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子嗣單薄, 除去當今聖上後宮裏再無男丁誕生。
正因此, 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 在小的時候根本沒有親兄弟可以相伴左右。
進學後這孤零零的情況稍好了點,有三四個表兄弟以及七八位不知幾支開外的堂兄弟一同在宮中讀書。
隻是這麽一尊大佛身份貴重又敏感,眾人親近不得又疏遠不得, 當時的太子感受得出來, 這些人對他遠沒有他們展現出來的那麽一麵親熱真摯。可是這又怪不得他們,實在是沒法子的事情。
幸好除此之外, 他還有一位嫡親堂兄弟可以放心來往,也不知是對方天性使然, 還是真與血脈的親疏有關,對方待他比之其他要自然多了。隻不過後來太平王妃病逝, 他的這位堂兄弟過度傷感之下身體大不如前, 自此,對方就再沒到宮裏來進學。時間久了, 他對太平王世子的記憶也有些不清楚了。
每當提起這位太平王世子,皇帝就難免想起他另一外嫡親堂弟, 他那位遠鎮南疆的叔父的兒子——南王世子。
隻是他知道有這麽一個人在又有什麽用呢, 兩人相隔之遠, 要見上一麵談何容易。
每逢南王進宮朝見,從不曾帶著他這位堂弟。僅僅為了這點小事, 又不至於大張旗鼓的下旨強召對方進京。他也曾在好奇之下問過他那位皇叔怎麽不帶堂弟來京城,一開始他聽到的問答是堂弟他年幼經不起長途跋涉,再後來就是直言身體病弱, 隻得安心在家頤養。
嗬,你說怪不怪,他總共兩位堂兄弟,這兩人居然都是病秧子。
最近一次聽到有關南王世子的消息,就是南王請旨讓世子去飛仙島拜師學藝去了。當時他想著這樣也好,學點武藝練好身體,到時候總沒借口不來京城了,於是他也就準了。
隻是皇帝他實在沒想到,他隻是順路來看看自家臣子,居然能在這裏再一次地聽到他那位堂弟的消息。
花家三郎本要安排人過來伺候皇帝,卻被皇帝直接拒絕了。在花家三郎聽令離開後,他輕笑一聲,直接佯作“喬公子”,叫住一個下人,讓對方領他回到自己的住處。
當他站在一座幽靜雅致的院落裏時,他在心裏平靜地道:這就是他那位堂弟住的地方了。
院中有一石桌,上麵擺有黑白兩色的棋子,是花滿樓與喬衡所下殘局。子子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難解難分。
皇帝坐在院子裏,他看著石桌上喬衡與花滿樓遺留下來的一副殘棋,問:“你說,我這位堂弟該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魏子雲誠實地搖了搖頭,說:“臣不知。”
皇帝對這個答案不怎麽意外。
這一路走來,依照下人對他的態度以及言語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信息來看,那應該是一個外表看似冷淡實在頗為和氣很好相處的大家公子。
此前他與花家三郎的交談中,自家臣子提及他那位從來未曾謀麵的堂弟時,做了這麽一個評價:“胸中自有丘壑。”對方雖然是一語帶過,他卻敏銳地抓住了這點。
這個評價有些微妙,可以說其人脫塵去濁,非平凡人,還可以意味著其人心中另有謀劃,心有城府,對方究竟指的哪個就值的玩味了。
皇帝沒見過南王世子,但他見過那個說話行事滴水不漏,令人拿捏不住半分錯處的南王。不知會不會又是一個子肖其父的例子。
坐得久了,也有些累了。他站起來,靜立了一會兒。
這個時候,他的背後突然出來一陣步伐有致的腳步聲,一步一步走得穩極了。
魏子雲也聽到了這道腳步聲,他向來人看去,雖然心裏早有所準備,但還是因來人的相貌而微微睜大眼睛。
像,太像了!
侍立在院子裏的仆人也呆住了。這是怎麽回事?
皇帝緩緩地轉過身,在看見來人的刹那間,即使他從未見過對方,他仍知曉了來者是誰。
“南王世子。”他注視著對方,平聲道。
喬衡眼見一位不速之客站在院落裏,在對方還沒出聲前他就意識到了這是誰。
對方說話後,喬衡也沒有否認,因為他知道這沒有意義。他隻是先把院子裏的仆從都遣散了出去,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他們能聽的了。有時候,知道的少些反而是一種福氣。
這之後,他就如同每一個招待客人的主人家一樣,把兩位不速之客請到了屋內。
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皇帝也沒有阻攔,隻是眼也不眨地看著他。
唯有魏子雲為他這態度深鎖著眉頭。
本朝規定,非大儀無需行跪拜叩頭之禮。喬衡做不到上趕著給人磕頭,也就行了一個揖拜禮。
“臣弟參見聖上,願陛下萬壽如疆。”
對方的說辭還有舉動,對於皇帝來說本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由對方做出來卻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皇帝說:“不曾想居然在這裏見到了世子,真是今日的意外之喜啊。”
口中說著喜,語氣卻與之前沒有什麽明顯的區別。
哪來的喜,他身上籠罩的黴運要是能實體化,估計都已經是烏雲罩頂了。喬衡嘴中應和了一兩句,心裏卻在想道。
皇帝看著來者,對方有著一張他曾在對鏡自照時見過無數次的麵孔,隻是他從來不曾想過,這副容貌長在別人身上時,該是一種怎樣的姿態。
來人就如他的影子般,那一眉一眼都別無二致。
隻是……旁人或許分辨不出兩者之間的區別,但要知道,這世界誰還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所以他明白,來者與他是不同的。這點不同,不是指的對方沒有同他一樣身著錦衣,而是在於對方的眼睛。
那是一雙常人所沒有的眼睛,那眼神仿佛三月猶帶冷意的春風,溫柔與冷冽並存,最後歸於兩潭清泉。年年歲歲皆如此,再如何金相玉質的外表,在時間的衝刷下都形同枯木腐肉,兩人相同的麵容在這雙眼睛下,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起來。
皇帝:“雖然之前未曾與世子見過麵,但僅這一麵,為兄心中就忍不住心生親切,不知世子是否亦如此?”
