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蘇可立沒有再邁步離去的意思,趙姨娘鬆開蘇可立的腿,狠狠心,揚手就打了自己一個耳光。
她又甩了自己左臉一個耳光。
蘇可立沒有離開,卻也沒有跟趙姨娘料想中一樣立刻過來阻止。
果真這次是信了鄭氏十成了。趙姨娘心中滿是恨意,她咬牙揚手,重重地甩起了自己的耳光。
這一次,不過是兩下,臉上就有了巴掌印。
蘇可立低頭看了趙姨娘一眼。
他仍舊沒有動作。
趙姨娘再揚手,繼續打自己。
清脆的巴掌聲,在這靜謐的夜色中顯得格外突兀。趙姨娘心裏很清楚,她今日是麵子裏子都丟了個徹底。
隻盼李家那二姑娘早日把蘇錦音和她兄長拉作一對,婚書一下,她趙霜兒就要蘇錦音再無生路。
與側院的冰冷肅殺氣氛完全相反的是蘇錦音院中。
捧月仍是把那些吃食全部熱好,然後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她勸蘇錦音道:“小姐,您好歹嚐幾口再睡吧。”
許是心態不同,蘇錦音這時倒也有了幾分意動。她坐到桌前,接了筷子,準備再嚐嚐那些苦中至品的吃食,卻在看清楚那一桌時愣住了。
定勝糕、蜜餞葡萄、花盞龍眼……居然都是甜食。
那人的聲音猶在耳畔:“你的喜好實在奇怪。那甜甜的茶有什麽好喝的?”
蘇錦音伸手打開旁邊的茶盞,裏麵並不是柳葉茶,而是棗片茶,入口便是甘味潤喉。
“這樣糕點也是我命人特意研製的,味道獨樹一幟,苦得令人清醒。”他明明是這樣說的。但是拿起桌上的糕點放入口中,蘇錦音卻並沒有嚐到令她膽顫的苦味,而是沁人心脾的甜味。
桌上這每一碟、每一樣,都做得精致美觀,且無一例外地帶著滿滿的甜意。因已入夜的緣故,蘇錦音對這十幾樣吃食都隻能淺嚐輒止。但每一小口,都仿佛是那濃醇的花蜜,叫人心底甜得要化不開。
前十七次生辰的失落殘缺,至此一刻完全圓滿。她蘇錦音所求從來不多,隻是無一人信過。
鄭氏留著的那張她抄得手都險要廢掉的詩詞,是十年前的舊物。十年前,亦是這涼涼秋日,亦是這七夕生辰,蘇錦音挑燈抄寫了一夜。她根本不止抄寫一百遍,她反反複複、力求最好,隻盼她母親能誇一句“音兒長進了”。就這五個字,她就覺得,是她生辰最好的禮物,可以消逝那過去八年的生辰孤寂。
前世,她以姬妾之名苦守府中,懷上麟兒盼的,不過是秦子言一句我們再回碧水潭邊看一看。
所求不多,所念不奢,卻無一人真心掛懷。數年孤寂,落潭無聲。
慶王之傲,蘇錦音深有感受,但他未堅持予他之所歡,而全她之所愛,她得他此賀,銘感五內。
“捧月。”蘇錦音停著吩咐道:“明日去與管事說,提了止薇為一等丫鬟吧。”
她亦不能再放任自己的固執。不論這突然冒尖的小丫鬟是否能成為真正助力,如今借此人敲打府中其他人是無礙的。
這世上扒高踩低的人很多,但既想扒高那就先要拿出扒高的本事來。
蘇錦音站起身,準備往床邊去歇息,卻在站起的這一瞬感覺到腹部有些疼痛,她麵色一變,急喚捧月道:“捧月,我恐是月事提前,你快去準備。”
“小姐。”捧月折回房中,目光甚是複雜看向自己主子腰間一眼,她坦承道,“您從未夜間如此進食,應是撐到了。”
蘇錦音低頭再看那一桌心頭之好,心情有些難以言喻。粗數一遍,這碟碟盞盞竟有十八樣之多,她雖都是淺嚐輒止,卻也是過量了。
日後,不當如此沒有節製。蘇錦音伸出又捏起了一塊桂花糕。
“小姐!你不能再吃了!”捧月氣得直接過來搶。
蘇錦音卻是狡黠地轉了個身,然後將那糕點一次分幾次迅速塞入口中。
腹部著實有些撐到了,但今日是真的開心,便允自己,放縱這一次罷。
邊關飛沙很重,在塵土飛揚中,慶王府的書信物資一並到了。
