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至極!”蘇明瑾大驚失色。
他未等母親鄭氏發話,就環視周遭,揚聲警告眾仆:“這等汙蔑之詞,我若再聽到,決不輕饒。”
說完之後,蘇明瑾就拉起蘇錦音的手,要直接往外走去。
鄭氏起初未有防備,由著蘇明瑾說了那些話。待到他的動作之時,鄭氏已經反應過來。
她盛怒道:“給我攔住他們!立刻攔住他們!”
捧月亦是驚呆了。她侍奉蘇錦音多年,如何不知道這兩兄妹感情淡薄。
蘇錦音已經不記得這是自己間隔多少年後再一次被兄長牽手走路。或許還是記憶中蹣跚學步的時候,曾有過這樣的溫情。
但此時她卻最確定不過了——她兄長是在真心護著自己。
蘇錦音駐足轉身,她勸說蘇明瑾道:“哥哥也知道母親脾氣,一走了之不如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番。母親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蘇明瑾腳步雖然停住了,但眼神中的猶豫卻流露出他不相信鄭氏的內心。
其實鄭氏待蘇錦音之絕情,又哪裏能夠靠情理改變?蘇錦音很清楚這一點,但她等的,不過是一個契機。
蘇錦音鬆開了蘇明瑾的手,她態度堅決,蘇明瑾便也隻好試一試。
折回身走了幾步,蘇明瑾徑直從捧月手中拿過那遝豔詩,同鄭氏道:“母親不要被下人蒙蔽了。豔詩遠不同於情詩,妹妹哪裏能知曉這些東西?”
鄭氏鼻間一哼,明顯不接受這個解釋。
蘇明瑾有些頭疼,蘇錦音其實亦是。
她回看捧月,還好這一瞬兩人目光對上,捧月亦已回過神來。
想起蘇錦音在庵子裏有過的叮囑,捧月膝行到蘇明瑾麵前,大聲說道:“大少爺,奴婢不敢撒謊。‘已厭蓮池賞冬雪,共看鴛鴦繞頸眠。’這樣的豔詩,奴婢真是從小姐的衣櫃中尋到。”
“我說了,這樣荒唐話,我不想聽到第二次!”蘇明瑾聲色俱厲,已有惱意。
蘇錦音亦為自己辯白道:“母親,還請您細細查看,女兒字跡如今真不是這樣。”
蘇明瑾將手中的信箋遞到鄭氏麵前,順著蘇錦音的話道:“母親,此事定不是如此。”
他不是父親蘇可立。在下人麵前,蘇明瑾首先還是想護住蘇錦音的顏麵。蘇明瑾強行解釋道:“這字跡確實與妹妹的有很大差別。”
鄭氏緊抿著唇,沉著一張臉看向蘇明瑾手中的信箋。
她原是不想去看的。畢竟讓蘇錦音滾得遠遠的,是鄭氏一直渴望的結果。
但比起蘇錦音,鄭氏更恨另一個人。
已厭蓮池賞冬雪。好一個冬雪!
鄭氏的目光緊緊盯在信箋上的“冬雪”二字上。她看出了蘇錦音想要她看見的端倪。
“這些果然不是你寫的?”鄭氏明知故問道。
蘇錦音立刻給鄭氏遞台階過去:“女兒敢指天發誓,與鄭多智表哥絕無私情。若有虛言,女兒願天打五雷轟!”
鄭氏將那張信箋緊緊握在手中,她咬著牙根說道:“好,即是如此,我這便去你父親麵前,為你討回個清白!”
鄭氏說完,轉身就毫不猶豫地走了。
蘇明瑾和蘇明瑜同時鬆了一口氣。
蘇錦音與捧月二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兩人的慶幸心理也是不言而喻。
已厭蓮池賞冬雪。
這一句,果然讓鄭氏刻在了骨頭上恨。
蘇錦音記得,幼年時候,她抄寫詩句,其中一句被父親蘇可立誇寫得甚好。捧著父親留的青筆批語,蘇錦音忙跑去母親鄭氏麵前邀功。
而那天,她是第一次被鄭氏當眾扇耳光。
雖然,後麵這樣的日子越來越多,但鄭氏初次的盛怒,一直讓蘇錦音心底不解。
直到前世嫁給秦子言,明了閨房之事後,蘇錦音才將在蘇芙瑟處無意看到的一句詩與鄭氏那日的盛怒聯係起來。
賞,並不僅僅是表麵的賞,更代表了蘇可立的心意。
鄭氏乃盛夏嫁入蘇家,而蘇芙瑟之姨娘趙氏閨名為霜。聯係後句之共看鴛鴦繞頸眠,恐怕這一句情詩還涉及了一些鄭氏與蘇可立的床笫之事。
夫婿寫詩取悅一個姨娘,本就是令人惱怒的事情。而自己的床笫之事還被寫進去比較,那就是羞惱至極了。
當日,蘇錦音不過抄寫了一句帶“冬雪”二字的古詩,就讓鄭氏如此氣惱。如今,這一句完整的豔詩出現在鄭氏麵前,蘇錦音不相信鄭氏不會率先去對付趙姨娘。
而趙姨娘到底是不是個清清白白的人,在此次鄭氏與蘇可立的交鋒中,足以窺出結果。
蘇錦音在知道蘇芙瑟穿與自己一樣的衣服見過表哥鄭多智的時候,就準備好了這樣一遝豔詩留在暗處。隻不過,其餘詩句,都用的蘇錦音自己筆跡。唯獨這一句,蘇錦音在“冬雪”二字上,完全擬的蘇芙瑟筆跡。
學一個人的筆跡,一朝一夕固然難以完全神似。但若隻學兩個字的筆跡,三日足矣。
蘇錦音準備的這一個還禮,正被鄭氏一點也不遺漏地甩到了蘇可立的麵前。
正院書房之中,鄭氏氣得渾身發抖,她指著那信箋道:“你偏寵那賤人也就罷了,還縱容那賤人的女兒這般汙蔑嫡女,蘇可立,你有沒有良心?”
