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美克護衛隊司令一聲令下,片刻之後,一道紫色激光束從l5的基美克培育基地太空城射出,直指l4基地方向。


    在這個時代,恒星域內部的超長距離定點光通訊采用的是激光來施行。然後根據各星域的不同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波長的激光。比如m320星域這裏的恒星光譜是紅色,體現在視覺上的效果是橘紅色,那麽最適合進行光通訊的應該是短波的紫光以及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才能盡可能地削弱恒星光芒的幹擾。


    民用領域一般采用可見光波段進行通訊,而在軍隊、政府及其他需要保密的領域則采用紅外光或紫外光波段。眼下基美克培育基地太空城處於戰時狀態,肯定不會用可見光來進行通訊,容易被截獲破譯。


    光束可是會受到天體引力而發生極其微小的偏轉,在動輒以天文單位來計算的距離上,這樣的偏轉是很可觀的。所以他們發射的紫光並非是實際通訊,而是用於校準的。通過校準光束確定從第一行星l4到l5此刻的偏轉率,以此為基準,隨後正式的紫外光通訊內容就會發出。


    在“暴風號”艦橋裏,通過洛雲曦的精神力“偵查”,主監控屏上立刻顯示出了這束校準光束的軌跡。


    這時一位站在摩根船長身後的中年男子突然開口,“這是一束校準光束,沒有實質內容,這時候從l5太空城發射出來,應該是為了求援吧?我看那些gmp人機師應該不是‘風暴’的對手。”


    這位中年男子是摩根船長帶來的調查小組成員,精神力外放型覺醒者,頭部帶了一個精神力接入的智能微電腦,能夠瞬間識別並解碼任何在他觀測範圍內的光通訊,是awa-ker情報部新美洲區摩根船長麾下一員重要的幹將,專門負責情報攔截。


    這趟摩根船長帶他來“暴風號”,就是為了隨時攔截基美克培育基地太空城發出的光通訊。他的覺醒能力比專業設備還要好用,畢竟光通訊是點對點的,專業設備的收集裝置如果不是安置在光通訊的傳遞路線上,根本就沒法進行有效攔截。而精神力卻不同,可以不受大部分環境阻攔自由在太空中蔓延,完全可以輕易實現對光通訊的攔截。


    “嗯,基本上是。”摩根船長回頭應了自己的愛將一句。


    中年男子聞言接著說到,“第一行星l4距離l5約0.7個天文單位,激光束校準用時為840秒,即14分鍾。也就是說,如果‘風暴’不能在14分鍾裏頭結束戰鬥,基美克護衛隊就會召喚援軍。”


    注意到兩人的對話,二副斯潘塞立刻回答到,“14分鍾之內肯定沒法結束戰鬥。現在是因為gmp人數量多,陣型相對密集,所以能在一分鍾之內擊墜4架。到了後麵,對方人數減少,陣型拉開,以對方超級機型的速度,要追擊任何一架都得費很大的工夫。我估計這場戰鬥半小時都不會結束。”


    當所有機師都出擊之後,且洛雲曦專注於“偵查”,大副默克爾這會兒又在睡覺,斯潘塞就是“暴風號”上軍事方麵最有權威的人。


    對於他的話,摩根船長和那位中年人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順著斯潘塞的這個思路,中年人接著往下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假設14分鍾之後基美克護衛隊發送的通訊確實是求援訊息,l4基地方麵也確實處於備戰狀態,以l4到l5這麽點距離,最多半小時之內,援軍就會抵達。”


    “問題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顯示,基美克護衛隊就隻有10艘戰艦,就算他們派出援軍,也就隻有4艘戰艦6支小隊,再派過來也不過是添油戰術,送死罷了。你們覺得他們這麽做有意義嗎?”摩根船長滿心疑惑地反問。


    這個問題又是由斯潘塞來回答的。他在“暴風號”上的主要工作就是拾遺補缺,站在對手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做出各種極端假設。


    他是這麽假設的,“你們是否還記得,在上個世紀末,鐵球還在戰場上服役的時候,並不是由戰艦搭載的,而是由運兵艦來搭載。我們是否可以認為,l4基地裏還有更多的gmp人機師,將會由運兵艦搭載並投放戰場。這並不是不可能的。”


