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邑(今之鹿泉縣)通往下曲陽的大道上,一支規模多達近十萬的大軍正在浩浩蕩蕩地前行著,鐵甲錚錚間,煞氣衝天,中軍處,十數名將領簇擁著一名絡腮胡大將,此人正是河東郡太守郭援。
“命令各部加快行軍度,務必在天黑前趕到欒城縣!”
大軍的行進度其實已然不慢了,可郭援卻顯然還是不甚滿意,揮手間便已聲線陰冷地下了道將令,旋即便聽中軍處號角聲連天震響不已間,大軍的行軍度陡然便更快了三分,多達八萬餘的步兵皆已是一路小跑著在向前衝了。
“報,稟使君大人,幽州公孫明又著人前來送信了。”
就在大軍剛剛開始加沒多久,一騎報馬突然從東北方向疾馳而來,直抵中軍處,一見到郭援的麵,趕忙便是一個滾鞍下了馬背,單膝一點地,緊著稟報了一句道。
“哼,去,將信取了來,人麽,本將就不見了。”
郭援,鍾繇之外甥,年三十有五,乃是並州刺史高幹帳下第一勇將,向來執掌並州兵權,為人剛愎好勝,對公孫明這等後起之秀素來不放在眼中,加之這都已是第三回接到公孫明派人送來的勸誡信了,郭援早已是厭煩到了極點,竟是連來使都懶得再去見上一見了的。
郭援既是有令,前來稟事的報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很快便應諾而去,不多會便已將一封書信送到了郭援的手中,待得看過了信,見其中又是老一套的申明,郭援根本連理都難得理會,三兩下便將信撕成了碎片,不屑地便隨手一丟,碎紙當即便就此順風飄散了開去。
“東翁,那公孫明於信上可都又說了甚了?”
郭援這等做派一出,其席謀士祝奧可就有些忍不住了,緊著便從旁試探了一句道。
“還能有甚,那小兒又在大放厥詞,說甚劉數已歸降了幽州,著某退兵,嘿,狂悖小兒,無禮至極,理他作甚,哼,若不是大將軍有嚴令,某倒想會會這個自以為是的蠢貨。”
郭援一向很傲,當然了,他也有傲的資本,一身武藝高絕不說,軍略才幹也自當行出色,這不,率六萬大軍出井陘關,打了幾仗下來,不單不曾損兵折將,反倒是收降納叛地將兵力劇增到了近十萬,如今手中握有的兵力赫然已是袁家勢力中最大的一股,別說公孫明了,除了袁紹之外,袁家其餘人等,郭援都已不放在眼中了的。
“東翁切不可大意啊,那公孫小兒素來用兵奇詭,自掌軍以來,尚不曾有過敗績,如今又接連吞並了遼西、遼東兩郡,軍力雖已疲,可士氣卻無疑正旺,須得提防其突然揮師殺來,不若且就屯兵下曲陽,留南深澤(今之深澤縣)不取,且看公孫小兒如何反應再做計較好了。”
郭援可以自大,可祝奧身為軍中席謀士,卻是不敢掉以輕心了去,隻見其眉頭微皺地思忖了片刻之後,這才謹慎地進諫了一番。
“不必了,除惡當務盡,那劉數既是敢舉反旗,某又豈能容其逍遙了去,自當全力取其級以儆效尤,豈可因區區一公孫小兒而怯步不前,哼,那公孫小兒不來則已,若是真敢來,看某敗之!”
