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
蒼君的手瞬間一顫,不可置信地緊盯著,似是以為自己看錯了,又多注視了好一會兒。
分明便是行之二字,但是為何,為何陳善要在麵具內側刻下行之……
男子的瞳仁縮緊,於此時,蒼君終於恍似意識到了什麽。
“急報!”
“說!”蒼君蹙眉,一揮手,那兩扇門因強勁內力而振開了門。
“影衛影奈將隨行去往青州分舵之人,盡數滅之,此時不知所蹤!”
蒼君的眼裏漸漸湧起血腥之色,影奈定是帶了陳善逃了,此人早不該留!
“報!影衛影奈遣人傳來密令速報!”又一人飛身前來,將一封密信向蒼君雙手奉上。
蒼君快步拿起信拆開,裏麵隻有一張字條。
——醫聖穀穀主行之死於葵酉年隆冬,醫聖穀上下三百二十六人傾逆天之術奪行之之魂。
——無一存亡,俱灰飛煙滅。
行之,行之,行之……
陳善,便是行之。
蒼君的嘴唇微顫著,似是在喚誰的名字,他的手微顫著捏緊了手中的麵具。
而後男子飛身而出,駕上了馬便朝雲隱嶺之向疾馳而去。
[那第一人……是誰呢?]
河邊月下,是他送了那盞鯉魚花燈與他,問他第一人是誰。
至始至終,唯有他一人送與了他這世間獨兩盞花燈。
[蒼君,你可記得你初見我那日,你與我說了什麽。]
病榻之上,他靜靜地趴在他的胸膛之上,問他初見之言語。
救人即為緣,那一句他還是學了他,一直記到今日。
[改了名字,入了江湖,未曾回去。]
生辰之夜,他隻是輕輕道了一聲行之之事,他卻未曾留意。
那人改名為啞兒,入了天蒼教,而後再未回雲隱嶺。
原來他多年要尋之人,便一直陪在他身側,他卻毫無察覺。
蒼君的思緒一片混亂,他恍若何都想不起了,裏衣裏的半臉麵具在胸口隱隱發燙。
男子一路未停,策馬揚鞭疾馳到了雲隱嶺之下,而後一路輕功飛上雪嶺之上。
嶺下聽聞,有人見到一名身影瘦弱單薄的女子拖著一載著上好棺木的木筏,獨自一人,似是從雲隱嶺腳下一路拖著上了雪山頂,並未下山。
蒼君麵目已然猙獰,從未有過的恐懼,恍若在此刻深入骨髓得浸入血肉之中。
“陳善在哪。”待蒼君找到醫聖穀的時候,隻見到俞梅正跪在雲隱嶺頂一處。
那裏有三個木碑,陳仁,林茹,和——陳善。
蒼君的呼吸驟然窒住,盯著那陳善二字,長久未曾轉移視線。
尖銳而又如同潮水般的劇痛,從劃破口子的心髒處澎湃地翻湧而來,似是又有漆漆黑血緊縛著他的心髒,冰冷和黑暗即將成為永生永世盡端的牢籠,深埋在此。
女子的神色依舊冰冷,無悲無喜,隻是一身薄衫上已經覆了一層厚厚的雪。
“公子便在這。”
蒼君望去隻見到俞梅身前的一個土堆。
男子怒目而視,渾身都是比寒冰更受一籌的淩冽,滿含殺意地一掌拍向女子。
俞梅依舊並未擋住攻擊,身體飛了出去,落在不遠處的雪地上,口中吐血不止。那女子恍若不知疼痛般,臉上依舊一分一毫多餘的表情都沒有。她一時站不起來,就那麽拖著身子爬了過來,雪地上融了一段崎嶇的暗黑血印。
她一眼都未多望蒼君一眼,眼裏隻有那土堆。
終於她爬了回來,硬支起身子依舊跪在那裏。
“公子去了佛廟,說他與教主初遇之地便是那兒。一切不過緣起緣滅,因果輪回。”
蒼君冰冷的眸子在此時掩著他都未曾發覺的驚惶,他怔怔望著那土堆不言一語。
“第一惡行,便為不孝。”
“未能孝敬阿爹阿娘百歲長命,反而讓阿爹阿娘終日擔心,還死於阿娘之前。”
“第二惡行,即為不義。”
“雖並非他所願,卻枉害醫聖穀三百二十六條人命,世代傳承的醫聖穀之名卻因他而亡。”
“第三惡行,為不善。”俞梅的話在此時頓住,她通紅的眼抬眼望著蒼君,似是有蝕骨的恨意於此時在那雙眼眸裏刹然迸出,“十餘年前在南村破舊的佛廟救蒼君一命,造了世間萬千殺孽。若蒼君日後惡有惡報,此惡也都因他而起。”
女子邊咳著黑血邊啞聲說話,好似字字泣血。
“願行之不得善終,換得蒼君得償所願。”
“求己身魂飛魄散,永不得超生,擔下蒼君此生惡報。”
這字字都如同刀劍般刺入蒼君的心口,將那汙血浸滿的心髒殘忍地刺得千瘡百孔。
“本座不信!”這一字一字錚錚從蒼君口中說出,男子雙眸赤紅,全身煞氣,任誰見了都會心生恐懼,如同來反間索命的地獄惡鬼般。
蒼君一掌掌向那土堆揮去,碎裂的泥土迸裂開來,隱約已然可見一口棺木埋於之下。
他不信!他絕對不信!這絕無可能!
