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3css=&“read_tit&“>第一百七十七章迎難而上(二)&1t;/h3>


    “第五條,烏恒族人之安置麽,某也有兩手之準備,一是按我漢家將士之例行了去,戶籍落於幽州,一體待遇皆與漢民無二,另,著令各縣縣令安排人手,幫助烏恒族人盡快適應農耕之生活,並在數年時間裏減免烏恒族人之稅賦;至於實在不願農耕為生者,某打算於雲中郡開設馬場數座,烏恒族騎兵並其家眷可在馬場中放牧謀生,如此,平時自理,輪到上番以及戰時,則領軍餉為用,更有縣中安排人手為輪番之將士耕種,諸般舉措並行之下,應可確保烏恒族人順利融入我漢家體係。”


    “以上四條雖煩難,然,隻消認真按步驟行了去,皆可確保無虞,縱使有些波瀾,也斷起不得甚大浪,唯有第四條麽,倒是大實話一句,天下就這麽大,一旦人口暴增,土地也就不敷用了,倘若人口分布不均,此等情形恐會到來得更早上一些,按某估算,最多八十年,哪怕有口糧田可回收供再分配,官府土地儲備也必將臨近枯竭,故,在頒布此法令時,當明言此二策之期限,就以八十年為計好了,待得八十年後,如何規劃,且看後世子孫如何綢繆了去也罷,諸般種種皆已盡解釋分明了,儁乂可還有甚不明晰之處否?”


    公孫明的口才可是前世官場上鍛煉出來的,當真了得無比,一番長篇大論下來,渾然不用稿子,張口便有,滔滔不絕間,盡顯一代雄主之姿。


    “主公英明,郃無疑慮矣,隻是此二策政令一下,必有奸佞作祟,總歸須得早作提防方好。”


    盡管早知曉自家這個年輕的主公極其了得,可直到此際,張郃方才真正拜服公孫明的雄才大略,心悅誠服地稱頌之餘,也自沒忘了出言提醒上一句。


    “放心好了,某早有安排,幾條小泥鰍縱使興風作浪,也算不得甚大事,翻掌滅之不難,諸公對此二策可還有甚要說的麽?”


    以公孫明之睿智,自是看得出張郃至此方才算是真正歸心於己,心情大好之下,言語間豪氣可就不免有些四溢了的。


    “主公英明,我等別無異議。”


    龐統、徐庶等人都是早就跟公孫明反複探討過此二策了的,也自早就達成了共識,自然不會有甚異議,至於黑耶明等烏恒族將領麽,雖隻是第一次聽聞此二策,然則一來並不懂政務,二來麽,方略裏既是已有了對烏恒族將士的妥善安置辦法,他們也同樣不會有甚異議,如此一來,齊齊稱頌也就成了眾文武們的一致選擇……


    “老爺,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身為幽州四大世家排第二的王家之族長,王崢沒啥特別的愛好,既不喜歡當官,也不喜歡出風頭,唯一的愛好便是賞雪,還不是那等與眾樂樂的賞雪,喜歡的隻是一個人默默地對雪獨飲,這不,連下了三日的雪總算是大了起來,加之無風,鵝毛般的大雪飄飄蕩蕩,其景可謂是絕美異常,心情大好之下,王崢著人好生布置了一番,獨自一人在後花園裏的賞雪亭中暢快地喝上了,正自心曠神怡間,冷不丁見二管家王鵬匆匆趕了來,離著亭子尚遠,便已是惶急無比地嚷嚷了起來。


    “混蛋,你家老爺我好著呢,說,甚事,嗯?”


    被王鵬這麽一攪擾,王崢的好心情頓時便被敗壞了個幹淨,氣惱之餘,當即便瞪圓了眼,沒好氣地便罵了一嗓子。


    “老爺,七爺先前緊急送來了兩份布告,說是幽州的天要變了,小的深覺奇怪,也就看了幾眼,這才知曉七爺說的一點都不差,幽州的天怕是真要變了啊。”


    見得家主火冒三丈,王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趕忙絮絮叨叨地將事由解釋了一番,這一邊說著,一邊還將幾張卷起來的大幅紙卷遞到了王崢的麵前。


    “均田令,府兵製?可惡,該死的公孫小兒,這是要斷我幽州諸多望族的根啊,老七何在?”


    這一聽王鵬說得如此之嚴重,王崢可就顧不得生氣了,緊著搶過了那幾卷紙,攤在了麵前的幾子上,飛地過了一番之後,臉色立馬黑沉得有若鍋底一般。


    “七爺今日當值,說是不敢久留,丟下這兩份布告就走了。”


    見得王崢氣色不對,王鵬哪敢有甚耽擱,緊著便給出了答複。


    “哼,公孫小兒無恥之尤,可惡,當誅,去,喚族老們一體到祠堂議事,快去!”


    王家老七王栽在薊縣縣衙裏任縣丞,算是縣衙裏的第三把手,總掌的便是布告之布,毫無疑問,從其手中傳來的這兩份布告定然是真實可信的,對此,王崢自不疑有它,一想到布告張貼到薊縣各處之後將會造成的惡果,王崢的心火便忍不住狂湧了起來,自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緊著便咆哮了一嗓子。


    “啊,是,小的這就去,這就去!”


    王崢這等心急火燎的態度一出,王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慌亂地應了諾,匆匆便奔出了後園子,自去張羅相關事宜不提……


    均田令與府兵製事關重大,幾乎涉及到了幽、渤二地的方方麵麵,無論對上層建築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深受此二策之影響,自頒布時起,公孫明便不曾有半點的鬆懈,每日裏都在幽州刺史府裏坐鎮著,不僅如此,幽州十數萬大軍也自全都轉入戰時戒備狀態,配合著各地官府深入各鄉各村,力求在最短時間裏將此二策廣而告之。


    接連近十日的連軸轉下來,饒是公孫明身強體壯,也自不免有些個疲得慌,可縱使如此,他也自不敢稍有鬆懈,與龐統、徐庶兩大謀士始終密切地關注著治下的民間之輿情反應,好在一切都尚算順遂,無論是軍隊還是普通百姓,對此二策都是一致叫好,然則公孫明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了去,道理很簡單,那些盤亙在幽、渤二地的諸多世家對此二策尚不曾作出反應,若不能解決掉那些世家坐擁大量私兵部曲以及佃農之問題,此番政務革新依舊存在著嚴重的隱患……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閩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閩侯並收藏雄霸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