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遇到徐麗雲舉著小旗幟帶著參觀團準備登車去天汾參觀。徐雲麗和胡文楷差不多大,看見胡文楷立刻跑過來:“老板你在南通微服私訪啊。”
“徐雲麗哪來的微服私訪,今天陰天不能開飛機就和貝科夫從上海縣坐船來南通看看現在回天星。參觀團的反應怎麽樣?”
“參觀團的人沒有來之前以為前幾批都是吹牛的,在南通參觀時就被南通市場和碼頭鎮住了,下麵去天汾和永安參觀。他們開始連南通和海門有火車也不相信。”
胡文楷客觀地說:“嗯嗯,也不能怪他們交通往來不方便,訊息傳播不暢,人家要問你東北的情況你也不知道。”
“老板也對哦,不能怪人家。”
“我跟著你們參觀團一起吧,你就當我中途插隊的。”回程獨自坐著也是坐不如和參觀團一起。
“好的,我領你們倆一起來。”
這是吳江商會組織的參觀團年齡絕大部分在四十歲以上,上了火車一群群的趴在車窗往外看。
“王掌櫃你看鐵路旁的大路多寬啊,看小轎車還有卡車。這要多少錢花下去啊。”
“老李你看那煙筒有幾層樓高吧。”
“老李你看那糧倉大門上寫著南通糧庫,比你家的糧倉要大幾百倍吧。”
“何止幾百倍,我看我們吳江稻穀全部運過來也不夠裝。”
“看這是是米廠?我的天啊也太大了。”
“老何看好了還有麵粉廠,你看那豎起來的大鐵罐和樓房。”
“哎呀,南通人現在拽了泥腿子翻身了,不是我老何說我家那點產業要是以前放到南通絕對排上號,現在放在南通估計連尾巴都算不上。”那個姓何的老者歎口氣坐下來。
“老何現在我們吳江政策和南通一個樣,回去好好做我就不信我們吳江人比不上南通人。”姓王的生意人拍拍何姓老板肩膀安慰道。
徐雲麗在一旁散發天汾工廠分解出來的外包項目介紹書。這是公司為了盡快解決三縣民間資本投資去向,專門從天汾工廠分解出一批技術含量低的小項目給三縣民間資本投資建廠。漆包線廠,拉絲廠,手電筒廠,拉鏈廠、開水瓶廠、箱包廠等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
車廂裏安靜下來忙著看項目推薦書。車到天星鎮胡文楷起身和徐雲麗打聲招呼下車。
“徐小姐這是你同事?”國人喜歡八卦,一位老者問道。
徐雲麗眼神黯淡的說:“是我們老板,滬海道道伊胡文楷。”
“這麽年輕,人家是大官還和我們坐一起。”車廂裏議論紛紛。
不開飛機不用公司客輪,胡文楷從早晨七點離開181弄三號花了五個小時才到天星鎮。交通狀況已經在國內算先進的,要是一年前估計要兩天時間。
彈藥廠正式投產後,胡文楷心裏盤算至少有兩年時間忙產業和地盤的發展,太湖剿水匪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晚上胡文楷、李文俊、孫明輝三人對剿匪隊員做最後的確認。人選要求是江蘇本地的占三分之一,采用輪訓方式剿匪。剿匪具體事宜孫明輝全權負責,李文俊負責後勤物資和人員接送,傷員救護。
孫明輝決定還是親自去一趟太湖摸摸情況在做決定,挑了十名隊員隨身隻攜帶了手槍和一人兩顆*,做火車去了南通。