郭援固執得很,一旦認定了的事,向不肯聽人勸,加之其心底裏本就有著要跟公孫明見一高下之心思,又豈是祝奧所能勸得動的。
“……”
這一聽郭援如此說法,祝奧心下裏雖不免憂慮重重,卻是不敢再出言進諫,也就隻能是暗自歎了口氣了事……
“稟主公,薛使君回來了。”
盡管為了迷惑並州軍,公孫明自征遼東歸來後,便一直不曾離開過薊縣,可他卻是從來不曾放鬆過對袁家地盤上的戰事之關注,每日裏除了處置日常公務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了沙盤推演上,這不,天都已是過了午,公孫明卻依舊不曾去用膳,而是手持著把各色小旗,盤坐在大幅沙盤前,皺眉苦思著,正自想得入神之際,卻見淩鋒疾步從屏風後頭轉了進來,小心翼翼地湊到了公孫明的身旁,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哦?快請。”
這一聽薛逸已歸來,公孫明的眉頭當即便是一揚,也自無甚遲疑,緊著便吩咐了一聲。
“主公。”
淩鋒應諾而去後不多久,便見滿頭大汗的薛逸已是疾步行進了書房,衝著公孫明便是一禮。
“道遠辛苦了,某那位老泰山可都有甚說的麽?”
公孫明笑著虛抬了下手,示意薛逸不必多禮,而後也自無甚寒暄之言,緊著便轉入了正題。
“回主公的話,袁公堅稱劉數乃是叛賊,斷無可恕,又稱常山之亂乃至冀州內政,不勞主公記掛雲雲,屬下按主公之吩咐,與其據理力爭,奈何袁公始終固持己見,不肯饒恕劉數,屬下也不好強扛,隻能就此歸來,另,三公子托屬下帶了封信給主公。”
薛逸雖已是右北平郡太守,可實際上右北平郡卻是在公孫明的實際控製之下,他這個太守不過隻是掛名的罷了,幹的依舊是總攬外交事宜的本行而已,而這,也正是薛逸最為拿手的勾當,他本人對這等安排也自滿意得很。
“嗬,淩鋒,傳令下去:砸鍋行動就此開始,著各部即刻按計劃展開,不得有誤!”
袁尚的信,公孫明倒是一目十行地過了一遍,可看過之後,卻根本懶得理會,隨手便將那封信丟進了廢紙簍中,沒旁的,概因那信裏全都廢話,至少在公孫明看來是如此,而今,箭已在弦上,公孫明又豈會因袁尚的那麽些套近乎的扯淡話語而更易了初衷,至於說要好生談談麽,一切等塵埃落定之後,有的是時間扯皮的。
“諾!”
公孫明的決心既下,淩鋒自是不會有甚含糊,恭謹地應諾之餘,匆匆便退出了書房,自去安排傳令事宜不提……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命令各部加快行軍度,務必在天黑前趕到欒城縣!”
大軍的行進度其實已然不慢了,可郭援卻顯然還是不甚滿意,揮手間便已聲線陰冷地下了道將令,旋即便聽中軍處號角聲連天震響不已間,大軍的行軍度陡然便更快了三分,多達八萬餘的步兵皆已是一路小跑著在向前衝了。
“報,稟使君大人,幽州公孫明又著人前來送信了。”
就在大軍剛剛開始加沒多久,一騎報馬突然從東北方向疾馳而來,直抵中軍處,一見到郭援的麵,趕忙便是一個滾鞍下了馬背,單膝一點地,緊著稟報了一句道。
“哼,去,將信取了來,人麽,本將就不見了。”
郭援,鍾繇之外甥,年三十有五,乃是並州刺史高幹帳下第一勇將,向來執掌並州兵權,為人剛愎好勝,對公孫明這等後起之秀素來不放在眼中,加之這都已是第三回接到公孫明派人送來的勸誡信了,郭援早已是厭煩到了極點,竟是連來使都懶得再去見上一見了的。
郭援既是有令,前來稟事的報馬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很快便應諾而去,不多會便已將一封書信送到了郭援的手中,待得看過了信,見其中又是老一套的申明,郭援根本連理都難得理會,三兩下便將信撕成了碎片,不屑地便隨手一丟,碎紙當即便就此順風飄散了開去。
“東翁,那公孫明於信上可都又說了甚了?”
