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怪不了司儀,並非功課做得不足,這些選手實在跨度太大,除其各自生平時間節點有異、地域不同,畫種流派也各成一統。
不好伺候啊……寮卿偷偷擦了擦額角汗珠,“大師莫急,我且催催禦廚,再尋些清多黃少的蛋來。”
倫勃朗見他態度誠懇,遂網開一麵,“算啦,我湊合著先用吧!”
說著,熟練將蛋液分離,一口吞掉兩隻蛋黃,隻留蛋清在調色板上,鬃筆連揮,唰唰幾下將靛藍油彩化開,開始在畫布上起稿。
唯有那廂的唐伯虎先生,不緊不慢也不肯老實坐下,隻是拉著觀月阿裏沙的手看起掌紋來。
且聽他絮絮叨叨地,也沒什麽正經話。無非是些家長裏短,聊完理想聊情懷,和後世校園裏蒙騙新生學妹的大二師兄差不多。說話是假,趁機摸摸小手倒是真的……
那觀月姑娘也是一臉嬌羞,時不時被他逗得掩齒而笑。
杜遠在後麵見了,連連暗讚,心道——這老唐的把妹盛名真不是蓋的,這功夫,絕非是在一個秋香丫鬟身上可以練就。終其一生,不知有多少春香、夏香、冬香慘遭荼毒!
可是,這是比賽耶——
司儀寮卿顯然也看得有些心急,暗忖,這位天朝來的爺,到底行不行啊?是不是冥界陰陽不調,女魂太少,把他給餓著了?
有心上前提醒,但又有倫勃朗虎威在先,不敢稍有逾越禮矩。無奈之下,急中生智,張開雙臂鼓蕩袍袖,頓時帶起一道妖風!
那風兒並不威猛,呈螺旋狀向台下地麵掃去,將將飛臨花圃上空,突然向上一拔,赫然帶起一捧培植旱金蓮的細沙。
台下一眾觀賽大妖不明其意,乃同聲“咦”了一下。
但見那捧細沙,被旋風緊致包裹,迅速轉了數十圈,蒸發掉內裏絲絲潮氣,隨即又掉頭朝舞台上方飛去。
堪堪來到台上兩丈高度,突然停止位移,繼續原地旋轉,隻是上下一扭,兩端粗中間細,形成x形結構,最妙的是,下部居然有一層無形湍流托底,讓上麵流淌下來的細沙一粒不漏!
哇——台下團扇飛舞,盡皆表示喝彩。
大家都看出來了,這是生生用妖法製造了一個計時沙漏啊——
這法術並不驚天動地,但精妙若斯,體現了高超的操控技巧。而且,沒有利用任何有形物體,隻是控風化形……高,實在是高!
在後台朝前窺視的杜遠也吃了一驚,頓時收起小覷之心。
這手法,饒是換了最擅弄風的義兄淳於帆來,怕也力有不逮呀!眼前一個區區禦所知客寮卿居然舉重若輕,不但施展出來,還能長時間維持運轉,的確大大出乎意料!
他的心中,不得不再次對“擊殺白墳姥姥”的計劃重新進行評估。
原本的程序是,梆子響比賽開始,鑼聲響比賽結束,自有計時人員在側。但寮卿為了提醒某些選手抓緊時間,不得不製造了一個有形沙漏,高高懸於半空——其意不言自明。
唐寅當然也看見了,歎了口氣,撫慰觀月姑娘道,“好了,這些家夥了無趣味,不解風情。我們也開始吧……你不用坐著不動,起坐盡管隨心,躺著也行,甚至可以跳個舞給大家看。我畫人不用固定角度。你把自我展示得越本真、越全麵,我就畫得越像些。”
杜遠聽到這番言語,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始終不動聲色的達芬奇。芬奇老爺子這次沒鼓掌,但微微點了點頭。
杜遠涎著臉湊上去,“大師,您怎麽看?唐寅所言是何道理?”
