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音成功進了王氏的院子。但王氏房門關得很緊,房中燭火雖然沒有滅,但也並沒有其他聲音再傳來。
被劉氏派來盯蘇錦音的兩個丫鬟很幸災樂禍,覺得蘇錦音會無功而返。她們到這個時候都還沒有意識到,蘇錦音進不去對她們是沒有好處的。
而被蘇錦音威脅了的那個守院門的丫鬟也站在一邊,心情大抵和躲在暗處那兩個差不多。
這幾個,都盼著蘇錦音被王氏怒火攻心地發作一趟。她們自己沒有能耐把蘇錦音如何,就盼著別人能完成自己的期盼。
王氏倒像是真的要幫她們一般。那房間裏的燭火,居然沒一會兒就熄滅了。
那守院門的丫鬟就嗤笑出了聲。
捧月聽得惱怒,轉過頭狠狠瞪了對方一眼。
那丫鬟倒沒有反擊,她隻是退到一邊,就那樣笑眯眯地看著蘇錦音主仆。
這動作,其實比說話反擊,還讓人覺得難堪。
院外躲著偷看的兩個丫鬟也盯著蘇錦音,隻想看這位表小姐怎麽失望無比地離去。
蘇錦音的神情並不失望,實際上,她內心也不失望。
王氏沒有輕易見她,反而讓她心裏有了底。
她知道王氏這就是心病。所以她今日帶的這劑心藥是沒錯的。
蘇錦音將自己親自抱著的琴放到院子裏的石桌上,然後開始試音。
捧月在旁打高了燈籠。
兩個偷窺的丫鬟這時有些黑臉了。她們終於意識到了兩個事情。第一,表小姐這是越發靠近王氏彈琴了。她們是受了二夫人吩咐要讓這琴音響不起來的。第二,二夫人交代的是,等表小姐見了大夫人,就要趕緊去遞消息。這個吩咐後才說的是辦得好有賞。
丫鬟們矛盾地看著蘇錦音,不知道該不該希冀這琴音悅耳。
蘇錦音已經彈了起來。其他人不太清楚,捧月和房間裏的王氏就發現,這曲子跟前幾夜的不同。
尤其是王氏,前幾夜的曲子讓她聽了心神安定,這一首卻有些相反。無端端撩撥的人心驚肉跳的。
王氏曲子隻聽了一半就坐不住了,她直接自己打開了房門。
所有人都看過去。
守遠門的丫鬟壞心眼地在祈禱,王氏最好把先前砸杯盞的勁用到蘇錦音身上。
王氏果真親自對蘇錦音“動手”了。隻是讓那三個丫鬟都非常失望的是,王氏是親自扶起蘇錦音,說道:“好孩子,你與我進去吧。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蘇錦音當然不會拒絕,提著食盒進了房中。
留在院中等候的捧月笑眯眯地看著那守院門的丫鬟。丫鬟看懂了諷刺自己的笑容,一口氣梗在胸口,簡直跟塊石頭在捶打樣疼。
暗處的兩個丫鬟也不高興,她們對視一眼,決定眼不見為淨,先去跟劉氏回稟。
王氏房中的燭火被重新點燃了。
王氏坐在蘇錦音對麵,親自給蘇錦音倒了一杯茶。
她提茶壺的時候,手在發抖,但是看著臉上的精神,總歸比在鄭老夫人那的見麵要好。
蘇錦音覺得自己猜得是沒錯的。她大抵能知道王氏的病根在哪。
“大舅母,您這樣下去不行。”蘇錦音開門見山。
王氏雖然見了蘇錦音,但不想往下聊,她回答道:“錦音,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我見你就是想告訴你,我的病我心裏有數,所以你以後不必來了。”
蘇錦音沒有受挫,從食盒裏拿出來那碗藥,說道:“大舅母,這是我從徐大夫那開回來的藥。就是之前為您診治過的那位外地大夫。”
王氏有些吃驚,問道:“徐大夫回來了?”
