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安排的人,果然與蘇錦音預料的一樣,次日才來開門。
開門之時,那丫鬟還十分浮誇地大喊了一聲:“大少爺!表小姐!你們怎麽在這過了一夜!”
鄭修文立刻站起身,不悅地訓斥丫鬟:“你胡說什麽!你又沒在這裏,怎麽知道我們在一起呆了一夜。”
蘇錦音聽第一句話的時候,還覺得鄭修文這直腸子脾氣能讓人解氣。聽到後麵,她索性完全不想開口,左右到了鄭老夫人麵前,有的是她開口的時候。
鄭老夫人的院中,春日的暖意完全被人身上散發的涼意所壓過去了。
看著與鄭修文一起進來的蘇錦音,鄭老夫人握著杯子的手都有些骨節分明。
待蘇錦音進了房中,鄭老夫人那杯子就直接砸到了地上。
蘇錦音忍不住自嘲地想,她是不是母親鄭氏所生不知道,但母親鄭氏絕對是外祖母的女兒,這是沒錯了。
“還不給我跪下,你這個奴婢,大清早就喊叫,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鄭老夫人的理智倒比蘇夫人鄭氏多一些。她雖然是對蘇錦音有氣,但明麵上卻隻衝著發現蘇錦音和鄭修文的丫鬟去了。
那丫鬟連忙跪在地上,磕頭稟告道:“奴婢今日去書閣打掃,竟意外發現二樓的書房不知道被誰在外麵上了一把鎖。打開鎖,奴婢就看到、看到大少爺和表小姐在、在……”
丫鬟“在”了半天也沒再往下說,給人浮想聯翩的餘地。
鄭老夫人也顯然是順著那個暗示去猜想了,她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就這樣。”
“是誰鎖了書閣的二樓?”鄭老夫人發話道,“給我去查查。”
她看向麵前的蘇錦音問道:“錦音,你怎麽會突然去書閣?”
蘇錦音聽鄭老夫人如今還能耐著性子,壓抑火氣同自己說話,心底有一絲隱隱地期待。
鄭老夫人並不像母親鄭氏那般排斥自己,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確實是鄭家的骨血。母親討厭自己,另有緣由?
她正要回答鄭老夫人,卻被旁邊的鄭修文搶先一步了。
“祖母,你不要怪罪音表妹。她也不知道是被誰陷害了,被人以見我母親的名義騙到了書閣。然後她一進去,那房門就被鎖了。我們還在閣樓上摔了燭台下去求救,也沒有人發現我們。”鄭修文說完以後,心中又把自己方才這番話回憶了一遍,他自覺這話說得有理有據,十分有利於音表妹。
“是這樣啊?”鄭老夫人看著蘇錦音反問了一句。
蘇錦音聽到鄭修文開口的時候,就知道事情恐怕不太妙了。果真,這大表哥一句話也沒說到重點上麵。
蘇錦音同鄭老夫人細致解釋道:“自與外祖母請安的第一日起,二舅母就每日相邀外孫女去品茶或是賞畫。因二舅母遣人來都是入夜之後,故昨日又有丫鬟傳話,外孫女也不以為奇。”
“至閣樓之後,外孫女看見大表哥方知此事恐不同一般。因無法脫身,故而外孫女便與大表哥討教了一番棋藝。”蘇錦音說完之後,轉身看向那率先發現自己和鄭修文的丫鬟,她有意揚了些聲調問道,“你進書閣之後看到了些什麽,隻管詳細說出來,不必如此吞吞吐吐。”
鄭老夫人聽蘇錦音說與鄭修文是一夜下棋,就略鬆了一口氣。她便轉頭問鄭修文:“你表妹棋藝如何?”