這要讓他怎的相信,十餘年前於破廟之內救他一命的行之,近一年間常伴他左右一片心悅於他的啞兒,前幾日還在他眼前巧笑顏開為他賀壽的少年,昨日還對他輕聲說道他什麽都給得了他的陳善,如今卻被悄然無聲地葬於雪嶺黃土之下!而且,竟還……
“公子已然灰飛煙滅,屍骨無存了。”
俞梅的眼神漸漸無了任何波動,她在此刻更像是一個已死之人一樣。
蒼君的動作驟然止住,他冰冷堅硬的心卻在瘋狂戰栗著。
“即便教主再尋得一次起死回生之藥,也救不活公子了。”
蒼君的雙手顫抖著握拳,手心裏滿是被指甲紮出的血痕。
他的全身都在發顫著,雙眼緊緊盯著那一角棺木。他不信!他不信陳善死了!他絕不信!
“公子的遺願便是能與他阿爹,阿娘,醫聖穀之人,葬於一處。”
“隻求教主還公子一個清淨。”
那恢複了醜陋麵容的女子跪伏在地,頭重重磕在雪地上,紅腫的眼眶裏是冰冷的了無牽掛。
“本座問你最後一次,陳善在哪!”
蒼君的話語裏恍若是憤怒至極,又好似已然驚惶之至,他的紅眸緊盯著那磕頭的女子。
俞梅抬眼望著眼前這個麵露癡狂之色的男子,突然驀得笑了,卻是笑得哀極。
若是行之能見到教主這副情根已深的模樣,也不知會高興還是悲哀。
興許,如行之這般純粹之人本就不容於世。
上天見著,也不忍他在塵世間繼續受苦,便將他帶了回去。
俞梅還記得,當她還不是影奈是俞梅的時候。
也是這樣的隆冬雪日裏,他的大哥抱著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她被埋在大雪風暴裏的雲隱嶺。
在死亡的絕路中,她隱隱睜開眼,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踉蹌著從黑暗的深處踏雪而來。
隱末的微光漸漸進了,那小孩的模糊的輪廓也漸漸入了眼。
是他為她點了冬夜通往生路的燈,而後成為了她心底最深處唯一點亮的光明。
“教主,影奈走了。”
行之,阿姐又要違諾了。
俞梅伸手取下了她發鬢上的那翡翠梅花簪。
她癡癡望著那梅花簪子,第一次笑得這般溫婉柔和,眼裏浸滿淚水。
[阿姐。]茫茫風雪之中,她恍惚聽到她的行之在喚她。
女子的那雙眼裏如同第一次這般溫柔,就連那醜顏都似是亮眼明媚了起來。
“公子怕黑,奴婢在三途川為公子點燈引路。”
而後俞梅緊握著那簪子,狠厲割喉而死,女子含著淺笑閉著眼倒在了雪地上。怵目驚心的血色在白皚皚的雪上蔓延開來,翡翠梅花簪上點綴著豔豔朱紅,與那雲隱嶺梅林遙遙相映。
可惜雲隱嶺梅花開得韶華勝極,灼灼豔人,卻無人欣賞。
隻餘留呼嘯的冷冷風雪在梅林雪嶺間呼嘯著恍若在吟詠一首淒冷的哀歌,和獨一墨袍之人。
這一夜梅林繁華落盡,後世雲隱嶺再無一梅。
三人踏上雲隱嶺之路,卻隻有一人而歸。
那墨袍男子雙眼赤紅,雙手還留有泥土,失魂落魄地從雲隱嶺頂徒步而下。
蒼君最終還是未掀開那棺蓋去看棺木之中。
他伸出手已經觸到了棺木的木角,卻是遲遲沒有舉動,最終還是收回了手。
影奈定是騙本座的!陳善一定未死!
