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軌道炮的發射功率是固定的,這和發射軌道的承載能力有關。2000mm電磁軌道炮的發射能量上限就是5太焦,而這5太焦的能量將全部轉換成動能。


    根據動能公式,e=mv^2/2,在能量固定的情況下,炮彈質量與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想要加大炮彈重量,就會損失速度。想要提升炮彈的飛行速度,就得從減輕重量的方法著手。


    此刻因為“暴風號”位於距離l4基地10萬公裏遠的地方,如果以3000公裏的秒速進行射擊,炮彈的飛行過程差不多需要半分多鍾。盡管動能武器在太空中不會有明顯的能量損耗,但是如此漫長的飛行時間,足夠一艘戰艦做出恰當的規避動作。


    為了確保這一炮能夠命中目標,l4基地的火控手選擇了質量隻有正常十分之一的輕量炮彈,使其飛行速度達到了每秒一萬公裏。當然,這種輕量炮彈的殺傷力肯定是不如正常炮彈,在大規模艦隊戰中濺射效果不如常規炮彈,一般比較少使用。


    這樣一來,這枚超高速彈丸隻需要10秒鍾時間就能來到“暴風號”所在的距離。戰艦不同於機動戰士,擁有巨大的個體體型和飛行慣性,要想做一次有效的規避動作,需要的時間肯定不止10秒。


    當初在太美wh,那支uac編隊針對“風暴”4號機高斯炮攻擊所做的規避動作僅能算是微調,目的僅僅是避開主炮口要害,而不能完全躲避攻擊。所以對於正常的戰艦來說,麵對挨個邊就死的2000mm電磁軌道炮,10秒鍾就足夠致命了。


    但“暴風號”不是一般戰艦,覺醒者機組的能力不能以常規方式去理解。10秒鍾時間,借助“加速”能力的使用,這艘戰艦硬生生地完成了小角度轉向,成功脫離了電磁軌道炮的射擊軌跡,使得這座基美克要塞的處女作以射失告終。


    此時時間剛剛過去一分十秒,“暴風號”躲過了l4基地的第一次炮擊,而以風宇為首的機動戰士距離這座半成品要塞還有近10萬公裏。


    為了照顧哈格的“狂戰士”,整支隊伍以每秒350公裏的速度飛行,預計到達l4基地的時間是5分鍾。這麽長的時間,足夠基美克護衛隊一部分戰艦出港,也足夠他們發射至少一個中隊規模的mg。風宇將失去直搗要塞動力部進行斬首作戰的機會。


    風宇不是沒想過讓“風暴”3號機領著mg小隊先行一步,平均秒速達到500公裏的這部分機體隻要三分二十秒就能夠抵達。但是感性人格距離本體不能超過兩萬公裏,所以4號機必須以400公裏的秒速全速前進,才能保證不超出這個距離。


    這樣一來,這支隊伍將會斷成三截,前後距離將達到3萬公裏,並非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且3號機節約下來的一分四十秒也不是決定性因素,不可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理性人格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定集體行動,憑借己方的個人能力優勢強行突破gmp人的防線。隻要能夠把3號機送進要塞內部,哪怕犧牲這架超級機型,隻要能夠引發要塞動力爐核爆,不管從戰術還是戰略層麵都是awa-ker的勝利。


    當然,這隻是風宇的戰術構想,想要做到並不容易。uac聯邦軍可謂最了解風宇戰鬥風格的一支軍隊。從風宇成名之前開始,到之後與新非洲星係方麵軍第9艦隊,以及在太亞wh與“新亞洲號”,還有在新美洲星係的曆次戰鬥,他們都掌握著詳盡的影像資料,並且專門成立了一個“風暴”戰術反製作戰研究室來研究克製他的方法。


    l4基地的要塞化隻是uac聯邦采取的其中一種應對措施,除此之外,他們對於基美克護衛隊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強。這一切在uac聯邦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有一份正式的文件叫做《基美克2.0白皮書》