這是坐實下棋之事的意思了。
蘇錦音聯想到在蘇府那次,她父親出現後迫不及待坐實自己與鄭多智有私情的事情,對鄭老夫人便多了幾分期待和溫情。
隻是,當她的目光落在答話的鄭修文身上時,頭卻有些止不住地發疼。
鄭修文答的是:“表妹棋藝精湛,孫兒甘拜下風。”
這話,多少會讓疼愛長孫的鄭老夫人有些不悅。
但蘇錦音更頭疼的是——她大表哥那紅了的耳朵。
她當然知道這位大表哥為什麽又紅成一個蘿卜,但是在場的其他人不知道啊。
說這種聽上去似乎是完全在袒護、誇耀她的話的,還要臉紅到這般程度,蘇錦音覺得自己在鄭老夫人麵前做的努力要打了至少一半折扣了。
鄭老夫人遣出去問話的老嬤嬤也返了回來。她身後跟著捧月和另一個丫鬟。
“老夫人,奴婢再也不敢了。”那丫鬟才走進來,就跪下身不停磕頭起來,她哭道,“奴婢不該收了表小姐的銀子,幫她做算計大少爺的事情,奴婢再也不敢了。”
旁邊的捧月聽了也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鄭老夫人就磕頭道:“老夫人,奴婢可以作證,明明是她過來找我家小姐,說大夫人要見小姐的。”
“這都是怎麽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自門口傳來。
蘇錦音抬起頭看過去,隻見是劉氏過來了。
捧月見到劉氏身後的貼身丫鬟,忙又指認道:“老夫人,前幾日就是她來找的小姐,說二夫人要見小姐。每日都是戌時才來,所以昨日小姐才沒有生疑地跟著去了。”
捧月的指認,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劉氏身上。
可當劉氏第一句話出來,蘇錦音就知道接下來的情況了。
因為劉氏說的是:“這是錦音麽?長得可真像相思妹妹啊。”
劉氏這是要完全矢口否認見過蘇錦音的事情了。
在鄭老夫人的注視下,劉氏麵不改色地走到蘇錦音的麵前,拉著她的手笑道:“二舅母前段時間身子不適,也沒有見你。今日當著你外祖母的麵,二舅母給你陪個不是,讓你受委屈了。”
捧月聽了劉氏這顛倒黑白的話就要開口為蘇錦音辯駁,卻被蘇錦音製止了。
“二舅母說的哪裏話,你請我品了陽春茶,又帶我賞了宋衍的《行路圖》,哪裏還能算委屈我了呢?”蘇錦音回握住劉氏的手,笑盈盈地答道。
一旁的鄭修文聽得情緒高漲,心中直呼,回得漂亮!
他眼睛發亮地盯著蘇錦音,隻等著這表妹繼續用事實揭穿他嬸娘的滿口謊言。
開門之時,那丫鬟還十分浮誇地大喊了一聲:“大少爺!表小姐!你們怎麽在這過了一夜!”
鄭修文立刻站起身,不悅地訓斥丫鬟:“你胡說什麽!你又沒在這裏,怎麽知道我們在一起呆了一夜。”
蘇錦音聽第一句話的時候,還覺得鄭修文這直腸子脾氣能讓人解氣。聽到後麵,她索性完全不想開口,左右到了鄭老夫人麵前,有的是她開口的時候。
鄭老夫人的院中,春日的暖意完全被人身上散發的涼意所壓過去了。
看著與鄭修文一起進來的蘇錦音,鄭老夫人握著杯子的手都有些骨節分明。
待蘇錦音進了房中,鄭老夫人那杯子就直接砸到了地上。
蘇錦音忍不住自嘲地想,她是不是母親鄭氏所生不知道,但母親鄭氏絕對是外祖母的女兒,這是沒錯了。
“還不給我跪下,你這個奴婢,大清早就喊叫,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鄭老夫人的理智倒比蘇夫人鄭氏多一些。她雖然是對蘇錦音有氣,但明麵上卻隻衝著發現蘇錦音和鄭修文的丫鬟去了。
那丫鬟連忙跪在地上,磕頭稟告道:“奴婢今日去書閣打掃,竟意外發現二樓的書房不知道被誰在外麵上了一把鎖。打開鎖,奴婢就看到、看到大少爺和表小姐在、在……”
丫鬟“在”了半天也沒再往下說,給人浮想聯翩的餘地。
鄭老夫人也顯然是順著那個暗示去猜想了,她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就這樣。”
“是誰鎖了書閣的二樓?”鄭老夫人發話道,“給我去查查。”
她看向麵前的蘇錦音問道:“錦音,你怎麽會突然去書閣?”
蘇錦音聽鄭老夫人如今還能耐著性子,壓抑火氣同自己說話,心底有一絲隱隱地期待。
鄭老夫人並不像母親鄭氏那般排斥自己,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確實是鄭家的骨血。母親討厭自己,另有緣由?
