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秦家先祖本就生得風流倜儻的緣故,從皇帝到慶王,再到下一輩的這三位皇子,無一不是龍章鳳彩。


    大皇子先拱手邁步,行禮道:“不知父皇召兒臣們過來是有什麽吩咐?”


    皇帝的目光從大皇子開始,一排看過去,最後落在了三皇子秦子言身上。他答道:“你們都已過弱冠之年,朕特意請了你們叔父過來,想考一考你們的學業。可有誰還需要些時間準備?”


    “兒臣隨時可行。”


    “兒臣不需。”


    “兒臣遵命。”


    三個兒子都應得很快,沒有一個流露出躲避的意思。皇帝絲毫不意外,他坐到主位上,讓秦涼挨著自己坐下,然後道:“那就開始吧。皇弟,你出題吧。”


    秦涼問道:“若涼州犯險,五千兵將何以調派?”


    大皇子依舊先答:“五千兵將留守,隻派騎兵前往涇州求援。”


    “涼州東挨徐州,西鄰儊州,南靠涇州,北望寒關。寒關與昌邑國土相近,昌邑人素來不安分。若是涼州犯險,現下最有可能的就是昌邑蠻人入侵。涇州與涼州最近,雖然調兵極快,但更有可能的是,涇州也有險境。若我在涼州,會假作城中兵強馬壯,暫時唬住昌邑人,然後再往東西兩邊調兵,到時候以三方為形,剿滅那群膽大的昌邑人。”秦子言答得並不像他大皇兄一樣急進,但也並不算慢。


    皇帝就看向那邊還沉默著的二皇子。


    二皇子看了看自己父皇,又看向叔父慶王,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秦涼就道:“無需緊張,你想到什麽,且想什麽。”


    “若是現在這個時候,兒臣就有破敵之道。涼州此時的風大沙大,最是饑餓難耐的時候。昌邑人力大無腦,此番深入,糧草必定不足,水源更會現取。到時候在城池高處插上藥旗,讓特殊的藥粉四散,逼得昌邑人正想尋水。在水源上遊,再下……”


    二皇子尚未說完,大皇子就提出了不妥之處。


    他朗聲道:“二弟,你不能這樣急於求近、枉顧百姓性命。入你所說,涼州風沙大,那些藥旗到時候除了讓昌邑人中毒,豈不是還會讓我們的百姓也深受其害?這是損人也不利己的事情,我看還是不要做好。”


    “大哥,不是的……”二皇子也知道自己這主意爛的很,他忙緊張地看向正位的父皇。


    皇帝眼中也有些失望之色。


    三個皇兒,老大善武、老三善文,唯有這個老二,真是文不成武不就的。


    “兒臣倒是以為,二哥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他說了是特殊的時候。”秦子言上前走了一步,他同皇帝和秦涼解釋道,“這個時候的涼州不僅風沙大,而且據涼州誌記載,此時的涼州風向也基本固定。抓準時段施藥,必定不會殃及無辜的百姓。”


    秦子言的話讓二皇子很是鬆了一口氣。他平時候還不算膽怯,可每次隻要麵對自己的父皇,就手抖腳抖,慌得不行。


    如今他心中所想,有秦子言替他流利地說出來,二皇子便目光中滿是感激,他點頭應道:“正是如此。若不是此時,兒臣也不會說這個辦法的。”


    大皇子心中其實仍然不認同。但他看到自家弟弟額頭上都有豆大的汗水滴下來,就強行把要說的話吞了回去。


    三人都看向他們的父皇。


    皇帝的想法與大皇子接近,同樣覺得兩軍對戰,下毒這種辦法實在是難等大雅之堂。更重要的是,若涼州真犯險,還能讓昌邑人挑著時間來進攻?


    但今日的考評,結論權他已交給秦涼。於是,皇帝便問道:“皇弟,你以為如何?”


    秦涼點評道:“你們三人的身份,注定了若在戰場,也是統領號令者。既為領者,城中情況自然會了然於心。所以無論是你們誰說的,都不能算錯了。畢竟我隻說了,涼州遇險,未講出其他情形。”


    “但是,下麵的人能稟告的,大多是眼前發生的東西,一些過去或是早已固化的東西,就應當是你自己平日該清楚的。是以若以局數論,此局子言勝了。因為他的謀略不僅是針對涼州的現況,還有涼州的背景。”秦涼說完之後,就繼續出起了第二題,“你們坐鎮涼州,用了計謀後,已經守城五日,然而援軍遲遲未來,城中人心惶惶、軍心也有所動搖,你們當如何做?”


    “殺異心者!”大皇子依舊是最快回答。


    不過這次他也吸取了教訓,繼續往下說道:“雷霆手段,方能壓下人心。隻是打了棒子後,也應該給個棗子。對百姓們,要更加耐心的安撫。若百姓惶恐至極,放出風聲,說會爭取降低賦稅。”


    “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皇子最後總結道。


    秦涼聽了也是點點頭,說道:“這一句說得不錯。”


    大皇子麵色一喜,立刻豎起了耳朵,隻等著叔父繼續誇獎自己。


    可惜他等到二皇子和三皇子開口,也沒有聽到秦涼的直白表揚。


    二皇子則聽出了端倪。


    這一句,那麽就是說,隻有這最後一句話說的很好,前麵的自然就是不好了。


    他憐憫地看了自家大哥一眼。


    另一道淩厲的目光射到了二皇子的身上。


    他警醒地站直了身子,認真回答秦涼方才的問題。


    二皇子答完,就是秦子言答。


    秦子言此次的回答比上一次更加詳盡。


    皇帝也不由得上了幾分心去聽。


    秦涼點評道:“此題仍是子言略勝一籌。因為……”


    他的點評比上一題說得還要細致,皇帝聽得則更加入神。


    十六弟說他不是告狀,這次倒是完全不作偽了。皇帝能聽出,秦涼的點評,不僅沒有為難三皇子秦子言,反而有點撥對方的意思。


    這場考評,秦涼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


    皇帝開始期待今日的結果。他如今正值壯年,太子並不急著立下。但這一天遲早要到來,能早點看清楚每個兒子的能力,這又合理而不為呢?


    秦涼將皇帝的眼神收入眼底,他開始出第三道題。


    這場考評,他從始至終就準備公平公正。隻有絕對的公平公正,才會讓他的皇兄,這位父皇認真審視三個皇兒。


    沒有哪一種失望,會比捧上雲霄後再墜落來得痛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妃如此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嬌俏的熊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嬌俏的熊大並收藏王妃如此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