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幕斜垂,簷下雨聲淅瀝,鮮紅的燈籠搖曳出妖豔的光,落入蕭徽眼中分外不祥。
那一行黑衣人鬼魅般踏風踩雨而來,未因禁衛呼喝而有分毫停頓,直至劍拔弩張即將兵戈相交時為首一人甩開蓑衣,揚起的掌心劃出道冰冷的光:“吾乃都畿監察張茂!奉上皇手諭特迎太子妃回神都,爾等莫要阻攔!”
蕭徽的預感成真,上皇深居紫微宮多年,如不是非同小可之事絕不會如此大張旗鼓出動人馬。張茂出現在此,恐怕用不了多久山上行宮中的帝後即會得到消息。
張茂亮明身份,一幹太子親衛卻未有半點退讓,仍是對峙:“二位殿下正在汀中,容我等通報後再請大人親自向太子殿下稟明上皇禦令。”
“放肆!”張茂勃然大怒,劍從鞘出直指禁衛,極是不耐,“上皇禦令在此爾等竟也膽敢阻攔!”
霎時灰暗的雨瀑裏滑過十來道冰冷弧光,殺氣四溢時一人從汀中步出,襦裙高束,靈蛇髻上碧珠高懸,雙眸色冷如冰:“何人在此喧嘩。”
她出來,氣氛鬆動少許,不待禁衛開口張茂已先行揖禮:“上皇龍體欠安,令我等速迎你回京,事有突然請殿下海涵。”
“你是何人?”蕭徽明知故問,張茂是誰旁人不知她卻最是清楚。先帝去後她的母親在後宮裏蓄養了不少姿色過人的麵首,大多數人在她退位後就散入民間,唯有一張氏肖似先帝而深得她寵愛隨駕多年。不過那張氏是個短命福薄之人,數年後染上癆症青年早逝。他的死使上皇倍感通心,不僅追封侯爵,更提拔了族中兄弟入朝為官,逐漸成為一方新興權貴。這個張茂就是張氏的兄弟之一,上皇愛屋及烏將他任命為都畿監察,此人其他手段不提重在心狠手辣,是把順手鋒利的快刀,這些年來替上皇斬除不少政敵異己。
張茂行走朝堂內外多年,慣是目中無人,可能得了上皇囑咐對蕭徽尚是恭敬,原原本本地將方才所述重複了一遍,拱手道:“上皇勒令臣等馬不停蹄趕來可見她老人家病情急迫,還請殿下快隨我等而去。”
“區區一個都畿監察,竟敢在此放肆。”身披玄衣的李纓不知何時從湯泉室中走出,不動聲色地將蕭徽掩於身後,瘦長的手指束於身後,拇指輕輕摩挲著蒼青石戒,“本宮險些以為這天下不姓李,要改姓張了。”
張茂神色一滯,高昂的頭顱帶著幾分不甘最終緩緩落下,蕭徽依稀可見其嘴角譏誚翹起,嘴上卻是不無敬畏:“微臣不知太子殿下在此,臣等受命在身如有冒犯之處還請殿下海涵。”他躬著腰身從袖中取出一卷密封的紙軸連同令牌一起交由禁衛,“上皇親筆在此,請殿下過目。”
禁衛檢查完卷軸確保無誤後再由寶榮轉交李纓,李纓接過隨意一掃:“上皇病了,太子妃前去侍疾理所當然。但今夜雨大路滑,行走不便,明日再啟程不遲。”
張茂紋絲未動:“殿下三思!上皇千叮萬囑,見到太子妃殿下時當即將人請回東都!臣等奉命行事,請殿下不要為難臣等。否則,我等隻能以死複命!”言罷他倏然跪下,引劍橫頸,餘下眾部皆紛紛效仿。
李纓不怒不動,淡淡一笑:“對本宮以死相逼之人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若想死盡管死,少了你們這些人天下也清淨些。”
他不再多言,拂袖返入汀內,蕭徽看了一眼跪立的張茂,上皇不會無緣無故讓張茂來尋她,想必紫微宮內發生什麽變故。可真若有什麽變故,以上皇之力都無法料理,召她一個甫入宮中的太子妃又有何用,還是說出了什麽事與她有關。
思量著隨李纓入內,汀中燃起宮燈,燈芯裏卷著藥草,淡淡的苦澀揮散在空氣裏,李纓一人獨坐在案牘後,聽聞她來頭也不抬冷冷道:“你想走是不是?”
