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雲我建議文化協會的事向梁啟超先生多請示多征求他的意見。關於報刊整頓的事還是揪住小報不放手,那些有影響的大報引導他們,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引導他們。實在不行就按老板說的提供給他們假新聞再整頓。”吳紅霞按了一下辦公桌上電鈴,劉文勤推門進來,他是對吳紅霞畢恭畢敬,他是吳紅霞將他帶進這棟大樓的。


    “劉文勤給張紅芳打電話,讓她下午來吧,下午我有一個小時時間給她。還有各縣的報告必須經過本省閱簽後才能送到我這,告訴他們做事要有規矩。”


    吳紅霞指著辦公桌上堆成小山的文件說什麽壞習慣連鄉鎮要錢的報告居然送到老板辦公室了。


    “老板在家也是這樣?”


    “吳校長,老板對這些文件從不過目,一般直接交秘書室篩選,必須要辦的讓秘書室寫上意見退回省裏辦理。”劉文勤將所知的告訴吳紅霞。


    “啊。老板也真懶,不過這方法也蠻好的,行!你搬回秘書室處理去吧。處理意見要留備份。”


    劉文勤一走,徐麗雲站起來走到吳紅霞身旁說:“吳姐,老板這椅子好坐嘛?我來試試。”


    “好坐個屁,我是一天到晚被文件纏住,整個大樓居然沒有一個服務員。在這買個飯菜還得自己掏腰包,還虧老板錢放在劉文勤身上,我就用他錢吃飯。”


    “老板這裏是這樣啊,我還以為這大樓裏全包呢,吃飯不要錢,所有一切都不要錢,還有服務員。”徐麗雲不敢相信。


    “他這啊,分的比誰都清,該出錢的必須是自己出錢,唯一不要自己出錢的就是水電。”吳紅霞不滿的說。


    “這樣也好,底下人就不敢亂來了,我看老板這製度可以向全黨推廣。”徐麗雲明顯喜歡上老板的製度。


    吳紅霞笑起來:“你是來取經的?也行我也覺得這樣公私分明有利於管理。”


    “吳姐老板去哪裏了?好久不見他人影了,孫大明到處找他。”


    “徐麗雲,這個問題你最好別問我了,我真的不知道,估計我不夠級別,我隻知道他有事去了,其餘的一概不知。”


    徐麗雲明顯失望,她今天來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探聽老板這段時間去哪裏了。站起來向吳紅霞告別,走到一半掉頭問:“吳姐你真不知道老板去哪裏了?”


    “你就別問了,我估計你問所有人,誰也不知道,說不定他就在隔壁房間聽你說話呢。”


    聽吳紅霞這麽一說,徐麗雲嚇的趕緊離開。


    吳紅霞手托住頭在想,胡文楷到底去了什麽地方,搞的這麽神秘。她懷疑胡文楷去了東北,因為前一段時間一批骨幹分批去了東北。


    她叫進來劉文勤說:“你去把東北的文檔取來。”


    劉文勤為難的說:“吳校長,東北文檔你無權調閱,隻有老板才能調閱,沒有老板的簽字我即使去檔案室拿也拿不出來。”


    這下吳紅霞確定胡文楷肯定去了東北,她心裏焦急東北的情況她了解,隻有一個縣的根據地,武裝也很少。老板此次去東北真的是太危險了,剛痛打了張作霖一頓隨後自己就偷偷跑去東北。


    要是給張作霖發現豈不是要他命,她想到這壓根不敢再想下去。


    杭州、上海、蘇州、南京市民捐贈的舊衣物整整裝了一列火車運到蚌埠。杜紫鵑在火車站指揮著裝運工將舊衣服裝卸到板車直接向淮北、蒙城、阜陽一帶運送。


    她一個黃花大姑娘每次下鄉看見衣不遮體的男子真不好意,一個五口之家居然湊不出一條褲子來。這列車雖然運送的是市民穿舊的衣物,但對皖北貧苦的農民來說算是一件福事至少可以遮體。


    她的座駕是胡文楷的轎車,她在天星鎮死纏爛打將胡文楷的轎車搞到蚌埠使用,胡文楷當時笑了笑說這轎車是獎勵她紮根安徽的獎勵。


    她在擋風玻璃下方看到有crt英文縮寫,立即就明白了是卡羅塔寫的,這車肯定是胡文楷第一輛轎車。搞到車後她沒有安排駕駛員而是自己駕駛,在工具箱的隔斷中她找到一把m1911手槍。她獨自駕駛時總是習慣將手槍放在副駕駛座位上。


    舊衣物的分發隻能采取平均主義,一戶隻分發三件衣服,能夠遮體就可以,指望禦寒是不可能的。


    就是這簡單的滿足讓他們在皖北的工作得到廣大貧民的支持,高金昌的部隊經過淮北平原時看見道路兩側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民工。