魏子雲對皇帝一向忠心耿耿,他見南王世子不曾回話,就知道個時候是該由自己做些什麽了。他上前半步,剛要喝令什麽,就被皇帝抬起折扇阻了一下。
皇帝道:“出門在外,也就無需講究那麽多私禮了。讓花老爺子安安穩穩過個壽辰吧。隻是我實在想不起來,我何時遣人擬詔快馬加鞭送至南王府的。世子可曾替我記得?”
喬衡:“臣弟也不曾記得。”
“既未奉詔,就擅離封地,這可是殺頭的罪名,你知不知道?”皇帝說出了與原著一樣的話。
喬衡沒有遲疑的回答:“知道。”
他回答的這般幹脆利落,反而讓皇帝愣了一下。因為即便是街頭小二都知道跟著戲文裏拽上一兩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話,皇帝不認為對方不明白這個道理。
喬衡明白這時候皇帝在等他的一個解釋,解釋他為什麽明知故犯。
“臣弟深知此事有違家規國法,但是實有要是稟告皇帝。”接著,他隻管吐出了一句讓魏子雲神情一凜、眉頭狠狠一跳的話:“皇上,關外有異。”
隻問你,這個理由夠不夠?
皇帝的眼神略變,說:“世子慎言。”
“皇上,關外有異。”
謊話重複多了,也就成了真的。喬衡為了加強說服性,麵不改色的把自己話重複了一遍。
盡管老天爺總是喜歡跟他開玩笑,但他本身卻不是一個喜愛開玩笑的人,而他此世的長相頗為周正,不帶一絲滑稽之色,皇帝實在無法從他的麵上窺見半分作假之態。
皇帝道:“世子可明白這話意味著什麽?”
魏子雲明白皇帝這是在感慨些什麽。
僅憑這一句話,實在很難判斷事情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一個鎮守南疆的王爺居然得知關外的事情,這胳膊伸得未免有點太長了。即使南王匯報敵情有功,也免不了在皇帝的心裏紮根刺。若是假的,那就更有意思了。
喬衡說:“臣弟明白。”
這接連幾個肯定無比的回答,讓皇帝心下微沉。
“不知此事是南王從何處得知?”
“皇上誤會了,此事非是父王從朋友親信處得知,而是臣弟從家師處知曉。”
魏子雲目光中透露出異樣的神采,或許別人不知道南王世子的師父是誰,但身為天子近臣的他怎能不知道。他的師父正是飛仙島的那位白雲城主,自少年成名後就聲動江湖的葉孤城!
喬衡看向始終在皇帝身後,站姿鬆而不散,眼神凝而不滯,一看就知是個習武之人的魏子雲,道:“想來這位就是曾經江湖上享具盛名的瀟湘劍客魏統領了。還請皇上容臣弟問魏統領幾句話。”
皇帝知道南王世子突然轉移話題不會是無意之舉,便甚是好脾氣地說:“問吧。”
魏子雲用警惕的目光看著喬衡。
“魏統領為江湖人出身,想來是知道鐵鞋大盜與青衣樓的。”
“這我的確知道。”
鐵鞋大盜肆虐江湖時皇帝尚年幼,許多事情不清楚,於是他微微側身,向著皇帝解說:“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江湖上有一賊人名為鐵鞋大盜,行事詭譎狠毒,所作所為十惡不赦,各大門派幾次圍剿都未果。花家富庶,樹大招風,也因此引來了鐵鞋大盜的注意,後來花如令又廣邀好友,眾人再一次籌謀,這才將鐵鞋大盜繩之於法。正所謂殺人償命,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至於青衣樓……”魏統領扯了下嘴角,帶點冷意,卻沒再說下去。
喬衡以及年輕的皇帝卻沒在意他就這樣停下來。
隻因為如今江湖朝廷誰人不知青衣樓的大名?
它指的不是一座樓,而是整整一百零八座樓!
