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風宇高舉斬艦刀大殺四方的時候,處於光學隱形狀態的“暴風號”也悄悄地來到了哈格和佛爾斯所在戰團的旁邊。


    這個年頭,因為風宇的緣故,戰艦的作用被急劇削弱,這種影響是雙方麵的,不止敵人的戰艦被削弱,他的座艦“暴風號”也在其列。


    當“暴風號”沒有機動戰士保護時,麵對數以百計的mg,就如同羊入狼群。如果不是對方看不見這艘戰艦,這會兒gmp人早已放棄去麵對恐怖的“風暴”,而是調轉槍口來對付這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戰艦。


    當然,光學隱形就是“暴風號”賴以生存的最大保障,也是洛雲曦“偵查”能力最有價值的使用方法。可以這麽說,沒有洛雲曦來駕駛“暴風號”,風宇那些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戰例基本也就不存在了。


    作為當今機師第一人背後的女人,洛雲曦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


    而現在,她將在沒有風宇保護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回收哈格的四代ms原型機和佛爾斯的mg1。然後還要跟上風宇的腳步,穿過雷區,才算是完成任務。


    這個過程需要洛雲曦的勇氣與智慧,同時也會給她一個讓世人記住隱藏在風宇身後陰影中的“暴風號”的機會。


    此時洛雲曦直接以艦長權限親手接管了“暴風號”的駕駛,省去了指令傳達的中間環節,讓戰艦駕駛更加有效率。她小心翼翼地讓“暴風號”,控製著戰艦在靠近那處戰團時,陰影區不會將外圍的mg覆蓋進去,而且還要盡量低靠近。


    當這艘隱形戰艦就位之後,洛雲曦對著火控手說到,“亞瑟,該你了。”


    亞瑟作為“暴風號”首席火控手,他的覺醒能力“綻放”能夠進行精神力覆蓋式鎖定,最適合控製戰艦側舷炮塔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去年風宇第一次前來新美洲星係的路上,在銀河係航道上遭遇哈格當時所在的海盜艦隊,亞瑟的“綻放”就曾經悄悄地綻放異彩,擊墜了好幾架海盜機動戰士,讓完全沒有機動戰士保護的“暴風號”安然無恙地堅持到了最後。


    其實當時的情況還不是亞瑟的“綻放”威力最大的時刻,真正能發揮這項覺醒能力最強狀態的應該是現在——“暴風號”處於光學隱形狀態時。


    其實“暴風號”的行動並不算絕對的隱秘,如果基美克護衛隊的戰艦此刻不是被“風暴”1號機的斬艦刀所壓製,稍微把注意力放在能量傳感器上麵,就會注意到這艘戰艦所在陰影區的移動路線,從而識別其作戰意圖。


    可惜這些艦長們自顧不暇,更沒心思去管那些gmp人的死活。在這些人眼中,gmp人是屬於消耗品,死一些並不要緊,既不用發撫恤金,也不用給家屬發慰問信,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就像把用壞的工具丟掉一樣輕鬆。


    於是亞瑟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好整以暇地讓自己的精神力同時鎖定處於戰團外圍十多架mg。處於戰團外圍的這些mg因為不會與哈格和佛爾斯直接形成對抗,所以基本上沒怎麽移動,就算需要隨著整體陣型進行位移調整,行動也比較有規律,非常容易鎖定。


    亞瑟的精神力一端維係在mg的身上,另一端直接接入戰艦火控係統,取代係統去控製炮塔的瞄準方向。他以三名側舷炮塔三點瞄準一架mg,同時鎖定了多達三支機動小隊的目標。當他完成全部目標鎖定之後,“暴風號”左舷所有炮塔同時開火,15組呈品字形分布的高爆彈迅速射向不同的目標。


    這是“暴風號”的第一輪齊射,也是最關鍵的一輪,接下來gmp人將會有所準備,同樣的炮擊所能取得的成果將會直線下降。


    可以說洛雲曦和亞瑟的能力形成配合之後,是這個時代戰艦炮塔攻擊所能取得的最佳效果。這些被覆蓋在炮火之下的mg絕大多數都沒能反應過來,隻有兩個通過qatg-02藥劑在二轉時獲得超級反射能力的gmp人做出了反應。


    不過就算機師本人做出了反應,不代表他們就一定能及時駕駛機動戰士脫離險境。要知道亞瑟采取的是三點射擊,本身就兼顧了敵機的躲避方向,力求取得最大戰果。


    於是,安然最終躲過攻擊的隻有一架mg原型機,其餘13架被擊墜,1架被打斷一條腿受重傷。


    這隻是“暴風號”的一輪炮擊,所取得的擊墜數就已經超過佛爾斯和哈格兩人在這個戰團中的斬獲之和。這樣的炮擊效果,別說是在戰艦逐漸退居戰場二線的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大艦巨炮盛行時代,也稱得上是驚豔一擊,足以排入單輪跑擊戰果前三。


    在“暴風號”之上,單輪炮擊戰果第一的擊墜數為21架機動戰士,第二的為14架。但這兩艘戰艦都不是驅逐艦,如果隻對驅逐艦進行排名的話,“暴風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而且如果要論側舷炮塔數量和擊墜數的比例,依然是“暴風號”的攻擊效率最高。因為排名第二的是一艘主力艦,艦身長度375米,最大直徑55米,側舷炮塔數量比驅逐艦多了三倍有餘。至於單輪炮擊戰果排名第一的,則是一艘已經成為曆史的戰艦——母艦“新亞洲號”,其側舷炮塔數量足有“暴風號”數十倍之多。


    所以把戰艦型號擺出來一比較,就會發現“暴風號”的側舷炮塔攻擊效率有多高,也就明白亞瑟這名覺醒者火控手相比於普通人有多麽強大。


    而且再進一步深入分析這個數據背後隱藏起來的更多訊息,你就會發現“暴風號”的這一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是“新亞洲號”還是那艘主力艦,其擊墜的機動戰士都是早幾年的二代機或三代機,而“暴風號”此刻麵對的卻是被風宇稱為偽超級機型的mg係列,兩者的機動能力和閃避能力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今天麵對的不是mg,而是普通四代機,相信亞瑟可以讓自己的戰果翻一番,直接淩駕於側舷擁有上千座炮塔的“新亞洲號”。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後世史書絕對會對這一擊所包含的技術含量大書特書。


    所以就算不計“暴風號”這些年跟隨風宇南征北戰的赫赫戰功,就以這一輪炮擊的結果,就足以使其列名傳奇戰艦行列,名垂千古。


    之前這個戰團的mg數量差不多是一百二十多架,其中九十餘架是同一支中隊的mg,而另外三十架是跟隨哈格從另一個中隊追擊過來的。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哈格和佛爾斯聯手擊墜了不到十架mg,比起風宇兩個人格的戰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其實也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所以當“暴風號”所屬的兩位機師取得了一定戰果之後,亞瑟的這輪炮擊直接把這個戰團的mg數量再次打回兩位數。以炮塔高斯炮兩秒一輪的裝填速度,如果亞瑟能在之後的炮擊中保持這個成績的五成,每輪擊墜六架以上的敵機,再加上兩位機師的配合,用不了二十秒鍾,這個戰團將徹底被擊潰。


    “很好,現在我會把敵機全部覆蓋到陰影區裏,在我回收他們兩個的時候,亞瑟你盡情炮擊吧!”二十秒在洛雲曦看來實在是太久了,她直接駕駛“暴風號”直插戰團中心,讓陰影區籠罩整片空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動戰士W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卷並收藏機動戰士W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