    所謂上個世紀末,就是風宇剛剛從軍的那陣子,人形機動戰士由戰艦搭載,而鐵球就是用運兵艦來運輸,一艘鑭衛級運兵艦可以搭載500架鐵球。


    對於這種可能性,摩根船長立刻表示了認可,並跟處於“偵查”狀態的洛雲曦打了個招呼,讓她轉告風宇。


    對此,理性人格的看法和斯潘塞差不多,除非對方的司令官是個菜鳥,否則不會在這種狀況下采用添油戰術。穩妥起見,還是默認對方有更多的gmp人。不過,他也不相信基美克護衛隊能有更多的超級機型,即便是閹割版,每一架超級機型的造價也是驚人的。


    事實上經過之前的戰鬥,理性人格注意到基美克護衛隊的這些超級機型實際上要比no的mg係列弱一些。除了速度和加速度確實很快,以及身高達到20米,還有很多功能被削弱了,綜合評估的話,差不多隻能達到專屬定製機型的層次。


    比如遠程武器是120mm高斯炮,這個口徑顯然達不到超級機型的真正標準,也就是原型機的層次。用這個口徑的高斯炮轟擊“風暴”這樣的正版超級機型,就算近距離正麵命中,也不可能擊穿52ti超級合金裝甲板,最多隻能打一個坑。就算隻是用來攻擊王牌機師的專屬定製機型,也隻能做到擊傷,而無法擊墜。


    而“風暴”1號機的150mm高斯炮,正麵命中專屬定製機型,才能一炮將其擊墜,但是對上超級機型依然有些不夠威力。隻有3號機的180mm高斯炮才能秒殺一切機動戰士,哪怕對方是使用52ti超級合金裝甲板的正版超級機型。


    事實上180mm高斯炮是雙手武器,而不是肩部武器,隻有3號機這種沒有駕駛艙的怪胎超級機型才能放到肩部使用。在現役的機動戰士裏,除了地球聯邦的sr遠程型配備了雙手握持的180mm高斯炮,也就隻有“風暴”3號機擁有這種武器。


    而sr被認為是實用性很差的機型,80mm粒子束狙擊槍和180mm高斯炮都是雙手握持武器,對動力爐的輸出功率要求很高。輸出功率不夠的sr在開火的時候會出現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很容易變成對方攻擊的活靶子。


    而“風暴”3號機是取消了駕駛艙以更換更大功率的動力爐和引擎,使用180mm高斯炮完全不存在任何問題,就算放在肩部也沒關係。180mm高斯炮的炮口截麵積是120mm的兩倍多,見過3號機的人無不被其肩部扛著的能夠塞進一顆人頭的巨大炮管所震驚。


    除了遠程武器的口徑之外,基美克護衛隊的機動戰士在肢體的靈活度和操縱性,差不多隻達到原型機的標準,距離超級機型整整差了兩個檔次,估計是為了適應gmp人的個人能力才這麽設計的。


    風宇認為基美克的機動戰士雖然在性能上不如no的mg係列,但是卻更加合理。首先是加工難度降低了,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一架mg的造價足以造基美克機型五架。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機動戰士的肢體靈活度和操縱性之後,對於個人能力其實並不強的機師來說,會變得更容易掌控。


    不像mg-wisdom,性能確實很好,問題是佛爾斯到現在都沒法完全掌控,還得依靠大量的一鍵操作來代替自己手控。在風宇看來,以佛爾斯的天分,恐怕永遠都無法如臂指使地使用這架超級機型。


    而反觀基美克護衛隊的gmp人,對於自己的座駕控製力相當不錯,顯然與機型的設計有關係。雖然這種未知機型的性能明顯不如mg,但是這些gmp人的表現卻要比佛爾斯好得多。風宇相信,一對一的情況下,佛爾斯應該打不過基美克護衛隊的這些gmp人機師。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其實和設計機動戰士的軍工企業水平有很大關係。uac的軍工水平是公認的世界第一,不管是四代機動戰士、三代躍遷引擎,都是由uac的軍工集團率先推出的,其他各國隻是跟風。


    而no的機動戰士是由夏氏精工提供,夏氏的水平在機動戰士行業隻能算是中上水準,隻不過作為新亞洲共和國的最大機動戰士供應商,影響力比較大,才能成為no的核心成員。


    所以夏氏精工在為no的gmp人設計機動戰士時,考慮不夠周全,一味地追求性能,而忽視了機師個人能力必須與機體相適應這一原則。


    風宇對於mg這款機型的評價隻有一個詞——過猶不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動戰士W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卷並收藏機動戰士W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