這一百零八座樓裏,每座樓勻分配著一百零八個人。組織嚴密,聲勢浩大,在某些方麵比之朝廷都毫不遜色。
別說是魏子雲了,即使是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無法忽視這股龐大的力量。
喬衡說:“既然皇上與魏統領對這二者都有所聽聞,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不過有件事情不得不先提一下,方才魏統領有一處說錯了。”
魏統領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喬衡說:“鐵鞋大盜並沒有死。”
魏統領正要反駁,就聽喬衡又道:“非但沒有死,反而和關外瀚海國的王子勾結到了一起,正預謀著篡位奪/權。”
喬衡說的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電影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樣演繹著。
皇帝正輕搖著的紙扇微微一滯。
喬衡穩若泰山地繼續說:“而那青衣樓,將那已被滅國的金鵬國後裔搜羅了出來,兩者同樣勾結到了一起,目前正隱居中原積蓄力量,希冀著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土複國。”
這是真的嗎?同樣是真的!原著中就是這樣寫的。
勾結關外勢力的人都是中原武林之人,而被勾結之人,都是藩國皇室之人,巧合,又是巧合。
皇帝:“你說你是從葉城主那裏知曉的這些事,那麽想來,也有人去聯係你師父了?”雖是疑問句,卻是陳述的口氣。
葉孤城的身為前朝後裔,以瀚海國、金鵬國為例,類推一下,這些人找上他的目的估計也逃脫不了謀權、複國這類事。
喬衡不露情緒的繼續憑空捏造:“家師身份敏感,此事一出,曾問臣弟是否是南王府將其身份泄露,此後就將此事交予臣弟處理了。瀚海國與金鵬國之事,俱是從來者的口中得知。至於其與鐵鞋大盜以及青衣樓到底是何關係,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藩國被勾結,就都不得而知了。”
要想讓人相信自己的話,隻說假話是不夠的,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隻說真話同樣稍有欠缺,往往是那些半真半假之事最為令人信服。
魏子雲聽到這裏已是不由自主的放緩了呼吸。
皇帝問:“為何不將此事寫陳條送至京城?”
他此言一出,仿佛看到對麵的南王世子那雙黑目直直地看向了自己。
然後就聽對方說:“這就是臣弟不得不冒險,無詔離開封地的最主要原因了。”
喬衡再次一禮,深深一揖,說:“還望皇上知悉,家父曾上過奏疏,隻是這份文書一離開南疆,便如石沉大海,自此音訊全無。”
上過奏疏是真,杳無消息也是真。隻是這裏麵的諸多內情,就不必對皇帝明言了。
南王對喬衡扮演的這個世子信任有加,從很早之前,他就在一旁協助著南王處理封地上的政務了。
由於他文采極佳,又被府中夫子誇讚深諳春秋筆法之精髓,到了後來,即使是王府送至朝中的奏疏也時常由他來寫了。
適才他口中的那封奏疏就是趁此送至京城的。
“家父經過多方打聽,據說這份奏疏因上書格式有誤,被司禮監‘留中不發’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皇帝下旨去找找這份奏疏,還是能找到的,他方才可沒有說謊。
後世的一些影視作品中,總給人一種官員的陳條奏疏無一例外都會集中匯集到皇帝手中,由其逐一批複的錯覺。但即使是清朝的那位奏折狂人雍正帝,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比如本朝,呈達到皇帝麵前的奏疏,已經是通政司、會極門的宦官篩選一遍過後的了。要想在這個過程中做點手腳,太容易了。
如今皇帝身邊第一紅人的大太監王安,別看他自皇帝年幼起就跟在身邊於南書房當伴讀,在原著中還不是曝出他其實是南王的人。連皇帝身邊都有南王的人,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也用不著他們泄什麽密,玩什麽陷害謀殺,隻不過是把南王府自家的折子暫且扣留一下,不呈報皇帝,也不謄抄揭帖送往內閣。
很難嗎?不難,一點也不難。
這些在司禮監幹活的太監們,平時為了一己私利沒少在奏疏上搗鬼。如今這點小事,甚至稱得上是大材小用了。
喬衡寫了那麽一封奏疏,又下了那麽一個吩咐,花費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時辰。看上去大費周章的事情,仔細算來,也不過是閑來一筆。為的是什麽?為的不就是今日。
以他對自身運氣的認知,早就養成了走一步看三步的習慣。正所謂人生如棋,他是寧可平時多落閑子,也要避免日後倒起黴來無子可用。