她吃驚之後,又似乎想起了什麽,臉上竟出現了一絲恐懼,最後變成了難過。
那種難過的神情讓蘇錦音十分熟悉。這種透著絕望的難過,在劉氏被奪權的時候出現過。蘇錦音曾經覺得很難理解,但這幾天她已經把所有的真相串聯起來了。
王氏繼續拒絕蘇錦音的關心:“不必了。我累了,你回去吧。以後不必來了。”
蘇錦音從食盒裏繼續拿東西。
兩個藥包被打開,一個是煎過的,一個是沒煎過的。
“大舅媽,你看,這裏麵多了些東西。我帶回來的藥包裏沒有這兩樣,但給你在大廚房煎藥後,就多了。”蘇錦音把多出來的兩樣東西撿出來給王氏看,她知道王氏不懂得藥性,但沒關係,她隻是用實在的東西勾住王氏的注意力。
王氏果真認真去看,並問道:“這兩個藥是什麽?”
“可以讓大舅媽你死的藥。”蘇錦音直白道,“大舅媽你覺得自己已無生誌,但家裏有人連這點時間也等不了。她這麽急切,恐怕不止是要對付你。”
人總是很矛盾的。自己做的決定不會有什麽想法,但如果別人來替自己做覺得,就很容易激起逆反的心理。
王氏確實有些惱了。
她知道劉氏是不盼著自己好起來的。但她沒有想到劉氏有這樣的膽量。
院子裏突然響起更多的聲音。
鄭大姑娘的聲音又高又尖:“蘇錦音,你別想害我母親!你這個無恥小人!”
外麵的下人顯然是攔不住氣頭上的鄭大姑娘。
她直接推門進來,看到蘇錦音放在王氏麵前的藥,鄭大姑娘端起就砸了。
她拉住王氏的手,緊張問道:“母親,你沒吃吧?我前些天為了哥哥去尋了蘇錦音麻煩,她恨我,去外麵找了藥想害你!”
王氏皺眉:“你聽誰說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她從外麵拎藥回來,又讓她的下人去煎,還親自端過來,根本就不安好心。”鄭大姑娘答道。她說完,狠狠剜了蘇錦音一眼。
蘇錦音笑出了聲,她站起來說道:“大舅母,那我就先回去了。”
鄭大姑娘拉住她的手,喊道:“你別想跑,我要帶你去祖母,讓她知道你的歹毒。”
蘇錦音又看著鄭大姑娘笑了笑,然後繼續往門外走。
鄭大姑娘被這種無視激怒了,她揚起手就想打蘇錦音。
鄭大姑娘的手被人拉住了。
王氏嗬斥:“胡鬧!”
被劉氏派來盯蘇錦音的兩個丫鬟很幸災樂禍,覺得蘇錦音會無功而返。她們到這個時候都還沒有意識到,蘇錦音進不去對她們是沒有好處的。
而被蘇錦音威脅了的那個守院門的丫鬟也站在一邊,心情大抵和躲在暗處那兩個差不多。
這幾個,都盼著蘇錦音被王氏怒火攻心地發作一趟。她們自己沒有能耐把蘇錦音如何,就盼著別人能完成自己的期盼。
王氏倒像是真的要幫她們一般。那房間裏的燭火,居然沒一會兒就熄滅了。
那守院門的丫鬟就嗤笑出了聲。
捧月聽得惱怒,轉過頭狠狠瞪了對方一眼。
那丫鬟倒沒有反擊,她隻是退到一邊,就那樣笑眯眯地看著蘇錦音主仆。
這動作,其實比說話反擊,還讓人覺得難堪。
院外躲著偷看的兩個丫鬟也盯著蘇錦音,隻想看這位表小姐怎麽失望無比地離去。
蘇錦音的神情並不失望,實際上,她內心也不失望。
王氏沒有輕易見她,反而讓她心裏有了底。
她知道王氏這就是心病。所以她今日帶的這劑心藥是沒錯的。
蘇錦音將自己親自抱著的琴放到院子裏的石桌上,然後開始試音。
捧月在旁打高了燈籠。
兩個偷窺的丫鬟這時有些黑臉了。她們終於意識到了兩個事情。第一,表小姐這是越發靠近王氏彈琴了。她們是受了二夫人吩咐要讓這琴音響不起來的。第二,二夫人交代的是,等表小姐見了大夫人,就要趕緊去遞消息。這個吩咐後才說的是辦得好有賞。
丫鬟們矛盾地看著蘇錦音,不知道該不該希冀這琴音悅耳。
蘇錦音已經彈了起來。其他人不太清楚,捧月和房間裏的王氏就發現,這曲子跟前幾夜的不同。
尤其是王氏,前幾夜的曲子讓她聽了心神安定,這一首卻有些相反。無端端撩撥的人心驚肉跳的。