達芬奇緩緩抬頭,清澈的灰瞳藏在兜帽暗影中,朝杜遠盯了一眼,慢慢解釋道,“短時間內抓住一個人的體表特征,並且全麵表現出來,並非難事。
但唐先生已然出脫這一層。他要抓的,是對方的靈魂。他所說的本真,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規則允許,我相信,唐先生甚至不惜和那姑娘睡一覺,以求最大化探索其靈魂深處……”
杜遠撫掌而笑,“我也相信他做得出!”
這老爺子名震古今,但平易近人。超然世外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隨和的心。杜遠與達芬奇打開話匣,遂聊了下去,交流十分順暢。
“您為何先前鼓掌讚許,但這次隻是微微點頭?”
“嗯……你觀察生活很細致,這是優點,要保持。”達芬奇有問必答,“先前鼓掌,是由於唐先生提到感情與筆觸之間的微妙聯係,這是畫道根基。
情緒是畫麵的靈魂,一張畫要表達的,是創作者萃取的瞬間情緒,再用主觀方式誇張表現出來,引發他人共鳴。這些雖為基礎,卻被無數人遺棄,故而需要高調鼓勵。
剛剛點頭,是肯定他對人物靈魂的探索方向。唐先生方向對了,但方法稍嫌落於下乘……”
“此為何意?”
“上乘的觀察者,無需調動模特行止,隻需在人群中驚鴻一瞥……修行到了,一眼足夠。對方是人是鬼,是善是惡,盡皆收入眼底,銘刻內心。此時即便空對畫布,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哦——杜遠恍然大悟,原來是老唐的修行還不夠啊……但至少方向對了,境界圓滿也是遲早的事吧!
短短一席談,獲益良多。這位天朝青年顧不上感謝大師,獨自緘口陷入深思……
半個時辰,僅僅是一個小時而已。
那空中妖法沙漏簌簌灑落著細沙,一刻也沒有停息。
此時已經無人顧得上欣賞寮卿的精妙控風妖法,台下百餘雙眼睛都被全力開動的畫師們牢牢吸引過去。
一個小時,對於天朝寫意水墨畫派,自可從容揮毫,連作三五張也非難事。
但對於偏向工筆描形、重彩塗色的浮世繪大師而言,就顯得過於苛刻了。
而西洋油畫體係,更是工序繁雜,他們除了表現輪廓,還要表現質地和光影,一張畫數月完工也是常有的事。
但,台上都不是凡人!
沒人抱怨時間長短,三人進入創作狀態,頓時屏蔽了外界幹擾,各自專注塗抹與勾劃。
歌川國芳的秘製天然顏料已經調好,他突然把官方準備的毛筆銜在口中,從和服袍袖中又甩出兩支自帶毛筆,一左一右,三支筆分別蘸色,同時揮毫!
哇——台下頓時嘩然。但見歌川腳下紮了個箭步,一膝前曲,一足杵後,整個腰板向前傾斜,瞄了一眼自己的模特,兩手左右開弓,行雲流水般同時灑下墨色線條。
“雙鉤!”台下一名大妖脫口而出,“扶桑畫界失傳已久的雙鉤之技,居然今日得以親見……”
未幾,歌川複又脖頸一探,口中銜著的那隻毛筆也加入戰團。隻見三支筆同時在畫軸上遊走,各行各路,時而交錯而過,卻絕不互相打擾,默契非凡。
“三刀流!”那位姑獲鳥突然站了起來,“這不是畫技,是武技——”
旁人也都忘掉矜持,紛紛鼓噪起來。
這些大妖平日打打殺殺、四處征伐。此番赴會,均抱著附庸風雅,給白墳姥姥一個麵子的心態。此刻終於見到慣常喜愛的武技,頓時忘了“雅”字怎麽寫……
姑獲鳥旁邊一人頻頻頷首,“沒錯,這的確是武技。據我所聞,歌川君平生兩大愛好,一時養貓,二是結交武士,我收藏有他的一本【貓書】,其中文字插圖均為上佳。”
