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


    五月,三十日。


    清晨,天色蒙蒙亮之際。


    馬鞍山防禦二裏外


    此時,從清軍駐紮地逃離了亂兵紛紛來到了這裏聚集。


    倒也不是這些亂兵不會趁著清軍顧暇不及之時伺機逃跑回鄉,隻因這裏是平原地區,四處都有遊散的騎兵在巡視打探敵情。


    無論是剿匪軍的還是清軍的。對於他們這些逃兵而言,都是潛在的大危險,一個不好他們就得身首異處。


    所以成群結隊而行,對於這些亂兵而言是最好不過的事情。無論如何,他們都可以相互照應一番。


    於是,在有心人的帶領下,這些亂兵除了少許的人選擇逃離戰場以及為數不多的選擇繼續留在清軍中外,大部分人也都紛紛來到了馬鞍山下處集結,向剿匪軍請降。


    他們當中也不是沒有人沒想過要自立門戶的問題,隻不過在昨晚的動亂,他們軍糧沒有了。沒有了軍糧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凝結隊伍。


    而且,這些亂兵在昨天晚上還對清軍駐紮營地上的八旗兵們進行了瘋狂的進攻,哪怕是沒有自立門戶都得被清軍問責清算,要是再自立門戶就是跟沒法回頭。


    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在此亂兵當中,絕大部分人心中最終版目的也不過是投降剿匪軍,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人敢談什麽自立門戶的事情。


    畢竟剿匪軍的戰鬥力他們也是看在眼裏,隻有在剿匪軍的護翼之下,他們才感覺自己安全。


    隨著日出的升起,望著不斷集結在剿匪軍山下的清軍。馬鞍山上的剿匪軍們看著總感覺哪裏不對,於是便派出哨騎上前查探了起來。


    “前麵的,你們是怎麽回事?為什麽集結在我軍陣地麵前?速速說來,不然別怪我軍對你們不客氣了。”剿匪軍哨騎兵麵對著到來的清軍亂兵大聲詢問道。


    “不要,上兵。請上兵跟上麵通報一聲,我們過來投降了的。”這時,集結的亂兵中有人站了出來,對著過來探查敵情的剿匪軍哨騎說道。


    “你們是過來投降的?不會是過來消遣我們的吧!昨天你們不是還準備跟我們決一死戰的樣子嗎?”這名剿匪軍哨騎兵不由得疑慮的問道。


    “上兵,你也知道,我們當兵吃飯的,打不打都是上麵一句話的事情。軍令下來,你不打也不行。可如今,滿人是不把我們這些綠營當成人了。我們心想,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還要為了滿人跟剿匪軍打呢?我們和剿匪軍不都是漢人嗎?”那人繼續回答道。


    “嗯,不錯。我們都是漢人,是自家兄弟,能不打最好。”這剿匪軍哨騎兵聞言後,點了點頭回應道。


    “既然這樣,我就回去把情況向上麵反應吧!你們都留在這裏不要亂動,以免上麵會誤會你們。”


    “好,好…那我們就先行謝過上兵了。”亂兵中的那人恭敬的說道。


    ……


    馬鞍山上


    指揮所營帳主帥處


    此刻,剛剛起來的張瑞還沒有來得及清醒,就聽見有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隨後,張瑞便聽見侍衛統領劉石頭傳來通報。


    “報,漢王。營帳外尖刀軍軍長李德,參謀長王凱元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張瑞揉了揉雙眼後,又拍了拍自己的臉頰。


    由於昨夜批改奏折文件實在太夜,搞得張瑞如今還在半醒當中有點沒有回來神。


    “是…”


    “二位,請吧…”


    這時,隻見營帳門外,李德跟王凱元慢步的走了進來在張瑞麵前躬身禮拜道:“微臣李德(王凱元),拜見漢王殿下,願漢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位愛卿快快平身,不知道兩位愛卿因何事求見?”張瑞疑惑的詢問道。


    “漢王,山下有大量的清軍綠營集結,說是要投降我軍,請漢王示意…”隻見李德在回直了身子後,便率先開口說道。


    “噢?還有這事?王大人,這事你怎麽看?”被李德這麽一說,張瑞似乎也沒有弄清是怎麽回事。


    “回漢王,昨晚我參謀部有接到過特種部隊洪大人的信息說,他們昨夜有對清軍駐紮營地進行過夜襲。被洪大人夜襲後的清軍駐紮營地似乎發生了動靜,估計這事與他們有關。”王凱元說道。


    “石頭,派人過去把洪大人請過來。”張瑞轉過頭去對著站在一旁的劉石頭說道。


    “是,漢王。”


    說完,劉石頭便退出了營帳外吩咐人過去找洪熙官過來。


    很快的,洪熙官便隨著劉石頭派過去的侍衛健步如飛地來到了張瑞的營帳內。


    “微臣洪熙官拜見漢王殿下,漢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大人平身,不必多禮。”張瑞抬了抬手說道。


    “臣謝過漢王殿下。”洪熙官再次禮拜了一番後,回直了身子。


    對於張瑞,洪熙官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有傳言稱洪熙官其實也屬於朱家子弟,然而究竟是如何,也隻有洪熙官自己才明白了。


    自洪熙官懂事起,他一直都在致力於反清複明當中。不過,雖然他一直都很努力,卻是效果甚微。


    卻沒想,張瑞一個看著如此年輕的年輕人,卻是一手打下了如此大的地盤。更重要的是,他還能不驕不躁,完全有明君之姿,更是難得。


    雖說張瑞並不是反清複明,讓洪熙官有些惋惜。甚至在後來,洪熙官自己也認可了隻要能反清就行,不複明也無所謂了。可當傳出張瑞是朱家外孫後,洪熙官又覺得,這跟反清複明沒有區別了。


    於是,對於張瑞,洪熙官可謂是盡心盡力的去輔助。同樣的,張瑞也從來沒有讓洪熙官覺得失望過。


    “洪大人?”張瑞望著有些失神的洪熙官發出疑問。


    “啊,漢王,微臣失禮了。”洪熙官立馬回過了神來道歉道。


    “無妨,洪大人辛苦了。”畢竟張瑞剛剛聽了王凱元說過,洪熙官昨夜帶人去偷襲清軍駐紮營地。所以張瑞自然以為他是精神狀態跟自己一般沒有回複過來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襲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靈之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靈之地並收藏逆襲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