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社自然沒有百瀨薰這種特意窩在書店裏盯人。</p>


    春季出版作品在東京各書店大麵積鋪貨之後,唯一能稍微反映出一些市場結果的就是讀者反饋。</p>


    開始隻是零星點點。</p>


    畢竟看書也需要時間。</p>


    對於出版社來說,零星點點的評論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p>


    不過,隨著第一批讀者陸續看完小說,春季幾部作品的反饋,集英社市場部的電話、問卷調查信息,逐漸多了起來,慢慢形成有效的數據鏈。</p>


    東電係的企業兵團在數據鏈整合方麵,跟新日本技術財團的成員有著密切的合作。</p>


    其中,東芝電子、富士通半導體、日立儀器這些新加入日本技術財團的企業,都拿到了東電係的企業兵團的信息化改造訂單。</p>


    …………</p>


    不僅是集英社,在更木劍八名下的其他東電係的企業,一貫都特別重視數據真實性。</p>


    更木劍八的北方的國朋友Yeltsin,在21世紀曾經因為數據真實性,鬧出過不小的笑話。</p>


    據說是1996年春天的事:</p>


    Yeltsin先生自信滿滿,預備參選總統。</p>


    他身邊的人都告訴他:您有98%的支持率呢,全俄人民愛戴您。</p>


    …………</p>


    但當時掌握大俄的諸位商業寡頭明白真相,跟Yeltsin攤牌。</p>


    大俄私有化之父、當時的副總丘拜斯直白地說:</p>


    “你的形勢不容樂觀,你的支持率隻有5%。”</p>


    在場的傳媒大亨古辛斯基回憶說,Yeltsin根本不相信:“絕對不是真的!不可能!我深受民眾的愛戴!”</p>


    諸位商業寡頭:“……”</p>


    …………</p>


    維克多·格魯式科夫寫過,科學發展是對社會有益的:</p>


    “因為科學使預測與控製成為可能。”</p>


    東電係的企業兵團,每家企業都建立了數據統計的課室、小組,負責要將統計所得的數據收集、整理、合理分析,發送到產業鏈上下遊的東電係的成員。</p>


    通過這種數據鏈共享,企業經營信息化,整個東電係的企業兵團的文化內容產業,全產業鏈的優勢發揮到極致。</p>


    …………</p>


    搜集到的數據,讓集英社憂心……</p>


    被公司寄予厚望出版的春季小說係列,引用漫畫行業複製過來的連載小說模式,遭遇開局不利。</p>


    問卷投票第一名,《月光下的持刀者》似乎口碑不怎麽樣。</p>


    滿分十分的小說評分機製。</p>


    絕大多數讀者打出的評分都隻有五分不到,似乎大家對於這部小說的模式並不感冒。</p>


    “換湯不換藥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套路。”</p>


    “讓小孩子去謀殺,實在是令人感到荒誕,布局這麽麻煩繁瑣,浪費時間,不確定性又高。一開始為什麽不自己動手,書中環境設定(時間、空間)完全可以做到完美的犯罪。”</p>


    </p>


    “推理的內容很精妙,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不符合常識的基礎上,就如同沙丘上的城堡,根本經不起邏輯的浪潮。”</p>


    “看完後悔買這本書了。”</p>


    “用連載漫畫的方式,連載小說,真的可行嗎?”</p>


    “沒有興趣。”</p>


    …………</p>


    8000億日元的東電係的債務。</p>


    集英社因為盈利能力最強,被分配的擔子也最重。</p>


    集英社再也進一步挖掘行業潛力,提高淨資產收益率。</p>


    進行連載小說分卷出版,一邊寫一邊分卷發表。</p>


    這是集英社的一次改革嚐試。</p>


    這種模式下,第一卷的銷量至關重要。</p>


    …………</p>


    那些銷量不好的小說很容易遭遇腰斬,出版社會通知作者趕快寫完,原本計劃十卷以上的作品一旦遭遇腰斬,那最後大概會被作者壓縮到三五卷便草草完結。</p>


    這樣,集英社可以實時調配資源,把騰出的資源給一些更有潛力的作品。</p>


    …………</p>


    集英社的連載小說模式改革,相比傳統出版模式,可以更加刺激作者的寫作節奏。</p>


    傳統的出版流程,作家總得一本書寫完了之後出版再拿稿費。</p>


    這就注定了小說很難寫太長。</p>


    寫太長了作家還沒等寫完先餓死了啊。</p>


    況且你也不確定你寫完就能賣出去,賣出去了就能賺錢。</p>


    發瘋圖強,十年寒窗,寫個五百萬字……</p>


    結果沒賣出去,作家不得瘋了?</p>


    …………</p>


    集英社的連載小說出版模式,就很清楚的每個月發布一卷,每發布一卷,當月集英社的財務部,就會支付版稅。</p>


    這樣作者們就不用擔心經濟問題。</p>


    …………</p>


    “連載小說分卷發布的模式,可能無法推進下去了。”</p>


    集英社一周後的部門會議上,有編輯看著幾本小說的評論歎氣:“我以為《月光下的持刀者》的銷量是可以爆發,但隨著讀者們看過的推理小說越來越多,大家的要求也跟著越來越高了。”</p>


    “這話說的沒錯。”</p>


    “讀者的閱讀品味越來越高了,所以社裏一直想要扶持新的題材上位,打破僵化的市場。《周刊文春》的專題調查,讀者對於社會派推理小說題材,已經看膩了。”</p>


    “哪家出版社可以率先打破這種僵局,就可以掌握未來十年的日本小說發展方向。”</p>


    “集英社作為東電係的紙質媒體資源的掌握者,隻能引領時代,而不是跟風。”</p>


    “也沒有全軍覆沒。”</p>


    長野規主編,試圖安慰大家:“《詭秘之主》這部小說雖然新人作品,但口碑很好,現在評分已經高達8.5分了,這個評分非常了不起了。”</p>


    長野規說的沒有錯。</p>


    《大晦日的殺人事件》、《月光下的持刀者》、《第五詐騙犯》、《神樂湯》的口碑雖然都不盡如人意,但《詭秘之主》目前獲得的評分卻非常高。</p>


    問卷調查的讀者反響也基本都是讚賞態度為主。</p>


    “這本最好看!”</p>


    “沒想到克蘇魯這種小眾的歐美題材,也能寫的如此精彩,我是在書店拿起來隨便看看的,沒想到這書一拿起來我就放不下了,直接宣布入坑《詭秘之主》。”</p>


    “春季新書的一股清流!”</p>


    “看膩了推理小說,偶爾換換口味竟然意外的不錯,我已經跟不少朋友推薦《詭秘之主》了。不過很多人都沒興趣,他們和以前的我一樣,根本不懂這本小說的魅力。”</p>


    “……”</p>


    編輯們自然知道《詭秘之主》的評分很高,可以說是好評如潮,但對於集英社而言,這部小說的口碑隻能算是安慰獎。</p>


    因為這本小說的題材太冷門,銷量幾乎不可能大爆。</p>


    “沒用的。”</p>


    “題材太冷了。”</p>


    “叫好不叫座啊。”</p>


    編輯們並沒有顯得太興奮,每個出版社都會有一些叫好不叫座的小說,對於這類小說各大出版社基本都是以扶持為態度,就算是銷量不好也會盡量給到出版資源的。</p>


    就好像電影公司也需要一些文藝片給臉上貼金一樣,但公司真正賺錢還得靠小說銷量……</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東京電視台台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吃吃的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吃吃的眠並收藏我是東京電視台台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