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楊銘這腔熱血止住的是手續,在國外買車,他根本不知道要什麽步驟和材料。自己沒綠卡、沒有id,該怎麽做?


    徐雅麗見他有意向,便中文跟他交流:“在這裏(加州),外國人買車買房,隻要有錢全款,一切都是很方便的,注冊登記、保險都沒有問題。”


    “國內駕照公證後,在加州隨時開車,哪怕你去dmv考駕照,筆試題庫都有中文的,加州可以說是對華裔生活最方便的地區。”


    “你覺得我遊客的身份,購買完全沒問題?”楊銘問。


    “很容易的。”徐雅麗點頭,“隻是注冊的話需要個地址,你的車也得有地方放,這麽好的車不好放路邊吧。”


    “我是打算收藏的,每天就擦擦玻璃、流口水。”楊銘誇張。


    徐雅麗笑:“那你可以租個倉庫來放啊,美國大把這種地方。”


    楊銘同樣是開玩笑的,當然不可能隨便放啊,按照意思是最好有個房子、有個車庫,不能讓它被日曬雨淋的。


    洛杉磯的房價可不低,好的地段動輒三四百萬美金,便宜的當然也有,但社區級別太低,萬一周圍不是老黑就是老墨,你能放心?


    再轉念一想,他思維回到了來美國的目的上:注冊和完善離岸公司的虛實,身懷近1500萬美元,就是要來搞事的!


    如果買了一家公司,車庫地址的都肯定沒問題了,還有保安、監控的多重防護,既安排妥善了事業,又沒有浪費錢去瞎買。


    楊銘也喜歡出手就是一個億,買他個大豪宅。但當前還是窮啊,事業才剛剛起步,錢還沒掙到多少,不敢這麽浪費。


    職業思維讓他非常注重規劃,收藏名車可以,但錢得花到重點上。


    徐雅麗又跟對方銷售聊了幾句,之後跟他說:“你真想買的話也別急,砍價殺價都可以談的,不然不劃算。”


    “謝謝。”楊銘知道碰到好東西,自己確實不太理性。


    “在美國有買把雨傘,都要談價的玩笑,殺價可不是國內的專利。”徐雅麗誇張了一點。


    所以楊銘沒有馬上入手,正經事都沒辦妥呢,他隻是表露出了購買的意向,但現在還沒有決心購買。


    銷售依然熱情:“若先生在價格上不滿意的話,我們依然可以跟車主商討,爭取雙方都滿意。”


    “那我給你留個號碼吧。”楊銘說。


    “這是我的名片。”銷售雙手給了他名片。


    楊銘按捺住馬上就把它帶回家的想法,走了。


    安慰自己的是,國外的恩佐雖然也不多,但相對於國內根本沒有市場而言,國外每年都會有交易。哪怕這次錯過了,依然還會有機會。


    他還是想把錢先用在正經事上,能剩下來的預算,再考慮這些享受。


    離開後就跟徐雅麗討論起關於投資、收購這方麵的事情。


    徐雅麗的高材生價值提前出來了,她對這方麵有了解:“如果是海外直接來收購的話,金額數量過大、行業因素會進入cfius的審核程序,特別是對中國資本。”


    楊銘是有所耳聞的,美國對於所有中資大單收購,全部都是嚴格再嚴格的審核!特別是技術領域!玉米須總統上台後,更加嚴重!


    這裏麵就牽扯到太多政治因素了,不談。但是楊銘不擔心:“我哪有那麽大來頭啊,就是個小生意人,跟國家毫無關係的。”


    徐雅麗了解了:“這就容易了啊,你在美國注冊公司就行了,股東裏麵就是個人,或者海外的離岸公司,可以輕鬆構成。”


    “而且你在美國成立企業的話,金額足夠大、創造的工作崗位足夠多,你就可以享受到eb-1c這些項目的照顧,就相當於投資申領綠卡。”


    “外國人注冊公司容易嗎?”楊銘問。


    “簡直跟吃飯一樣常見。”徐雅麗笑著點頭,“美國是個資本社會,沒有那麽多條框,隻要不是要害行業,外國人隨便來往。”


    楊銘的疑惑被解決了很多:“那我先需要谘詢一下律師,了解一些當地會計、公司的法規吧。”


    “是的。”徐雅麗點頭。


    他注冊企業主要是完善國內的謊言。或者日後有必要的話,通過它進入美國市場,衝向歐美世界。


    “那這幾天多勞煩你給我帶路,幫我翻譯了。”楊銘的英文口語是可以交流,但專業詞匯就懵逼了。


    “律師、會計法這方麵我都可以幫忙。”徐雅麗很爽快。


    ……


    別人來了美國,是急著各種逛、各種玩。


    楊銘來了美國的第二天開始,就在圍著注冊公司和並購程序而翻書,幸運的是他碰到個高材生導遊,徐雅麗認真的幫他查詢和確認了每一個事項。


    “最好是找置辦中介,速度更快也更專業。”她建議。


    “花費不是問題。”楊銘也明確。


    有專業人士就容易多了,在走程序查重名完成後,一口氣注冊三個,最主要的公司名字為nortndassetmanagementlimited,諾斯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跟國內一個名字,當初取這個是考慮到國人習性,聽起來外語的比較高端,所以楊銘抓鬮就是一個,“諾斯蘭”由來就這麽簡單。


    然後這家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這一是考慮可以換投資政策的優惠,工作簽證、綠卡之類,如果他打算長期發展,也可能會用到。


    第二個目的自然是會計師的老生常談,避稅!海外離岸公司要把資金投入公司,他還想通過公司名義,購買汽車、房子等資產,便於管理。


    畢竟他是外國人,不可能隨時住在美國。有了這個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讓職業人士幫他打理資產,省事又省心。


    然後為了補全“資曆”,楊銘還要去並購本土企業:“要求至少有五年以上的經營時間,要有每年的經營流水,納稅記錄。”


    徐雅麗幫他記錄著條件,疑問:“這麽做是為了什麽?”


    楊老板指導:“讓企業看起來更成熟。一旦合並起來再改名,那麽我這家新公司,就搖身一變成為經營了好多年的老企業。”


    徐雅麗好奇了:“你到底是做什麽的呀?”


    楊銘笑著:“以後產業可能會跨國的生意。我現在打造個漂亮的殼子,大家喜歡看這些形式主義,就會覺得你高端,可以談大生意。”


    徐雅麗懂了一些:“就跟不開豪車,談生意就被看不起一樣。”


    “恭喜你領會了!”


    “哪裏不是這樣,在美國你沒實力更加被看不起。”徐雅麗完全理解這種做法,這才符合做生意的標準。


    ==


    ps:6/15的加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工作是花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駕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駕霧並收藏我的工作是花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