慶王秦涼思忖著他吩咐元寶準備的那些吃食,應當已經送去了蘇錦音處,他就急急拆開信箋,看裏麵有沒有再附蘇錦音的回信過來。
翻來覆去,並沒有第二封。
這女人好涼薄的心。欲擒故縱,也不當這般冷淡。
秦涼頓時有些失望。他坐回將位,頗有些意興闌珊地一目三行地看元寶的稟告。目光落到最後一句時,秦涼又急忙重新折回去細細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眸中放光,連聲吩咐道:“去,請三殿下過來。府上帶了好東西,本王自當與他分享。”
原來,蘇姑娘的回信貼於箱內了。這元寶倒是開竅了一次。
秦涼一直堅信,秦子言對蘇錦音的表白不過是一時興起,甚至是有意給他這個叔父添堵罷了。
早先他就查過,秦子言與蘇錦音實在無甚接觸。就是在昭慧長公主府那一次,秦子言也是關注的蘇錦音庶妹蘇芙瑟。所以,他很有信心,待秦子言稍後看了蘇姑娘對自己情深義重的書信,想必不好意思再繼續糾纏。
孩子嘛,總歸有些調皮。不過調皮的孩子,還是要早點用粗棒子打醒的。
秦涼一臉嘚瑟地將箱子當著秦子言的麵打開,故意裝驚訝道:“子言,元寶說這次準備了……這是誰寫的,怎麽貼於箱內?”
秦子言也彎腰來看。
秦涼還故意念了出來。
“王爺,生辰所賀,皆已收到。常勝將軍之戲,引人頗多思索……”秦涼念到這一句,終於發現了不對勁,他皺眉自問道,“什麽戲?本王準備了戲?生辰,她什麽時候生辰的?”
秦子言卻是已經看到信上那一句“思慮萬重,最後隻覺晏元獻之不如憐取眼前人最是應景”,他回想前世種種,猶如蘇錦音人已至身邊,粲然一笑。
這明亮之景,叫旁側的秦涼看得麵色漸沉。
他若再不知道這生辰、這戲,都是三侄子所贈,就枉費在宮中也活了這麽多年了。
“子言,今夜出襲,你覺得何人最合適?”秦涼粗暴地將箱子蓋上,閉口不提分食之事。
秦子言答道:“我以為,派周校尉領一小隊人馬先去突襲即可。叔父想要的是亂敵軍心意,這種小範圍偷襲既不會讓對方暴怒反攻,也不會讓對方安枕無憂。”
他雖斂了笑意,但一雙桃花眼中仍滿是愉悅之色,叫人看得心口發堵。
秦涼將目光強行轉移,疾步走至行軍圖前,說道:“如今四國並立,亂世或許還要很久到來,也可能明天就會到來。這一處,乃是我國之重地,絕不能失守。”
秦子言走近行軍圖,手指指向旁側,與秦涼道:“若能守至此處,方算心願得全。”
他手指所落,已是他國城池。但此願,正乃秦涼所望。
兩人對視之間,第一次生出了共鳴之感。
秦涼收回目光,及時轉換話題:“如今局勢,尚不得如此。”
“若父皇休養生息數年,待國庫充盈,或可拚力一戰。”秦子言卻沒有順勢轉開話題,他目光堅定地道,“戰時或讓民短時苦難,然不戰是長苦之患。天下分久必合,吾國不作此想,亦有其餘三國作此念頭。奉於馬蹄之下,倒不如拚於刀劍之間。”
此言,何嚐不是秦涼所想。他一直以公正之心相待三個侄子,縱是秦子言有大錯之舉,也未太過計較,就是想要真正得一能佐之君,拚己之戎馬生涯,換得百姓長久安寧。
秦涼的目光落在秦子言身上,隱有灼灼之勢,但卻用理智按捺,暫不挑明。
兩人或都還心有顧忌,卻都隱有感覺,一心之願,恐與其他人而不得。
“取一半回去吧。”秦涼轉過身,彎腰將那箱子再次打開了。他目光從蘇錦音的信上一掃而過,未做停留。
秦子言亦轉身看了那信一眼,然後答道:“是。”
說完之後,秦子言卻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撩袍雙膝都跪了下去。
“侄兒有錯,望叔父原諒。侄兒無目、無知、無心,曾損叔父,如今悔痛入骨。”秦子言知道,他此時已經是真心願意重新拉攏秦涼了。
不可否認,秦涼這把利刃很有可能割傷他自己。但是,若連執刃的勇氣都沒有,他憑什麽坐上那個位置?