王氏曲子隻聽了一半就坐不住了,她直接自己打開了房門。
所有人都看過去。
守遠門的丫鬟壞心眼地在祈禱,王氏最好把先前砸杯盞的勁用到蘇錦音身上。
王氏果真親自對蘇錦音“動手”了。隻是讓那三個丫鬟都非常失望的是,王氏是親自扶起蘇錦音,說道:“好孩子,你與我進去吧。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蘇錦音當然不會拒絕,提著食盒進了房中。
留在院中等候的捧月笑眯眯地看著那守院門的丫鬟。丫鬟看懂了諷刺自己的笑容,一口氣梗在胸口,簡直跟塊石頭在捶打樣疼。
暗處的兩個丫鬟也不高興,她們對視一眼,決定眼不見為淨,先去跟劉氏回稟。
王氏房中的燭火被重新點燃了。
王氏坐在蘇錦音對麵,親自給蘇錦音倒了一杯茶。
她提茶壺的時候,手在發抖,但是看著臉上的精神,總歸比在鄭老夫人那的見麵要好。
蘇錦音覺得自己猜得是沒錯的。她大抵能知道王氏的病根在哪。
“大舅母,您這樣下去不行。”蘇錦音開門見山。
王氏雖然見了蘇錦音,但不想往下聊,她回答道:“錦音,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我見你就是想告訴你,我的病我心裏有數,所以你以後不必來了。”
蘇錦音沒有受挫,從食盒裏拿出來那碗藥,說道:“大舅母,這是我從徐大夫那開回來的藥。就是之前為您診治過的那位外地大夫。”
王氏有些吃驚,問道:“徐大夫回來了?”
她吃驚之後,又似乎想起了什麽,臉上竟出現了一絲恐懼,最後變成了難過。
那種難過的神情讓蘇錦音十分熟悉。這種透著絕望的難過,在劉氏被奪權的時候出現過。蘇錦音曾經覺得很難理解,但這幾天她已經把所有的真相串聯起來了。
王氏繼續拒絕蘇錦音的關心:“不必了。我累了,你回去吧。以後不必來了。”
蘇錦音從食盒裏繼續拿東西。
兩個藥包被打開,一個是煎過的,一個是沒煎過的。
“大舅媽,你看,這裏麵多了些東西。我帶回來的藥包裏沒有這兩樣,但給你在大廚房煎藥後,就多了。”蘇錦音把多出來的兩樣東西撿出來給王氏看,她知道王氏不懂得藥性,但沒關係,她隻是用實在的東西勾住王氏的注意力。
王氏果真認真去看,並問道:“這兩個藥是什麽?”
“可以讓大舅媽你死的藥。”蘇錦音直白道,“大舅媽你覺得自己已無生誌,但家裏有人連這點時間也等不了。她這麽急切,恐怕不止是要對付你。”
人總是很矛盾的。自己做的決定不會有什麽想法,但如果別人來替自己做覺得,就很容易激起逆反的心理。
王氏確實有些惱了。
她知道劉氏是不盼著自己好起來的。但她沒有想到劉氏有這樣的膽量。
院子裏突然響起更多的聲音。
鄭大姑娘的聲音又高又尖:“蘇錦音,你別想害我母親!你這個無恥小人!”
外麵的下人顯然是攔不住氣頭上的鄭大姑娘。
她直接推門進來,看到蘇錦音放在王氏麵前的藥,鄭大姑娘端起就砸了。
她拉住王氏的手,緊張問道:“母親,你沒吃吧?我前些天為了哥哥去尋了蘇錦音麻煩,她恨我,去外麵找了藥想害你!”
王氏皺眉:“你聽誰說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她從外麵拎藥回來,又讓她的下人去煎,還親自端過來,根本就不安好心。”鄭大姑娘答道。她說完,狠狠剜了蘇錦音一眼。
蘇錦音笑出了聲,她站起來說道:“大舅母,那我就先回去了。”
鄭大姑娘拉住她的手,喊道:“你別想跑,我要帶你去祖母,讓她知道你的歹毒。”
蘇錦音又看著鄭大姑娘笑了笑,然後繼續往門外走。
鄭大姑娘被這種無視激怒了,她揚起手就想打蘇錦音。
鄭大姑娘的手被人拉住了。
王氏嗬斥:“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