陳善定被她藏到別處去了,影奈必是以為用這種法子便能欺瞞本座!
不可能!陳善怎麽可能會死!他絕不可能死!本座未允許啞兒死,他怎麽敢棄本座而死!
蒼君最後還是猩紅著眼,又將土一點點堆了回去。
他望著那刻有陳善之名的木碑,恨不得將那木頭震得粉碎才好。
本座的啞兒又未死,為何要立這墓碑?簡直可笑至極!
再過些時日,他定會將他的啞兒找到,到時再來毀了這晦氣的棺木與墓碑!
蒼君雙手緊緊握拳,硬是壓抑住要擊碎那墓碑的衝動。
他深吸著氣,站起身來轉頭就走,不再去看背後被雪掩藏了數百條人命的醫聖穀。
男子的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記,恍若在此地越陷越深,通往一條不知盡頭的不歸路。
蒼君不知自己走了多久,他隻是用雙腿漫無目的地走著。
他想,他應是要去找啞兒。若是啞兒離了他,定會去找其餘醫聖穀之人才是。
[醫聖穀穀主行之死於葵酉年隆冬,醫聖穀上下三百二十六人傾逆天之術奪行之之魂。]
[無一存亡,俱灰飛煙滅。]
曾經蒼君問過陳善可要他為醫聖穀報仇,而那少年卻隻是微搖頭,眉眼黯淡而又複雜。
陳善心神大創,不得言語,並非因為親身目睹曆經了醫聖穀滅門浩劫,而是醫聖穀滿門因救陳善,一俱以命換命喚回了陳善之魂。而如今,陳善更是為了他,也施了那逆天之道的以命換命之術來讓陸子軒起死回生。
[蒼君若想救人,喚我便是了。你讓啞兒救誰,我便救誰。]
[啞兒有什麽,是給不得蒼君的呢。]
蒼君驀得憶起了少年那時悲切的神情,無法去臆想少年當時是以怎樣的心境對他說這番話的。
沒有什麽給不得的,於是陳善便將命給了他,甚至屍骨無存,魂飛魄散。
蒼君的呼吸微顫著,唯有此刻,他感受到了如同窒息般的疼痛在心底泛濫成災。
簡直是荒謬可笑!
此等,此等不可理喻的謊言怎能讓本座相信!這世間怎會有如此荒謬之事!絕無可能!
[第一惡行,便為不孝。]
[未能孝敬阿爹阿娘百歲長命,反而讓阿爹阿娘終日擔心,還死於阿娘之前。]
[第二惡行,即為不義。]
[雖並非他所願,卻枉害醫聖穀三百二十六條人命,世代傳承的醫聖穀之名卻因他而亡。]
[第三惡行,為不善。]
[十餘年前在南村破舊的佛廟救蒼君一命,造了世間萬千殺孽。若蒼君日後惡有惡報,此惡也都因他而起。]
影奈終了的遺留之話一直如同尖刀利刃般刺入蒼君的大腦,字字句句始終在腦中回蕩不去。
然而蒼君的思緒依舊混沌不堪,他什麽都未去想,也不敢多想,隻是任由自己走著。
陳善也好,行之也罷,他便就是本座的啞兒……
——本座要去尋他。
蒼君緩慢的步伐驟然止住,他的身體僵硬地轉身,望著那殘破狼藉的佛廟。
一如十餘年前。
他跨過了門檻,走近了佛像,而後望見了那香爐之中有一柱快燒完的香。
還餘留著最後一點未燒盡,但火卻早已被寒風吹滅。
這香可是他的啞兒點上的?
蒼君拿了隨身攜帶的火折子,將那微末的餘香點著了。
他仰頭望著那殘缺的佛像,這般殘破不堪之佛,又能如何渡人呢?