有些念頭,或許就是一瞬間下定決心,但其實卻已經有過足夠的考慮。
在邊關這段時間,真正在戰場廝殺之中,秦子言已經充分感覺到秦涼的為將之才。他逐漸認同一個事實,那就是前世他能坐上帝位後,肅清外亂,都有秦涼的戎馬之功。
還有,這位叔父,是個清醒理智之人。他對音娘有心,卻並未因為兒女私情刻意針對過自己。
秦子言目光下移,直接抽出自己腰間的匕首,然後對著左手胳膊刺了下去。
“你幹什麽?”秦涼是有意慢了一步的。他亦想知道,麵前這個侄子到底醒悟到了什麽程度。
如此看來,倒真是痛悟了。
秦子言捂住自己受傷的肩膀,答道:“自傷臂膀的事情,做過一次,足夠痛徹心扉。侄兒對天起誓,此生絕不會再做第二次!”
秦涼審視著麵前這個侄子,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帶對方來戰場磨練是個絕對正確的決定。而這個侄子,也並沒有讓自己失望。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如此透徹各方問題,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秦涼知道秦子言天分高,卻不知道高到了這個地步。
他蹲下身,用力扯開了秦子言肩膀的衣服。將這傷口完全展露出來後,秦涼親自為秦子言上藥。
“叔父。”秦子言看著這近在咫尺的側臉,腦中浮現的卻是另一張容顏。
不如憐取眼前人。
音娘這句感悟,倒也符合眼前。
秦子言輕笑了一聲,惹得秦涼抬眸來看。
“怎麽了,痛傻了?”秦涼故意拍了下秦子言的肩膀,痛得對方立刻倒抽了口氣。
秦子言反握住秦涼的手,第一次生出了坦誠的念頭,他說:“叔父,蘇姑娘生辰是七夕這日。”
“我知道,信裏寫了。”秦涼的心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墜到了湖水裏麵,飄來飄去,沒有辦法安定。
秦子言再坦白:“那戲,是我送過去。”
“我知道。”秦涼回想秦子言那笑容璀璨的模樣,就覺得自己有種還要捅對方肩膀一刀的衝動。
這不是他該有的念頭,更不是他該有的想法。蘇錦音,於他慶王而言,不過是個略有些意趣的寵物罷了。他喜歡她的手段,樂意成全她的欲擒故縱,所以甘心賞她一個側妃的位置。
這種喜歡,應該是可以舍棄的。他從來不想在娶正妃上與下一個要輔助的帝王相違背。所以……
秦子言的聲音在耳邊第三次響起:“叔父,我是真心悅……”
“夠了。”秦涼話說出口的速度快過了他腦中的思索。回過神,他找了個借口,對秦子言道,“你這傷要盡快養好,現在就回去休息吧。我還會找個大夫過去看看你的。”
秦涼不想承認,他是知道秦子言要說什麽。
他前一刻還覺得,若是秦子言想要蘇錦音,他便可以相讓。可這一刻,他的口卻比他的心更快做出了回答。他不想將事情放縱到那個地步。
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他何至於此?
