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漠埋頭顱


    “逃!”此時荀當的腦子裏隻有這麽一個念頭,麵對五年前便已歸真境的拓跋蘇,二人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一時餘勇能彌補的。


    三把長刀陡然歸鞘,荀當全力催動體內內息,駕馭輕功轉頭飛去。


    拓跋蘇麵色如常,右手微握,低喝一聲:“起!”


    隨著這一聲低喝,拓跋蘇身後的兩柄短槍同時飛出,直衝天際,片刻之間便已到了荀當頭頂。


    “落!”又一聲低喝,兩柄短槍陡然乍現一抹光暈,伴隨著如潮威勢功向荀當。


    駕馭輕功飛在空中的荀當見此威勢頭皮一麻,不及多想,一把長刀抽出,內氣盡數灌於刀中,迎上了兩柄短槍。


    “哐!”的一聲巨響,兩者相交仿若驚雷,散出的餘波將荀當身下荒漠擊成一道巨坑,深數尺,寬不知幾許。


    一擊之後,兩柄長槍飛回拓跋蘇身後,荀當直接墜入巨坑之中。


    此時的荀當渾身盡是鮮血,持刀的右臂已然能看得清白骨,嘴裏更是一口接著一口鮮血湧出。


    拓跋蘇緩緩走到巨坑邊上,夜色之中,隻能勉強看到坑中的一道黑影,但是不用多想,荀當此時必然身負重傷。


    不是看不起荀當,他對自己的實力還是有自信的。


    “荀將軍,你若縮在城中,憑借你那四萬軍士,老夫還真拿你沒轍。”拓跋蘇陰惻惻的聲音響起,躺在巨坑之中的荀當更是無力還口。


    緩緩閉上雙目,荀當此時對尹州充滿著擔憂。


    本來他和徐涼生皆是以為對方的目標是弓月城,但事實證明,二人都想多了,曹莽的申時並不重要,對方隻是隨便挑了一個人。目前來看,對方的目標一直都是尹州,自己卻冒然出城致使身陷囫圇。


    自己一死,青浮軍上下既缺了主帥也沒有了能獨當一麵的強者,一個反虛修士都沒有,一旦拓跋蘇入城,誰能拖住他片刻?隻要拓跋蘇沒有蠢到孤身跳入軍陣之中,他拓跋蘇一人便能殺掉近千軍士。


    “荀將軍,當年你我兩軍戰於歸義,我家殿下更是禦駕親征,時至今日,殿下都記掛著荀將軍呢,恨不得生食汝肉,我這做臣子的,必然是要為王上分憂的。”拓跋蘇一屁股坐在了巨坑之上,微冷的聲音回蕩在這杳無人煙的大漠之中。


    當年拓跋蘇敗於王府高手,身負重傷,還沒等傷勢好轉,羌地十二萬大軍便被西涼盡數殲滅了,羌王宇文都夏更是被生擒於陣前,而當年生擒宇文都夏之人,正是前鋒主將荀當。


    雖說後來宇文都夏在付出了一定代價之後逃回了羌地,一直以此為恥,但是由於元氣大傷的羌地實在不易再興刀兵,便遲遲沒有機會報仇。


    可如今機會來了。時過境遷,羌地經過幾年的積澱,元氣漸漸恢複過來,而荀當又恰好是邊城守將,自然第一時間就來尋荀當的晦氣。


    此時的西涼看起來一片大好,但是宇文都夏一眼便看出來西涼的局勢實際甚是凶險。


    十五萬大軍為何壓陣於塑方?說明西涼已經徹底和朝廷撕破了臉皮。而草原也因為先前一役對西涼恨之入骨,明年開春必有一場大戰。


    說白了,此時的西涼乃是腹背受敵,羌王又怎能不來分一杯羹呢?


    “荀將軍安心上路便是,你那尹州城裏的袍澤不久便會去尋你,我羌地十萬大軍不日便要開到城下了。”


    聽到這一句,荀當心底立時泛起無盡的悲哀,自己身死便罷了,尹州可不能丟。


    一旦尹州陷落敵手,那麽羌地便都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糧草再無需擔憂。


    而草原也絕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一定會和羌地聯手共用尹州,那麽整個西涼西境陷落就隻是時間問題。


    “這就是你說的戰事麽?”荀當心裏想到徐涼生先前的話,轉而便沒了這個念頭,徐涼生所說的戰事應該是指草原,此時羌地的突然出手是誰都沒有意料到的。


    多年未有一絲聲響的羌地一出手便是大手筆。


    荀當此時也泛起了些許的悔意,自己一軍主將,駐守的尹州西臨羌地、北通草原,自己卻一直盯著草原,沒有對羌地有所防範,乃至羌地浩浩蕩蕩十萬大軍即將開到自己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他怎麽就忘記了時節問題,草原部落入冬之時何曾起過戰事,怕是部落的牛羊都照顧不過來,而反觀西羌則不同,早年間,入冬之時便是羌軍最活躍的時候,羌民生於高原,最是耐得住苦寒。


    拓跋蘇帶著兩名蜀山劍士轉身走了,隻留下一個躺在巨坑之中即將身死的荀當。


    大風呼嘯,一層又一層的沙土逐漸蓋在了荀當的身上。


    不到半個時辰,巨坑已被填平。


    大漠依舊,滾滾黃沙掩得住大好頭顱。


    次日,新兵訓練照舊,隻是換了名領頭校尉,不過一樣讓人苦不堪言。


    僅用內息覆蓋傷勢的徐涼生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是不動用內息,這些自幼在西涼長大誌在從軍的少年,哪個身板不比徐涼生一介書生強?