[願行之不得善終,換得蒼君得償所願。]
[求己身魂飛魄散,永不得超生,擔下蒼君此生惡報。]
蒼君低垂著眼,雙膝微彎,而後跪在了蒲團之上。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千般心緒萬種神思隻剩下陳善二字。
他三叩頭,次次都將額頭叩在冰冷的青石地上。
當他第三次跪伏在地之時,那半臉麵具突然落了地,摔出了清鈍的木質響聲。
蒼君連忙拿起了那麵具,小心地拂去塵埃。
他驀得聽到了一人的腳步聲,跨過門檻,由遠及近,恍似相識。
蒼君的瞳仁顫抖著,而後身體僵硬地轉過頭來。
晨日之下,那少年一身白袍雪裘拂光而來,沉穩的旭光傾斜而下,為少年的身影鍍上一層淺淡的金輝,襯著少年那出塵脫俗的容貌愈發如同縹緲的幻夢之人。
蒼君猛地站起,而後飛奔而去伸手就要將少年摟在懷裏。
而他的手卻穿透了少年的身體。
蒼君的雙眼瞪大,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僵在半空的手。
那少年也怔了怔,而後似是習慣了般地向男子抿唇勾起一抹淺笑,眼眶卻紅了起來。
“啞兒……”蒼君的聲音嘶啞至極,於此時他除了叫出這人之名,什麽餘話都想不出。
他的手未能抓住少年,隻能抓住一片虛空,甚至一點餘溫都感切不到。
少年的身影透明如魂,那冬日的光穿透了少年的身體,冰冷地落在蒼君身上,讓他寒心徹骨得冷。他的身前是他觸不及之人,而身後便是萬劫不複的萬丈深淵。
“蒼君。”陳善定睛看著蒼君,似是無比珍惜這最後的一分一秒般近乎於貪婪地靜靜注視著眼前的男子。從如墨的劍眉,至深邃的雙眸,至高挺的鼻梁,至淺色的薄唇……一切都如恍如初見般,但卻又恍如隔世。陳善冰冷的身體裏,感覺胸腔深處有幾分微微發燙,而後這燙意越發炙熱如火,似是要將他燃燒殆盡般。
“我要走了。”
少年遠望那香爐裏最後的一點火燼,未料想到為他點起這最後微末命火之人竟會是蒼君。
緣起緣滅,他的緣自始至終都係在此人手中而已。
蒼君的手瞬間一顫,不可置信地緊盯著,似是以為自己看錯了,又多注視了好一會兒。
分明便是行之二字,但是為何,為何陳善要在麵具內側刻下行之……
男子的瞳仁縮緊,於此時,蒼君終於恍似意識到了什麽。
“急報!”
“說!”蒼君蹙眉,一揮手,那兩扇門因強勁內力而振開了門。
“影衛影奈將隨行去往青州分舵之人,盡數滅之,此時不知所蹤!”
蒼君的眼裏漸漸湧起血腥之色,影奈定是帶了陳善逃了,此人早不該留!
“報!影衛影奈遣人傳來密令速報!”又一人飛身前來,將一封密信向蒼君雙手奉上。
蒼君快步拿起信拆開,裏麵隻有一張字條。
——醫聖穀穀主行之死於葵酉年隆冬,醫聖穀上下三百二十六人傾逆天之術奪行之之魂。
——無一存亡,俱灰飛煙滅。
行之,行之,行之……
陳善,便是行之。
蒼君的嘴唇微顫著,似是在喚誰的名字,他的手微顫著捏緊了手中的麵具。
而後男子飛身而出,駕上了馬便朝雲隱嶺之向疾馳而去。
[那第一人……是誰呢?]