秦涼很想問自己答案,但他輾轉難眠間,沙場對戰間,一直到幾個月後回京,都始終沒有得到自己的答案。
她又甩了自己左臉一個耳光。
蘇可立沒有離開,卻也沒有跟趙姨娘料想中一樣立刻過來阻止。
果真這次是信了鄭氏十成了。趙姨娘心中滿是恨意,她咬牙揚手,重重地甩起了自己的耳光。
這一次,不過是兩下,臉上就有了巴掌印。
蘇可立低頭看了趙姨娘一眼。
他仍舊沒有動作。
趙姨娘再揚手,繼續打自己。
清脆的巴掌聲,在這靜謐的夜色中顯得格外突兀。趙姨娘心裏很清楚,她今日是麵子裏子都丟了個徹底。
隻盼李家那二姑娘早日把蘇錦音和她兄長拉作一對,婚書一下,她趙霜兒就要蘇錦音再無生路。
與側院的冰冷肅殺氣氛完全相反的是蘇錦音院中。
捧月仍是把那些吃食全部熱好,然後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她勸蘇錦音道:“小姐,您好歹嚐幾口再睡吧。”
許是心態不同,蘇錦音這時倒也有了幾分意動。她坐到桌前,接了筷子,準備再嚐嚐那些苦中至品的吃食,卻在看清楚那一桌時愣住了。
定勝糕、蜜餞葡萄、花盞龍眼……居然都是甜食。
那人的聲音猶在耳畔:“你的喜好實在奇怪。那甜甜的茶有什麽好喝的?”
蘇錦音伸手打開旁邊的茶盞,裏麵並不是柳葉茶,而是棗片茶,入口便是甘味潤喉。
“這樣糕點也是我命人特意研製的,味道獨樹一幟,苦得令人清醒。”他明明是這樣說的。但是拿起桌上的糕點放入口中,蘇錦音卻並沒有嚐到令她膽顫的苦味,而是沁人心脾的甜味。
桌上這每一碟、每一樣,都做得精致美觀,且無一例外地帶著滿滿的甜意。因已入夜的緣故,蘇錦音對這十幾樣吃食都隻能淺嚐輒止。但每一小口,都仿佛是那濃醇的花蜜,叫人心底甜得要化不開。
前十七次生辰的失落殘缺,至此一刻完全圓滿。她蘇錦音所求從來不多,隻是無一人信過。
鄭氏留著的那張她抄得手都險要廢掉的詩詞,是十年前的舊物。十年前,亦是這涼涼秋日,亦是這七夕生辰,蘇錦音挑燈抄寫了一夜。她根本不止抄寫一百遍,她反反複複、力求最好,隻盼她母親能誇一句“音兒長進了”。就這五個字,她就覺得,是她生辰最好的禮物,可以消逝那過去八年的生辰孤寂。
前世,她以姬妾之名苦守府中,懷上麟兒盼的,不過是秦子言一句我們再回碧水潭邊看一看。
所求不多,所念不奢,卻無一人真心掛懷。數年孤寂,落潭無聲。
慶王之傲,蘇錦音深有感受,但他未堅持予他之所歡,而全她之所愛,她得他此賀,銘感五內。
“捧月。”蘇錦音停著吩咐道:“明日去與管事說,提了止薇為一等丫鬟吧。”
她亦不能再放任自己的固執。不論這突然冒尖的小丫鬟是否能成為真正助力,如今借此人敲打府中其他人是無礙的。
這世上扒高踩低的人很多,但既想扒高那就先要拿出扒高的本事來。
蘇錦音站起身,準備往床邊去歇息,卻在站起的這一瞬感覺到腹部有些疼痛,她麵色一變,急喚捧月道:“捧月,我恐是月事提前,你快去準備。”
“小姐。”捧月折回房中,目光甚是複雜看向自己主子腰間一眼,她坦承道,“您從未夜間如此進食,應是撐到了。”
蘇錦音低頭再看那一桌心頭之好,心情有些難以言喻。粗數一遍,這碟碟盞盞竟有十八樣之多,她雖都是淺嚐輒止,卻也是過量了。
日後,不當如此沒有節製。蘇錦音伸出又捏起了一塊桂花糕。
“小姐!你不能再吃了!”捧月氣得直接過來搶。
蘇錦音卻是狡黠地轉了個身,然後將那糕點一次分幾次迅速塞入口中。
腹部著實有些撐到了,但今日是真的開心,便允自己,放縱這一次罷。
邊關飛沙很重,在塵土飛揚中,慶王府的書信物資一並到了。
慶王秦涼思忖著他吩咐元寶準備的那些吃食,應當已經送去了蘇錦音處,他就急急拆開信箋,看裏麵有沒有再附蘇錦音的回信過來。