孫明輝身穿白襯衫、西褲、皮鞋一副少老板的模樣,在市場購買了一些棉布和小型機械後租了一條帆船往吳江駛去。船老大是常熟人很健談,孫明輝有意無意的說起太湖水匪厲害,船老大說隻能送你們到吳江,太湖他是不敢去。
太湖水匪太多還太凶猛,過路的船隻隻要被他們盯上弄不好小命都沒有。
官府不剿?先遣隊的副手宋智鵬隨口問道。
你們不懂太湖是兩個省管轄,江蘇這邊剿他們就跑到浙江,浙江剿匪他們就來江蘇。這些水匪和地方上大戶有聯係在官府裏有內應。你看哪家大戶不是高牆護院的,別說一般人怕他們連警察都不敢碰他們。
水匪身手厲害哦,宋誌鵬接著說。
不是嘛,據說幾個厲害的水匪能在水上行走,槍法百發百中。有個叫張大頭的水匪遇到他就倒黴了,船上隻要留一點財物不繳你就不要留頭了。有女眷在船上肯定被他糟蹋掉。
船家我們到吳江後還要去浙江宜興,這下夠嗆了別遇到水匪。孫明輝歎口氣。
你們最好不要雇吳江靠太湖邊的船,那些船大部分和水匪有勾結,你們剛出發就會有水匪跟上來的。看看你們東家這麽有錢人家肯定會盯上的。
三天後船到吳江縣城,孫明輝將船上的麵布和小型機械脫手後在縣城招搖過市的吃飯喝酒出手頗為大方。晚上一人換了一身衣服來到吳江警察局長家中。
驗證身份後警察局長將掌握的具體情況向孫明輝簡要的介紹一遍。
警察局長慚愧的說:“老板一直要打通吳江和浙江的水上商貿通道,水匪實在太猖獗了。沒有船敢從太湖水道大規模運輸商品物資,我們有愧老板的期望,據我們初步調查有可能有軍隊參與水匪。你們來了就好,有需要我們什麽的直接招呼一聲。”
“責職不一樣,你們負責地方治安,我們是專業搞這行的,有需要我會讓人來找你的,我們身份不能暴露。”說完孫明輝就離開了。
吳江菀坪鎮來了一隊客商為首的是一位年輕的富家公子,每天在鎮上閑逛不是喝酒就是泡在茶樓裏。經常對街坊鄰居說要是搞個船隊將吳江物資運到浙江肯定賺錢。
聽著公子的隨從說富家公子是上海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國外留學回來不久,在這停留考察菀坪鎮是否適合建倉庫,不久準備去宜興考察。
孫明輝在鎮上找了一條船,船家很爽快的答應送他們去宜興價格也挺公道的。
“船家聽說太湖鬧水匪很厲害,我看十有八九是假的,在菀坪鎮幾天壓根就沒有聽見水匪什麽的。”孫明輝搖著手中的折扇一口上海話。
船家是位皮膚曬的黝黑的壯實中年人,一雙看起來就不正經的眼睛四處飄著:“先生,太湖上哪有什麽水匪,都是嚇唬人的。有的商人想吞掉老板的貨故意說有水匪搶劫。”
“也是現在的夥計不能相信的,我這次自己親自壓貨我倒要看看有沒有水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還有人敢搶劫我是不信。”孫明輝嘴上說著往隨從看看。
“就這樣定,明天上午我用你的船去宜興。”
當天晚上宋誌鵬遠遠的跟隨者船家來到鎮上一戶大戶家前,船家敲門前四處張望了一番看四周沒有人,手搭上厚重大門上銅環敲擊了四五下,門隨後開了一條縫,船家側身進去了。
吳長富家,孫明輝讓留守的兩位隊員注意好隱蔽身份盯住吳長福家。
一早孫明輝一行九人來到碼頭,船家看見孫明輝幾人還提著木棍驚訝的問:“先生帶木棍幹什麽?”