河邊月下,是他送了那盞鯉魚花燈與他,問他第一人是誰。
至始至終,唯有他一人送與了他這世間獨兩盞花燈。
[蒼君,你可記得你初見我那日,你與我說了什麽。]
病榻之上,他靜靜地趴在他的胸膛之上,問他初見之言語。
救人即為緣,那一句他還是學了他,一直記到今日。
[改了名字,入了江湖,未曾回去。]
生辰之夜,他隻是輕輕道了一聲行之之事,他卻未曾留意。
那人改名為啞兒,入了天蒼教,而後再未回雲隱嶺。
原來他多年要尋之人,便一直陪在他身側,他卻毫無察覺。
蒼君的思緒一片混亂,他恍若何都想不起了,裏衣裏的半臉麵具在胸口隱隱發燙。
男子一路未停,策馬揚鞭疾馳到了雲隱嶺之下,而後一路輕功飛上雪嶺之上。
嶺下聽聞,有人見到一名身影瘦弱單薄的女子拖著一載著上好棺木的木筏,獨自一人,似是從雲隱嶺腳下一路拖著上了雪山頂,並未下山。
蒼君麵目已然猙獰,從未有過的恐懼,恍若在此刻深入骨髓得浸入血肉之中。
“陳善在哪。”待蒼君找到醫聖穀的時候,隻見到俞梅正跪在雲隱嶺頂一處。
那裏有三個木碑,陳仁,林茹,和——陳善。
蒼君的呼吸驟然窒住,盯著那陳善二字,長久未曾轉移視線。
尖銳而又如同潮水般的劇痛,從劃破口子的心髒處澎湃地翻湧而來,似是又有漆漆黑血緊縛著他的心髒,冰冷和黑暗即將成為永生永世盡端的牢籠,深埋在此。
女子的神色依舊冰冷,無悲無喜,隻是一身薄衫上已經覆了一層厚厚的雪。
“公子便在這。”
蒼君望去隻見到俞梅身前的一個土堆。
男子怒目而視,渾身都是比寒冰更受一籌的淩冽,滿含殺意地一掌拍向女子。
俞梅依舊並未擋住攻擊,身體飛了出去,落在不遠處的雪地上,口中吐血不止。那女子恍若不知疼痛般,臉上依舊一分一毫多餘的表情都沒有。她一時站不起來,就那麽拖著身子爬了過來,雪地上融了一段崎嶇的暗黑血印。
她一眼都未多望蒼君一眼,眼裏隻有那土堆。
終於她爬了回來,硬支起身子依舊跪在那裏。
“公子去了佛廟,說他與教主初遇之地便是那兒。一切不過緣起緣滅,因果輪回。”
蒼君冰冷的眸子在此時掩著他都未曾發覺的驚惶,他怔怔望著那土堆不言一語。
“第一惡行,便為不孝。”
“未能孝敬阿爹阿娘百歲長命,反而讓阿爹阿娘終日擔心,還死於阿娘之前。”
“第二惡行,即為不義。”
“雖並非他所願,卻枉害醫聖穀三百二十六條人命,世代傳承的醫聖穀之名卻因他而亡。”
“第三惡行,為不善。”俞梅的話在此時頓住,她通紅的眼抬眼望著蒼君,似是有蝕骨的恨意於此時在那雙眼眸裏刹然迸出,“十餘年前在南村破舊的佛廟救蒼君一命,造了世間萬千殺孽。若蒼君日後惡有惡報,此惡也都因他而起。”
女子邊咳著黑血邊啞聲說話,好似字字泣血。
“願行之不得善終,換得蒼君得償所願。”
“求己身魂飛魄散,永不得超生,擔下蒼君此生惡報。”
這字字都如同刀劍般刺入蒼君的心口,將那汙血浸滿的心髒殘忍地刺得千瘡百孔。
“本座不信!”這一字一字錚錚從蒼君口中說出,男子雙眸赤紅,全身煞氣,任誰見了都會心生恐懼,如同來反間索命的地獄惡鬼般。
蒼君一掌掌向那土堆揮去,碎裂的泥土迸裂開來,隱約已然可見一口棺木埋於之下。
他不信!他絕對不信!這絕無可能!
這要讓他怎的相信,十餘年前於破廟之內救他一命的行之,近一年間常伴他左右一片心悅於他的啞兒,前幾日還在他眼前巧笑顏開為他賀壽的少年,昨日還對他輕聲說道他什麽都給得了他的陳善,如今卻被悄然無聲地葬於雪嶺黃土之下!而且,竟還……
“公子已然灰飛煙滅,屍骨無存了。”
俞梅的眼神漸漸無了任何波動,她在此刻更像是一個已死之人一樣。
蒼君的動作驟然止住,他冰冷堅硬的心卻在瘋狂戰栗著。
“即便教主再尋得一次起死回生之藥,也救不活公子了。”
蒼君的雙手顫抖著握拳,手心裏滿是被指甲紮出的血痕。
他的全身都在發顫著,雙眼緊緊盯著那一角棺木。他不信!他不信陳善死了!他絕不信!
“公子的遺願便是能與他阿爹,阿娘,醫聖穀之人,葬於一處。”
“隻求教主還公子一個清淨。”
那恢複了醜陋麵容的女子跪伏在地,頭重重磕在雪地上,紅腫的眼眶裏是冰冷的了無牽掛。
“本座問你最後一次,陳善在哪!”