“哦?海坊主還有如此雅興?”姑獲鳥看了一眼此人,“你說的對,我家裏也有歌川一套畫冊,但內容均為武士生活。可以說,歌川君算是當代武士繪中的翹楚了。”
海坊主頗以為然,“所以他精通武技並不稀奇,但把‘三刀流’融入筆法,實屬天下獨家!需知,這門武技極其難練,以筆化刀更是……姑獲桑,論刀劍你比我更有發言權。”
姑獲鳥自負一笑,也沒回答,隻是坐下繼續欣賞。
台上另一邊,倫勃朗也是馬力全開。
這位荷蘭大師一手摳著調色板,一手掐著大號鬃筆,把單色色塊啪啪啪啪甩到畫布上,頃刻之間,人形體積感已然堆砌而出。但無任何細節,隻看到體塊之間的穿插與凹凸。
台下大多數扶桑妖眾,平日隻對平麵裝飾感的繪畫有所涉獵,尚屬頭一次見西洋畫派布局,均是一頭霧水。
那位海坊主似乎粗通要領,於是責無旁貸,擔當起民間講解員的重任。
他生就一副腦袋大脖子粗的樣貌,與身側瘦高尖削的姑獲鳥相映成趣。但他既不是大款也不是夥夫,從那張通腮闊嘴和兩撇肉質長須上看,必是一條鯰魚精無疑。
“西洋人畫畫,講究的是光影。他們眼中沒有絕對的‘點’和‘線’,一切都是由‘麵’構成。區別隻是‘麵’的麵積大小有別。你們看啊——倫勃朗這幾筆,大開大闔,如果說剛剛姑獲桑的筆法如劍,歌川君的筆法如刀,那麽他的筆法就是開山斧。”
左近聽了,紛紛點頭,參照著講解再去欣賞,的確如此。
海坊主繼續道,“你們別擔心,過了這幾筆塑形階段,很快就會出現細節了。油畫的特點是可以層層覆蓋,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築基——故而無需太過小心翼翼。”
最滿意的,還屬司儀寮卿,也就是那位昔日的蛤蟆精。他見場內氣氛自發熱烈起來,自已也鬆了一口氣。白墳姥姥令他獨當一麵,豈敢稍有差池?
唉,姥姥啊姥姥,您欽點的盛會,自己也不出來亮個相?也許,她老人家隻準備最後登場頒發獎品吧……
不好伺候啊……寮卿偷偷擦了擦額角汗珠,“大師莫急,我且催催禦廚,再尋些清多黃少的蛋來。”
倫勃朗見他態度誠懇,遂網開一麵,“算啦,我湊合著先用吧!”
說著,熟練將蛋液分離,一口吞掉兩隻蛋黃,隻留蛋清在調色板上,鬃筆連揮,唰唰幾下將靛藍油彩化開,開始在畫布上起稿。
唯有那廂的唐伯虎先生,不緊不慢也不肯老實坐下,隻是拉著觀月阿裏沙的手看起掌紋來。
且聽他絮絮叨叨地,也沒什麽正經話。無非是些家長裏短,聊完理想聊情懷,和後世校園裏蒙騙新生學妹的大二師兄差不多。說話是假,趁機摸摸小手倒是真的……
那觀月姑娘也是一臉嬌羞,時不時被他逗得掩齒而笑。
杜遠在後麵見了,連連暗讚,心道——這老唐的把妹盛名真不是蓋的,這功夫,絕非是在一個秋香丫鬟身上可以練就。終其一生,不知有多少春香、夏香、冬香慘遭荼毒!
可是,這是比賽耶——
司儀寮卿顯然也看得有些心急,暗忖,這位天朝來的爺,到底行不行啊?是不是冥界陰陽不調,女魂太少,把他給餓著了?
有心上前提醒,但又有倫勃朗虎威在先,不敢稍有逾越禮矩。無奈之下,急中生智,張開雙臂鼓蕩袍袖,頓時帶起一道妖風!
那風兒並不威猛,呈螺旋狀向台下地麵掃去,將將飛臨花圃上空,突然向上一拔,赫然帶起一捧培植旱金蓮的細沙。
台下一眾觀賽大妖不明其意,乃同聲“咦”了一下。
但見那捧細沙,被旋風緊致包裹,迅速轉了數十圈,蒸發掉內裏絲絲潮氣,隨即又掉頭朝舞台上方飛去。
堪堪來到台上兩丈高度,突然停止位移,繼續原地旋轉,隻是上下一扭,兩端粗中間細,形成x形結構,最妙的是,下部居然有一層無形湍流托底,讓上麵流淌下來的細沙一粒不漏!