    在sc0108年4月之前,基美克護衛隊隻是一支實驗部隊,雖然保密級別很高,但是除了mg係列量產型及原型機之外,這支特種艦隊的其他配備並不算好。因為uac聯邦並沒有在短期之內將其投入主戰場的打算,也就沒有必要為這支艦隊配備太好的作戰裝備。


    但是從“暴風號”突襲m320星域之後,參謀長聯席會議意識到以基美克護衛隊現有的戰鬥力根本奈何不了“風暴”,而未來gmp人與覺醒者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是時候為這支艦隊進行升級換代了。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艦長們對“風暴”發自內心的恐懼,其實基美克護衛隊那天之所以會表現得那麽慫,主要還是因為風宇太狠了。為了幫“暴風號”殺出一條生路,他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采取對艦橋的殺傷攻擊。連續兩艘戰艦這麽被擊沉之後,剩下的艦長看到他的斬艦刀時,想到的隻有死亡,而不僅僅是失敗。


    所以在事後,除了艦隊司令因為帶頭後撤而被記大過之外,其他艦長的退縮行為都得到了原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美克護衛隊的戰艦接受了一次防護能力的升級。也是基美克2.0的核心內容,第二代r粒子護罩,又稱為r粒子護膜。第一代的r粒子護罩是以r粒子發生器為核心張開的一個球殼形護罩,直徑根據r粒子發生器功率大小,從幾百米到上千米不等。這種護罩能有效抵禦來自外部的粒子束武器及其他能量武器的攻擊,實用性非常強。


    但是這種護罩有一個問題,就是對護罩內部的能量武器缺乏必要的防護力。雖然機動戰士裝備的粒子束步槍及粒子束狙擊槍在r粒子護罩覆蓋範圍內同樣無法射擊,受到r粒子的幹擾,會出現炸膛現象,但是斬艦刀卻可以不受影響地正常使用。


    斬艦刀和戰績自身的粒子束主炮一樣,有反r粒子幹擾的屏蔽機構,可以在高濃度r粒子的影響下正常工作。如此一來,手持斬艦刀的機動戰士就成為這個時期戰艦最害怕的、無解的對象。


    為了應對這種一邊倒的狀況,深受其害的uac聯邦開始研究反製措施。其實自人類有軍工科技這門實用科技以來,一直就是在不停地反製再反製的研究中不停地進步。一樣新戰術誕生之後,誰能先找到反製措施,誰就能在未來戰爭中搶占先機。


    uac聯邦軍作為近年來被斬艦刀擊沉最多戰艦的一個國家,對於反製斬艦刀的需求遠超其他國家,所以他們很快就研究出了第二代r粒子護膜。


    r粒子護膜顧名思義,就是一層膜狀保護層,緊貼著戰艦外壁,而不是像初代的r粒子護罩那樣向外撐開。這樣一來,斬艦刀的攻擊就不再是在護罩內進行,而是需要先擊破護膜才能傷害到戰艦艦體。


    不過作為一項新生產品,r粒子護膜的強度還不行,無法徹底擋住斬艦刀的攻擊,隻能做到削弱。而且在麵對戰艦主炮攻擊時的效果也不好,會因為發生在艦體表麵的能量幹涉而傷及艦體裝甲板。


    所以短期之內uac聯邦不會把這種技術投放到主戰場上的那些一線艦隊,而是拿來給基美克護衛隊使用。這個安排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完全針對了基本不使用主炮的“暴風號”和斬艦刀無敵的“風暴”。


    有了r粒子護膜的保護,基美克護衛隊的艦長們就不再需要擔心自己的戰艦被“風暴”一刀擊沉。這樣一來,這些戰艦就能像“暴風號”那樣,直接加入到機動戰團之中,為gmp人機師們提供火力支援。


    除此之外,基美克2.0裏還有其他方麵的升級改造,全都是會給風宇帶來大麻煩的東西。


    隻是這些消息屬於軍事情報,萊昂納多的商業情報網擅長的領域畢竟不是在這方麵,對此一無所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動戰士W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卷並收藏機動戰士W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