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步伐急而不亂,牽著她踏過荒草碎石,走過古道方亭,他的背影逆著光淡化了輪廓,蕭徽恍似又看到了曾經與她夜燈高台同看長安萬家燈火的少年郎。他說要為大業築起攻不可破的城牆,萬千百姓不會再受戰亂之苦。他的承諾中從沒有她的名字,直到最後那場塞北之征的前一夜他與她道別,遲遲說了句“牆中有你”。


    各自背負的身份注定他兩不是盲目感性的人,那時的她按捺著竊喜,驕矜地立於丹陛之上:“北征在即將軍以軍務為重,不可分心其他。”


    那時候他似乎預感到了什麽,堅毅的麵龐上罕見地流露出了彷徨,他想說對她說些什麽,最終也隻是道:“永清,我走了。”


    一走,回來的便是馬革裹屍,青山埋骨。


    蕭徽的視線模糊在了厚厚的水汽裏,突如其來的重逢沒有令她欣喜欲狂,唯有陰差陽錯的痛惜。他感受到了掌心裏手指的微微顫抖,腳下頓了一頓,仍是不停向前。


    繞過崎嶇怪石,確定無人跟來後,他駐足於一處隱蔽的山窩裏:“此地離三清觀不遠,待會你也容易回去。”一句話說得緩慢磕絆,每發出一個字對他來說都如受刑般煎熬,他似已習以為常,回過頭去看見淚眼朦朧的她時卻是一愣,僵硬死板的麵容努力柔和下來:“三娘,你不要怕,我……”他忽然意識到她看不見麵具後的自己,手搭在下顎許久卻始終沒有掀開,“我是你小叔,三娘。”


    她銜淚相望,許久哆嗦著發白的嘴唇遲疑地問道:“小叔?”


    “你這孩子仍是那麽膽小,”他沉沉地歎息,“你從小怕生怕人,每每被人欺負總會躲到我那哭上半天,你還記得嗎?”他笑聲沙啞,“每次都是小叔將哭睡著的你抱回房中。你一直念叨,”他的聲音忽然抖索,斷斷續續道,“你最喜歡永清姑姑,想成為她那樣的女子。”


    最後一個字破了音,他抵住嘴止不住地咳嗽,弓起的腰如蜷縮的蝦仿若承受著巨大的痛楚。


    她險些要落下淚來,她的小將軍,為她築起城牆的將軍仍然鮮活地立在她麵前,可是與他相識的永清卻已徹底地死去……


    縱使相逢應不識,這大抵就是世間最深刻的無可奈何,蕭徽極力扼著喉嚨,喊了聲:“小叔。”


    他望著她,麵具下的目光平靜而和煦,和任何一個看著晚輩的叔伯般:“小叔走了三年,三娘也長大嫁人了。”


    她哽咽,他輕輕撫摩著她的鬢發:“我知道你有許多疑問,但你身邊眼線密布,逗留在外的時間有限,不便多說。小叔此番僅是來憑吊故人,與你相見……”他頓了頓,“實乃意外。”


    意外?蕭徽倏然清醒稍許,蕭裕話裏的意思是他原本並未料到會遇見她?那約見她的人是誰,混亂的思維努力找回平衡,知道庭後鬆的僅有她和蕭裕,還有誰會給她傳那樣的信?她欲想欲是駭然,莫非暗中還有個她所未知的第三者洞悉她的一切嗎?!


    蕭裕不知她在極短的時間內已經曆翻天覆地的顛簸,雙手壓在她單薄的雙肩上:“三娘,其他小叔不必多問,隻想問你一句,你嫁給太子是自願的嗎?”


    倘若他人她定會毫不猶豫地點頭,可麵前的人是未死的蕭裕,是她曾經已經擬好奏折請求上皇賜婚的人……


    抵在舌尖的話難以說出,就是這短短的沉默令蕭裕微微點頭,苦笑道:“我蕭家的女兒,怎麽會甘願俯首在他們李氏之下。”


    他話中的一絲恨意被蕭徽察覺到,如果不是太熟悉誰會相信眼前的人是大業欺敵萬裏、威懾四方的雲麾將軍。他所經曆的苦難蕭徽難以想象,對於他這樣一身傲骨的人來說,苟且偷生就是生不如死。


    “小叔叔,他們都說你死了,”她顫聲道,“你既然活了,為何不回家去。”


    他沉默不語,一張麵具籠罩住了所有的表情與神態,可掩不住話裏的冷漠與嘲諷:“我不能回去。”他握緊宛如枯骨的五指,“世人都知蕭裕已死,不如讓他體麵地徹底死去。”


    在幽州待嫁的時日裏,以蕭徽的了解,蕭家人確實同其他人一樣認為蕭裕已死。能逼得他隱姓埋名至今,定是有蕭徽不能想象的苦衷,而以蕭裕當時的身份這個苦衷很大可能來自朝中甚至是宮裏……