被鄭氏突然闖進來打斷手中畫作的蘇可立皺眉放筆,對鄭氏道:“你這莫名其妙的火氣從何而來?你要把錦音遠嫁,我也允了。嫁的人家,也是全由你挑的,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不要什麽事情都往芙瑟身上牽扯,你也是她的母親。”蘇可立說完,就把那未完成的畫卷了起來。
鄭氏其實已經看到蘇可立在畫什麽,她自嘲道:“說得也是。既然都是我的女兒,那就由我做主。錦音的婚事,讓給芙瑟了。”
“你亂改什麽?芙瑟不合適。”蘇可立想也不想,一口回絕。
鄭氏索性揭穿他的偏心道:“不就是嫌棄靖北將軍是個鰥夫嗎?就算是個鰥夫,他也是個將軍。其他人的庶女還不一定能嫁作繼室呢。”
蘇可立根本不考慮鄭氏的建議,堵死鄭氏的路道:“你不想錦音嫁,就退婚。”
鄭氏將那信箋直接攤開到蘇可立的桌前,質問道:“你庶女汙蔑嫡女這一樁,怎麽算?”
“你不要說,你寫的豔詩,是已經傳揚得滿府皆知,連你的子女們都知道了?”鄭氏也看出來了,蘇可立是故意不接這個話題。可他不接,她就偏要他接!
他未等母親鄭氏發話,就環視周遭,揚聲警告眾仆:“這等汙蔑之詞,我若再聽到,決不輕饒。”
說完之後,蘇明瑾就拉起蘇錦音的手,要直接往外走去。
鄭氏起初未有防備,由著蘇明瑾說了那些話。待到他的動作之時,鄭氏已經反應過來。
她盛怒道:“給我攔住他們!立刻攔住他們!”
捧月亦是驚呆了。她侍奉蘇錦音多年,如何不知道這兩兄妹感情淡薄。
蘇錦音已經不記得這是自己間隔多少年後再一次被兄長牽手走路。或許還是記憶中蹣跚學步的時候,曾有過這樣的溫情。
但此時她卻最確定不過了——她兄長是在真心護著自己。
蘇錦音駐足轉身,她勸說蘇明瑾道:“哥哥也知道母親脾氣,一走了之不如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番。母親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蘇明瑾腳步雖然停住了,但眼神中的猶豫卻流露出他不相信鄭氏的內心。
其實鄭氏待蘇錦音之絕情,又哪裏能夠靠情理改變?蘇錦音很清楚這一點,但她等的,不過是一個契機。
蘇錦音鬆開了蘇明瑾的手,她態度堅決,蘇明瑾便也隻好試一試。
折回身走了幾步,蘇明瑾徑直從捧月手中拿過那遝豔詩,同鄭氏道:“母親不要被下人蒙蔽了。豔詩遠不同於情詩,妹妹哪裏能知曉這些東西?”
鄭氏鼻間一哼,明顯不接受這個解釋。
蘇明瑾有些頭疼,蘇錦音其實亦是。
她回看捧月,還好這一瞬兩人目光對上,捧月亦已回過神來。
想起蘇錦音在庵子裏有過的叮囑,捧月膝行到蘇明瑾麵前,大聲說道:“大少爺,奴婢不敢撒謊。‘已厭蓮池賞冬雪,共看鴛鴦繞頸眠。’這樣的豔詩,奴婢真是從小姐的衣櫃中尋到。”
“我說了,這樣荒唐話,我不想聽到第二次!”蘇明瑾聲色俱厲,已有惱意。
蘇錦音亦為自己辯白道:“母親,還請您細細查看,女兒字跡如今真不是這樣。”
蘇明瑾將手中的信箋遞到鄭氏麵前,順著蘇錦音的話道:“母親,此事定不是如此。”
他不是父親蘇可立。在下人麵前,蘇明瑾首先還是想護住蘇錦音的顏麵。蘇明瑾強行解釋道:“這字跡確實與妹妹的有很大差別。”
鄭氏緊抿著唇,沉著一張臉看向蘇明瑾手中的信箋。
她原是不想去看的。畢竟讓蘇錦音滾得遠遠的,是鄭氏一直渴望的結果。
但比起蘇錦音,鄭氏更恨另一個人。
已厭蓮池賞冬雪。好一個冬雪!
