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晁蓋便命人在聚義廳前擂鼓聚將,三通鼓響,梁山上的一眾頭領都陸陸續續的到了聚義大廳,紛紛落座,朱貴便將朝廷大軍征討梁山的情報當眾念了出來。


    朱貴的話音剛落,李逵便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咧著大嘴,說道:“哈哈哈,哥哥,終於有仗要打,俺鐵牛都快要憋瘋了,這一次可得帶著俺。”


    “哈哈哈,鐵牛兄弟莫要著急,此次那官軍足足有八萬多,仗有得你打的,先坐回去,且聽聽眾位兄弟如何說。”晁蓋看著李逵上躥下跳便覺得好笑,當下便朝著李逵說道。


    等到李逵坐了回去,呂將這才開口說道:“哥哥,眾位兄弟,此次官軍人強馬壯,兵精將勇,來者不善,我等應當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場惡戰不遠了。”


    晁蓋聽得呂將的話,讚同的點了點頭,說道:“此次官軍的主帥便是西北軍威名赫赫的大將蓋世無雙紀安邦,此人文韜武略,武藝高強,不得不防,也不可小視。”


    “那辛從忠和鄧宗弼二人小弟也是有所耳聞,那辛從忠使丈八蛇矛,身長八尺,使得一手好飛標,百發百中,端得是萬夫不當之勇,還有那個鄧宗弼,身長七尺五六寸,雙目有紫棱,開合閃閃如電。使兩口雌雄劍,各長五尺餘,素有驍勇之名的上將,這鄧宗弼在沙場之上每每於頭陣出戰,挫敵銳氣。二將都不是良善之輩。”晁蓋的話音剛落,雲天彪站起來說道。


    雲天彪說完,旁邊的董平也是開口說道:“哥哥,眾位兄弟,小弟在河北邊軍和禁軍之中都待過幾年,那東京管轄的八個都監小弟也是認識,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富賈家庭出身。年少時拜了幾個江湖師父,學得一手馬上步下都能使的好鐵棒。蓄須立誌建功立業。後來從軍,童貫愛他的武藝以及胡子,便收他做了親隨。段鵬舉初時不了解童貫,後來發現此人喜歡弄權,禍國殃民,從此深恨之。盡管表麵上對童貫仍保持恭順,實際上卻是無奈異常。被派往睢州任兵馬都監。”


    “鄭州兵馬都監陳翥出身武將世家,自幼學刀,長期官位不高,一次與其他低級武將一同給朝廷大臣演練刀法時,連續擊殺三將,蔡京等都要將他捉拿審問,童貫卻說不必,並將他收到自己麾下,從此成為心腹,後又派往鄭州做兵馬都監,頗有地位。”


    “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出身士人家庭,知書達禮,文武兼修。本來不願一生戎馬,無奈家中兩個哥哥都走的文官之路,再加上自身學武頗有天賦,隻得聽從家族安排參加武舉。進入官場後,各種陰差陽錯之下,成為了童貫一派的人,盡管吳秉彝本人對童貫並不很欣賞。”


    “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此人乃是童貫的忠實走狗,是童貫撈取錢財的得力助手。後來更是打著童樞密的幌子愈加放肆,人送綽號“扒層皮”。童貫怕韓天麟的行為可能危及其自身的形象,於是讓他去做唐州兵馬都監,離開東京城。”


    “許州兵馬都監李明,大名府都監李成的同族兄弟,與李成有類似的爬上高位的理想。兩人形成競爭關係,李成投了蔡京一派的梁中書,李明便投到童貫一派。李明武藝不如李成,但由於更擅長為人處世,很快就成為童貫的心腹。本來童貫想將李明提到更高的位置,卻被其他一些大臣聯合阻撓,最後李明隻能被派往許州做兵馬都監。”


    “鄧州兵馬都監王義破落戶出身。槍棒上,從小跟著幾個使槍賣藥的學過一招半式;卻對暗器特別感興趣,因用暗器打傷一個公子,被捉拿,後來那公子的家族被童貫等扳倒,王義便被偷偷放了出來,又被童貫收為親隨。後來為討童貫歡心自宮,也做了個太監。在宮中充當童貫的打手,黨同伐異,有人稱他是“忘義”。後來在另一些大臣的壓力下,童貫把王義派到鄧州任兵馬都監。”