翻來覆去,並沒有第二封。
這女人好涼薄的心。欲擒故縱,也不當這般冷淡。
秦涼頓時有些失望。他坐回將位,頗有些意興闌珊地一目三行地看元寶的稟告。目光落到最後一句時,秦涼又急忙重新折回去細細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眸中放光,連聲吩咐道:“去,請三殿下過來。府上帶了好東西,本王自當與他分享。”
原來,蘇姑娘的回信貼於箱內了。這元寶倒是開竅了一次。
秦涼一直堅信,秦子言對蘇錦音的表白不過是一時興起,甚至是有意給他這個叔父添堵罷了。
早先他就查過,秦子言與蘇錦音實在無甚接觸。就是在昭慧長公主府那一次,秦子言也是關注的蘇錦音庶妹蘇芙瑟。所以,他很有信心,待秦子言稍後看了蘇姑娘對自己情深義重的書信,想必不好意思再繼續糾纏。
孩子嘛,總歸有些調皮。不過調皮的孩子,還是要早點用粗棒子打醒的。
秦涼一臉嘚瑟地將箱子當著秦子言的麵打開,故意裝驚訝道:“子言,元寶說這次準備了……這是誰寫的,怎麽貼於箱內?”
秦子言也彎腰來看。
秦涼還故意念了出來。
“王爺,生辰所賀,皆已收到。常勝將軍之戲,引人頗多思索……”秦涼念到這一句,終於發現了不對勁,他皺眉自問道,“什麽戲?本王準備了戲?生辰,她什麽時候生辰的?”
秦子言卻是已經看到信上那一句“思慮萬重,最後隻覺晏元獻之不如憐取眼前人最是應景”,他回想前世種種,猶如蘇錦音人已至身邊,粲然一笑。
這明亮之景,叫旁側的秦涼看得麵色漸沉。
他若再不知道這生辰、這戲,都是三侄子所贈,就枉費在宮中也活了這麽多年了。
“子言,今夜出襲,你覺得何人最合適?”秦涼粗暴地將箱子蓋上,閉口不提分食之事。
秦子言答道:“我以為,派周校尉領一小隊人馬先去突襲即可。叔父想要的是亂敵軍心意,這種小範圍偷襲既不會讓對方暴怒反攻,也不會讓對方安枕無憂。”
他雖斂了笑意,但一雙桃花眼中仍滿是愉悅之色,叫人看得心口發堵。
秦涼將目光強行轉移,疾步走至行軍圖前,說道:“如今四國並立,亂世或許還要很久到來,也可能明天就會到來。這一處,乃是我國之重地,絕不能失守。”
秦子言走近行軍圖,手指指向旁側,與秦涼道:“若能守至此處,方算心願得全。”
他手指所落,已是他國城池。但此願,正乃秦涼所望。
兩人對視之間,第一次生出了共鳴之感。
秦涼收回目光,及時轉換話題:“如今局勢,尚不得如此。”
“若父皇休養生息數年,待國庫充盈,或可拚力一戰。”秦子言卻沒有順勢轉開話題,他目光堅定地道,“戰時或讓民短時苦難,然不戰是長苦之患。天下分久必合,吾國不作此想,亦有其餘三國作此念頭。奉於馬蹄之下,倒不如拚於刀劍之間。”
此言,何嚐不是秦涼所想。他一直以公正之心相待三個侄子,縱是秦子言有大錯之舉,也未太過計較,就是想要真正得一能佐之君,拚己之戎馬生涯,換得百姓長久安寧。
秦涼的目光落在秦子言身上,隱有灼灼之勢,但卻用理智按捺,暫不挑明。
兩人或都還心有顧忌,卻都隱有感覺,一心之願,恐與其他人而不得。
“取一半回去吧。”秦涼轉過身,彎腰將那箱子再次打開了。他目光從蘇錦音的信上一掃而過,未做停留。
秦子言亦轉身看了那信一眼,然後答道:“是。”
說完之後,秦子言卻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撩袍雙膝都跪了下去。
“侄兒有錯,望叔父原諒。侄兒無目、無知、無心,曾損叔父,如今悔痛入骨。”秦子言知道,他此時已經是真心願意重新拉攏秦涼了。
不可否認,秦涼這把利刃很有可能割傷他自己。但是,若連執刃的勇氣都沒有,他憑什麽坐上那個位置?