鄭氏的目光緊緊盯在信箋上的“冬雪”二字上。她看出了蘇錦音想要她看見的端倪。
“這些果然不是你寫的?”鄭氏明知故問道。
蘇錦音立刻給鄭氏遞台階過去:“女兒敢指天發誓,與鄭多智表哥絕無私情。若有虛言,女兒願天打五雷轟!”
鄭氏將那張信箋緊緊握在手中,她咬著牙根說道:“好,即是如此,我這便去你父親麵前,為你討回個清白!”
鄭氏說完,轉身就毫不猶豫地走了。
蘇明瑾和蘇明瑜同時鬆了一口氣。
蘇錦音與捧月二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兩人的慶幸心理也是不言而喻。
已厭蓮池賞冬雪。
這一句,果然讓鄭氏刻在了骨頭上恨。
蘇錦音記得,幼年時候,她抄寫詩句,其中一句被父親蘇可立誇寫得甚好。捧著父親留的青筆批語,蘇錦音忙跑去母親鄭氏麵前邀功。
而那天,她是第一次被鄭氏當眾扇耳光。
雖然,後麵這樣的日子越來越多,但鄭氏初次的盛怒,一直讓蘇錦音心底不解。
直到前世嫁給秦子言,明了閨房之事後,蘇錦音才將在蘇芙瑟處無意看到的一句詩與鄭氏那日的盛怒聯係起來。
賞,並不僅僅是表麵的賞,更代表了蘇可立的心意。
鄭氏乃盛夏嫁入蘇家,而蘇芙瑟之姨娘趙氏閨名為霜。聯係後句之共看鴛鴦繞頸眠,恐怕這一句情詩還涉及了一些鄭氏與蘇可立的床笫之事。
夫婿寫詩取悅一個姨娘,本就是令人惱怒的事情。而自己的床笫之事還被寫進去比較,那就是羞惱至極了。
當日,蘇錦音不過抄寫了一句帶“冬雪”二字的古詩,就讓鄭氏如此氣惱。如今,這一句完整的豔詩出現在鄭氏麵前,蘇錦音不相信鄭氏不會率先去對付趙姨娘。
而趙姨娘到底是不是個清清白白的人,在此次鄭氏與蘇可立的交鋒中,足以窺出結果。
蘇錦音在知道蘇芙瑟穿與自己一樣的衣服見過表哥鄭多智的時候,就準備好了這樣一遝豔詩留在暗處。隻不過,其餘詩句,都用的蘇錦音自己筆跡。唯獨這一句,蘇錦音在“冬雪”二字上,完全擬的蘇芙瑟筆跡。
學一個人的筆跡,一朝一夕固然難以完全神似。但若隻學兩個字的筆跡,三日足矣。
蘇錦音準備的這一個還禮,正被鄭氏一點也不遺漏地甩到了蘇可立的麵前。
正院書房之中,鄭氏氣得渾身發抖,她指著那信箋道:“你偏寵那賤人也就罷了,還縱容那賤人的女兒這般汙蔑嫡女,蘇可立,你有沒有良心?”
被鄭氏突然闖進來打斷手中畫作的蘇可立皺眉放筆,對鄭氏道:“你這莫名其妙的火氣從何而來?你要把錦音遠嫁,我也允了。嫁的人家,也是全由你挑的,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不要什麽事情都往芙瑟身上牽扯,你也是她的母親。”蘇可立說完,就把那未完成的畫卷了起來。
鄭氏其實已經看到蘇可立在畫什麽,她自嘲道:“說得也是。既然都是我的女兒,那就由我做主。錦音的婚事,讓給芙瑟了。”
“你亂改什麽?芙瑟不合適。”蘇可立想也不想,一口回絕。
鄭氏索性揭穿他的偏心道:“不就是嫌棄靖北將軍是個鰥夫嗎?就算是個鰥夫,他也是個將軍。其他人的庶女還不一定能嫁作繼室呢。”
蘇可立根本不考慮鄭氏的建議,堵死鄭氏的路道:“你不想錦音嫁,就退婚。”
鄭氏將那信箋直接攤開到蘇可立的桌前,質問道:“你庶女汙蔑嫡女這一樁,怎麽算?”
“你不要說,你寫的豔詩,是已經傳揚得滿府皆知,連你的子女們都知道了?”鄭氏也看出來了,蘇可立是故意不接這個話題。可他不接,她就偏要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