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守城(一)
上下打量起司馬正業,徐涼生有些驚奇,這司馬正業與司馬禕兵長得可不太像,就單看著膚色,司馬禕兵膚色偏白,這小子卻通體黝黑。
司馬正業被徐涼生看的漲紅了臉,急道:“看什麽看,我容貌隨我娘親。”
徐涼生也有些不好意思,心知自己方才的目光的確有些無禮,正想說點兒什麽,許白天卻在一旁驚道:“我的乖乖,你是司馬將軍的兒子?還真沒看出來。”
一巴掌拍在了許白天的腦門子上,司馬正業翻了一個白眼:“難不成你是?”
擺了擺手,許白天頗有大言不慚的架勢,緩緩說道:“唉……我倒是想,可惜嘍,沒生個黑炭似的麵貌,要不我還真就厚著臉皮去認個義父。”
司馬正業瞪了一眼許白天,卻也沒說什麽,轉頭看向徐涼生,接著問道:“我也說了我的身份,你又是誰?滿西涼的將軍裏可沒有一個姓徐的。”
“小生一介草民而已,蒙世子殿下器重,才有了今日。”徐涼生指了指桃花,說道:“這杆桃花乃是途徑襄州之時,郡主殿下送予小生的。”
“郡主殿下……該不會看上你了吧?”司馬正業語不驚人死不休,吐出一句話在徐涼生耳邊仿若驚雷。
連忙擺手,徐涼生急聲說道:“別鬧,郡主殿下如何能看得上小生?這玩笑萬萬開不得。”一想起郡主一拳轟死廉逍的滔天風采,徐涼生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哈哈哈,也就是私下這麽說,郡主的玩笑我也是不敢亂開的。”司馬正業調笑了一句,話鋒一轉,問道:“你是西涼生人嗎?”
指了指自己略顯白嫩的臉皮,徐涼生笑道:“你看我這像西涼人嗎?”
眨了下眼睛,司馬正業嘀咕了一句:“你若不是西涼生人,怎麽娶了這麽個名字?涼生涼生,我跟你講,在這西涼境內,叫你這名字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陡然間,徐涼生好像抓住了什麽,猛地想起先前荀當說起的身世一說,現在才發現那句“出身貧寒”著實有些牽強,難不成自己還有著不同尋常的身世?如此一來,自己所經曆的事情好像都迎刃而解了。
為何莫白僅僅一麵之緣便把自己奉為座上賓?
那紅衣老者為何死乞白賴的當自己師傅?
荀當又為何指點自己?
一直以來,徐涼生都把這些歸咎於自己是讀書人。可細細一想,西涼缺的不是讀書人,西涼缺的是能經營民生的官吏,缺的是心有韜晦的謀士,自己讀了再多書,便是一朝狀元也遠遠談不上經天緯地之才,如何能受堂堂西涼世子如此器重?
“姓徐……”司馬正業也在想著這個姓氏,想了半天也未想見哪個將軍是這個姓,看著若有所思的徐涼生,也沒再打攪,遠遠的聽著城頭的廝殺聲,司馬正業一邊期待上陣殺敵,一邊又期望不要輪到自己。
上陣殺敵是為了年少以來的一腔夙願。
而期望不要輪到自己則是因為這一對乃是最後一批縱隊了,輪到了自己,就說明東城僅剩下這五百人了。
還是少死一些的好……
城頭每戰死一個兵卒,後麵便要補充一個。
不知不覺得,眾人已經向前邁了十幾步了。
此時此刻,西城頭乃是最為慘烈的一處,不到一個時辰,已然陣亡了三千將士,端木良佑也是身負重傷,渾身上前滿是血跡。
仍是如此,端木良佑已然立於城頭,有條不紊的指揮兵士戰鬥。
“拓跋蘇……”端木良佑看著城下悠然踱步的一道身影,咬牙切齒的低聲說道。
滅族之仇,焉能不報?