喬衡這邊心裏安穩了,皇帝的臉色卻徹底沉了下來。
是啊,如果最初的時候,他還抱著這事情或許是南王分析錯誤的可能性,但聽到奏疏石牛入海一事時,心裏已是明白了。
皇帝不知道的是,喬衡在奏折上跟他玩了不止一個遊戲。
比如說,即使當初司禮監的宦官在扣押奏疏的過程中,出現了紕漏也無所謂。因為那個時候出現在眾人麵前的,隻會是一份沒有署名,沒有內容的“空白”奏疏。
道理很淺顯。
很多人都曾玩過或是聽說過一種小遊戲,用稀硫酸寫字,再用火熏烤,然後空白的紙張、木板上就會顯露出字跡來。其實如果不用火烤,待一定的時間過去後,字跡也會因為稀硫酸中的水分蒸發,硫酸濃度升高具備脫水性從而顯露出來。
除稀硫酸外,能達到這種效果的“藥劑”喬衡知之甚多。在輪回轉世的過程中玩過不少這種小把戲,比例的調配,書寫的材料,顯露字跡所需要的時間,都是可以任他根據最終目標進行調整的。
當然了,那封奏疏送至京城已是許久之前的事情了,上麵的字跡早已無法隱藏了。
這與其說是他深謀遠慮,還不如說是喬衡在閑來落子時聊以自娛的一個小遊戲。可惜的是,說來也無人信罷了。
……
皇帝沒有懷疑他。
喬衡心中很篤定這一點。
隻要皇帝相信了他的說辭,細節之處就容易拉扯了。
司禮監連南王的奏疏都敢扣押,誰知道是受了誰的授意呢?邊關一事非同小可,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須找個有資格麵聖的人,當麵陳說此事。
雖是皇室中人,卻拜江湖人為師,養得一身江湖氣的南王世子,年少意氣,不顧反對私自離開封地前往京城,這戲碼聽起來多痛快淋漓啊。
他凝視著眼前這位有著相同麵容的年輕的皇帝,那種英姿勃勃的氣質真是似曾相識。
之前皇帝問他是否亦對他心生親切。
怎麽可能不“親切”。
就像是在照鏡子一樣,兩人是多麽的相似啊。
不過不同的是,一人看到的是自己不曾擁有過的,一人看到的是自己所失去的。
當花家堡裏的繁花被風吹過時,帶著那從群英身上采擷下來的清香,穿過窗子罩了屋內的人滿滿一身。
皇帝緩緩開口:“世子……”
“皇上?”那孑然弗倫,洗然無塵的身影,疑惑發聲。
“南王的心意朕明白了。”皇帝鄭重誠摯地說。
喬衡歎氣,卻沒再說什麽。
先帝在時,曾告誡皇帝要小心藩王有二心,在這一點上他是讚同父皇的。甚至在他得知南王世子在花家時,他也心生懷疑過,然而如今看著對麵這一言一行都顯得清正端方的青年,為自己先入為主的臆想感到些許慚怍。
皇帝憶起花家三郎說起南王世子時,提及到的有關他的身體狀況。
許是一開始就心存死誌,正是因為這樣才不怕那所謂殺頭的罪名吧。這個時候再想起他之前在問“這可是殺頭的罪名,你知不知道?”的時候,對方斬釘截鐵地回答的那句“知道”,才明白裏麵所蘊含的沉重。
……
當喬衡送走皇帝與魏子雲時,已是過了用飯的時辰。
之前在宴上的時候,還沒到正式開宴的時候,桌麵上隻上了些糕點水果,再加上他大多數時間都陪著花如令說話了,他也就隻喝了點茶水。
空腹喝茶水傷胃,再加上他的胃本來就不好,又誤了飯點,他感到胃裏開始絞痛。
他坐在雞翅木扶手椅上,一手撐著額角歇了一會。
這個時候,被喬衡臨時遣散的丫鬟仆從已是又回到了院子裏。
小丫鬟走進房間問他有沒有事情要吩咐,他道:“有溫水嗎?”
丫鬟依言為他端來一碗溫水,喬衡拿出一個瓷瓶,從中倒出三粒黑色藥丸用溫水服用了下去。又過了少許,終是感覺身上好多了。
喬衡想起皇帝臨走時的神情,禁不住發出一聲低笑,眼神始終清涼。
他百無聊賴的把碗放置於桌麵上,神色淡淡。
在他的記憶中,一開始時,他學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人都告訴他,要當個仁德、智慧、勤勞、擁有高尚情操的人,他與他的同齡人自幼聽的都是你們是花朵,是雛鷹,是棟梁,是建設美好未來的希望。
他信了,也照做了。
再來後,他遇到的形形/色/色人物,同樣要求他要做個好人,做個善人,做個能知錯就改、狹義之心的仁慈之人。這與之前也沒什麽不同的,於是他也照做了。隻不過他們所有的人都對他說,你是個奸人,是個惡徒,是個畜生。
他說,我不是。
沒人信他。
他說,你們這是在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聽他話說了。
一世又一世,他看到了清晨的熹光,又目睹了日暮的昏黃,從朝堂走向大街小巷,他與那麽多的人物擦肩而過,他隻管把自己當做一個形同啞巴的過客。
此時此刻,他站在此地。
院子裏花影婆娑,淩亂斑駁地倒映在地麵上,偶爾幾株亂影躥進室內,鋪在窗欞、書桌、地麵青石之上。
他目光清幽,在心底輕輕地道:你瞧,我也是會指皁為白、混淆是非的。
而且他一直都熟練得很。
隻不過以前是不得不為之,現在他卻明白了,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這混淆黑白的事情你能做,別人能做,他當然也能做。
作者有話要說: (兩章合一)
皇帝:阿弟長得真好看
魏子雲:這到底是在誇誰???
