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作者農民在飛


    第八十章瑣事


    大會的最後一天,田川陪同委員會的前輩們視察了農大太極拳協會。協會裏,沒有課的會員幾乎全參加了活動。現在協會共擁有注冊會員266名,管理人員都是會員兼職的,共12人。


    前輩們參觀的時候,見大家服裝整齊,各司其職,精神麵貌良好。會員們做著各種練習和學習,讓人耳目一新。


    前輩們對協會的硬件設施比較滿意,分別指導了大家的訓練。會員們很激動,看著委員會成員腰間係著的暖色腰帶,都羨慕不已。又看到自家會長是不足十個紅級高手中的一員,而且腰帶端部垂著代表一級教練員的七色流蘇,心中充滿了自豪。教練員的標記是腰帶端部多出來的流蘇,從四級到一級分別為白色,黑白兩色,紅黃藍三色,以及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流蘇是用鉤針鎖在腰帶上的,很漂亮。


    視察後的次日,太極拳協會進行了第一次級別評定工作,田川請劉美婷和孫鵬飛幫忙評定。報名黑級的需要打一套拳,互相演練“四正”推手循環,比較熟練即為合格,評定時可以進行二十人以內的群體演練。


    報名白級的,需要熟悉兩套拳法,動作規範,要領清楚。推手聽勁有效,能發出基本的應勁反應,能夠初步運用“八法”對敵。白級比黑級難度高了不少。


    協會這次共有130人報名黑級,16人報名白級。黑級全部通過,白級4人被判不合格,隻獲得了黑級腰帶。


    收取的5600元報名費,田川按規定上交三成1680元到委員會,留三成作為協會的組織經費,另外四成作為勞務費,給劉美婷和孫鵬飛均分了。孫劉二人不肯收,田川說:“這是第一次組織評定等級,意義重大。我們的行為將會是以後別人的榜樣,也會是太極拳自己養活自己的重要途徑,是太極拳可持續發展的標誌,一定要收下。”


    完成了評級工作,太極拳的事情終於告一段落,田川整理心情,決定回家一趟,去看看一個多月沒有見到的爸媽和養雞場。不過,在回家之前,京城還有不少事情。


    約翰迪爾的采棉機已經收到了,拆解和設計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幾處棉花實驗田除去臨高需要延後播種的以外,都已經播種出苗,一切順利。


    機械公司的農機仍舊銷售火爆,每月一千多萬的利潤正滾滾而來,在五月份更有可能超過兩千萬。田川現在窮的厲害,他打算在半年的時候分一次紅,手裏實在缺錢花了。


    前兩天接到了朱大成的電話,上半年魚餌公司的銷售量直線上升,到四月底為止,已經實現銷售收入770萬元,毛利潤500多萬元。田川告訴他,魚竿纏繞成型工藝的開發即將完成,讓他準備購買專利的費用。


    網絡公司的論壇已經在網上成為超級巨無霸,超過75%的國內網絡用戶注冊,並下載了客戶端。


    實時在線通訊軟件已經正式上線,但仍舊沒有收入,還在每月二三十萬元地在耗錢。


    田川已經要求公司的開發團隊開始編寫在線擔保支付軟件,他要求在六月底開始內測。他準備在七月與銀行達成在線擔保支付的協議。


    欒建軍的建築公司正在建第一個商品樓盤。在田川的建議下,已經在出售期房,隻是銷售情況不太理想,一個月了,隻賣出去了9套房子,回款二百多萬,還不夠投入的一個零頭。欒建軍向田川抱怨了幾次,說投入的錢快花光了。後來田川問了投入的方向,才知道這哥們真實在,竟然花現金買料。田川為他指點了迷津:用土地和在建的房子做擔保去貸款,工程隊和建材的款項先賒欠,風險和壓力要大家一起承擔嘛。聽了田川的建議,欒建軍立刻調整了資金使用戰略,馬上變被動為主動,翻身做主人了。


    家裝超市的建設還沒有開始,欒建軍既沒有精力,也沒有錢來做這件事,錢都被他挪用到商品房裏麵了。自從商品房建設資金問題解決後,家裝超市的規劃才正式開始。


    西山的靈光寺把田川書寫的心經通過影印製版,共印刷了6000冊,已經在寺裏發放出去了2000多冊。剩餘的經書中,按約定給田川送來了500冊。據靈光寺的知客僧說,大家都誇讚田川的書法好,這本心經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現在來求經書的遊客越來越多了,估計再有一兩個月就能送光。田川又捐出了五萬元,請寺裏繼續印刷一些。


    他把自己手中的經書分別簽名後,送給自己的朋友們一些。


    京城的事情終於告一段落,田川又抽時間拜訪了一遍各科老師,把自己這段時間不上課的原因解釋了一下。老師們對他也沒有辦法,有學校領導的支持,做的是正事,無奈原諒了他。有李慶豐的反麵榜樣在前,即使田川沒有合理理由,也不會過於難為他。


    終於可以回家了。


    田川開著車,走在回家的路上。五月的陽光透過車窗照進來,身上暖洋洋的。進入五月份以後,京城附近肆虐了一個春天的風沙已經退去,天色又開始明媚起來,連帶著讓人們的心情也明媚了起來。


    下了高速,路過光頭淩文新的小新釣場時,他看到淩文新正在路邊晃悠,就停車和他打了個招呼。淩文新從入冬開冰釣,開春又大力推廣競技釣,釣池的人氣不斷上漲。雖然因為常來的釣友釣技進步,平均收入有所下降,但總收入卻提高了不少。這時見到田川十分興奮,拉著他的手,非要請他吃飯。


