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級跑車的訂購消息公布出來後,毫不意外的成了頭條!各國的新聞都紛紛在大談它以它的及電池技術!


    事後各項新能源相關股票,也統統迎來了漲幅!


    特別是電池原材料供應領域,股價應聲上漲,供應商之間也開始了資本運作,準備通過並購來壯大!


    並購壯大對於聯合電池公司是大好事,它們原料商規模壯大了,量會提高,量多自然讓成本走低!


    連帶受影響的還有各大汽車股票,參與聯盟的都獲得了上漲,也證明投資者非常看好電池合作的未來。


    就連一些電動車設計公司,小企業也都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對細分市場把握良好的它們,現在有了很多風投的選擇。


    但是有漲就有跌。


    純電動第一步圓滿勝利的背後,是日係的一場陰霾!日係各巨頭股價紛紛下跌!沒有參與到聯盟中,也沒有簽署合作的它們,純電動已經被判死刑!


    對於日係致力發展的氫燃料,公正的說,或許它也是個很好的項目!但問題就在於這個世界上,有了楊銘的體係後,它們就要被幹掉!


    楊銘已經將它們甩在身後,純電動的科技樹都已經出台,而氫燃料依然在緩慢試驗中。未來純電動要起飛了,它們估計還在慢慢的跑。


    外界完全有理由認為,聯合電池公司絕對不會放過任何對手,它們會揮舞著巨頭的武器,鏟除任何想要威脅它們體係的存在。


    ……


    所以那座投資折合600億元的電池工廠火速開工!它設計的峰值產能可以達到年供應500萬輛車!


    就目前而言電動車全球總銷量,也不過五百萬輛,它們這項產能就是在保證了聯盟隻管安心的消費,量上麵管夠!


    目前工廠已經拿到了超過40萬輛車電池的訂單,來自聯盟內各大品牌都在抓緊推出電動車了,這個進度一下子被提高!


    工廠的建設也正在抓緊,總共分為了三期工程,大量采用機械和智能化技術,使得傳統領域上需要超過10萬人的工廠,現在隻需要一兩萬人。


    這也是技術的一大進步體現,公司竭力在產能上不拉一點後腿,在生產水平上將成本壓縮到外界都可以消費的程度。


    一個時代的格局正在形成。


    預計三年後工廠三期項目都全部完成,產能增大而成本降低,會有更多的車企參與並推出電動車,屆時全球電動車銷量可能達到200萬輛。


    五年後,純電動的生態體係已經形成,其成本將能夠持平傳統鋰電池,還在使用傳統技術的都是低端產品,即將被淘汰的產物。


    十年後,純電動市場有望占領全球汽車銷量的10%-20%,預計能達到一千萬輛,與發達國家禁售燃油車的計劃相互配合。


    二十年後,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禁售燃油車,純電動將會瓜分天下!石油燃料將集中在航空領域,但石油產品不僅僅是燃油,它依然很難被取代。


    三十年後,全世界在售車輛的主流,都將是電力驅動的!電池公司則推出了全新的電池體係,充電時間將縮短到一分鍾內!


    這就是聯合電池公司的大戰略計劃,時代會有很多種發展方式,但它們會用自己的力量,讓時代去走它們規定的路!


    目前取得了很不錯的開端,大企業聯合起來,政府紛紛給予支持,隻要技術保持源源不斷供應——這對於楊銘是十分把握的。


    接下來隻需要看著它的壯大,鏟除對手,登上巔峰……整個三月份過去,東海市新能源的熱潮才有所減緩。


    這之後東海市開始了示範城市的工作,在市內設立標準規格充電站,這是聯盟標準,在它們所處的國家都是一樣。


    東海市將計劃采購電動公共交通工具,電動巴士將會采購它們的電池,更多的出租車輛,在獲得財政補貼後,能夠消費得起高續航電池。


    還有在更多領域上,清潔新能源都在展開,包括了無人駕駛技術、人工智能汽車,甚至要建設skydive跑道,給電動飛機使用。


    本市政府現在是完全按照著聯合電池公司發展戰略工作,他們負責走在最前沿,野心勃勃也想要靠這對成績,躋身新一線城市。


    政府有政府的打算,企業也有企業的野心,現在互相聯合了!


    格局已成,楊銘也是輕鬆了很多。


    他有相當多事業都步入了正軌,諾斯蘭製藥的最新一個季度營業成績頗為驚人,解酒液依然強勢引領市場,一季度實現全球營收破300億元。


    但解酒液已經不再是唯一收入主力,憑借著銷量喜人的威達飲料,它們也實現了全球35億元的收入,並且它們的漲勢還相當強勁!


    製藥公司的ed藥物項目,一期臨床效果格外出色,準備的第二期臨床已經開始了,按照這個良好進度,可能在三四年後有望投入市場。


    另外兩項新藥也在一期項目中,它們擁有著一千億美元的市場,競爭對手還並沒有形成足夠優勢,未來明朗。


    這就是諾斯蘭製藥的一季度成績,花旗投行的分析師認為,它們今年有望實現2000億元營收,折合300億美元,收入能夠躋身全球製藥企業前十名!


    製藥業在利潤上也是集團的一大支持,稅前利率42%以上,在全球範圍內恐怕也隻有銀行業能夠與之媲美。


    除了製藥產業,集團的其他產業斂財能力各顯神通。


    首先是金融業,它們持股東方銀行17.6%,價值330億元,如果每年利潤都分配,預計帶來100億的息稅前利潤。


    然後是聯合電池公司,雖然剛起步不斷要投資,但忽略投入而看營收,三年後可能年營收可能要達到600億,利潤會慢慢起來。


    未來如果供應超過五百萬輛車,它們的營業額就可能達到2500億元,在中國的汽車集團的營業額度中,它能排得上前五。


    未來十年它肯定能夠碾壓第一名,哪怕上汽銷售額達到了一萬億,楊銘也有信心超越它,因為它是聯盟的供應核心。


    相對於表現來說最弱的,怕是麥克斯韋汽車了,專職做跑車賺不了多少錢的,更多的是愛好樂趣,一年能夠有30億,就算是出色了。


    最後一大綜合項:投資。


    集團公司的利潤到手後,用到哪裏?隻有很少部分會分配給個人,因為需要計算很多稅費,遠不如留給公司繼續投資。


    所以投資集團一直是個低調不顯眼,卻掌握了著巨大資金的機構,在上一年度中,它為集團貢獻了80億元的利潤!


    用集團利潤去製造更多利潤,楊銘感覺僅僅憑著投資集團,都足夠讓自己每年輕輕鬆鬆的消費了,就是額度到了五個億,都不成問題!


    綜合來看全局,東方集團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體量已經格外巨大,整個東南省的經濟,都要受到它的影響。


    真正跺一跺腳,本省gdp都會隨著上下波動的存在!在政府眼裏更是需要重點關注,不能夠懈怠的巨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工作是花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駕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駕霧並收藏我的工作是花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