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800♂小÷說→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聽聞賊軍進犯青州,小弟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累二哥受驚了,罪過,罪過。”盡管已是決定要去與公孫明一會,可袁熙還是不免有些心悸,並未第一時間出城,而是待得幽州軍安下了營壘之後,這才率百餘親衛小心翼翼地來到了幽州軍的大營前,卻不曾想公孫明居然第一時間便率
軍中眾將們迎出了大門,卜一見麵,都還沒等袁熙有所表示呢,便已是滿臉誠摯地致歉了一句道。
“公孫將軍客氣了,您能來,實是救某等於水火之中啊。”
袁熙實在是搞不懂公孫明此來的真實用意究竟何在,然則這當口上,他也自不好出言探問,隻能是含含糊糊地致謝了一聲了事。
“二哥這就見外了不是?錯非張燕那狗賊拖住了小弟的腳步,官渡之戰也不致於是這等局麵啊,唉,我八萬河北子弟慘死曹賊手中,可歎可惜了啊,罷了,不說這個了,二哥且請內裏敘話可好?”
場麵話這玩意兒對於公孫明而論,當真是張口就來,睜著眼睛說瞎話根本無須臉紅上一下的。
“公孫將軍,請。”官渡之戰既敗,袁家已是傷了元氣,而反觀幽州軍,在吞並了黑山軍之後,顯然正在飛速崛起,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這等情形下,哪怕明知公孫明說的就是屁話,袁熙也隻能是老
老實實地聽著,根本不敢有絲毫的不滿之表現。“好叫二哥知曉,昨日賊軍大舉偷襲平原城,劉備那廝不戰而逃,險些敗壞我河北大局,幸虧蒼天不棄我河北,小弟手下兒郎們總算是及時趕到,五千破一萬,斬首四千餘,生擒近兩千,陣斬敵將曹純,來
人,將首級遞上來!”
公孫明根本沒在意袁熙的不自在,卜一在中軍大帳裏分賓主落了座,便即扯了一大通自我表功之言,末了更是下令將曹純的人頭送了來。
“果是曹純那狗賊,此獠屢傷我冀州將士性命,如今總算是遭了報應了,哈哈……痛快,痛快!”
曹純所部虎豹騎戰鬥力強悍,袁譚兄弟二人在其手下可是沒少吃虧,這一見其首級已被呈上,袁熙心底裏當即便湧起了一陣暢快之感,竟自放聲大笑了起來。
“此賊之首級就送與二哥了,且帶了回去,祭祀我河北子弟之英靈。”
見得袁熙興奮若此,公孫明的臉上也自滿是欣慰之色,笑著便提議了一句道。
“這……”
這一聽公孫明如此說法,袁熙不由地便是一愣,怎麽也搞不懂公孫明到底要作甚來著。
“二哥不必擔心分量不足,而今不過隻是開始罷了,我河北近十萬子弟之血仇,又豈是區區一個曹純的首級能化解得了的,小弟此番率軍而來,便是要助大哥、二哥一臂之力,不收複青州誓不收兵。”
所謂的祭祀英靈不過隻是公孫明引出青州之戰的話頭罷了,無論袁熙開不開口,公孫明都不介意借機將出兵青州的目的宣布出來。
“哦,此話當真?”袁家如今已是勢弱,盡管還有著翼、並二州在手,可精兵良將卻已是基本折損殆盡了的,若是連青州也丟了,那袁家就再無複起之可能,為此,袁熙都不知愁白了多少的頭發,而今一聽公孫明願意幫袁家
收複青州,袁熙的眼神陡然便是一亮,下意識地便追問了一句道。
“這個自然,小弟不日將迎娶梅妹,正愁著彩禮拿不出手呢,而今曹賊既是犯上了門來,小弟便拿青州之地盤為彩禮好了。”
公孫明要幫著袁家收複青州不假,可理由卻斷然不似他自己所說的啥彩禮,而是為了在自家與曹軍之間設上一道緩衝,避免過早與曹軍決戰,以爭取發展之時間,這等理由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哉的。
“唔……不知公孫將軍打算如何行了去?”