這口氣一聽蕭徽就知其不悅,他就像個得了新鮮寶貝的孩子一一樣抱著不想撒手,男人大抵都有些孩子氣的,更何況李纓的年紀也不大,裙裾拖曳過光滑的地板,她走上前去坐於一旁垂首想了想:“我早晚都是要回去的,太子別忘了,你我之間還有個兩年之約。”
不提這兩年之約也罷,提了李纓悔不當初,他若預料到今日局麵絕不會與她定下什麽兩年再見。他抬頭看她,漆黑的眸子裏蓄滿了她不懂的情緒,或許是懂卻裝作不懂,他抿緊唇角,一字一句地:“我,舍不得太子妃。”
“……”猝不及防的情話,打得蕭徽慌不著神,曾經的蕭裕對她說過最濃情的話大約就是那句“城中有你了”,李纓說他對男女之事一竅不通,可在情話上難道是無師自通不成。他坦誠得令她尷尬,不知如何是好,半天她捉著袖子揉了又揉,歎了口氣剛想開口,卻被他驀地捂住了嘴,李纓神色淡淡:“你別開口,我知道你想說什麽。”
她被嚴實地堵住嘴,隻能狠狠地瞪他,她明明好不容易醞釀好了情緒想好好地撫慰撫慰他!
“我說,你聽。本來今夜張茂不來,明日一早我也會讓人送你回東都。”李纓仍是覆住她的雙唇,兩人的麵頰相距很近,他嘴唇一張一合間她都能感受到溫熱的氣息撓過耳側,他嘲弄地笑笑,“可是不想她消息如此靈通,搶先一步遣了人來,如此一想難怪李家兩任帝王都鬥敗在她手裏。不過這樣也好,你走了我也能安心些。有上皇的庇佑,無人能傷你半分。”
蕭徽心底的不祥隨著他的話愈發強烈起來,她奮力抓下他的手,暢快地深深吸了兩口氣:“你瞞著我什麽,是不是朝中有人彈劾……”
餘下的話消失在堵上來的薄唇間,巨大的茫然將她滅頂淹沒,她找不到自己身在何方。蜻蜓點水的一吻,李纓寵辱不驚地鬆開了按住她的手,回味地舔了舔唇:“太子妃今日點的口脂很甜,但甜中有澀,是青橘嗎?”
是青橘味嗎,蕭徽怔怔地看他,藥草的香味從四麵八方湧來,像柔軟的水波纏住她的四肢將她緩緩拖入無底的深淵中。她感到自己在慢慢下沉,沉到一個溫暖而堅實的地方,李纓的聲音破碎而遙遠,像是自言自語:“你一定是不信的,我,是真的舍不得將你放走。”
┉┉∞∞┉┉┉┉∞∞┉┉┉
我是,真的舍不得將你放走……
蕭徽在顛簸的車廂裏被這句話驚醒,馬蹄聲踐踏在狂風驟雨裏,她仿佛做了一個極為冗長的夢,夢中李纓誆了她許多不知所雲的話,醒來時頭疼得要命大多已不記得了。她隻記得自己被他抱上了馬車,再然後她掙紮在睡意裏看著他離她越來越遠……
“殿下醒了?”
萬沒想到車中還有旁人,蕭徽受了一驚,看清是綠水時方鬆了口氣,揉著額角擁著毯子坐起,才直起腰小腹上滑下個圓滾滾的物什,她下意識一托,拿在眼前才發現是之前李纓塞入她懷中的手爐。
白鹿汀中的種種迷霧一樣盤桓在她眼前,她低頭看著手爐半晌問道:“你怎麽在這?”