哇——台下團扇飛舞,盡皆表示喝彩。
大家都看出來了,這是生生用妖法製造了一個計時沙漏啊——
這法術並不驚天動地,但精妙若斯,體現了高超的操控技巧。而且,沒有利用任何有形物體,隻是控風化形……高,實在是高!
在後台朝前窺視的杜遠也吃了一驚,頓時收起小覷之心。
這手法,饒是換了最擅弄風的義兄淳於帆來,怕也力有不逮呀!眼前一個區區禦所知客寮卿居然舉重若輕,不但施展出來,還能長時間維持運轉,的確大大出乎意料!
他的心中,不得不再次對“擊殺白墳姥姥”的計劃重新進行評估。
原本的程序是,梆子響比賽開始,鑼聲響比賽結束,自有計時人員在側。但寮卿為了提醒某些選手抓緊時間,不得不製造了一個有形沙漏,高高懸於半空——其意不言自明。
唐寅當然也看見了,歎了口氣,撫慰觀月姑娘道,“好了,這些家夥了無趣味,不解風情。我們也開始吧……你不用坐著不動,起坐盡管隨心,躺著也行,甚至可以跳個舞給大家看。我畫人不用固定角度。你把自我展示得越本真、越全麵,我就畫得越像些。”
杜遠聽到這番言語,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始終不動聲色的達芬奇。芬奇老爺子這次沒鼓掌,但微微點了點頭。
杜遠涎著臉湊上去,“大師,您怎麽看?唐寅所言是何道理?”
達芬奇緩緩抬頭,清澈的灰瞳藏在兜帽暗影中,朝杜遠盯了一眼,慢慢解釋道,“短時間內抓住一個人的體表特征,並且全麵表現出來,並非難事。
但唐先生已然出脫這一層。他要抓的,是對方的靈魂。他所說的本真,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規則允許,我相信,唐先生甚至不惜和那姑娘睡一覺,以求最大化探索其靈魂深處……”
杜遠撫掌而笑,“我也相信他做得出!”
這老爺子名震古今,但平易近人。超然世外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隨和的心。杜遠與達芬奇打開話匣,遂聊了下去,交流十分順暢。
“您為何先前鼓掌讚許,但這次隻是微微點頭?”
“嗯……你觀察生活很細致,這是優點,要保持。”達芬奇有問必答,“先前鼓掌,是由於唐先生提到感情與筆觸之間的微妙聯係,這是畫道根基。
情緒是畫麵的靈魂,一張畫要表達的,是創作者萃取的瞬間情緒,再用主觀方式誇張表現出來,引發他人共鳴。這些雖為基礎,卻被無數人遺棄,故而需要高調鼓勵。
剛剛點頭,是肯定他對人物靈魂的探索方向。唐先生方向對了,但方法稍嫌落於下乘……”
“此為何意?”
“上乘的觀察者,無需調動模特行止,隻需在人群中驚鴻一瞥……修行到了,一眼足夠。對方是人是鬼,是善是惡,盡皆收入眼底,銘刻內心。此時即便空對畫布,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哦——杜遠恍然大悟,原來是老唐的修行還不夠啊……但至少方向對了,境界圓滿也是遲早的事吧!
短短一席談,獲益良多。這位天朝青年顧不上感謝大師,獨自緘口陷入深思……
半個時辰,僅僅是一個小時而已。
那空中妖法沙漏簌簌灑落著細沙,一刻也沒有停息。
此時已經無人顧得上欣賞寮卿的精妙控風妖法,台下百餘雙眼睛都被全力開動的畫師們牢牢吸引過去。
一個小時,對於天朝寫意水墨畫派,自可從容揮毫,連作三五張也非難事。
但對於偏向工筆描形、重彩塗色的浮世繪大師而言,就顯得過於苛刻了。
而西洋油畫體係,更是工序繁雜,他們除了表現輪廓,還要表現質地和光影,一張畫數月完工也是常有的事。
但,台上都不是凡人!