    人民是樸質的,你隻需要心裏裝著他們,他們會用十二萬分的力氣回報你,這是胡文楷在高層會議上說的話。


    短短的一個月不到皖北平原上的各縣之間的砂石路已經貫通,抽調的民工在路旁修建灌溉水渠,這是道路工程的一部分。


    整個皖北完全變成了一個巨大修整地球的作坊,水庫、路邊的防護林、田畝的平整、引水渠。以工代賑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隻要出工必定解決吃飯,這不省政府運來衣物分發給各家各戶,以前誰會管他們死活,一切都在改變,聽說九月後七歲以上兒童免費讀書還能減免家裏稅賦。


    唯一不好的是,女孩也要讀書,女孩不送去讀書家裏稅賦加倍。這些淳樸的莊稼漢也認了,不就多送一個小孩讀書嘛,再說讀書還能供應午飯。


    前一段時間鄉裏運來十幾車叫著化肥的肥料,有農業技術員指導各家各戶免費使用,農技員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指導他們使用化肥的最佳時機是陰雨天前馬上要下雨的時候(早晨和傍晚最佳),化肥都是一些顆粒狀的遇到高溫和潮濕的環境都會反應轉化,而在雨水來臨後化肥能夠很好的溶解,這樣在土壤中分解後才能更好的吸收。


    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有利於土壤有機質更新,激發原有腐植質的活性,提高土壤陽離子的代換量,有利於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增加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性能、緩衝性能和作物的抗逆性能;有利於協調氮素均衡穩定、長效,提高氮、磷、鉀肥利用率。


    對於從沒有見識過化肥的農民,壓根不信一簸箕白色小顆粒可以使糧食增產20%。不過這段時間他們不得不信複進黨的,能帶給他們一切的複進黨不會騙他們的。


    農戶按照農技員的教導,各五行撒一把化肥,手要象漏鬥一樣將化肥散開。


    胡文楷用工資讚助的三所小學,劉朝暉將這三所小學分別設在太和、六安、霍邱。三所梁啟超小學落戶在安徽,杜紫鵑可是操足了心。親自跑三處查看工程進展情況,還發電報給吳紅霞求助要教師。


    胡文楷的錢用他老師名字修建的學校,她能夠不上心嘛。杜紫鵑想來想去自己也投了三千元購買課桌和教學設備,自己擔任這三所小學的名譽校長。她也隻有用這種方法向胡文楷示好。


    安徽本身就是一個貧瘠的省份,雖然占有獨天獨地的地理位置,也經不住幾十年軍閥混戰和政客無恥的盤奪,不過對杜紫鵑她們算是好事,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盡情的勾畫未來。


    經過韓曉軍、徐生福和孫曉瀾的血腥鎮壓,安徽土地上很難看到一處擁有一百畝以上的地主莊園。用外界的評論胡文楷在短短一個月不到血腥鎮壓了土豪劣紳三十多萬人,當然其中不少是封建會道門的信徒。


    幾千名複進黨幹部充實到鄉鎮一線充當起農村幹部,這兩個月全力組建村民委員會。複進黨的教程中明確寫到村民委員會是複進黨的毛細血管,隻有毛細血管暢通了複進黨才會得到源源不斷的養份供給。


    越是貧困的地方越是阻力小,皖北一片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簡直象是過年一樣熱鬧,一個村的男女老少一個不缺的參加選舉。工作組負責唱票,維護選舉秩序,選舉意圖基本能夠得到落實。當選的委員從心底擁護複進黨,主動要求參加基礎設施建設。往往是這邊當選,那邊拿起鐵鍬參加水利設施建設。


    阻力最大的反而是富裕的江南地帶和徽州地區,這邊宗族勢力相當大,村民委員會在這邊推行的極不理想,選舉出的村民委員會如果得不到宗族的承認,所有工作得不到支持和開展。


    這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事,後世即使到了七十年代也不能改變徽州的這邊宗族觀點,直到後來交通發達了,人員流動起來才徹底將宗族勢力削弱下去。


    他們四個人商量暫時將精力集中在皖北和皖中地區,皖南暫時放緩步驟,先易後難。集中精力將淮北和淮南煤礦開發出來,解決徐州日益擴大的能源需求量。


    公司的投資已經進入安徽,鳳陽的玻璃生產基地已經開始興建,順利的話年底可以投產。


    李季平建議大力推廣桑樹種植,按照公司發展要求安徽農民開展蠶絲養殖。桑樹種植對於安徽很容易實現,胡昌錦表示立即組織樹苗在道路兩側種植桑樹,村的共用荒地種植桑樹。這件事被四人集體一致通過,立刻投入實施階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的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鳥03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鳥039並收藏民國的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