“不僅奴婢,金尚宮她們在另外一輛車,昨日在您走後太子殿下就命人悄悄將奴婢們從行宮接下山了。”綠水給她斟了一壺甜茶,“要奴婢說,就算回東都哪有用這麽著急,您還在信期呢。”
蕭徽捧著瓷盞愣了愣,耳邊泛起紅來,這話想來也是李纓交代她們的了,女人的毛病他怎麽好意思說出口的,不過這人臉皮一貫厚。蕭徽沉澱了許久,靜下神來聽著外頭的響動,問道:“聽你口氣已過一日了?”
“嗯,昨夜動得身,現在快傍晚了。”綠水拾起放軟墊,“剛才殿下睡著了奴婢不敢打擾,女人這時候最受不得涼,奴婢給您再添厚實些。”
蕭徽擺擺手示意不必,她迅速地回想離開白鹿汀時的情景,那時候倉促沒有發覺,現在細想張茂的驟然出現和李纓之後的表現聯合在一起,無疑朝中是有大事要發生了,這個大事很有可能和李纓有關,正因此上皇為了保全她才倉促地讓張茂帶走她。而李纓呢,聽他口風像是已經提前探到了風聲。
看來她隨口謅得那句“有人彈劾你”倒碰巧應證上了,蕭徽撫摸著手爐,在她走後朝中應沒有能與李纓勢均力敵者了。能使他如此嚴陣以待可見對方蓄謀已久,永清死才短短一年不到,在她生前除她之外並未發現有他人與李纓有利益爭奪。莫非是他某個韜光隱晦的兄弟,但有韋後在李纓的太子之位,實難撼動。又或者是永清門下的某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可現在並不是扳倒李纓的好時機,更何況扳倒李纓喉他們要扶持誰上位?
徘徊不定時,她忽然想到一個人,一個插足帝後之間的人——慕容。
那一行黑衣人鬼魅般踏風踩雨而來,未因禁衛呼喝而有分毫停頓,直至劍拔弩張即將兵戈相交時為首一人甩開蓑衣,揚起的掌心劃出道冰冷的光:“吾乃都畿監察張茂!奉上皇手諭特迎太子妃回神都,爾等莫要阻攔!”
蕭徽的預感成真,上皇深居紫微宮多年,如不是非同小可之事絕不會如此大張旗鼓出動人馬。張茂出現在此,恐怕用不了多久山上行宮中的帝後即會得到消息。
張茂亮明身份,一幹太子親衛卻未有半點退讓,仍是對峙:“二位殿下正在汀中,容我等通報後再請大人親自向太子殿下稟明上皇禦令。”
“放肆!”張茂勃然大怒,劍從鞘出直指禁衛,極是不耐,“上皇禦令在此爾等竟也膽敢阻攔!”
