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的係統報警是通過各種傳感器捕捉到的信號,經過係統整合之後得出的攻擊判斷。相比於人眼的視覺神經反射以及反饋到大腦之後的思考判斷過程,係統警報約等於是即時的。


    當然耳朵聽到警報訊息再反饋給大腦同樣需要一個神經反射時間,如果機師依靠係統警報來做出反應,就和自己第一時間看見對方攻擊而做出判斷相差無幾。


    真正製約機師對於攻擊的反應效率依然是神經反射速度,所以當初擁有超級反射能力的gmp克-隆人2號才會那麽變態難纏。


    當然,到了王牌機師甚至隻要準王牌層次,機師們基本上就會通過觀察對手的動作進行攻擊預判,這就遠快於攻擊發生之後再做反應。


    而精神力強化型預感分支覺醒者的預警係統則是依托於精神力對周邊異常情況的感知,在對手產生攻擊意圖時就已經有所感應,是一種比較玄妙的東西,即便awa-ker的覺醒者研究所都不能準確描述這種能力是如何運作的。


    擁有預感或者預言能力的覺醒者其實比例並不少,比如awa-ker理事長愛德華和眼前的哈格以及在“新亞洲號”上被風宇擊殺的“幸運”。隻是這種能力不像其他能力那樣使用自如,時靈時不靈,比如愛德華的“命運女神”。


    來自光學隱形狀態下“風暴”3號機的攻擊,高斯炮的金屬彈丸在發射之初是看不見的,隻有當彈丸離開陰影區域之後才能被光學傳感器捕捉到,給出攻擊警報。


    高斯炮的金屬彈丸直徑基本上都在200mm以下,從幾百上千公裏以外發射過來,在人的視網膜上就隻能留下一條淡淡的線條。相比於係統警報,這種情況下人眼則基本上捕捉不到這種突如其來的攻擊,就連王牌機師遇到這種攻擊也要徒呼奈何。


    這種時候也就隻有預感能夠救命。


    而此時“風暴”3號機采取的是近身攻擊,189w超級合金軍刀的刀刃始終在陰影區裏,機動戰士的傳感器捕捉不到,係統也做不出任何攻擊警告,隻有哈格的精神力感知能夠告訴他有攻擊降臨。


    於是所有人都看到em原型機莫名其妙地在身邊沒有任何敵機和遠程攻擊的情況下突然瘋狂地動了起來,擺出一副瘋狂逃命的架勢。


    商隊這邊的人此刻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這位準王牌腦子可能有點不正常。”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他駕駛高機動型機體卻執意進行毫無優勢可言的遠程對射。而海盜頭子同樣是滿腹疑問,很想接通哈格的通訊與他問個究竟。不過旗艦的點對點光通訊想要主動聯絡處於高速機動下的em原型機完全不可能,隻能等待對方發起通訊。


    可是這時候哈格哪有時間聯係旗艦,而且就算聯係了又有何用?麵對超級王牌“風暴”的攻擊,誰也救不了他。


    盡管感性人格還沒動起來的時候,em原型機就開始往遠離“風暴”3號機的方向逃竄,但是雙方機體的性能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一會兒,哈格還是被追上了。


    這一瞬間,他的感知能力敏銳到了極點,仿佛身後多了一雙眼睛一樣,清楚分明地看到“風暴”手中的189w超級合金軍刀當頭砍下。


    哈格的腦海中形成一個畫麵,這一刀斜斜地劈砍下來,攻擊範圍覆蓋了em原型機的上方和右方。即便哈格往左閃避或者繼續向前,甚至是向下,以3號機的速度仍然能追上並且一刀命中。


    避無可避!