    據淩文新說,俱樂部現在辦得很紅火,連帶著田川的漁具店也火爆得很,周邊好幾個漁具店都黃了。有一次他正好碰上一個漁具店的老板去店裏找麻煩,被他打發走了。話說淩文新的名字雖然文氣,可他那光頭刺青的形象震懾力還是很強的。


    田川推掉了淩文新的邀請,繼續向家中趕去。將近兩個月沒有回家,他急著回去看看爸媽。到家時已經接近中午,爸媽都不在。田川給他們打了電話,老爸跟著田龍去了雍陽,跑博物館的事情,中午回不來。老媽在新大棚,聽說兒子回來了,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趕了回來。


    見了兒子的麵,老媽就是一通埋怨,說他這段時間一點也不關心家裏的事情。


    “新建的八個大棚的蔬菜馬上就要開始收獲了,養雞場的雞也要開襠下蛋了,這銷路的問題愁的我和你爸晚上睡不著覺。你倒好,躲在京城不回來,一心忙什麽太極拳的事。問你蔬菜和雞蛋怎麽銷售,你也不給個準信兒,是成心氣我們啊。反正采摘團肯定摘不完。”


    田川也不說話,隻是嘿嘿的笑。其實他也還沒有確切的辦法。


    之前粗略的想在京城建立配送網絡,進行直銷配送。但這段時間一直在弄太極拳協會,完全抽不出時間做這事。看來現在要馬上做起來了。


    他安慰老媽說:“媽您別著急,我已經有了辦法。這次回京後,我就著手建立配送網絡,在京城高端客戶中進行電話和網上直銷,到時候就不是銷路的問題,而是供不應求。”


    老媽沒有這麽樂觀,說道:“做都沒有做,就說什麽供不應求。這麽貴的菜,每天的產量可不是百十斤,而是幾千斤菜,雞蛋也有近一千斤。你真要上點心,別不當回事。”


    下午,田川去大棚和養雞場去看了一圈,五個老大棚沒有什麽變化,鍾老師大概十天過來一趟,新老大棚都照顧到了,沒有發生什麽問題。新大棚裏麵的六個也養了蚯蚓,現在的蚯蚓產量養雞場用不完,魚塘也用掉一部分,還有剩餘的大約四分之一被加工成了蚓幹,賣給朱大成一部分,還有一些剩餘,存放在倉庫裏。不少昆蟲已經出蟄,捕蟲機都已經開動起來,每天提供的蟲子基本都喂雞了,也節省了不少蚯蚓。


    新大棚裏種植的生菜,小白菜,等葉菜已經快達到采收標準了。幸虧田川提前要求分批種植,拉開了采收的時間差,否則如果一個大棚的數萬斤生菜同時收下來,打死田川也找不到銷路。


    茄子辣椒之類的果實菜已經開花,黃瓜豆角等爬藤菜已經上架,估計再過一個多月,就能持續供應品種齊全的各種蔬菜了。


    養雞場的母雞們臉色都開始紅了起來,產蛋期就要到了。


    公雞的雞冠和尾羽已經很發達,完全是一副成年公雞的樣子了。伊沙褐公雞體重達到了五斤多,白來航公雞也有四斤多了,已經可以出售了。隻有柴雞還是弱弱小小的樣子,最大的公雞也隻有二斤多,母雞距離產蛋好像還遙遙無期。


    現在天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所有的雞一整天都在樹林裏或魚塘邊的運動場裏活動,隻有到了晚上,才自主選擇回從小生活的大棚裏或登上樹林間搭建的棲架休息。


    現在雞群的飼料由蚯蚓、昆蟲、穀物和新鮮植物組成,各種飼料分開飼喂。


    事實證明,在魚塘邊種植牧草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決定。牧場在長大之前,早已被雞和鵝吃得一幹二淨,現在整個養雞場範圍內,早已是寸草不生了。


    倒是大棚間和新魚塘周圍種植的苜蓿生長得很茂盛,馬上就可以收割第一茬了,用來喂雞喂鵝都不錯,草魚也愛吃。


    現在喂雞的主要植物飼料是從批發市場和菜農手中買來的便宜蔬菜。田爸為了喂雞,又承包了村南的一片古磚窯,那裏有燒磚采土形成的一大片低窪地,那裏的地勢很低,又是黑粘土,根本沒法種莊稼。同村的田茂林承包了其中的二十多畝,挖坑養魚,幾年下來鬧過好幾次魚病,沒有賺到什麽錢,也打消了別人在那裏養魚的心思。


    田爸承包了剩下的近四十畝窪地,大部分種上了紫花苜蓿,在一些地勢比較高的地方種了苣蕒菜。因為幹旱,紫花苜蓿生長得不太好。現在紫花苜蓿馬上就要開花了,已經開始局部收割,切碎後喂雞。


    苣蕒菜還沒有長出長莖,正是好吃的時候。田爸已經采了一次,賣給采摘團的人,一共賣掉了十多斤,收入一百多元,實在不多。他準備下次帶采摘團來苜蓿園參觀,順便挖野菜,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旅遊項目。


    村裏也有人過來挖苣蕒菜,田爸基本不管,隻要不挖得太多,弄一些自家吃,他就不幹涉。反正要等過了春季,苣蕒菜長高後,才會收割喂雞。現在挖掉的,還會再長出來。


    田川想到夏天即將來臨的大雨,又仔細看了自家的大棚和養雞場的防汛準備情況,老爸聽從自己的意見,各方麵都做的很到位,隻是苜蓿園就沒辦法了,田川也隻能隨它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機農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民在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民在飛並收藏有機農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