霎時灰暗的雨瀑裏滑過十來道冰冷弧光,殺氣四溢時一人從汀中步出,襦裙高束,靈蛇髻上碧珠高懸,雙眸色冷如冰:“何人在此喧嘩。”
她出來,氣氛鬆動少許,不待禁衛開口張茂已先行揖禮:“上皇龍體欠安,令我等速迎你回京,事有突然請殿下海涵。”
“你是何人?”蕭徽明知故問,張茂是誰旁人不知她卻最是清楚。先帝去後她的母親在後宮裏蓄養了不少姿色過人的麵首,大多數人在她退位後就散入民間,唯有一張氏肖似先帝而深得她寵愛隨駕多年。不過那張氏是個短命福薄之人,數年後染上癆症青年早逝。他的死使上皇倍感通心,不僅追封侯爵,更提拔了族中兄弟入朝為官,逐漸成為一方新興權貴。這個張茂就是張氏的兄弟之一,上皇愛屋及烏將他任命為都畿監察,此人其他手段不提重在心狠手辣,是把順手鋒利的快刀,這些年來替上皇斬除不少政敵異己。
張茂行走朝堂內外多年,慣是目中無人,可能得了上皇囑咐對蕭徽尚是恭敬,原原本本地將方才所述重複了一遍,拱手道:“上皇勒令臣等馬不停蹄趕來可見她老人家病情急迫,還請殿下快隨我等而去。”
“區區一個都畿監察,竟敢在此放肆。”身披玄衣的李纓不知何時從湯泉室中走出,不動聲色地將蕭徽掩於身後,瘦長的手指束於身後,拇指輕輕摩挲著蒼青石戒,“本宮險些以為這天下不姓李,要改姓張了。”
張茂神色一滯,高昂的頭顱帶著幾分不甘最終緩緩落下,蕭徽依稀可見其嘴角譏誚翹起,嘴上卻是不無敬畏:“微臣不知太子殿下在此,臣等受命在身如有冒犯之處還請殿下海涵。”他躬著腰身從袖中取出一卷密封的紙軸連同令牌一起交由禁衛,“上皇親筆在此,請殿下過目。”
禁衛檢查完卷軸確保無誤後再由寶榮轉交李纓,李纓接過隨意一掃:“上皇病了,太子妃前去侍疾理所當然。但今夜雨大路滑,行走不便,明日再啟程不遲。”
張茂紋絲未動:“殿下三思!上皇千叮萬囑,見到太子妃殿下時當即將人請回東都!臣等奉命行事,請殿下不要為難臣等。否則,我等隻能以死複命!”言罷他倏然跪下,引劍橫頸,餘下眾部皆紛紛效仿。
李纓不怒不動,淡淡一笑:“對本宮以死相逼之人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若想死盡管死,少了你們這些人天下也清淨些。”
他不再多言,拂袖返入汀內,蕭徽看了一眼跪立的張茂,上皇不會無緣無故讓張茂來尋她,想必紫微宮內發生什麽變故。可真若有什麽變故,以上皇之力都無法料理,召她一個甫入宮中的太子妃又有何用,還是說出了什麽事與她有關。
思量著隨李纓入內,汀中燃起宮燈,燈芯裏卷著藥草,淡淡的苦澀揮散在空氣裏,李纓一人獨坐在案牘後,聽聞她來頭也不抬冷冷道:“你想走是不是?”
這口氣一聽蕭徽就知其不悅,他就像個得了新鮮寶貝的孩子一一樣抱著不想撒手,男人大抵都有些孩子氣的,更何況李纓的年紀也不大,裙裾拖曳過光滑的地板,她走上前去坐於一旁垂首想了想:“我早晚都是要回去的,太子別忘了,你我之間還有個兩年之約。”
不提這兩年之約也罷,提了李纓悔不當初,他若預料到今日局麵絕不會與她定下什麽兩年再見。他抬頭看她,漆黑的眸子裏蓄滿了她不懂的情緒,或許是懂卻裝作不懂,他抿緊唇角,一字一句地:“我,舍不得太子妃。”
“……”猝不及防的情話,打得蕭徽慌不著神,曾經的蕭裕對她說過最濃情的話大約就是那句“城中有你了”,李纓說他對男女之事一竅不通,可在情話上難道是無師自通不成。他坦誠得令她尷尬,不知如何是好,半天她捉著袖子揉了又揉,歎了口氣剛想開口,卻被他驀地捂住了嘴,李纓神色淡淡:“你別開口,我知道你想說什麽。”
她被嚴實地堵住嘴,隻能狠狠地瞪他,她明明好不容易醞釀好了情緒想好好地撫慰撫慰他!