    這是無可更改的最終結論……


    “暴風號”的艦橋裏,風宇看著em原型機掙紮著遠去的身影,回頭對洛雲曦說,“開始追擊吧!爭取用‘暴風號’的表現淡化掉那架em原型機被擊墜的疑點。”


    這就是理性人格事先想好的補救措施。當有若幹件相關聯的事同時發生時,人們的注意力容易被影響力最大且最關鍵的那件事所吸引,這是所謂的頭條效應。


    他就是要利用頭條效應,讓“暴風號”蓋過“風暴”3號機的風頭,吸引大家的關注度,從而讓他們忽略3號機的存在。此時哈格可謂在劫難逃,而em原型機一旦被擊墜,海盜的機動部隊也必然會崩盤。“暴風號”於此時強勢出擊,趁勢搶下一些擊墜數,勢必成為戰場上“看得見”的亮點。


    於是在洛雲曦的指揮下,“暴風號”突然轉向,艦首直插海盜機動陣列,引來雙方的一陣側目。


    要知道,根據各國規定,退役戰艦賣給安保公司或者財團商社時,粒子束主炮都是要拆除的,僅保留撤銷高斯炮塔矩陣用於自衛。於是護航戰艦就跟古時候大航海時代的帆船一樣,戰鬥時要把艦身橫過來麵對敵人,才能發揮最強火力。


    “暴風號”正麵衝突海盜機動陣列,這種行為比之前的主動貼近更加瘋狂,完全可以視為送菜上門、羊入虎口。


    然而他們都還沒來得及消化“暴風號”的瘋狂舉動,em原型機那邊卻出現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眾人的心神全都放在“暴風號”這邊的時候,這架機動戰士不知何時被斬了個一刀兩斷,連駕駛艙都暴露在外。


    “是誰幹的?”


    這個疑問才剛剛升起,“暴風號”又有大動作,讓他們把這個疑問瞬間壓了下去。隻見這艘看起來頗為老舊的未知型號驅逐艦一頭插進海盜機動陣列之後火力全開,側舷炮塔同時鎖定多個目標進行覆蓋射擊,一舉斬獲高達兩位數的攻擊成果。


    “這怎麽可能!?”


    在機動戰士隨著“風暴”的傑出表現而強勢崛起的這個時代,很久未見戰艦能這麽酣暢淋漓地欺負機師了。這件事傳出去絕對轟動!


    “難道是戰艦的時代又要回歸了?”有一部分艦長抱有美好的幻象,但是當他們重新調閱影像記錄進行詳細的回看時,卻發覺除了同時瞄準多目標屬於比較罕見的情形,“暴風號”的表現並沒有什麽太出彩的地方。而且就算同時瞄準多目標,也沒理由取得如此好的戰果。


    再細看一遍,明顯是那些海盜機師的水平太差,躲不過炮火矩陣攻擊。


    然而實情隻有始作俑者“暴風號”最為清楚。莫妮卡的“幻象”能力雖然覆蓋範圍非常有限,但是對於依賴視覺來進行戰鬥的普通人卻是致命的。所有進入她影響範圍的海盜機師此刻都是兩眼一抹黑,視神經反饋給大腦的信號全部被莫妮卡製造出來的“黑屏”所取代,隻剩下耳邊傳來刺耳的係統警報聲。


    接下來就是炮塔發威的時候。


    這個時代的係統ai並不高,如果將炮塔射擊完全交由係統控製,那麽係統會根據就近原則,讓每一座炮塔射擊距離最近的機動戰士。這樣的攻擊形成的炮火矩陣會優先對付離艦最近、威脅最大的敵人。當莫妮卡的“幻象”啟動之後,如果由係統來自動射擊,結果就隻會擊墜距離“暴風號”最近的三到四架機動戰士。


    而“暴風號”首席火控手亞瑟身為覺醒者肯定也有其過人之處,隻是平日裏生活在“風暴”的陰影之下得不到展露實力的機會。。其覺醒能力是被克萊格命名為“綻放”的精神力覆蓋式鎖定,結合精神力成像係統和精神力駕駛係統的姐妹版——精神力火控係統,就能替代係統對全艦的炮塔進行射擊目標指派。


    所以在“幻象”和“綻放”的配合下,“暴風號”完成了太空戰史上戰艦對機動戰士最輝煌的一次攻擊。


    可惜曲高和寡,除了“暴風號”之外,沒人看得到這一波攻擊的奧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動戰士W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卷並收藏機動戰士W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