可修為的差別就擺在那裏,方才拓跋蘇僅是飛出一杆短槍,自己便差點兒身死當場。
也就是自己,還能抗下一槍,其餘將士都是一槍之後死於非命。
無論是於公於私,端木良佑都必須盡快想到解決拓跋蘇的辦法。
拓跋蘇緩緩踱步於城下衝鋒將士當中,身形靈敏,雖說在戰陣之中穿梭,卻絲毫不影響本方士兵的衝刺,時不時從背後射出一杆短槍,發出“嗡”的一聲,城頭便會有一人應聲倒下。
三千將士,死於他手的恐怕就有幾百了。
而拓跋蘇最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自恃修為衝上城頭,也沒有駕馭輕功以高淩下,而是不緊不慢的在城下踱步,端木良佑就是想殺他都沒有辦法。
距離太遠,弓弩手的箭矢恐怕連護身罡氣都紮不透。
到了拓跋蘇這等修為,隻要自己不作死,除非仙境強者,否則誰拿他都沒辦法,可這西涼上下,恐怕王府之中都沒有仙境高手,就算有,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兩柄短槍又從拓跋蘇身後飛出,一左一右交互而去,推抵雲梯的六名士兵盡皆被穿了個通透。
“都尉大人,東城頭的援軍到了。”一個校尉從城下飛奔而上,朝端木良佑說道。
“抽掉了多少?”端木良佑問了一句,轉身喊道:“弓弩手準備下一輪齊射!”
那校尉稍作猶豫,說道:“盡皆抽調來了。”
端木良佑一時沒反應過來,嘀咕了一句:“好……”這個好字剛一出口,端木良佑一把提起校尉的衣領子,將他提了起來,大罵道:“什麽?盡皆抽調而來?那東城頭不就丟了?”
這校尉連忙喊道:“都尉大人,不,不是,新兵營,五千新兵營現在在把守東城頭。”
端木良佑這才把校尉放了下來,卻依然有些不放心,低聲說道:“五千新兵……怎麽也要留三成在東城啊,這五千新兵如何守得住一處城頭?”
校尉解釋道;“方才東城白都尉說了,東城乃是佯攻,方才打了半天也沒見對方真拚命,正好給那五千新兵練練手,此時此刻,守住西城頭才是至關重要的啊!”
點了點頭,端木良佑也心知沒有其他辦法了,此時此刻西城頭已經陣亡了近四千將士,如果東城頭不救援的話,天亮之時西城頭恐怕就被攻破了。
“北城頭和南城頭如何?”端木良佑問道。
校尉不假思索的回道:“北城頭還好,南城頭的李都尉有些扛不住了,敵軍好像是羌王世子親率。”
“你去通知李都尉,那邊因為有羌王世子親率,士氣一時之間必然高漲,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士氣越高跌的就越快,讓李都尉挑釁那個什麽勞子的西羌世子,挑釁完了,隻要抗住一輪進攻,之後便無憂了。”
“是!”這校尉一抱拳,連忙退下城頭。
算算時間,扛過這一晚和明日一個白天,歸義的援軍應該就能到了。
端木良佑的臉上泛起了絲絲憂色,看城下敵軍茫茫多的數量,不知這股敵軍是狼如羊群,還是羊入虎口啊。
就在此時,八千西羌精銳從西城門被調往了東城門。
這支準備作為奠定勝局的精銳無一人上陣,出發之時無一人身上沾著血跡。
每人身後一杆六棱錘,夜色之中閃著幽幽黑茫。
就在眾人皆以為東城乃是佯攻之時,一支西羌最為精銳的軍隊正緩緩向東城頭而來。
東城頭處,新兵校尉咬著牙看著一眾新兵,恨不得一刀一刀下去把這些兔崽子都砍了去。
早已分配好了任務崗位,打起來之後都是一副手忙腳亂的模樣,方才對方一輪不緊不慢的攻城,竟然差點兒立住了跟腳。
“都給老子提起精神來,一個個的想什麽呢?”聽到校尉的訓話,一眾士兵也是漲紅了臉,方才的表現的確有些丟人,白死了不少袍澤。
這校尉也不能再說什麽了,陣前不比訓練之時,話不能說太重,一旦把士氣給訓沒了,這仗就沒法打。
東城頭的確是佯攻不假,可對方又不是什麽老弱病殘,也是訓練多年的勁卒,麵對這些新兵不說能一個打兩個,兩個打三個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一輪進攻完罷,城下的敵軍又開始歇息了,也不打,也不退,擺明了一副歇會兒再說的模樣。
這校尉本就是個火爆脾氣,一看城下敵軍這副模樣,恨不得打開城門衝殺出去。
和西城頭望不到盡頭的人海不同,東城城下兵士能數的過來,最多六七千的人馬,一陣衝殺之後城頭也肯定丟不了。
又一看這些新兵,校尉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就憑這些新兵,以逸待勞守城都不行,出門還不得被人屠殺殆盡?