“我說,你聽。本來今夜張茂不來,明日一早我也會讓人送你回東都。”李纓仍是覆住她的雙唇,兩人的麵頰相距很近,他嘴唇一張一合間她都能感受到溫熱的氣息撓過耳側,他嘲弄地笑笑,“可是不想她消息如此靈通,搶先一步遣了人來,如此一想難怪李家兩任帝王都鬥敗在她手裏。不過這樣也好,你走了我也能安心些。有上皇的庇佑,無人能傷你半分。”
蕭徽心底的不祥隨著他的話愈發強烈起來,她奮力抓下他的手,暢快地深深吸了兩口氣:“你瞞著我什麽,是不是朝中有人彈劾……”
餘下的話消失在堵上來的薄唇間,巨大的茫然將她滅頂淹沒,她找不到自己身在何方。蜻蜓點水的一吻,李纓寵辱不驚地鬆開了按住她的手,回味地舔了舔唇:“太子妃今日點的口脂很甜,但甜中有澀,是青橘嗎?”
是青橘味嗎,蕭徽怔怔地看他,藥草的香味從四麵八方湧來,像柔軟的水波纏住她的四肢將她緩緩拖入無底的深淵中。她感到自己在慢慢下沉,沉到一個溫暖而堅實的地方,李纓的聲音破碎而遙遠,像是自言自語:“你一定是不信的,我,是真的舍不得將你放走。”
┉┉∞∞┉┉┉┉∞∞┉┉┉
我是,真的舍不得將你放走……
蕭徽在顛簸的車廂裏被這句話驚醒,馬蹄聲踐踏在狂風驟雨裏,她仿佛做了一個極為冗長的夢,夢中李纓誆了她許多不知所雲的話,醒來時頭疼得要命大多已不記得了。她隻記得自己被他抱上了馬車,再然後她掙紮在睡意裏看著他離她越來越遠……
“殿下醒了?”
萬沒想到車中還有旁人,蕭徽受了一驚,看清是綠水時方鬆了口氣,揉著額角擁著毯子坐起,才直起腰小腹上滑下個圓滾滾的物什,她下意識一托,拿在眼前才發現是之前李纓塞入她懷中的手爐。
白鹿汀中的種種迷霧一樣盤桓在她眼前,她低頭看著手爐半晌問道:“你怎麽在這?”
“不僅奴婢,金尚宮她們在另外一輛車,昨日在您走後太子殿下就命人悄悄將奴婢們從行宮接下山了。”綠水給她斟了一壺甜茶,“要奴婢說,就算回東都哪有用這麽著急,您還在信期呢。”
蕭徽捧著瓷盞愣了愣,耳邊泛起紅來,這話想來也是李纓交代她們的了,女人的毛病他怎麽好意思說出口的,不過這人臉皮一貫厚。蕭徽沉澱了許久,靜下神來聽著外頭的響動,問道:“聽你口氣已過一日了?”
“嗯,昨夜動得身,現在快傍晚了。”綠水拾起放軟墊,“剛才殿下睡著了奴婢不敢打擾,女人這時候最受不得涼,奴婢給您再添厚實些。”
蕭徽擺擺手示意不必,她迅速地回想離開白鹿汀時的情景,那時候倉促沒有發覺,現在細想張茂的驟然出現和李纓之後的表現聯合在一起,無疑朝中是有大事要發生了,這個大事很有可能和李纓有關,正因此上皇為了保全她才倉促地讓張茂帶走她。而李纓呢,聽他口風像是已經提前探到了風聲。
看來她隨口謅得那句“有人彈劾你”倒碰巧應證上了,蕭徽撫摸著手爐,在她走後朝中應沒有能與李纓勢均力敵者了。能使他如此嚴陣以待可見對方蓄謀已久,永清死才短短一年不到,在她生前除她之外並未發現有他人與李纓有利益爭奪。莫非是他某個韜光隱晦的兄弟,但有韋後在李纓的太子之位,實難撼動。又或者是永清門下的某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可現在並不是扳倒李纓的好時機,更何況扳倒李纓喉他們要扶持誰上位?
徘徊不定時,她忽然想到一個人,一個插足帝後之間的人——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