    剛開始的時候,徐涼生還能憑借被內息塑造的筋骨輕鬆一些,可越往後徐涼生就越吃力,而反觀這些人,剛開始的時候舉半個時辰的柳葉刀都要哆嗦幾下手臂,可到了後來反而越來越輕鬆。


    “到底是底子薄啊……”徐涼生看著身邊這些精壯新兵,心裏也有了一些盤算。


    徐涼生就算有內氣優勢,煉體比其他人要快些,但是十幾年的劣勢哪是幾天就能拉回來的?


    眾人皆是疲憊不堪,皆是專心與手中的長刀,無人去關注站在高台之上的校尉。


    無人發現,這校尉臉上蒙著一層陰鬱。


    將軍一夜未歸。


    此事已然是軍中高層盡知的事情了,不出兩天,這件事全營皆會知曉。


    “軍中哨騎以及將軍親衛營軍士盡數派出去尋找將軍蹤跡。”青浮軍與其他軍營不同,軍中沒有副手,除了將軍荀當,剩下的便是六大都尉。


    “新兵訓練不可暫停。”


    “傳訊刺史府,今夜開始實行宵禁。”


    “眾營即刻起開始備戰。”


    “所有士兵未經許可不得獨自出營。”


    此時正在發號施令的便是六大都尉中領頭的端木良佑。


    對於端木良佑,其他五大都尉還是很信服的。除卻一身直指反虛的修為,最讓無人敬佩的是端木良佑的身世。


    端木良佑出身端木世家,其祖父端木淳是第一代西涼王的老班底,乃是根正苗紅的將門嫡子,隻是幾年前涼羌大戰,其一家被西羌第一高手拓跋蘇盡數屠盡。


    而也正是這一家用生命的代價才生生拖住了即將逃走的拓跋蘇,隻是拓跋蘇重傷,否則涼羌大戰便會是另一個結局了。


    端木良佑作為僅剩的家族子弟,自然被莫通山寄予厚望,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軍都尉,再過幾年便是獨當一麵的將軍了。


    不光受高層重視,下麵的兵士也十分尊重端木良佑,嚴格的來說,是敬重端木一家的忠義。


    而端木良佑也沒有讓西涼上下失望,不光修為進步神速,軍事謀慮也領悟的極快。


    此時代為發號施令的端木良佑其實心底十分慌亂,雖然麵上看著波瀾不驚,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將軍恐怕凶多吉少了。


    荀當一直是位守規矩的將軍,昨夜雖然是為了追殺凶手去,但是荀當絕不會棄城不歸。而此時荀當尚未歸來,隻能說明他現在回不來。


    尹州附近盡是荒漠,說明荀當不可能正被圍攻,也不可能是因傷未歸,因為大漠之中藏不了人。


    那麽隻能說明荀當被旗鼓相當的高手拖住了,甚至被更強的高手斃於大漠。


    待眾兵卒皆領命出去之後,隻剩下端木良佑和五大都尉之時,端木良佑一改方才的鎮定之色,兩手扶著書案,額頭上開始冒出些許的汗水。


    “諸位,恕我直言,將軍隻怕是凶多吉少了……”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其中一個眼角帶著疤痕的大漢問道:“端木老弟何出此言?”


    “這百裏荒漠何處藏人?這萬千風沙隻能蓋得住死人!”端木良佑悲從中來,眼淚嘩嘩的往下流,片刻之間已是泣不成聲了。


    “將軍若是身死,尹州威矣。”一名都尉沉聲道。


    端木良佑也顧不得傷心,低下頭死死的盯住地圖,說道:“陳兄,除卻我,這軍中隻有你修為最高,你即刻動身一路向南前往歸義,路上隻要遇到人立刻跑回來。”


    “歸義?我們若是求援當向弓月城或是肅州啊……”那姓陳的都尉一臉疑惑。


    “不可,弓月城與肅州盡皆在尹州以東,昨日將軍便是向東追擊一去不返。”端木良佑沉聲道。


    一抱拳,陳姓都尉便要出帳。


    “陳兄……一路保重!”端木良佑一把叫住此都尉,猶豫半天,隻說出了這一句。


    眾人皆是心情沉重,誰都知道此時出去求援才是最危險的活。


    但是卻必須求援。


    此時,羌地十萬大軍距尹州隻剩下了一百六十裏的路程。


    一百六十裏,大軍五天才可到達,而對於拓跋蘇這等高手來說,全力駕馭輕功,一夜之間便可。


    拓跋蘇來到大軍之前,直接跪在了領頭那人之前。


    誰能讓拓跋蘇心甘情願的下跪?整個西羌,不,整個天下就隻有羌王宇文都夏。


    “荀當死了?”宇文都夏渾厚的聲音響起。


    “死了。”拓跋蘇也沒有多言。


    “了卻本王一樁心事啊!”宇文成都一揮手,示意拓跋蘇起身。


    宇文成都沒再理會拓跋蘇,大笑一聲,揚長而去。


    堂堂羌王,此時卻不顧及十萬將士的眼光,縱馬大笑。


    大仇得報,自當快意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還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秋寒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秋寒暑並收藏鳳還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