“我們家少爺說萬一遇到水匪也可以用來防身。”
“這航道上哪來的水匪真是的,好吧小心點上船。”船家笑著站在船邊攙扶著孫明輝上了船。
船是一艘太湖特有的七帆船,頭尾兩具小帆,中間三具大帆,外加兩個風鬥,遠處看起來聳天直立。船老大加上船工一共六人。
中午船行到湖中央時一條船停在水道中央向船家喊話要借米說是米沒有了。
“是我親戚的船”船家解釋說。
孫明輝點點頭表示理解,轉身對宋誌鵬說:“你去把我箱子裏那本書拿來,閑得無聊看看書。”
宋誌鵬轉身到後艙行李處取書,船剛靠幫對麵船上就跳過來幾個持槍的水匪和船家一起往胡文楷所在的船艙走過來,船家在前引路:“當家的這次肥羊很好搞定,說不準還有贖金。”
呯一聲最前麵的船家倒在船板上,緊接著幾聲槍響後孫明輝走出船艙,為首的水匪左手抱著被打傷的右手準備跳湖被宋誌鵬一腳踹翻躺在船板上。分開審訊是龍王廟的必備,孫明輝才亮出匕首壓在匪首的脖子上,所有的一切就全部交代了。
吳江靠太湖邊的,幾乎把水匪成一個產業。吳長福家就擁有五十多人的水匪,船四艘。整個太湖流域水匪至少4000名。
夜晚兩艘帆船返回了菀坪鎮,在碼頭停了很久後,船上的人才押著匪首上岸。夜裏菀坪鎮一片漆黑,碼頭上停泊的幾條帆船靜靜的靠著碼頭,船上一點動靜也沒有。
孫明輝一行打著手電輕手輕腳的往鎮上走去,兩名留守的隊員半途中和他們接上,告訴孫明輝警察局的兩輛卡車已經停在鎮子外的大路上。
一行十二人來到吳長福家高牆下,宋誌鵬指揮著隊員戴上麵罩攀上高牆。孫明輝見手下隊員已經翻進吳長福家中後,三人押著匪首來到大門前扣響門上銅環。
“誰啊?”裏麵傳來剛睡醒的聲音。
“是我,事辦成了,回來見老爺的。”匪首回答道。
“怎麽才回來,吳老爺已經發火了。”
“路上有點事耽擱了。”
門吱吱嘎嘎的打開,匪首站在中間被槍頂著腰,兩名隊員拎著皮箱。
“徐雲麗哪來的微服私訪,今天陰天不能開飛機就和貝科夫從上海縣坐船來南通看看現在回天星。參觀團的反應怎麽樣?”
“參觀團的人沒有來之前以為前幾批都是吹牛的,在南通參觀時就被南通市場和碼頭鎮住了,下麵去天汾和永安參觀。他們開始連南通和海門有火車也不相信。”
胡文楷客觀地說:“嗯嗯,也不能怪他們交通往來不方便,訊息傳播不暢,人家要問你東北的情況你也不知道。”
“老板也對哦,不能怪人家。”
“我跟著你們參觀團一起吧,你就當我中途插隊的。”回程獨自坐著也是坐不如和參觀團一起。
“好的,我領你們倆一起來。”
這是吳江商會組織的參觀團年齡絕大部分在四十歲以上,上了火車一群群的趴在車窗往外看。
“王掌櫃你看鐵路旁的大路多寬啊,看小轎車還有卡車。這要多少錢花下去啊。”
“老李你看那煙筒有幾層樓高吧。”
“老李你看那糧倉大門上寫著南通糧庫,比你家的糧倉要大幾百倍吧。”
“何止幾百倍,我看我們吳江稻穀全部運過來也不夠裝。”
“看這是是米廠?我的天啊也太大了。”
“老何看好了還有麵粉廠,你看那豎起來的大鐵罐和樓房。”
“哎呀,南通人現在拽了泥腿子翻身了,不是我老何說我家那點產業要是以前放到南通絕對排上號,現在放在南通估計連尾巴都算不上。”那個姓何的老者歎口氣坐下來。
“老何現在我們吳江政策和南通一個樣,回去好好做我就不信我們吳江人比不上南通人。”姓王的生意人拍拍何姓老板肩膀安慰道。