蒼君的話語裏恍若是憤怒至極,又好似已然驚惶之至,他的紅眸緊盯著那磕頭的女子。
俞梅抬眼望著眼前這個麵露癡狂之色的男子,突然驀得笑了,卻是笑得哀極。
若是行之能見到教主這副情根已深的模樣,也不知會高興還是悲哀。
興許,如行之這般純粹之人本就不容於世。
上天見著,也不忍他在塵世間繼續受苦,便將他帶了回去。
俞梅還記得,當她還不是影奈是俞梅的時候。
也是這樣的隆冬雪日裏,他的大哥抱著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她被埋在大雪風暴裏的雲隱嶺。
在死亡的絕路中,她隱隱睜開眼,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踉蹌著從黑暗的深處踏雪而來。
隱末的微光漸漸進了,那小孩的模糊的輪廓也漸漸入了眼。
是他為她點了冬夜通往生路的燈,而後成為了她心底最深處唯一點亮的光明。
“教主,影奈走了。”
行之,阿姐又要違諾了。
俞梅伸手取下了她發鬢上的那翡翠梅花簪。
她癡癡望著那梅花簪子,第一次笑得這般溫婉柔和,眼裏浸滿淚水。
[阿姐。]茫茫風雪之中,她恍惚聽到她的行之在喚她。
女子的那雙眼裏如同第一次這般溫柔,就連那醜顏都似是亮眼明媚了起來。
“公子怕黑,奴婢在三途川為公子點燈引路。”
而後俞梅緊握著那簪子,狠厲割喉而死,女子含著淺笑閉著眼倒在了雪地上。怵目驚心的血色在白皚皚的雪上蔓延開來,翡翠梅花簪上點綴著豔豔朱紅,與那雲隱嶺梅林遙遙相映。
可惜雲隱嶺梅花開得韶華勝極,灼灼豔人,卻無人欣賞。
隻餘留呼嘯的冷冷風雪在梅林雪嶺間呼嘯著恍若在吟詠一首淒冷的哀歌,和獨一墨袍之人。
這一夜梅林繁華落盡,後世雲隱嶺再無一梅。
三人踏上雲隱嶺之路,卻隻有一人而歸。
那墨袍男子雙眼赤紅,雙手還留有泥土,失魂落魄地從雲隱嶺頂徒步而下。
蒼君最終還是未掀開那棺蓋去看棺木之中。
他伸出手已經觸到了棺木的木角,卻是遲遲沒有舉動,最終還是收回了手。
影奈定是騙本座的!陳善一定未死!
陳善定被她藏到別處去了,影奈必是以為用這種法子便能欺瞞本座!
不可能!陳善怎麽可能會死!他絕不可能死!本座未允許啞兒死,他怎麽敢棄本座而死!
蒼君最後還是猩紅著眼,又將土一點點堆了回去。
他望著那刻有陳善之名的木碑,恨不得將那木頭震得粉碎才好。
本座的啞兒又未死,為何要立這墓碑?簡直可笑至極!
再過些時日,他定會將他的啞兒找到,到時再來毀了這晦氣的棺木與墓碑!
蒼君雙手緊緊握拳,硬是壓抑住要擊碎那墓碑的衝動。
他深吸著氣,站起身來轉頭就走,不再去看背後被雪掩藏了數百條人命的醫聖穀。
男子的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記,恍若在此地越陷越深,通往一條不知盡頭的不歸路。
蒼君不知自己走了多久,他隻是用雙腿漫無目的地走著。
他想,他應是要去找啞兒。若是啞兒離了他,定會去找其餘醫聖穀之人才是。
[醫聖穀穀主行之死於葵酉年隆冬,醫聖穀上下三百二十六人傾逆天之術奪行之之魂。]
[無一存亡,俱灰飛煙滅。]
曾經蒼君問過陳善可要他為醫聖穀報仇,而那少年卻隻是微搖頭,眉眼黯淡而又複雜。
陳善心神大創,不得言語,並非因為親身目睹曆經了醫聖穀滅門浩劫,而是醫聖穀滿門因救陳善,一俱以命換命喚回了陳善之魂。而如今,陳善更是為了他,也施了那逆天之道的以命換命之術來讓陸子軒起死回生。
[蒼君若想救人,喚我便是了。你讓啞兒救誰,我便救誰。]
[啞兒有什麽,是給不得蒼君的呢。]
蒼君驀得憶起了少年那時悲切的神情,無法去臆想少年當時是以怎樣的心境對他說這番話的。
沒有什麽給不得的,於是陳善便將命給了他,甚至屍骨無存,魂飛魄散。
蒼君的呼吸微顫著,唯有此刻,他感受到了如同窒息般的疼痛在心底泛濫成災。
簡直是荒謬可笑!