郭援這等做派一出,其席謀士祝奧可就有些忍不住了,緊著便從旁試探了一句道。
“還能有甚,那小兒又在大放厥詞,說甚劉數已歸降了幽州,著某退兵,嘿,狂悖小兒,無禮至極,理他作甚,哼,若不是大將軍有嚴令,某倒想會會這個自以為是的蠢貨。”
郭援一向很傲,當然了,他也有傲的資本,一身武藝高絕不說,軍略才幹也自當行出色,這不,率六萬大軍出井陘關,打了幾仗下來,不單不曾損兵折將,反倒是收降納叛地將兵力劇增到了近十萬,如今手中握有的兵力赫然已是袁家勢力中最大的一股,別說公孫明了,除了袁紹之外,袁家其餘人等,郭援都已不放在眼中了的。
“東翁切不可大意啊,那公孫小兒素來用兵奇詭,自掌軍以來,尚不曾有過敗績,如今又接連吞並了遼西、遼東兩郡,軍力雖已疲,可士氣卻無疑正旺,須得提防其突然揮師殺來,不若且就屯兵下曲陽,留南深澤(今之深澤縣)不取,且看公孫小兒如何反應再做計較好了。”
郭援可以自大,可祝奧身為軍中席謀士,卻是不敢掉以輕心了去,隻見其眉頭微皺地思忖了片刻之後,這才謹慎地進諫了一番。
“不必了,除惡當務盡,那劉數既是敢舉反旗,某又豈能容其逍遙了去,自當全力取其級以儆效尤,豈可因區區一公孫小兒而怯步不前,哼,那公孫小兒不來則已,若是真敢來,看某敗之!”
郭援固執得很,一旦認定了的事,向不肯聽人勸,加之其心底裏本就有著要跟公孫明見一高下之心思,又豈是祝奧所能勸得動的。
“……”
這一聽郭援如此說法,祝奧心下裏雖不免憂慮重重,卻是不敢再出言進諫,也就隻能是暗自歎了口氣了事……
“稟主公,薛使君回來了。”
盡管為了迷惑並州軍,公孫明自征遼東歸來後,便一直不曾離開過薊縣,可他卻是從來不曾放鬆過對袁家地盤上的戰事之關注,每日裏除了處置日常公務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了沙盤推演上,這不,天都已是過了午,公孫明卻依舊不曾去用膳,而是手持著把各色小旗,盤坐在大幅沙盤前,皺眉苦思著,正自想得入神之際,卻見淩鋒疾步從屏風後頭轉了進來,小心翼翼地湊到了公孫明的身旁,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哦?快請。”
這一聽薛逸已歸來,公孫明的眉頭當即便是一揚,也自無甚遲疑,緊著便吩咐了一聲。
“主公。”
淩鋒應諾而去後不多久,便見滿頭大汗的薛逸已是疾步行進了書房,衝著公孫明便是一禮。
“道遠辛苦了,某那位老泰山可都有甚說的麽?”
公孫明笑著虛抬了下手,示意薛逸不必多禮,而後也自無甚寒暄之言,緊著便轉入了正題。
“回主公的話,袁公堅稱劉數乃是叛賊,斷無可恕,又稱常山之亂乃至冀州內政,不勞主公記掛雲雲,屬下按主公之吩咐,與其據理力爭,奈何袁公始終固持己見,不肯饒恕劉數,屬下也不好強扛,隻能就此歸來,另,三公子托屬下帶了封信給主公。”
薛逸雖已是右北平郡太守,可實際上右北平郡卻是在公孫明的實際控製之下,他這個太守不過隻是掛名的罷了,幹的依舊是總攬外交事宜的本行而已,而這,也正是薛逸最為拿手的勾當,他本人對這等安排也自滿意得很。
“嗬,淩鋒,傳令下去:砸鍋行動就此開始,著各部即刻按計劃展開,不得有誤!”
袁尚的信,公孫明倒是一目十行地過了一遍,可看過之後,卻根本懶得理會,隨手便將那封信丟進了廢紙簍中,沒旁的,概因那信裏全都廢話,至少在公孫明看來是如此,而今,箭已在弦上,公孫明又豈會因袁尚的那麽些套近乎的扯淡話語而更易了初衷,至於說要好生談談麽,一切等塵埃落定之後,有的是時間扯皮的。
“諾!”
公孫明的決心既下,淩鋒自是不會有甚含糊,恭謹地應諾之餘,匆匆便退出了書房,自去安排傳令事宜不提……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