就這麽僵持了一個多時辰,城頭的新兵渾身都被凍了個僵硬,不停的搓手取暖。
這校尉也弄不明白這些敵軍什麽意思,佯攻便佯攻,你總得打吧?這麽耗著什麽意思?
就在此時,校尉突然發現城下有一夥敵軍緩緩而來,而城下原本的大軍盡皆讓路。
這夥敵軍與城下這些敵軍不同,每人一身青色重甲,身後一杆碩大的六棱錘。
一眾人緩緩而來,步伐甚為整齊,沒有喊殺聲,沒有交頭接耳的紛亂聲響,自由一聲又一聲的沉重步伐,一步一步的踩進了城頭眾人的心坎兒裏。
“精銳!”不用多想,這校尉從軍多年,一眼便看出了這夥敵軍遠不是先前那一支可比的。
“速速前往求援。”校尉一見此狀,立刻命令身旁的一個老兵教習前去求援。
“殺!”城下這一支敵軍突然一聲大喝,城頭所有新兵的臉色盡皆有些發白。
五個雲梯從城下迅速的搭在了城頭,校尉連忙喝到;“殺!”
這一聲和城下那一聲相比,難免有些中氣不足。
隨著兩道“殺”聲,東城頭攻防開啟。
五千西涼新兵對八千西羌精銳。
上下打量起司馬正業,徐涼生有些驚奇,這司馬正業與司馬禕兵長得可不太像,就單看著膚色,司馬禕兵膚色偏白,這小子卻通體黝黑。
司馬正業被徐涼生看的漲紅了臉,急道:“看什麽看,我容貌隨我娘親。”
徐涼生也有些不好意思,心知自己方才的目光的確有些無禮,正想說點兒什麽,許白天卻在一旁驚道:“我的乖乖,你是司馬將軍的兒子?還真沒看出來。”
一巴掌拍在了許白天的腦門子上,司馬正業翻了一個白眼:“難不成你是?”
擺了擺手,許白天頗有大言不慚的架勢,緩緩說道:“唉……我倒是想,可惜嘍,沒生個黑炭似的麵貌,要不我還真就厚著臉皮去認個義父。”
司馬正業瞪了一眼許白天,卻也沒說什麽,轉頭看向徐涼生,接著問道:“我也說了我的身份,你又是誰?滿西涼的將軍裏可沒有一個姓徐的。”
“小生一介草民而已,蒙世子殿下器重,才有了今日。”徐涼生指了指桃花,說道:“這杆桃花乃是途徑襄州之時,郡主殿下送予小生的。”
“郡主殿下……該不會看上你了吧?”司馬正業語不驚人死不休,吐出一句話在徐涼生耳邊仿若驚雷。
連忙擺手,徐涼生急聲說道:“別鬧,郡主殿下如何能看得上小生?這玩笑萬萬開不得。”一想起郡主一拳轟死廉逍的滔天風采,徐涼生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哈哈哈,也就是私下這麽說,郡主的玩笑我也是不敢亂開的。”司馬正業調笑了一句,話鋒一轉,問道:“你是西涼生人嗎?”
指了指自己略顯白嫩的臉皮,徐涼生笑道:“你看我這像西涼人嗎?”