為了保住袁家的元氣,袁熙雖是急欲收複青州,可對公孫明的誠意卻是不太放心,此無他,麵前這主兒可不是啥善茬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兒可是沒少幹,袁熙自是不得不多留上幾個心眼。“很簡單,某料夏侯惇此番撤兵必是直奔臨淄,打算據城而守,某當自提大軍渡河追擊,二哥與大哥不妨直奔曆城(今之濟南),斷其歸路,隻管先守為上,某便可放心圍殲賊軍於臨淄,待得一戰克敵之後
,某便自率軍撤回河北,至於青州諸城之克複麽,便由大哥與二哥自為好了。”
對於袁家兄弟的可能之疑心,公孫明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此際聽得袁熙見問,也自沒啥隱瞞,自信滿滿地便將事先便擬定好的戰略意圖道了出來。
“如此倒是可行,就不知公孫將軍可有甚旁的要求否?”
這一聽仗由公孫明去打,而地盤卻由他袁家兄弟去占,無疑是天下掉下來的美味餡餅,袁熙歡喜之餘,也自不免對公孫明的動機起了些疑心,卻又不敢直說,隻能是繞著彎子探問了一句道。“某隻有兩個要求,那便是請二哥將漯沃(今之利津縣西南二十裏處)城暫時交予小弟為後勤輜重轉運之所在,另,過河之舟船也須得二哥緊著去張羅,最好在兩日內完成此事,不給賊軍留下調整之餘裕,
待得戰後,小弟自率軍回渤海,青州之綏靖還須得靠大哥、二哥自為了。”
公孫明本就沒指望袁譚那三萬餘的殘軍能派得上甚用場,也知曉己方的突然出擊很難令袁家兄弟徹底放心,索性也懶得跟袁家兄弟聯手作戰,各打各的也就是了。
“茲事體大,實非小弟可以定奪的,還請公孫將軍海涵,容小弟這就回去與大哥商榷一二可好?”按公孫明的說法便是兩家分進而不合擊,彼此可以有聯係卻又不聯合行動,袁家軍所要做的便是等公孫明打垮了夏侯惇所部之後再去搶占各處城池,從表麵上看來,不管幽州軍是勝是敗,袁家軍都不會遭
到甚損失,而這,對於已然傷了元氣的袁家軍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來著,問題便在於這等餡餅實在是太大太好了些,袁熙哪敢輕易答應,隻能是謹慎地將決定權推到了袁譚的身上。
“善,然軍情緊急,切不可延誤了去,就以一日為限好了,明日一早若是二哥的舟船還未到,那小弟隻好率部撤回渤海了。”雷鋒不是不可以當,可終歸須得有個底限,該限定的,公孫明也自不會有絲毫的含糊可言……
“聽聞賊軍進犯青州,小弟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累二哥受驚了,罪過,罪過。”盡管已是決定要去與公孫明一會,可袁熙還是不免有些心悸,並未第一時間出城,而是待得幽州軍安下了營壘之後,這才率百餘親衛小心翼翼地來到了幽州軍的大營前,卻不曾想公孫明居然第一時間便率
軍中眾將們迎出了大門,卜一見麵,都還沒等袁熙有所表示呢,便已是滿臉誠摯地致歉了一句道。
“公孫將軍客氣了,您能來,實是救某等於水火之中啊。”
袁熙實在是搞不懂公孫明此來的真實用意究竟何在,然則這當口上,他也自不好出言探問,隻能是含含糊糊地致謝了一聲了事。
“二哥這就見外了不是?錯非張燕那狗賊拖住了小弟的腳步,官渡之戰也不致於是這等局麵啊,唉,我八萬河北子弟慘死曹賊手中,可歎可惜了啊,罷了,不說這個了,二哥且請內裏敘話可好?”
場麵話這玩意兒對於公孫明而論,當真是張口就來,睜著眼睛說瞎話根本無須臉紅上一下的。
“公孫將軍,請。”官渡之戰既敗,袁家已是傷了元氣,而反觀幽州軍,在吞並了黑山軍之後,顯然正在飛速崛起,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這等情形下,哪怕明知公孫明說的就是屁話,袁熙也隻能是老
老實實地聽著,根本不敢有絲毫的不滿之表現。“好叫二哥知曉,昨日賊軍大舉偷襲平原城,劉備那廝不戰而逃,險些敗壞我河北大局,幸虧蒼天不棄我河北,小弟手下兒郎們總算是及時趕到,五千破一萬,斬首四千餘,生擒近兩千,陣斬敵將曹純,來
人,將首級遞上來!”
公孫明根本沒在意袁熙的不自在,卜一在中軍大帳裏分賓主落了座,便即扯了一大通自我表功之言,末了更是下令將曹純的人頭送了來。
“果是曹純那狗賊,此獠屢傷我冀州將士性命,如今總算是遭了報應了,哈哈……痛快,痛快!”