    “汝州兵馬都監馬萬裏出身北方邊地,有胡人血統。原來在幾家富戶當過教師,經一家主人介紹,投到童貫一個門人處做兵士,後來一路得到提拔,做到洳州兵馬都監。酒量極大,待人豪爽。”


    “嵩州兵馬都監周信莊稼漢出身,力氣很大。後投軍做得了個牌軍,又到童貫之弟童貰處任職。童貫見他武藝不錯,就把他提拔到自己部下,成為一員親信武將。後來童貫為了鞏固其勢力,就把周信派回其老家嵩州做兵馬都監。”


    這八都監之中有忠有奸,但是無一例外都是童貫的親信心腹,那日在宣和殿上皇帝將這八個人送到紀安邦的麾下也未免沒有製衡高俅的心思,畢竟紀安邦是高俅的親信。


    董平說完之後,林衝也是站了出來,說道:“既然先鋒,大將都介紹了,那這後軍的四個將官便小弟說吧,文世崇,馬世明,郭世廣,趙世珈四個都是東京汴梁禁軍中的將領,小弟在禁軍之中當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這四個人都曾經在小弟的手底下做過將官,再熟悉不過,這四個人本事還是有的,不過人品卻是低劣的很,跟著高俅老賊的身後,狐假虎威,人都稱他們四人為禁軍四狗,痛恨不已。”


    等到將官軍的幾個個主要的將領都介紹完了之後,晁蓋便開始點將,當下梁山上的馬軍九營步軍九營並親衛營,狼牙營,神火營,獅虎營,神箭營,神威營,破軍營。共計三萬七千軍馬,另著呂將為軍師,公孫勝任參軍,雲天彪,林衝隨軍,吳用黃文炳坐鎮梁山,守備軍合營留守梁山兩處。


    大軍分撥已定,梁山軍馬離開了梁山,在獨龍崗安營紮寨,此時的獨龍崗已經是梁山的橋頭堡,而且官軍紮營的位置正好是獨龍崗的外圍。


    卻說官軍先鋒大將翻天虎鄧宗弼和病翼德辛從忠二人奉令探道,前麵不到十裏路程,便撞見梁山泊一枝巡哨人馬,旗號上大書雙鞭呼延灼,當下辛從忠聽得是朝廷的叛將再次,便是怒火中燒,拍馬上前,迎著呼延灼便鬥。


    兩個人你來我往戰了二十回合,那辛從忠手中一杆丈八蛇矛使得出神入化,呼延灼手中一對鋼鞭也是密不透風,一時間誰也奈何不得誰,兩個人打的正憨,隻聽得旁邊一陣鑼鳴鼓響,左右各擁出五百梁山軍士,兩下裏殺奔過來,辛從忠見得梁山軍馬有援軍,恐怕受困,蕩開一槍,撥馬便走,後麵的呼延灼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當下也不追趕,徑自回獨龍崗報信去了。


    那翻天虎鄧宗弼領著後麵的軍馬過來接應辛從忠,剛才辛從忠騎馬跑的太快,鄧宗弼統領大軍這才落在了後麵,此時見得辛從忠跑了回來,當下便問道:“兄弟,怎麽樣?可曾見到了那梁山賊寇?”


    “見到倒是見到了,而且我們還過了幾招,那呼延灼不愧是鐵鞭王呼延讚之後,一身武藝比你我二人隻高不低,而且那梁山的軍馬那是精悍,進退有度,裝備精良,便是西軍也不過如此,梁山強大看來也是有原因的。”聽得鄧宗弼問起,辛從忠歎了口氣說道。


    兩個人又感歎了一陣便各自領兵回去了,已經見到了梁山的巡哨,這就說明梁山的大營已經離他們不遠了,而且根據情報來說前麵不遠便是梁山的屯兵之所獨龍崗,想必那梁山軍馬必定駐紮在那獨龍崗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發白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發白首並收藏重生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