眨了下眼睛,司馬正業嘀咕了一句:“你若不是西涼生人,怎麽娶了這麽個名字?涼生涼生,我跟你講,在這西涼境內,叫你這名字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陡然間,徐涼生好像抓住了什麽,猛地想起先前荀當說起的身世一說,現在才發現那句“出身貧寒”著實有些牽強,難不成自己還有著不同尋常的身世?如此一來,自己所經曆的事情好像都迎刃而解了。
為何莫白僅僅一麵之緣便把自己奉為座上賓?
那紅衣老者為何死乞白賴的當自己師傅?
荀當又為何指點自己?
一直以來,徐涼生都把這些歸咎於自己是讀書人。可細細一想,西涼缺的不是讀書人,西涼缺的是能經營民生的官吏,缺的是心有韜晦的謀士,自己讀了再多書,便是一朝狀元也遠遠談不上經天緯地之才,如何能受堂堂西涼世子如此器重?
“姓徐……”司馬正業也在想著這個姓氏,想了半天也未想見哪個將軍是這個姓,看著若有所思的徐涼生,也沒再打攪,遠遠的聽著城頭的廝殺聲,司馬正業一邊期待上陣殺敵,一邊又期望不要輪到自己。
上陣殺敵是為了年少以來的一腔夙願。
而期望不要輪到自己則是因為這一對乃是最後一批縱隊了,輪到了自己,就說明東城僅剩下這五百人了。
還是少死一些的好……
城頭每戰死一個兵卒,後麵便要補充一個。
不知不覺得,眾人已經向前邁了十幾步了。
此時此刻,西城頭乃是最為慘烈的一處,不到一個時辰,已然陣亡了三千將士,端木良佑也是身負重傷,渾身上前滿是血跡。
仍是如此,端木良佑已然立於城頭,有條不紊的指揮兵士戰鬥。
“拓跋蘇……”端木良佑看著城下悠然踱步的一道身影,咬牙切齒的低聲說道。
滅族之仇,焉能不報?
可修為的差別就擺在那裏,方才拓跋蘇僅是飛出一杆短槍,自己便差點兒身死當場。
也就是自己,還能抗下一槍,其餘將士都是一槍之後死於非命。
無論是於公於私,端木良佑都必須盡快想到解決拓跋蘇的辦法。
拓跋蘇緩緩踱步於城下衝鋒將士當中,身形靈敏,雖說在戰陣之中穿梭,卻絲毫不影響本方士兵的衝刺,時不時從背後射出一杆短槍,發出“嗡”的一聲,城頭便會有一人應聲倒下。
三千將士,死於他手的恐怕就有幾百了。
而拓跋蘇最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自恃修為衝上城頭,也沒有駕馭輕功以高淩下,而是不緊不慢的在城下踱步,端木良佑就是想殺他都沒有辦法。
距離太遠,弓弩手的箭矢恐怕連護身罡氣都紮不透。
到了拓跋蘇這等修為,隻要自己不作死,除非仙境強者,否則誰拿他都沒辦法,可這西涼上下,恐怕王府之中都沒有仙境高手,就算有,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兩柄短槍又從拓跋蘇身後飛出,一左一右交互而去,推抵雲梯的六名士兵盡皆被穿了個通透。
“都尉大人,東城頭的援軍到了。”一個校尉從城下飛奔而上,朝端木良佑說道。
“抽掉了多少?”端木良佑問了一句,轉身喊道:“弓弩手準備下一輪齊射!”
那校尉稍作猶豫,說道:“盡皆抽調來了。”
端木良佑一時沒反應過來,嘀咕了一句:“好……”這個好字剛一出口,端木良佑一把提起校尉的衣領子,將他提了起來,大罵道:“什麽?盡皆抽調而來?那東城頭不就丟了?”
這校尉連忙喊道:“都尉大人,不,不是,新兵營,五千新兵營現在在把守東城頭。”
端木良佑這才把校尉放了下來,卻依然有些不放心,低聲說道:“五千新兵……怎麽也要留三成在東城啊,這五千新兵如何守得住一處城頭?”
校尉解釋道;“方才東城白都尉說了,東城乃是佯攻,方才打了半天也沒見對方真拚命,正好給那五千新兵練練手,此時此刻,守住西城頭才是至關重要的啊!”
