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架“風暴”當中的5號機和3號機輪流出風頭的時候,最辛苦的其實是操控風宇本體駕駛1號機的人性人格。


    理性人格和感性人格都可以失敗,唯獨他不行。他要是完蛋了,哪怕衝在最前頭的3號機成功突入了dt2要塞,也會瞬間變成一架失去控製的無人-機。


    所以說他身上的擔子最重,是風宇引領dt2大會戰走向勝利的立身之本,是awaker一年之約能否最終完成的根本,是風宇一切未來的基本前提。


    輸了就是死亡,死了萬事皆休。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性人格實實在在正在經曆的苦難。


    3號機和5號機把他一個人丟在後麵,自己強突uac人的機動陣列去了,雖然也帶走了緊盯著他們的那一部分遠程火力,卻把四架專屬定製機型全部留給了1號機。


    雖說機體性能上的優勢讓人性人格不至於讓四位uac王牌給打敗,但他同樣也沒給對方帶去多少威脅。一方麵自然是因為人性人格的神棍屬性及聖母屬性在作祟,另一方麵則是uac人自己謹小慎微,不敢在他麵前暴露出一絲破綻。


    這幾位uac王牌根本就沒想過要當擊墜“風暴”的大英雄。“海洋”的前車之鑒實在是太深入人心,讓每一個與“風暴”戰鬥的機師都會生出一連串的疑問。


    就算我能擊墜他,“風暴”就真的死了嗎?


    如果眼前這架隻是無人-機,就算我能擊墜他,我能活著逃過“風暴”的複仇嗎?


    “死神”、“星雲”和“海洋”三位大人都無法擊敗的對手,如果在我麵前露出一個致命的破綻,那破綻是真的嗎?


    “海洋”大人之所以能擊墜其中一架“風暴”,也是因為對方使詐,而且還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是我,是否連擊墜一架“風暴”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疑問疊著另一個疑問,讓uac的王牌機師們在麵對風宇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如果說之前他們與風宇僅僅是王牌與超級王牌一個位階的差距,那麽早擊墜了“海洋”之後,晉升機神的“風暴”和他們的距離被拉得更遠了。


    任何一位沒有被欲望衝昏頭的uac王牌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機神“風暴”的對手。


    眼前這四位uac王牌可謂是相當的低調和隱忍,隻要沒有絕對把握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他們連靠近1號機都不願意。通常需要兩兩組隊,以四手對雙拳,確保1號機沒有額外的攻擊手段來擊墜他們,這些王牌才會靠近攻擊。


    更多的時候,他們僅僅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限製人性人格的活動範圍,然後依靠機動陣列和戰艦側舷炮塔的火力來攻擊1號機。


    如果一直維持這種局麵的話,人性人格倒也沒有多大壓力,他駕駛的1號機安裝了“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之後,自保能力遠強於過往。


    隻是高頻率使用這種模塊的話,一來對機體的引擎及其他相關部件有較大磨損,二來也會讓身體處於巨大的負擔之下。根據“暴風號”上醫官的說法,如果連續使用這種模塊進行一場一小時的高強度作戰,風宇身體內髒器官所累積的應力損傷足以讓他無法下地走動,必須立即進入營養槽裏進行幾個鍾頭的恢複治療才行。


    如果戰鬥持續兩小時,也就是說他在一場戰鬥當中使用十次以上脈衝激勵,他的內髒隨時有可能在之後的任何一次高過載機動當中碎裂,然後當場大出血死亡。


    “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雖然是保命的好東西,但是一旦過度使用同樣是一張催命符。


    而就在5號機和3號機突入uac人的機動陣列之後,人性人格就被迫使用了第一次脈衝激勵。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因為這兩架“風暴”已經和ms糾纏在了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遠程炮火矩陣對他們的攻擊。雖然有一部分不知變通的機師還在堅持向這兩架“風暴”進行遠程攻擊,但是那些遠程型的ms並不是炮火矩陣的構成部分,也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


    從一開始,這些遠程型機師就被賦予較為自由的權限,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角度及判斷,來選擇最合適的射擊目標。因此當5號機和3號機突入了他們的陣列之後,要想在準確地對這兩架“風暴”做出遠程攻擊並不容易,所以大部分的遠程型ms都將目標轉移到了1號機身上。


    如此一來,攻擊1號機的火力突然就變強了,而且其中還有上百的火力來自於專業射手,威脅毫無疑問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措手不及的人性人格不得不發動第一次長效脈衝激勵,借助整整長達10秒鍾的超負荷機動,來避開這一波突然加強的攻勢,並且借此適應新的節奏。


    此時掌控著風宇本體的人性人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身體所承受的巨大負荷。


    胸悶、氣喘、頭暈、眼花,以及內髒器官的隱隱作痛……


    這些細節性的東西無不在警告他,長效脈衝激勵偶爾為之還可以,長期使用就是在找死!