皇帝:阿弟一心為朕,忠心為國
南王:傻侄子,我兒逗你玩呢
ps:再一次感謝小天使們的投喂t^t
木葉扔了1個地雷
碧城扔了1個地雷
唐幺扔了1個地雷
曲水與流觴扔了1個地雷
容與扔了1個地雷
果紀扔了1個地雷
醉時分扔了1個地雷
冬哥隆冬腔扔了1個地雷
沉以橙扔了1個地雷
清渠扔了1個地雷
微風晚霞扔了1個地雷
鍾離扔了1個地雷
塵鬱扔了1個地雷
愛莉絲扔了1個地雷
紳士的julie扔了1個地雷
正因此, 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 在小的時候根本沒有親兄弟可以相伴左右。
進學後這孤零零的情況稍好了點,有三四個表兄弟以及七八位不知幾支開外的堂兄弟一同在宮中讀書。
隻是這麽一尊大佛身份貴重又敏感,眾人親近不得又疏遠不得, 當時的太子感受得出來, 這些人對他遠沒有他們展現出來的那麽一麵親熱真摯。可是這又怪不得他們,實在是沒法子的事情。
幸好除此之外, 他還有一位嫡親堂兄弟可以放心來往,也不知是對方天性使然, 還是真與血脈的親疏有關,對方待他比之其他要自然多了。隻不過後來太平王妃病逝, 他的這位堂兄弟過度傷感之下身體大不如前, 自此,對方就再沒到宮裏來進學。時間久了, 他對太平王世子的記憶也有些不清楚了。
每當提起這位太平王世子,皇帝就難免想起他另一外嫡親堂弟, 他那位遠鎮南疆的叔父的兒子——南王世子。
隻是他知道有這麽一個人在又有什麽用呢, 兩人相隔之遠, 要見上一麵談何容易。
每逢南王進宮朝見,從不曾帶著他這位堂弟。僅僅為了這點小事, 又不至於大張旗鼓的下旨強召對方進京。他也曾在好奇之下問過他那位皇叔怎麽不帶堂弟來京城,一開始他聽到的問答是堂弟他年幼經不起長途跋涉,再後來就是直言身體病弱, 隻得安心在家頤養。
嗬,你說怪不怪,他總共兩位堂兄弟,這兩人居然都是病秧子。
最近一次聽到有關南王世子的消息,就是南王請旨讓世子去飛仙島拜師學藝去了。當時他想著這樣也好,學點武藝練好身體,到時候總沒借口不來京城了,於是他也就準了。
隻是皇帝他實在沒想到,他隻是順路來看看自家臣子,居然能在這裏再一次地聽到他那位堂弟的消息。
花家三郎本要安排人過來伺候皇帝,卻被皇帝直接拒絕了。在花家三郎聽令離開後,他輕笑一聲,直接佯作“喬公子”,叫住一個下人,讓對方領他回到自己的住處。
當他站在一座幽靜雅致的院落裏時,他在心裏平靜地道:這就是他那位堂弟住的地方了。
院中有一石桌,上麵擺有黑白兩色的棋子,是花滿樓與喬衡所下殘局。子子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難解難分。
皇帝坐在院子裏,他看著石桌上喬衡與花滿樓遺留下來的一副殘棋,問:“你說,我這位堂弟該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魏子雲誠實地搖了搖頭,說:“臣不知。”
皇帝對這個答案不怎麽意外。
這一路走來,依照下人對他的態度以及言語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信息來看,那應該是一個外表看似冷淡實在頗為和氣很好相處的大家公子。
此前他與花家三郎的交談中,自家臣子提及他那位從來未曾謀麵的堂弟時,做了這麽一個評價:“胸中自有丘壑。”對方雖然是一語帶過,他卻敏銳地抓住了這點。
這個評價有些微妙,可以說其人脫塵去濁,非平凡人,還可以意味著其人心中另有謀劃,心有城府,對方究竟指的哪個就值的玩味了。
皇帝沒見過南王世子,但他見過那個說話行事滴水不漏,令人拿捏不住半分錯處的南王。不知會不會又是一個子肖其父的例子。
坐得久了,也有些累了。他站起來,靜立了一會兒。
這個時候,他的背後突然出來一陣步伐有致的腳步聲,一步一步走得穩極了。
魏子雲也聽到了這道腳步聲,他向來人看去,雖然心裏早有所準備,但還是因來人的相貌而微微睜大眼睛。
像,太像了!
侍立在院子裏的仆人也呆住了。這是怎麽回事?
皇帝緩緩地轉過身,在看見來人的刹那間,即使他從未見過對方,他仍知曉了來者是誰。
“南王世子。”他注視著對方,平聲道。
喬衡眼見一位不速之客站在院落裏,在對方還沒出聲前他就意識到了這是誰。
對方說話後,喬衡也沒有否認,因為他知道這沒有意義。他隻是先把院子裏的仆從都遣散了出去,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他們能聽的了。有時候,知道的少些反而是一種福氣。
這之後,他就如同每一個招待客人的主人家一樣,把兩位不速之客請到了屋內。
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皇帝也沒有阻攔,隻是眼也不眨地看著他。
唯有魏子雲為他這態度深鎖著眉頭。
本朝規定,非大儀無需行跪拜叩頭之禮。喬衡做不到上趕著給人磕頭,也就行了一個揖拜禮。
“臣弟參見聖上,願陛下萬壽如疆。”
對方的說辭還有舉動,對於皇帝來說本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由對方做出來卻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皇帝說:“不曾想居然在這裏見到了世子,真是今日的意外之喜啊。”
口中說著喜,語氣卻與之前沒有什麽明顯的區別。
哪來的喜,他身上籠罩的黴運要是能實體化,估計都已經是烏雲罩頂了。喬衡嘴中應和了一兩句,心裏卻在想道。
皇帝看著來者,對方有著一張他曾在對鏡自照時見過無數次的麵孔,隻是他從來不曾想過,這副容貌長在別人身上時,該是一種怎樣的姿態。
來人就如他的影子般,那一眉一眼都別無二致。
隻是……旁人或許分辨不出兩者之間的區別,但要知道,這世界誰還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所以他明白,來者與他是不同的。這點不同,不是指的對方沒有同他一樣身著錦衣,而是在於對方的眼睛。
那是一雙常人所沒有的眼睛,那眼神仿佛三月猶帶冷意的春風,溫柔與冷冽並存,最後歸於兩潭清泉。年年歲歲皆如此,再如何金相玉質的外表,在時間的衝刷下都形同枯木腐肉,兩人相同的麵容在這雙眼睛下,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起來。
皇帝:“雖然之前未曾與世子見過麵,但僅這一麵,為兄心中就忍不住心生親切,不知世子是否亦如此?”