徐雲麗在一旁散發天汾工廠分解出來的外包項目介紹書。這是公司為了盡快解決三縣民間資本投資去向,專門從天汾工廠分解出一批技術含量低的小項目給三縣民間資本投資建廠。漆包線廠,拉絲廠,手電筒廠,拉鏈廠、開水瓶廠、箱包廠等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
車廂裏安靜下來忙著看項目推薦書。車到天星鎮胡文楷起身和徐雲麗打聲招呼下車。
“徐小姐這是你同事?”國人喜歡八卦,一位老者問道。
徐雲麗眼神黯淡的說:“是我們老板,滬海道道伊胡文楷。”
“這麽年輕,人家是大官還和我們坐一起。”車廂裏議論紛紛。
不開飛機不用公司客輪,胡文楷從早晨七點離開181弄三號花了五個小時才到天星鎮。交通狀況已經在國內算先進的,要是一年前估計要兩天時間。
彈藥廠正式投產後,胡文楷心裏盤算至少有兩年時間忙產業和地盤的發展,太湖剿水匪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晚上胡文楷、李文俊、孫明輝三人對剿匪隊員做最後的確認。人選要求是江蘇本地的占三分之一,采用輪訓方式剿匪。剿匪具體事宜孫明輝全權負責,李文俊負責後勤物資和人員接送,傷員救護。
孫明輝決定還是親自去一趟太湖摸摸情況在做決定,挑了十名隊員隨身隻攜帶了手槍和一人兩顆*,做火車去了南通。
孫明輝身穿白襯衫、西褲、皮鞋一副少老板的模樣,在市場購買了一些棉布和小型機械後租了一條帆船往吳江駛去。船老大是常熟人很健談,孫明輝有意無意的說起太湖水匪厲害,船老大說隻能送你們到吳江,太湖他是不敢去。
太湖水匪太多還太凶猛,過路的船隻隻要被他們盯上弄不好小命都沒有。
官府不剿?先遣隊的副手宋智鵬隨口問道。
你們不懂太湖是兩個省管轄,江蘇這邊剿他們就跑到浙江,浙江剿匪他們就來江蘇。這些水匪和地方上大戶有聯係在官府裏有內應。你看哪家大戶不是高牆護院的,別說一般人怕他們連警察都不敢碰他們。
水匪身手厲害哦,宋誌鵬接著說。
不是嘛,據說幾個厲害的水匪能在水上行走,槍法百發百中。有個叫張大頭的水匪遇到他就倒黴了,船上隻要留一點財物不繳你就不要留頭了。有女眷在船上肯定被他糟蹋掉。
船家我們到吳江後還要去浙江宜興,這下夠嗆了別遇到水匪。孫明輝歎口氣。
你們最好不要雇吳江靠太湖邊的船,那些船大部分和水匪有勾結,你們剛出發就會有水匪跟上來的。看看你們東家這麽有錢人家肯定會盯上的。
三天後船到吳江縣城,孫明輝將船上的麵布和小型機械脫手後在縣城招搖過市的吃飯喝酒出手頗為大方。晚上一人換了一身衣服來到吳江警察局長家中。
驗證身份後警察局長將掌握的具體情況向孫明輝簡要的介紹一遍。
警察局長慚愧的說:“老板一直要打通吳江和浙江的水上商貿通道,水匪實在太猖獗了。沒有船敢從太湖水道大規模運輸商品物資,我們有愧老板的期望,據我們初步調查有可能有軍隊參與水匪。你們來了就好,有需要我們什麽的直接招呼一聲。”
“責職不一樣,你們負責地方治安,我們是專業搞這行的,有需要我會讓人來找你的,我們身份不能暴露。”說完孫明輝就離開了。
吳江菀坪鎮來了一隊客商為首的是一位年輕的富家公子,每天在鎮上閑逛不是喝酒就是泡在茶樓裏。經常對街坊鄰居說要是搞個船隊將吳江物資運到浙江肯定賺錢。