    飲鴆止渴的道理誰都懂,但是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隻要有一絲的機會,正常人都會把這個機會當成救命稻草牢牢抓住。


    排除多重人格的因素,風宇不是平常人,但肯定是正常人。哪怕是以神棍著稱的人性人格,也不會選擇以身殉道這條路。


    嗯,誰聽說過神棍自己會去殉道的,會以身殉道的都是那些被神棍忽悠的篤信者。


    作為自己三個人格中的三分之一,人性人格的脾性自然為另外兩個人格所了解。所以感性人格說他是神棍,而不說他是殉道者,就是知道這家夥除了有點聖母屬性之外,倒是沒有什麽自殘或者自我毀滅的傾向。


    按照人性人格自己說的,生存是人性之中排在首位的欲望,所以在麵對生死存亡關頭,才會有那麽多人暴露出醜陋的一麵,真正能夠置生死於度外的人少之又少。言下之意就是他也是以求生為第一本能,至於不願殺生的聖母屬性還得排在這個之後,兩者一旦出現衝突,自然是以生存為第一優先,大開殺戒也在所難免。


    至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佛主屬性,很遺憾,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即便是風宇這樣具有使命感的人,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本該由全人類承擔的重擔,他也沒想過要死而後已。他隻是有強烈的自信,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來承擔這副擔子。


    而且“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除了對機師身體的造成巨大的負擔之外,還有其他弊病。最明顯的一點就是10分鍾才能使用一次的強製性冷卻時間。


    要知道機師使用脈衝激勵絕大部分情況下是為了救命的,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需要連續使用兩到三次脈衝激勵的加速效果才行。因此對於很多機師來說,10分鍾冷卻時間使得“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變成了十足的雞肋,還不如那種隻有3秒鍾效果的普通脈衝激勵智能模塊好用。


    雖然論單次效果的話,普通脈衝激勵模塊不如長效模塊好,論每場戰鬥可使用的次數也不如長效模塊多,但是勝在靈活性強,沒有冷卻時間限製。


    把兩種模塊擺一起讓機師們進行二選一,相信隻要是思維清晰的,絕大部分機師都會選擇普通模塊。隻有風宇這樣的頂級機師才會在脈衝激勵的效果上做出更多的文章來,所以會有不同的著眼點和出發點,會選擇使用這塊夏氏精工新研發的長效模塊。


    其實“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並沒有這麽不堪,這塊芯片是可以與普通模塊的同時來使用的,隻要機動戰士機體內部增加一個插槽即可解決兩種模塊之間的矛盾。


    隻可惜這個產品是夏氏精工最新研發出來的新技術,還未投入實戰使用,也沒有量產化,更不可能提前讓機動戰士預留一個插槽給它使用。就連夏氏精工的產品都沒有預留一個插槽給長效模塊,就更不用說風宇的三架“風暴”了。


    除非是返廠交由m博士進行改造,否則以“暴風號”上的維修設備以及老邱的技術水平,還沒能力在這種擁有超高精密度的超級機型上隨便打補丁。


    機動戰士從誕生發展至今,也不過短短的28年時間,技術還遠沒到成熟階段,更沒有發展到零件模塊化的程度。整備官們能夠把機動戰士修好就已經能夠獲得高級技師稱號,要想動手改造機體,那隻有設計師才做得到。


    風宇為1號機選擇了長效模塊,考慮的絕不是保命,而是為了豐富攻擊戰術,利用那比一般脈衝激勵模塊多出的7秒鍾時間,玩一些不一樣的套路。


    但是實戰是檢驗一切新技術的唯一標杆,就像四年前風宇在wg1星域時,uac新非洲星係方麵軍第9艦隊使用的實驗武器集束震蕩彈和太空自走炮,便是因為不符合太空作戰的快節奏和高機動而胎死腹中,最終沒能實現量產化。


    而事實證明,風宇把“長效性脈衝激勵輔助模塊”安裝在1號機身上絕對是個錯誤,不但讓自己的身體承受了巨大的負擔,而且讓人性人格在麵對危機的時刻無法靈活使用脈衝激勵。


    長效模塊的使用釀成了1號機的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動戰士WS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卷並收藏機動戰士WS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