宋隋珠的奶嬤嬤,卻一直緊繃著精神,提心吊膽了好幾天……即使“夫人”看起來胸有成竹,還安撫她不要擔心。
可又怎能不擔心?被那樣羞辱過的侯爺怎麽可能放過“夫人”?即便不至於休妻,怕也會百般刁難……畢竟侯爺才是這個侯府的主人,夫人說起來是當家主母很好聽,也不過是必須依附於丈夫的存在,一旦丈夫不滿,所謂的“女主人”日子絕不會好過……
嬤嬤不免傷神。可一看到“夫人”徹底走出了過去的陰影,對冷血無情的丈夫不再報以期望,也因為認了“白子”為兒子而不再沉湎於幼子夭亡的悲苦之中,她又十分欣喜,心感安慰。
又喜又憂的心情讓老婦人急得都上火了。中叔暉對於嬤嬤的操心也是無奈,幹脆放話讓對方安歇數日。
幸而,之後侯府發生的種種,將嬤嬤從煎熬之中拯救出來。
因為侯爺病倒了。
原來在侯爺被“夫人”氣走的當夜,就突發急症,發起了高熱,遂是昏迷叫不醒,嘴上囈語不斷,似是深陷噩夢之中。請來了大夫,也隻說受了寒氣,加之體虛,才會如此,喝幾天藥,再修養一些時日就沒事了。
對此,中叔暉早便心有成算,不過既然有人想故意瞞著他,他樂得裝作不知道。讓他故作姿態,對個渣噓寒問暖,實在難為人。有這個心情,還不如趁著這個時間,熟悉並嚐試著處理作為侯府當家“主母”應該通曉的事務。
妍夫人與珍姨娘最終還是沒能瞞住消息——中叔暉不想搭理那些,不代表後院其他人沒有心思。
聽說侯爺重病,一群人好是一番陳情表態,歇著男主人的東院每天熱鬧極了。
至此,身為“夫人”的中叔暉也不好再繼續裝聾作啞,假心假意地關心了侯爺一把,表示放心妍夫人他們的照料,就撒手不管了——後院女人們倒是沒覺得異常,畢竟“夫人”與侯爺為了嫡子早殤一事而徹底翻臉的情況,眾人皆心知肚明。
被委以重任的妍夫人與珍姨娘輪流照看病中的男主人,倒是十分用心……當然了,侯爺可是她們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最大保障,怎能不小心對待?
不想,幾天過去,安平侯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莫名加重了……奄奄一息,似是將死之人。這下子,包括後院其他女人在內的一眾人可都嚇壞了。
無奈,一行人隻能求“夫人”拿主意。
中叔暉“憂心忡忡”地表示再請高明的大夫……除此,也是愛莫能助。
“今天就先到這。”
念完了新的一篇章後,中叔暉出聲對兩個小孩說:“歇息一會兒。”
“是,母親。”玉姝慢慢放下木弓,忍著手臂的酸痛,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
荊虹明顯有精力多了,一聽到中叔暉的指令,腳下不待站穩,就極快地“躥”至對方身邊,熟練地揪著青年的衣服:“母親。”
中叔暉淡定地在男孩兒頭上拍了拍:“去補充點水分。”
荊虹就著“母親”的掌心蹭了蹭,麵上看不出表情,眼神卻透著依戀之情。
中叔暉已然很習慣了小狼崽子對自己“撒嬌”的舉動,胡亂地揉了一把那漸現幾分光澤的白發,然後才拿開了手,轉身朝備好了熱茶與點心的小亭走去。
男孩兒安安靜靜地跟隨其後。
“夫人……”
中叔暉撚起一塊桂花糕:“嬤嬤怎的來了?”
嬤嬤回:“東院那邊又在鬧。”
“哦?”中叔暉頓時來了興致,“不是才請了位‘神醫’嗎?”
嬤嬤搖頭:“什麽神醫!約莫是浪得虛名罷!”
中叔暉心裏有數,自是毫不意外:“那兩人又有了別的主意了?”
嬤嬤說明:“妍夫人與珍姨娘皆認為侯爺是中了邪。”
胡服青年聞言挑眉,便是身體後仰,歪歪斜斜地靠著亭子的木柱,灑然又寫意。
嬤嬤見怪不怪,早沒了勸說的想法了,繼續道:“她們派人去請法師了。”
“侯爺既是由她二人照看,便且隨其意吧。”中叔暉漫不經心地說了句,愜意地咬了口點心。
嬤嬤點頭。
將一塊糕點咀嚼咽下了,中叔暉瞥向似有心事的老婦人:“嬤嬤有何顧慮?”
“夫人……”嬤嬤語氣遲疑,“不要緊嗎?”
中叔暉滿不在意,悠悠然地回:“有何緊要?讓法師看一看也好,侯爺福大命大,想是無事罷。”
嬤嬤更加猶豫了:“老奴之意非指法師。”頓了頓,咬牙開口,“萬一……牽連了夫人……”
中叔暉不解其意,疑惑地看著對方,注意到她眼底的擔憂,略作思量,便是若有所悟。
“嬤嬤思慮過重了,”青年淡然一笑,“侯爺是真的中邪了也好,或單純隻是重病而已……與我何幹?”