有些念頭,或許就是一瞬間下定決心,但其實卻已經有過足夠的考慮。
在邊關這段時間,真正在戰場廝殺之中,秦子言已經充分感覺到秦涼的為將之才。他逐漸認同一個事實,那就是前世他能坐上帝位後,肅清外亂,都有秦涼的戎馬之功。
還有,這位叔父,是個清醒理智之人。他對音娘有心,卻並未因為兒女私情刻意針對過自己。
秦子言目光下移,直接抽出自己腰間的匕首,然後對著左手胳膊刺了下去。
“你幹什麽?”秦涼是有意慢了一步的。他亦想知道,麵前這個侄子到底醒悟到了什麽程度。
如此看來,倒真是痛悟了。
秦子言捂住自己受傷的肩膀,答道:“自傷臂膀的事情,做過一次,足夠痛徹心扉。侄兒對天起誓,此生絕不會再做第二次!”
秦涼審視著麵前這個侄子,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帶對方來戰場磨練是個絕對正確的決定。而這個侄子,也並沒有讓自己失望。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如此透徹各方問題,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秦涼知道秦子言天分高,卻不知道高到了這個地步。
他蹲下身,用力扯開了秦子言肩膀的衣服。將這傷口完全展露出來後,秦涼親自為秦子言上藥。
“叔父。”秦子言看著這近在咫尺的側臉,腦中浮現的卻是另一張容顏。
不如憐取眼前人。
音娘這句感悟,倒也符合眼前。
秦子言輕笑了一聲,惹得秦涼抬眸來看。
“怎麽了,痛傻了?”秦涼故意拍了下秦子言的肩膀,痛得對方立刻倒抽了口氣。
秦子言反握住秦涼的手,第一次生出了坦誠的念頭,他說:“叔父,蘇姑娘生辰是七夕這日。”
“我知道,信裏寫了。”秦涼的心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墜到了湖水裏麵,飄來飄去,沒有辦法安定。
秦子言再坦白:“那戲,是我送過去。”
“我知道。”秦涼回想秦子言那笑容璀璨的模樣,就覺得自己有種還要捅對方肩膀一刀的衝動。
這不是他該有的念頭,更不是他該有的想法。蘇錦音,於他慶王而言,不過是個略有些意趣的寵物罷了。他喜歡她的手段,樂意成全她的欲擒故縱,所以甘心賞她一個側妃的位置。
這種喜歡,應該是可以舍棄的。他從來不想在娶正妃上與下一個要輔助的帝王相違背。所以……
秦子言的聲音在耳邊第三次響起:“叔父,我是真心悅……”
“夠了。”秦涼話說出口的速度快過了他腦中的思索。回過神,他找了個借口,對秦子言道,“你這傷要盡快養好,現在就回去休息吧。我還會找個大夫過去看看你的。”
秦涼不想承認,他是知道秦子言要說什麽。
他前一刻還覺得,若是秦子言想要蘇錦音,他便可以相讓。可這一刻,他的口卻比他的心更快做出了回答。他不想將事情放縱到那個地步。
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他何至於此?
秦涼很想問自己答案,但他輾轉難眠間,沙場對戰間,一直到幾個月後回京,都始終沒有得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