此等,此等不可理喻的謊言怎能讓本座相信!這世間怎會有如此荒謬之事!絕無可能!
[第一惡行,便為不孝。]
[未能孝敬阿爹阿娘百歲長命,反而讓阿爹阿娘終日擔心,還死於阿娘之前。]
[第二惡行,即為不義。]
[雖並非他所願,卻枉害醫聖穀三百二十六條人命,世代傳承的醫聖穀之名卻因他而亡。]
[第三惡行,為不善。]
[十餘年前在南村破舊的佛廟救蒼君一命,造了世間萬千殺孽。若蒼君日後惡有惡報,此惡也都因他而起。]
影奈終了的遺留之話一直如同尖刀利刃般刺入蒼君的大腦,字字句句始終在腦中回蕩不去。
然而蒼君的思緒依舊混沌不堪,他什麽都未去想,也不敢多想,隻是任由自己走著。
陳善也好,行之也罷,他便就是本座的啞兒……
——本座要去尋他。
蒼君緩慢的步伐驟然止住,他的身體僵硬地轉身,望著那殘破狼藉的佛廟。
一如十餘年前。
他跨過了門檻,走近了佛像,而後望見了那香爐之中有一柱快燒完的香。
還餘留著最後一點未燒盡,但火卻早已被寒風吹滅。
這香可是他的啞兒點上的?
蒼君拿了隨身攜帶的火折子,將那微末的餘香點著了。
他仰頭望著那殘缺的佛像,這般殘破不堪之佛,又能如何渡人呢?
[願行之不得善終,換得蒼君得償所願。]
[求己身魂飛魄散,永不得超生,擔下蒼君此生惡報。]
蒼君低垂著眼,雙膝微彎,而後跪在了蒲團之上。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千般心緒萬種神思隻剩下陳善二字。
他三叩頭,次次都將額頭叩在冰冷的青石地上。
當他第三次跪伏在地之時,那半臉麵具突然落了地,摔出了清鈍的木質響聲。
蒼君連忙拿起了那麵具,小心地拂去塵埃。
他驀得聽到了一人的腳步聲,跨過門檻,由遠及近,恍似相識。
蒼君的瞳仁顫抖著,而後身體僵硬地轉過頭來。
晨日之下,那少年一身白袍雪裘拂光而來,沉穩的旭光傾斜而下,為少年的身影鍍上一層淺淡的金輝,襯著少年那出塵脫俗的容貌愈發如同縹緲的幻夢之人。
蒼君猛地站起,而後飛奔而去伸手就要將少年摟在懷裏。
而他的手卻穿透了少年的身體。
蒼君的雙眼瞪大,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僵在半空的手。
那少年也怔了怔,而後似是習慣了般地向男子抿唇勾起一抹淺笑,眼眶卻紅了起來。
“啞兒……”蒼君的聲音嘶啞至極,於此時他除了叫出這人之名,什麽餘話都想不出。
他的手未能抓住少年,隻能抓住一片虛空,甚至一點餘溫都感切不到。
少年的身影透明如魂,那冬日的光穿透了少年的身體,冰冷地落在蒼君身上,讓他寒心徹骨得冷。他的身前是他觸不及之人,而身後便是萬劫不複的萬丈深淵。
“蒼君。”陳善定睛看著蒼君,似是無比珍惜這最後的一分一秒般近乎於貪婪地靜靜注視著眼前的男子。從如墨的劍眉,至深邃的雙眸,至高挺的鼻梁,至淺色的薄唇……一切都如恍如初見般,但卻又恍如隔世。陳善冰冷的身體裏,感覺胸腔深處有幾分微微發燙,而後這燙意越發炙熱如火,似是要將他燃燒殆盡般。
“我要走了。”
少年遠望那香爐裏最後的一點火燼,未料想到為他點起這最後微末命火之人竟會是蒼君。
緣起緣滅,他的緣自始至終都係在此人手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