她正要回答鄭老夫人,卻被旁邊的鄭修文搶先一步了。
“祖母,你不要怪罪音表妹。她也不知道是被誰陷害了,被人以見我母親的名義騙到了書閣。然後她一進去,那房門就被鎖了。我們還在閣樓上摔了燭台下去求救,也沒有人發現我們。”鄭修文說完以後,心中又把自己方才這番話回憶了一遍,他自覺這話說得有理有據,十分有利於音表妹。
“是這樣啊?”鄭老夫人看著蘇錦音反問了一句。
蘇錦音聽到鄭修文開口的時候,就知道事情恐怕不太妙了。果真,這大表哥一句話也沒說到重點上麵。
蘇錦音同鄭老夫人細致解釋道:“自與外祖母請安的第一日起,二舅母就每日相邀外孫女去品茶或是賞畫。因二舅母遣人來都是入夜之後,故昨日又有丫鬟傳話,外孫女也不以為奇。”
“至閣樓之後,外孫女看見大表哥方知此事恐不同一般。因無法脫身,故而外孫女便與大表哥討教了一番棋藝。”蘇錦音說完之後,轉身看向那率先發現自己和鄭修文的丫鬟,她有意揚了些聲調問道,“你進書閣之後看到了些什麽,隻管詳細說出來,不必如此吞吞吐吐。”
鄭老夫人聽蘇錦音說與鄭修文是一夜下棋,就略鬆了一口氣。她便轉頭問鄭修文:“你表妹棋藝如何?”
這是坐實下棋之事的意思了。
蘇錦音聯想到在蘇府那次,她父親出現後迫不及待坐實自己與鄭多智有私情的事情,對鄭老夫人便多了幾分期待和溫情。
隻是,當她的目光落在答話的鄭修文身上時,頭卻有些止不住地發疼。
鄭修文答的是:“表妹棋藝精湛,孫兒甘拜下風。”
這話,多少會讓疼愛長孫的鄭老夫人有些不悅。
但蘇錦音更頭疼的是——她大表哥那紅了的耳朵。
她當然知道這位大表哥為什麽又紅成一個蘿卜,但是在場的其他人不知道啊。
說這種聽上去似乎是完全在袒護、誇耀她的話的,還要臉紅到這般程度,蘇錦音覺得自己在鄭老夫人麵前做的努力要打了至少一半折扣了。
鄭老夫人遣出去問話的老嬤嬤也返了回來。她身後跟著捧月和另一個丫鬟。
“老夫人,奴婢再也不敢了。”那丫鬟才走進來,就跪下身不停磕頭起來,她哭道,“奴婢不該收了表小姐的銀子,幫她做算計大少爺的事情,奴婢再也不敢了。”
旁邊的捧月聽了也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鄭老夫人就磕頭道:“老夫人,奴婢可以作證,明明是她過來找我家小姐,說大夫人要見小姐的。”
“這都是怎麽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自門口傳來。
蘇錦音抬起頭看過去,隻見是劉氏過來了。
捧月見到劉氏身後的貼身丫鬟,忙又指認道:“老夫人,前幾日就是她來找的小姐,說二夫人要見小姐。每日都是戌時才來,所以昨日小姐才沒有生疑地跟著去了。”
捧月的指認,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劉氏身上。
可當劉氏第一句話出來,蘇錦音就知道接下來的情況了。
因為劉氏說的是:“這是錦音麽?長得可真像相思妹妹啊。”
劉氏這是要完全矢口否認見過蘇錦音的事情了。
在鄭老夫人的注視下,劉氏麵不改色地走到蘇錦音的麵前,拉著她的手笑道:“二舅母前段時間身子不適,也沒有見你。今日當著你外祖母的麵,二舅母給你陪個不是,讓你受委屈了。”
捧月聽了劉氏這顛倒黑白的話就要開口為蘇錦音辯駁,卻被蘇錦音製止了。
“二舅母說的哪裏話,你請我品了陽春茶,又帶我賞了宋衍的《行路圖》,哪裏還能算委屈我了呢?”蘇錦音回握住劉氏的手,笑盈盈地答道。
一旁的鄭修文聽得情緒高漲,心中直呼,回得漂亮!
他眼睛發亮地盯著蘇錦音,隻等著這表妹繼續用事實揭穿他嬸娘的滿口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