    她強行逼著自己止住再往下想去,現在的她情緒仍未平複,所有的想法都是衝動而沒有根據的。她仍然方才一樣,保持著蕭徽所有的淒楚與顫栗,央求他:“小叔叔,我知道你吃了許多苦,你不能一個人在外漂泊,阿耶他們都很想念你。你回去吧,不論發生什麽至少上皇會還給你個公道。”


    他不加掩飾地哂笑,搖頭歎道:“你還是太單純,三娘,小叔不能久留隻有幾句話交代你。”他捂嘴咳嗽兩聲,嗓音零零碎碎,“在宮裏你隻能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你的夫君。”


    她猛然一凜:“太子?他……”


    “你以為你永清姑姑是為何突然薨逝,”他話中恨意畢現,“而我又為何淪落至此?你被精心嗬護著長大,無法想象為了那把龍椅人心究竟會有多險惡與歹毒。侄甥、丈夫、兄長,皆可一夕間對你兵刃相向。你要記住,你流著蕭家的血脈,命中注定你的枕邊人不是你的良人,而隨時會成為取你手足親人甚至是你性命的仇人。”


    她退後一步,頹然抵著石壁喃喃:“小叔是說,太子害死了永清姑姑,還有你……”


    他不置可否,高空中響起尖銳的啼叫,意識到找來的人即在不遠處,他往外退去,話語也倉促起來:“此乃皇宮禁苑以我身份若被發現會很麻煩,今日暫且相別,”他搭手按了按她的肩,“諸多事宜眼下不便細說,我會再找機會與你見麵。保護好自己,三娘。今日……”


    “你放心,我不會與任何人說的。”她振振袖重新端起太子妃的架勢來,臉孔尤有淚痕勉強擠出微笑,“小叔你快走吧。”


    他怔了一怔,低聲道:“你真得,與永清很像。”


    蕭徽情不由衷地笑了起來,心下隻餘無從訴說的淒涼,目送著蕭裕幽魅般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蒼翠中。山風浩然,滌蕩起林海葉浪,她獨立坳口,片刻從取出絹帕仔細地擦去眼角淚痕,對著掌鏡撥弄齊整發髻,順一順衣襟她依舊是端莊文雅的東宮妃。


    無論來者是誰,不識山路閑逛至此這樣的理由大半還是能讓人信服的,她自覺沒有欠妥之處這才婷婷地轉過壁角,迎向驟急的腳步聲。看清來人時她卻愕然呆在那:“殿下??!”


    本來推脫了此行的李纓赫然出現在她眼前,他身著朝服似才會見完百官匆匆趕來,與朗朗晴空對比鮮明他的臉色陰沉得可怕,寒聲喚道:“太子妃。”


    不妙,蕭徽立時感到他滿身不悅,囁嚅道:“殿下怎麽會在這,你不是說不來的嗎?”


    “前半句應該我問太子妃才是,”眯起眼來將她打量一通後他反倒收斂了怒勢,笑得不慍不火,“觀外荒郊野嶺,太子妃怎生一人在此,連個陪侍都無若有個萬一不是叫本宮心痛嗎?”


    說辭是早打好草稿的,可李纓哪是那麽好糊弄的角色,眼下他分明話中有話,懷疑上了她,她迅速地籌謀起來,絕不能自亂陣腳便仍按照方才的盤算道:“我在觀中閑得發慌,娘子們走動得熱鬧我又睡不著,就一人出來走走。”她拖長了音,隻當沒看見他眼角譏誚,“我又未走遠,周圍四處都是禁軍哪來的危險。”


    “哦,是嗎?”今日這一關李纓顯然不會輕易放過她了,繞過她向著前方山路走了兩步,靴尖摩挲著石階上深淺不一的青苔,“我看太子妃方才不是一人在此吧。”


    她眸光流轉,瞥過去,靦腆一笑:“不是一人難道還有他人不成?殿下見著的不就是我一人嗎?”


    無憑無據,光幾個不成型的腳印就想讓她俯首認罪為免想得太簡單了。她一口咬定隻有她一人,他還能翻出天大的浪來?


    他笑了起來,不似方才平淡無味,但更令人感到危險,走到蕭徽麵前,指腹溫柔撇過她眼梢反複流連:“太子妃哭過嗎?”


    她一驚,未料他如此心細如發,點點頭道:“哭過。”


    她的坦率令他一愣,俯下貼就的麵容更近,語氣親昵:“為何?”


    蕭徽悵然,聲音哽咽:“我想念阿耶和阿娘了。”


    她的執迷不悟令他分外惱火,憋著的那一口氣勢不可擋地衝向天頂,輕柔撫摸的手掌慢慢下滑,強硬地抬起她的臉,逼著她對視:“太子妃是鐵了心的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掉淚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東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然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然回首並收藏上東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