點了點頭,端木良佑也心知沒有其他辦法了,此時此刻西城頭已經陣亡了近四千將士,如果東城頭不救援的話,天亮之時西城頭恐怕就被攻破了。
“北城頭和南城頭如何?”端木良佑問道。
校尉不假思索的回道:“北城頭還好,南城頭的李都尉有些扛不住了,敵軍好像是羌王世子親率。”
“你去通知李都尉,那邊因為有羌王世子親率,士氣一時之間必然高漲,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士氣越高跌的就越快,讓李都尉挑釁那個什麽勞子的西羌世子,挑釁完了,隻要抗住一輪進攻,之後便無憂了。”
“是!”這校尉一抱拳,連忙退下城頭。
算算時間,扛過這一晚和明日一個白天,歸義的援軍應該就能到了。
端木良佑的臉上泛起了絲絲憂色,看城下敵軍茫茫多的數量,不知這股敵軍是狼如羊群,還是羊入虎口啊。
就在此時,八千西羌精銳從西城門被調往了東城門。
這支準備作為奠定勝局的精銳無一人上陣,出發之時無一人身上沾著血跡。
每人身後一杆六棱錘,夜色之中閃著幽幽黑茫。
就在眾人皆以為東城乃是佯攻之時,一支西羌最為精銳的軍隊正緩緩向東城頭而來。
東城頭處,新兵校尉咬著牙看著一眾新兵,恨不得一刀一刀下去把這些兔崽子都砍了去。
早已分配好了任務崗位,打起來之後都是一副手忙腳亂的模樣,方才對方一輪不緊不慢的攻城,竟然差點兒立住了跟腳。
“都給老子提起精神來,一個個的想什麽呢?”聽到校尉的訓話,一眾士兵也是漲紅了臉,方才的表現的確有些丟人,白死了不少袍澤。
這校尉也不能再說什麽了,陣前不比訓練之時,話不能說太重,一旦把士氣給訓沒了,這仗就沒法打。
東城頭的確是佯攻不假,可對方又不是什麽老弱病殘,也是訓練多年的勁卒,麵對這些新兵不說能一個打兩個,兩個打三個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一輪進攻完罷,城下的敵軍又開始歇息了,也不打,也不退,擺明了一副歇會兒再說的模樣。
這校尉本就是個火爆脾氣,一看城下敵軍這副模樣,恨不得打開城門衝殺出去。
和西城頭望不到盡頭的人海不同,東城城下兵士能數的過來,最多六七千的人馬,一陣衝殺之後城頭也肯定丟不了。
又一看這些新兵,校尉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就憑這些新兵,以逸待勞守城都不行,出門還不得被人屠殺殆盡?
就這麽僵持了一個多時辰,城頭的新兵渾身都被凍了個僵硬,不停的搓手取暖。
這校尉也弄不明白這些敵軍什麽意思,佯攻便佯攻,你總得打吧?這麽耗著什麽意思?
就在此時,校尉突然發現城下有一夥敵軍緩緩而來,而城下原本的大軍盡皆讓路。
這夥敵軍與城下這些敵軍不同,每人一身青色重甲,身後一杆碩大的六棱錘。
一眾人緩緩而來,步伐甚為整齊,沒有喊殺聲,沒有交頭接耳的紛亂聲響,自由一聲又一聲的沉重步伐,一步一步的踩進了城頭眾人的心坎兒裏。
“精銳!”不用多想,這校尉從軍多年,一眼便看出了這夥敵軍遠不是先前那一支可比的。
“速速前往求援。”校尉一見此狀,立刻命令身旁的一個老兵教習前去求援。
“殺!”城下這一支敵軍突然一聲大喝,城頭所有新兵的臉色盡皆有些發白。
五個雲梯從城下迅速的搭在了城頭,校尉連忙喝到;“殺!”
這一聲和城下那一聲相比,難免有些中氣不足。
隨著兩道“殺”聲,東城頭攻防開啟。
五千西涼新兵對八千西羌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