聽著公子的隨從說富家公子是上海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國外留學回來不久,在這停留考察菀坪鎮是否適合建倉庫,不久準備去宜興考察。
孫明輝在鎮上找了一條船,船家很爽快的答應送他們去宜興價格也挺公道的。
“船家聽說太湖鬧水匪很厲害,我看十有八九是假的,在菀坪鎮幾天壓根就沒有聽見水匪什麽的。”孫明輝搖著手中的折扇一口上海話。
船家是位皮膚曬的黝黑的壯實中年人,一雙看起來就不正經的眼睛四處飄著:“先生,太湖上哪有什麽水匪,都是嚇唬人的。有的商人想吞掉老板的貨故意說有水匪搶劫。”
“也是現在的夥計不能相信的,我這次自己親自壓貨我倒要看看有沒有水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還有人敢搶劫我是不信。”孫明輝嘴上說著往隨從看看。
“就這樣定,明天上午我用你的船去宜興。”
當天晚上宋誌鵬遠遠的跟隨者船家來到鎮上一戶大戶家前,船家敲門前四處張望了一番看四周沒有人,手搭上厚重大門上銅環敲擊了四五下,門隨後開了一條縫,船家側身進去了。
吳長富家,孫明輝讓留守的兩位隊員注意好隱蔽身份盯住吳長福家。
一早孫明輝一行九人來到碼頭,船家看見孫明輝幾人還提著木棍驚訝的問:“先生帶木棍幹什麽?”
“我們家少爺說萬一遇到水匪也可以用來防身。”
“這航道上哪來的水匪真是的,好吧小心點上船。”船家笑著站在船邊攙扶著孫明輝上了船。
船是一艘太湖特有的七帆船,頭尾兩具小帆,中間三具大帆,外加兩個風鬥,遠處看起來聳天直立。船老大加上船工一共六人。
中午船行到湖中央時一條船停在水道中央向船家喊話要借米說是米沒有了。
“是我親戚的船”船家解釋說。
孫明輝點點頭表示理解,轉身對宋誌鵬說:“你去把我箱子裏那本書拿來,閑得無聊看看書。”
宋誌鵬轉身到後艙行李處取書,船剛靠幫對麵船上就跳過來幾個持槍的水匪和船家一起往胡文楷所在的船艙走過來,船家在前引路:“當家的這次肥羊很好搞定,說不準還有贖金。”
呯一聲最前麵的船家倒在船板上,緊接著幾聲槍響後孫明輝走出船艙,為首的水匪左手抱著被打傷的右手準備跳湖被宋誌鵬一腳踹翻躺在船板上。分開審訊是龍王廟的必備,孫明輝才亮出匕首壓在匪首的脖子上,所有的一切就全部交代了。
吳江靠太湖邊的,幾乎把水匪成一個產業。吳長福家就擁有五十多人的水匪,船四艘。整個太湖流域水匪至少4000名。
夜晚兩艘帆船返回了菀坪鎮,在碼頭停了很久後,船上的人才押著匪首上岸。夜裏菀坪鎮一片漆黑,碼頭上停泊的幾條帆船靜靜的靠著碼頭,船上一點動靜也沒有。
孫明輝一行打著手電輕手輕腳的往鎮上走去,兩名留守的隊員半途中和他們接上,告訴孫明輝警察局的兩輛卡車已經停在鎮子外的大路上。
一行十二人來到吳長福家高牆下,宋誌鵬指揮著隊員戴上麵罩攀上高牆。孫明輝見手下隊員已經翻進吳長福家中後,三人押著匪首來到大門前扣響門上銅環。
“誰啊?”裏麵傳來剛睡醒的聲音。
“是我,事辦成了,回來見老爺的。”匪首回答道。
“怎麽才回來,吳老爺已經發火了。”
“路上有點事耽擱了。”
門吱吱嘎嘎的打開,匪首站在中間被槍頂著腰,兩名隊員拎著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