曹純所部虎豹騎戰鬥力強悍,袁譚兄弟二人在其手下可是沒少吃虧,這一見其首級已被呈上,袁熙心底裏當即便湧起了一陣暢快之感,竟自放聲大笑了起來。
“此賊之首級就送與二哥了,且帶了回去,祭祀我河北子弟之英靈。”
見得袁熙興奮若此,公孫明的臉上也自滿是欣慰之色,笑著便提議了一句道。
“這……”
這一聽公孫明如此說法,袁熙不由地便是一愣,怎麽也搞不懂公孫明到底要作甚來著。
“二哥不必擔心分量不足,而今不過隻是開始罷了,我河北近十萬子弟之血仇,又豈是區區一個曹純的首級能化解得了的,小弟此番率軍而來,便是要助大哥、二哥一臂之力,不收複青州誓不收兵。”
所謂的祭祀英靈不過隻是公孫明引出青州之戰的話頭罷了,無論袁熙開不開口,公孫明都不介意借機將出兵青州的目的宣布出來。
“哦,此話當真?”袁家如今已是勢弱,盡管還有著翼、並二州在手,可精兵良將卻已是基本折損殆盡了的,若是連青州也丟了,那袁家就再無複起之可能,為此,袁熙都不知愁白了多少的頭發,而今一聽公孫明願意幫袁家
收複青州,袁熙的眼神陡然便是一亮,下意識地便追問了一句道。
“這個自然,小弟不日將迎娶梅妹,正愁著彩禮拿不出手呢,而今曹賊既是犯上了門來,小弟便拿青州之地盤為彩禮好了。”
公孫明要幫著袁家收複青州不假,可理由卻斷然不似他自己所說的啥彩禮,而是為了在自家與曹軍之間設上一道緩衝,避免過早與曹軍決戰,以爭取發展之時間,這等理由自然是不足為外人道哉的。
“唔……不知公孫將軍打算如何行了去?”
為了保住袁家的元氣,袁熙雖是急欲收複青州,可對公孫明的誠意卻是不太放心,此無他,麵前這主兒可不是啥善茬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兒可是沒少幹,袁熙自是不得不多留上幾個心眼。“很簡單,某料夏侯惇此番撤兵必是直奔臨淄,打算據城而守,某當自提大軍渡河追擊,二哥與大哥不妨直奔曆城(今之濟南),斷其歸路,隻管先守為上,某便可放心圍殲賊軍於臨淄,待得一戰克敵之後
,某便自率軍撤回河北,至於青州諸城之克複麽,便由大哥與二哥自為好了。”
對於袁家兄弟的可能之疑心,公孫明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此際聽得袁熙見問,也自沒啥隱瞞,自信滿滿地便將事先便擬定好的戰略意圖道了出來。
“如此倒是可行,就不知公孫將軍可有甚旁的要求否?”
這一聽仗由公孫明去打,而地盤卻由他袁家兄弟去占,無疑是天下掉下來的美味餡餅,袁熙歡喜之餘,也自不免對公孫明的動機起了些疑心,卻又不敢直說,隻能是繞著彎子探問了一句道。“某隻有兩個要求,那便是請二哥將漯沃(今之利津縣西南二十裏處)城暫時交予小弟為後勤輜重轉運之所在,另,過河之舟船也須得二哥緊著去張羅,最好在兩日內完成此事,不給賊軍留下調整之餘裕,
待得戰後,小弟自率軍回渤海,青州之綏靖還須得靠大哥、二哥自為了。”
公孫明本就沒指望袁譚那三萬餘的殘軍能派得上甚用場,也知曉己方的突然出擊很難令袁家兄弟徹底放心,索性也懶得跟袁家兄弟聯手作戰,各打各的也就是了。
“茲事體大,實非小弟可以定奪的,還請公孫將軍海涵,容小弟這就回去與大哥商榷一二可好?”按公孫明的說法便是兩家分進而不合擊,彼此可以有聯係卻又不聯合行動,袁家軍所要做的便是等公孫明打垮了夏侯惇所部之後再去搶占各處城池,從表麵上看來,不管幽州軍是勝是敗,袁家軍都不會遭
到甚損失,而這,對於已然傷了元氣的袁家軍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來著,問題便在於這等餡餅實在是太大太好了些,袁熙哪敢輕易答應,隻能是謹慎地將決定權推到了袁譚的身上。
“善,然軍情緊急,切不可延誤了去,就以一日為限好了,明日一早若是二哥的舟船還未到,那小弟隻好率部撤回渤海了。”雷鋒不是不可以當,可終歸須得有個底限,該限定的,公孫明也自不會有絲毫的含糊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