嬤嬤默了,半晌釋然:“是老奴想多了。”
中叔暉勾起嘴角。
不得不說,宋隋珠這位奶嬤嬤,當真十分敏銳啊,要不是一直有惑心之術的暗示效果,怕自己早就瞞不過去了吧。
垂目,青年端起茶杯,對著漂浮的葉片輕輕吹了吹……
嬤嬤之所慮,他根本不擔心。便是他親口說,安平侯之病,乃是他之所為,怕也是難以讓人相信。沒下毒,沒用蠱,更是沒什麽所謂邪術,如何讓人相信一介後宅婦人,有如此高明可怕的手段?
中叔暉表示,有著牽引生機之能的木係異能,配合著他那半吊子的惑心之術,簡直是一大“殺器”也——便是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大殺四方,善加利用卻是用途無限。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能力,是比他苦心修煉的一身武功還有用的“金手指”。
再說東院。
在“夫人”的默許下,法師很快被請進了侯府。經過幾天做法,侯爺的症狀竟然真的穩住了。
反複的高熱徹底退了,囈語也少了,看起來應是沒大礙了。
果然,又過了三五天,在後院一群女人心思各異的期待或觀望下,安平侯忽然就醒了。
“夫人,侯爺醒了。”
中叔暉翻看著賬本,心不在焉地應了聲:“嗯。”
嬤嬤又道:“他想見您。”
中叔暉這才回過神,揚了揚眉:“有什麽好見的,不去。”
“這……”
“對了。”青年忽然想起什麽,轉而看向屋內伺候的大丫鬟,“玲瓏你去給東院傳個話,帶上先前準備好的那些東西,還有那幾個人也送過去。”
玲瓏領命。
嬤嬤不由得問:“夫人是想借侯爺之手對付妍夫人與珍姨娘?”
中叔暉漠然道:“那個男人,最易翻臉無情……等著吧。”
“侯爺會相信您嗎?”
“無需他相信。”中叔暉神色淡淡,“安平侯其人生性最是多疑,就像當年的巧姨娘……嬤嬤還不明白嗎?”
嬤嬤沉默了。
中叔暉不再多言,繼續看著賬目。
——宋隋珠與妍夫人有仇,對珍姨娘有恨。既為了卻其執念,中叔暉也便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那兩個女人當然不能放過……可讓他費心費力親自出手,實在是沒意思,便交由渣男之手,狗咬狗好了……反正他埋下了隱線,結果無需擔心。
至於那二女最終落得如何下場,端看那渣男到底能有多冷漠刻薄了。
反正不管是怎樣的結局,都不需要太在意了。
善惡有報,咎由自取。
“夫人”難得認真做事,嬤嬤便按捺了心思,不再出聲打擾。
不過片刻,室內的安靜又被打破了。
練完功的荊虹習慣性地跑來找中叔暉。
難得,玉姝也跟著一起來了。
比起賬目,中叔暉對這一雙“兒女”更看重幾分,便是放下賬簿,問詢了兩人的“學習”情況後,又敘起了閑話。
不知怎麽的,話題就被引到了京城的百花會上了。
百花會不算什麽真正的節日,不過因為先帝是個沉迷於侍花弄草的奇葩,國人有樣學樣,各地每年在不同節氣裏都會來幾次花草盛會。作為一國之都的京城,加上原有的花神節,一年三度的百花會更是受人矚目。
今上繼位後,對這股風氣加以遏製,不過也沒禁止所有的百花會,到底還是保留了一些。
近日,正要迎來了京城第二次花草盛會。
中叔暉看了看有些好奇的玉姝,輕笑一聲:“我倒是好久未再感受過百花會的熱鬧了。”心念一動,便毫無遲疑,“荊虹,玉姝,今日就隨我一起去府外玩耍去。”
玉姝流露出一點喜色——再乖巧的小孩,都有貪玩的時候。
至於荊虹……隻要在“母親”身邊,怎麽樣也無所謂。
一旁,嬤嬤也沒勸阻什麽。雖然女人不宜隨意拋頭露麵,但也不完全禁止她們出門,尤其在這百花會之時,對女人的限製比尋常更少了三分。
於是,在數名護院的保護下,略作喬裝的“侯夫人”全然拋開了“她”病中的丈夫,領著兩個孩兒大大方方出門了。
恢複了男性裝束的中叔暉一手牽著一個小“男孩”——為避免麻煩,他幹脆讓丫鬟給玉姝也換上了男裝——站在京城近年最富聲名的名曰“不名居”的樓前。
據說,這不名居不是會館,亦非酒樓,更不是青樓南苑,卻提供茶水美食,時有歌舞戲劇等表演,還另辟場所,供書生遊客高談闊論……經營之道十分與眾不同,頗是新鮮,受到一眾人追捧。
他沒有急著進去,興致勃勃地打量起門麵,目光最終落在了那副對聯上:
“即色即空,即心即佛;亦詩亦酒,亦儒亦仙。”
——且不提這對聯是不是適用於這個地方。
中叔暉隻覺得,這對聯隱約熟悉,不得不讓他聯想起什麽。
“有趣。”青年笑了,“孩兒們,且隨我入內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