魏子雲對皇帝一向忠心耿耿,他見南王世子不曾回話,就知道個時候是該由自己做些什麽了。他上前半步,剛要喝令什麽,就被皇帝抬起折扇阻了一下。
皇帝道:“出門在外,也就無需講究那麽多私禮了。讓花老爺子安安穩穩過個壽辰吧。隻是我實在想不起來,我何時遣人擬詔快馬加鞭送至南王府的。世子可曾替我記得?”
喬衡:“臣弟也不曾記得。”
“既未奉詔,就擅離封地,這可是殺頭的罪名,你知不知道?”皇帝說出了與原著一樣的話。
喬衡沒有遲疑的回答:“知道。”
他回答的這般幹脆利落,反而讓皇帝愣了一下。因為即便是街頭小二都知道跟著戲文裏拽上一兩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話,皇帝不認為對方不明白這個道理。
喬衡明白這時候皇帝在等他的一個解釋,解釋他為什麽明知故犯。
“臣弟深知此事有違家規國法,但是實有要是稟告皇帝。”接著,他隻管吐出了一句讓魏子雲神情一凜、眉頭狠狠一跳的話:“皇上,關外有異。”
隻問你,這個理由夠不夠?
皇帝的眼神略變,說:“世子慎言。”
“皇上,關外有異。”
謊話重複多了,也就成了真的。喬衡為了加強說服性,麵不改色的把自己話重複了一遍。
盡管老天爺總是喜歡跟他開玩笑,但他本身卻不是一個喜愛開玩笑的人,而他此世的長相頗為周正,不帶一絲滑稽之色,皇帝實在無法從他的麵上窺見半分作假之態。
皇帝道:“世子可明白這話意味著什麽?”
魏子雲明白皇帝這是在感慨些什麽。
僅憑這一句話,實在很難判斷事情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一個鎮守南疆的王爺居然得知關外的事情,這胳膊伸得未免有點太長了。即使南王匯報敵情有功,也免不了在皇帝的心裏紮根刺。若是假的,那就更有意思了。
喬衡說:“臣弟明白。”
這接連幾個肯定無比的回答,讓皇帝心下微沉。
“不知此事是南王從何處得知?”
“皇上誤會了,此事非是父王從朋友親信處得知,而是臣弟從家師處知曉。”
魏子雲目光中透露出異樣的神采,或許別人不知道南王世子的師父是誰,但身為天子近臣的他怎能不知道。他的師父正是飛仙島的那位白雲城主,自少年成名後就聲動江湖的葉孤城!
喬衡看向始終在皇帝身後,站姿鬆而不散,眼神凝而不滯,一看就知是個習武之人的魏子雲,道:“想來這位就是曾經江湖上享具盛名的瀟湘劍客魏統領了。還請皇上容臣弟問魏統領幾句話。”
皇帝知道南王世子突然轉移話題不會是無意之舉,便甚是好脾氣地說:“問吧。”
魏子雲用警惕的目光看著喬衡。
“魏統領為江湖人出身,想來是知道鐵鞋大盜與青衣樓的。”
“這我的確知道。”
鐵鞋大盜肆虐江湖時皇帝尚年幼,許多事情不清楚,於是他微微側身,向著皇帝解說:“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江湖上有一賊人名為鐵鞋大盜,行事詭譎狠毒,所作所為十惡不赦,各大門派幾次圍剿都未果。花家富庶,樹大招風,也因此引來了鐵鞋大盜的注意,後來花如令又廣邀好友,眾人再一次籌謀,這才將鐵鞋大盜繩之於法。正所謂殺人償命,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至於青衣樓……”魏統領扯了下嘴角,帶點冷意,卻沒再說下去。
喬衡以及年輕的皇帝卻沒在意他就這樣停下來。
隻因為如今江湖朝廷誰人不知青衣樓的大名?
它指的不是一座樓,而是整整一百零八座樓!
