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數據是實實在在、沒法騙人的,無論是賽場計時還是車載計時,都顯示了這個出色的成績,主力車手刷出了一個超越f1的記錄。


    他全程跑得沒有一點誤差,在鱗片係統的協助下,每一個彎道都精準通過,抓地力驚人,一切都是快如閃電。


    數據顯示這一圈的最高車速達到了361km/h,單圈平均速度為247km/h,這輛賽車在賽手的駕馭下,爆發了當前最強大的實力!


    當初楊銘隻是希望能夠追趕上f1,哪怕是中等水平的都能吹一波了,沒想到潛力越榨越強,竟然一口氣破了記錄!


    他自己也都無話可說了……真牛!


    “我的上帝!”喬納森跑過過來擊掌慶賀,“你瞧我們做了什麽?你看到了嗎?”


    楊銘知道這家夥又抽風了,但是大聲回應:“我們是世界上最快的!”


    “yeah!我們是這條賽道迄今為止,沒有誰能夠比剛才那輛車更快了!”


    喬納森又飄了。


    不過可以理解。楊銘也一樣飄了,作為刷圈最快的速度機器f1,都被它們刷下來了,還領先了一秒鍾!


    賽車領域的一秒鍾,意義太重大了!


    在250km/h的速度下,一秒鍾意味著多跑了69.44米!


    一輛賽車若長5米,這意味著拉開了13.88個身位!


    “沒白費我來這一趟啊!牛逼上天了!恭喜恭喜!”傅安寧也是震驚得很,這實力也太變態了!


    盡管後麵很難再刷出這個數字,都在1分43上下徘徊,因為電池過熱了,電動機也溫度也高了,但記錄已經創下!


    迄今為止的最快紀錄,對手是賽車金字塔頂的f1!那句賽車對賽車,街車對街車,已經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團隊也圓滿拿到了足夠的實車測試數據,該改進的、該保持的項目,都會繼續在賽車上驗證。


    為這個輝煌時刻,車手和團隊集中在一起,還有賽道的管理方,專門擺出了1分41秒552的記錄,合影定格。


    然後開香檳,歡呼著慶祝這輝煌時刻!


    天氣有點冷,但大家的身心都是火熱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從明天開始,汽車界的頭條該刷新了!


    ……


    這點是毋容置疑的!


    晚上團隊就專門把破紀錄那一圈剪了出來,再把儀表盤數據剪輯到畫麵裏,讓人們更直觀的能看到速度、加速度等等情況。


    再將它發布到了網絡上,通在場的媒體也互相幫忙著轉發,美國部分的公司開始了媒體公關,協助這條消息的傳播。


    在十個小時後,楊銘還在睡夢中時,賽車、汽車論壇等等相關網站,這條消息都已經登上了頭條。


    就連中文網站的動作都不慢——《超越f1!麥克斯韋m賽車刷新帕斯賽道圈速新紀錄!》


    《史上最強電動車!怒破f1記錄!》


    諸如此類的震驚體都被拿了出來,楊銘的初衷沒變過,小廠想要出名,那肯定是要借助巨人的肩膀!


    盡管他知道真正上了賽道跟f1來pk,能戰勝f1的概率不大,因為電池過熱就無法持久戰鬥,但是!


    站在不知名小廠的角度,能隔空比得過f1一把,這還不算輝煌?什麽才能算?


    弱的挑戰強的,弱的平了算實力,弱的贏了算逆天!


    麥克斯韋的賽車就是逆天成功!


    驚人的成績公布後,汽車媒體人士、賽車圈子、賽車手紛紛進行傳播,便讓消息迅速席卷了圈子,並朝著外部擴散!


    因為“電動車”就很有話題性,這是當今各國都在發展的新領域。新的一年才到第二個月,它就往這圈子裏扔了一枚重磅炸彈!


    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汽車媒體人士驚訝的看著這項紀錄的打破全程,沒想到電動車潛力會爆發得如此恐怖,竟然能幹掉賽道最強方程式。


    車迷們也覺得荒誕而不可思議,電動賽車已經這麽厲害了,連電動方程式都做不到的,它竟然能實現?


    躺槍的f1更是懵逼中,老子好好的在籌備新一年的賽程,怎麽突然間被人踩著上位了?


    種種好奇,都集中到了那個被公布的破紀錄視頻上。


    於是人們看到了瘋狂的源頭:電動賽車寂靜的起步,聽不到賽車的熱烈聲浪,沒有那令人沸騰的引擎聲,但在下一秒,它開始讓人目不轉睛。


    其展現了最恐怖的加速能力,從零開始狂飆,眼球都跟不上數字的跳動!眨一下眼破百,再眨一下差不多兩百了!


    在大直道跑完後的急彎,刹車一腳飆到的5.2個g的縱向加速度,讓很多觀眾都張大了嘴巴:“這可能嗎?”


    “你可別告訴我他是一台房車!”觀看的外國人難以置信,這g值表現太驚人了吧,關鍵它車還這麽穩!


    這要麽是造假,要麽就是時代刷新了!


    但接下來給他們的震撼是接連不斷的!極限刹車、高速過彎,穩當的抓地,能夠在眨眼之間從350刹車到130的極致性能!


    這係列強悍到沒邊的表現,都在釋放一個信號:破掉f1的圈速記錄,並不是什麽僥幸,而是實打實的實力!


    許多觀眾都帶著驚駭看完了全程,有些人忍不住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這隻是個遊戲視頻吧?”


    下麵有回複:“很遺憾它是真的,韋伯機長也在現場,在他的社交賬號上能夠看到更多細節。”


    馬克·韋伯和主力車手都用社交號進行了轉發或者評論,而麥克斯韋的官網帖子就詳細多了。


    他們貼出了完整的賽車介紹,拿出了很多賽道現場的視頻和照片,能讓人們真正了解到這台造型科幻的賽車。


    特別是入彎後變形的姿態,讓一些懂行的人明白了加速度能夠如此巨大的原因,這一套空動裝置是最大的原因!


    麥克斯韋官方也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在另一條帖子上,介紹了賽車破紀錄的最大功臣——龍鱗係統!


    起初都叫它鱗片,但現在要麵向世界了,這名字聽起來太隨意了,所以楊銘跟團隊商討後,決定改為龍鱗係統。


    重點是展示了它的變形過程,介紹了它功效,能夠給賽車提供多少個級別的下壓力,也揭開了視頻裏賽車強悍的原因。


    看完之後,車迷們感覺世界觀被刷新了,原來賽車還能這麽玩!原來科幻還真的能納入現實中!


    在專業賽車領域更是一片不淡定,賽車界無論級別高低,都在盯著這套係統琢磨,然後再反複看破紀錄視頻。


    越看越驚人!看到賽車高速過彎,超強抓地力和巨大的g值,它在各方麵數據上的表現,都沒有輸給f1!


    關鍵是它是一副跑車的結構!就是靠著那套能夠變形的車身,製造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績,這可發揮的空間太大了!


    f1的機械結構,注定了它隻能在賽車場上馳騁;而龍鱗係統,就是把它移植到公路跑車上,也沒有什麽難度的!


    各大車隊都很難視而不見,反複研究著這套龍鱗係統,它打破了方程式對引以為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搶占了金字塔的寶座!


    麥克斯韋賽車的破紀錄,就像是投入湖麵的萬噸巨石,炸起了各界各處的波瀾,很難再平靜下來了!


    ==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工作是花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駕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駕霧並收藏我的工作是花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