沒人抱怨時間長短,三人進入創作狀態,頓時屏蔽了外界幹擾,各自專注塗抹與勾劃。
歌川國芳的秘製天然顏料已經調好,他突然把官方準備的毛筆銜在口中,從和服袍袖中又甩出兩支自帶毛筆,一左一右,三支筆分別蘸色,同時揮毫!
哇——台下頓時嘩然。但見歌川腳下紮了個箭步,一膝前曲,一足杵後,整個腰板向前傾斜,瞄了一眼自己的模特,兩手左右開弓,行雲流水般同時灑下墨色線條。
“雙鉤!”台下一名大妖脫口而出,“扶桑畫界失傳已久的雙鉤之技,居然今日得以親見……”
未幾,歌川複又脖頸一探,口中銜著的那隻毛筆也加入戰團。隻見三支筆同時在畫軸上遊走,各行各路,時而交錯而過,卻絕不互相打擾,默契非凡。
“三刀流!”那位姑獲鳥突然站了起來,“這不是畫技,是武技——”
旁人也都忘掉矜持,紛紛鼓噪起來。
這些大妖平日打打殺殺、四處征伐。此番赴會,均抱著附庸風雅,給白墳姥姥一個麵子的心態。此刻終於見到慣常喜愛的武技,頓時忘了“雅”字怎麽寫……
姑獲鳥旁邊一人頻頻頷首,“沒錯,這的確是武技。據我所聞,歌川君平生兩大愛好,一時養貓,二是結交武士,我收藏有他的一本【貓書】,其中文字插圖均為上佳。”
“哦?海坊主還有如此雅興?”姑獲鳥看了一眼此人,“你說的對,我家裏也有歌川一套畫冊,但內容均為武士生活。可以說,歌川君算是當代武士繪中的翹楚了。”
海坊主頗以為然,“所以他精通武技並不稀奇,但把‘三刀流’融入筆法,實屬天下獨家!需知,這門武技極其難練,以筆化刀更是……姑獲桑,論刀劍你比我更有發言權。”
姑獲鳥自負一笑,也沒回答,隻是坐下繼續欣賞。
台上另一邊,倫勃朗也是馬力全開。
這位荷蘭大師一手摳著調色板,一手掐著大號鬃筆,把單色色塊啪啪啪啪甩到畫布上,頃刻之間,人形體積感已然堆砌而出。但無任何細節,隻看到體塊之間的穿插與凹凸。
台下大多數扶桑妖眾,平日隻對平麵裝飾感的繪畫有所涉獵,尚屬頭一次見西洋畫派布局,均是一頭霧水。
那位海坊主似乎粗通要領,於是責無旁貸,擔當起民間講解員的重任。
他生就一副腦袋大脖子粗的樣貌,與身側瘦高尖削的姑獲鳥相映成趣。但他既不是大款也不是夥夫,從那張通腮闊嘴和兩撇肉質長須上看,必是一條鯰魚精無疑。
“西洋人畫畫,講究的是光影。他們眼中沒有絕對的‘點’和‘線’,一切都是由‘麵’構成。區別隻是‘麵’的麵積大小有別。你們看啊——倫勃朗這幾筆,大開大闔,如果說剛剛姑獲桑的筆法如劍,歌川君的筆法如刀,那麽他的筆法就是開山斧。”
左近聽了,紛紛點頭,參照著講解再去欣賞,的確如此。
海坊主繼續道,“你們別擔心,過了這幾筆塑形階段,很快就會出現細節了。油畫的特點是可以層層覆蓋,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築基——故而無需太過小心翼翼。”
最滿意的,還屬司儀寮卿,也就是那位昔日的蛤蟆精。他見場內氣氛自發熱烈起來,自已也鬆了一口氣。白墳姥姥令他獨當一麵,豈敢稍有差池?
唉,姥姥啊姥姥,您欽點的盛會,自己也不出來亮個相?也許,她老人家隻準備最後登場頒發獎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