這一百零八座樓裏,每座樓勻分配著一百零八個人。組織嚴密,聲勢浩大,在某些方麵比之朝廷都毫不遜色。
別說是魏子雲了,即使是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無法忽視這股龐大的力量。
喬衡說:“既然皇上與魏統領對這二者都有所聽聞,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不過有件事情不得不先提一下,方才魏統領有一處說錯了。”
魏統領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喬衡說:“鐵鞋大盜並沒有死。”
魏統領正要反駁,就聽喬衡又道:“非但沒有死,反而和關外瀚海國的王子勾結到了一起,正預謀著篡位奪/權。”
喬衡說的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電影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樣演繹著。
皇帝正輕搖著的紙扇微微一滯。
喬衡穩若泰山地繼續說:“而那青衣樓,將那已被滅國的金鵬國後裔搜羅了出來,兩者同樣勾結到了一起,目前正隱居中原積蓄力量,希冀著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土複國。”
這是真的嗎?同樣是真的!原著中就是這樣寫的。
勾結關外勢力的人都是中原武林之人,而被勾結之人,都是藩國皇室之人,巧合,又是巧合。
皇帝:“你說你是從葉城主那裏知曉的這些事,那麽想來,也有人去聯係你師父了?”雖是疑問句,卻是陳述的口氣。
葉孤城的身為前朝後裔,以瀚海國、金鵬國為例,類推一下,這些人找上他的目的估計也逃脫不了謀權、複國這類事。
喬衡不露情緒的繼續憑空捏造:“家師身份敏感,此事一出,曾問臣弟是否是南王府將其身份泄露,此後就將此事交予臣弟處理了。瀚海國與金鵬國之事,俱是從來者的口中得知。至於其與鐵鞋大盜以及青衣樓到底是何關係,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藩國被勾結,就都不得而知了。”
要想讓人相信自己的話,隻說假話是不夠的,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隻說真話同樣稍有欠缺,往往是那些半真半假之事最為令人信服。
魏子雲聽到這裏已是不由自主的放緩了呼吸。
皇帝問:“為何不將此事寫陳條送至京城?”
他此言一出,仿佛看到對麵的南王世子那雙黑目直直地看向了自己。
然後就聽對方說:“這就是臣弟不得不冒險,無詔離開封地的最主要原因了。”
喬衡再次一禮,深深一揖,說:“還望皇上知悉,家父曾上過奏疏,隻是這份文書一離開南疆,便如石沉大海,自此音訊全無。”
上過奏疏是真,杳無消息也是真。隻是這裏麵的諸多內情,就不必對皇帝明言了。
南王對喬衡扮演的這個世子信任有加,從很早之前,他就在一旁協助著南王處理封地上的政務了。
由於他文采極佳,又被府中夫子誇讚深諳春秋筆法之精髓,到了後來,即使是王府送至朝中的奏疏也時常由他來寫了。
適才他口中的那封奏疏就是趁此送至京城的。
“家父經過多方打聽,據說這份奏疏因上書格式有誤,被司禮監‘留中不發’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皇帝下旨去找找這份奏疏,還是能找到的,他方才可沒有說謊。
後世的一些影視作品中,總給人一種官員的陳條奏疏無一例外都會集中匯集到皇帝手中,由其逐一批複的錯覺。但即使是清朝的那位奏折狂人雍正帝,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比如本朝,呈達到皇帝麵前的奏疏,已經是通政司、會極門的宦官篩選一遍過後的了。要想在這個過程中做點手腳,太容易了。
如今皇帝身邊第一紅人的大太監王安,別看他自皇帝年幼起就跟在身邊於南書房當伴讀,在原著中還不是曝出他其實是南王的人。連皇帝身邊都有南王的人,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也用不著他們泄什麽密,玩什麽陷害謀殺,隻不過是把南王府自家的折子暫且扣留一下,不呈報皇帝,也不謄抄揭帖送往內閣。
很難嗎?不難,一點也不難。
這些在司禮監幹活的太監們,平時為了一己私利沒少在奏疏上搗鬼。如今這點小事,甚至稱得上是大材小用了。
喬衡寫了那麽一封奏疏,又下了那麽一個吩咐,花費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時辰。看上去大費周章的事情,仔細算來,也不過是閑來一筆。為的是什麽?為的不就是今日。
以他對自身運氣的認知,早就養成了走一步看三步的習慣。正所謂人生如棋,他是寧可平時多落閑子,也要避免日後倒起黴來無子可用。
喬衡這邊心裏安穩了,皇帝的臉色卻徹底沉了下來。
是啊,如果最初的時候,他還抱著這事情或許是南王分析錯誤的可能性,但聽到奏疏石牛入海一事時,心裏已是明白了。
皇帝不知道的是,喬衡在奏折上跟他玩了不止一個遊戲。
比如說,即使當初司禮監的宦官在扣押奏疏的過程中,出現了紕漏也無所謂。因為那個時候出現在眾人麵前的,隻會是一份沒有署名,沒有內容的“空白”奏疏。
道理很淺顯。
很多人都曾玩過或是聽說過一種小遊戲,用稀硫酸寫字,再用火熏烤,然後空白的紙張、木板上就會顯露出字跡來。其實如果不用火烤,待一定的時間過去後,字跡也會因為稀硫酸中的水分蒸發,硫酸濃度升高具備脫水性從而顯露出來。
除稀硫酸外,能達到這種效果的“藥劑”喬衡知之甚多。在輪回轉世的過程中玩過不少這種小把戲,比例的調配,書寫的材料,顯露字跡所需要的時間,都是可以任他根據最終目標進行調整的。
當然了,那封奏疏送至京城已是許久之前的事情了,上麵的字跡早已無法隱藏了。
這與其說是他深謀遠慮,還不如說是喬衡在閑來落子時聊以自娛的一個小遊戲。可惜的是,說來也無人信罷了。
……
皇帝沒有懷疑他。
喬衡心中很篤定這一點。
隻要皇帝相信了他的說辭,細節之處就容易拉扯了。
司禮監連南王的奏疏都敢扣押,誰知道是受了誰的授意呢?邊關一事非同小可,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須找個有資格麵聖的人,當麵陳說此事。
雖是皇室中人,卻拜江湖人為師,養得一身江湖氣的南王世子,年少意氣,不顧反對私自離開封地前往京城,這戲碼聽起來多痛快淋漓啊。
他凝視著眼前這位有著相同麵容的年輕的皇帝,那種英姿勃勃的氣質真是似曾相識。
之前皇帝問他是否亦對他心生親切。
怎麽可能不“親切”。
就像是在照鏡子一樣,兩人是多麽的相似啊。
不過不同的是,一人看到的是自己不曾擁有過的,一人看到的是自己所失去的。
當花家堡裏的繁花被風吹過時,帶著那從群英身上采擷下來的清香,穿過窗子罩了屋內的人滿滿一身。
皇帝緩緩開口:“世子……”
“皇上?”那孑然弗倫,洗然無塵的身影,疑惑發聲。
“南王的心意朕明白了。”皇帝鄭重誠摯地說。
喬衡歎氣,卻沒再說什麽。
先帝在時,曾告誡皇帝要小心藩王有二心,在這一點上他是讚同父皇的。甚至在他得知南王世子在花家時,他也心生懷疑過,然而如今看著對麵這一言一行都顯得清正端方的青年,為自己先入為主的臆想感到些許慚怍。
皇帝憶起花家三郎說起南王世子時,提及到的有關他的身體狀況。
許是一開始就心存死誌,正是因為這樣才不怕那所謂殺頭的罪名吧。這個時候再想起他之前在問“這可是殺頭的罪名,你知不知道?”的時候,對方斬釘截鐵地回答的那句“知道”,才明白裏麵所蘊含的沉重。
……
當喬衡送走皇帝與魏子雲時,已是過了用飯的時辰。
之前在宴上的時候,還沒到正式開宴的時候,桌麵上隻上了些糕點水果,再加上他大多數時間都陪著花如令說話了,他也就隻喝了點茶水。
空腹喝茶水傷胃,再加上他的胃本來就不好,又誤了飯點,他感到胃裏開始絞痛。
他坐在雞翅木扶手椅上,一手撐著額角歇了一會。
這個時候,被喬衡臨時遣散的丫鬟仆從已是又回到了院子裏。
小丫鬟走進房間問他有沒有事情要吩咐,他道:“有溫水嗎?”
丫鬟依言為他端來一碗溫水,喬衡拿出一個瓷瓶,從中倒出三粒黑色藥丸用溫水服用了下去。又過了少許,終是感覺身上好多了。
喬衡想起皇帝臨走時的神情,禁不住發出一聲低笑,眼神始終清涼。
他百無聊賴的把碗放置於桌麵上,神色淡淡。
在他的記憶中,一開始時,他學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人都告訴他,要當個仁德、智慧、勤勞、擁有高尚情操的人,他與他的同齡人自幼聽的都是你們是花朵,是雛鷹,是棟梁,是建設美好未來的希望。
他信了,也照做了。
再來後,他遇到的形形/色/色人物,同樣要求他要做個好人,做個善人,做個能知錯就改、狹義之心的仁慈之人。這與之前也沒什麽不同的,於是他也照做了。隻不過他們所有的人都對他說,你是個奸人,是個惡徒,是個畜生。
他說,我不是。
沒人信他。
他說,你們這是在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聽他話說了。
一世又一世,他看到了清晨的熹光,又目睹了日暮的昏黃,從朝堂走向大街小巷,他與那麽多的人物擦肩而過,他隻管把自己當做一個形同啞巴的過客。
此時此刻,他站在此地。
院子裏花影婆娑,淩亂斑駁地倒映在地麵上,偶爾幾株亂影躥進室內,鋪在窗欞、書桌、地麵青石之上。
他目光清幽,在心底輕輕地道:你瞧,我也是會指皁為白、混淆是非的。
而且他一直都熟練得很。
隻不過以前是不得不為之,現在他卻明白了,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這混淆黑白的事情你能做,別人能做,他當然也能做。
作者有話要說: (兩章合一)
皇帝:阿弟長得真好看
魏子雲:這到底是在誇誰???
皇帝:阿弟一心為朕,忠心為國
南王:傻侄子,我兒逗你玩呢
ps:再一次感謝小天使們的投喂t^t
木葉扔了1個地雷
碧城扔了1個地雷
唐幺扔了1個地雷
曲水與流觴扔了1個地雷
容與扔了1個地雷
果紀扔了1個地雷
醉時分扔了1個地雷
冬哥隆冬腔扔了1個地雷
沉以橙扔了1個地雷
清渠扔了1個地雷
微風晚霞扔了1個地雷
鍾離扔了1個地雷
塵鬱扔了1個地雷
愛莉絲扔了1個地雷
紳士的julie扔了1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