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嬤嬤上了些年紀,但她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還要顯得老個十歲左右。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與秦子言相關。
蘇錦音記得,秦子言曾經跟她細細說過他幼年的種種遭遇。
包括母妃被算計的時候,他這個身為兒子的是如何被宮中踩高捧低的太監宮女暗中欺負,又如何被害得在太後和皇帝麵前出醜犯錯。
當母妃的自身難保,也要費心於討好君上,方嬤嬤可以說是秦子言幼年時候唯一的溫暖和依靠。
蘇錦音同方嬤嬤行了禮。
方嬤嬤也上下打量了一番蘇錦音。
自己奶大的孩子,她自然是要上心的。從容貌上看,方嬤嬤倒還覺得滿意。美卻不媚,麗卻不妖,這種容貌,很適合為正妻。
蘇錦音的真實身份,方嬤嬤自然是知道的。
一個二品官員的嫡長女,方嬤嬤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最後就是性情了。
方嬤嬤對蘇錦音道:“子言這孩子,也沒同我說清楚時辰,我年紀大了,準備起飯菜來就難免有些滯緩。不知道音姑娘願不願意幫著老身一起?”
這是考察自己。
蘇錦音很明白。
她並不想再當一次秦子言的妻妾,所以她對於弄砸這件事,毫無負擔。
“還請嬤嬤不要嫌棄。”蘇錦音上前攙扶住了方嬤嬤。
秦子言也攙扶住方嬤嬤的另一隻手,共同往前走。他道:“嬤嬤,是我疏忽了,我一起去幫您吧。”
方嬤嬤卻沒有答應:“你跟來做什麽,別沒得耽誤我們做事。你就去書房看看書,等飯菜好了,我來叫你。”
方嬤嬤當然不會讓秦子言一同去。她邀蘇錦音同去,自然不是要考廚藝,而是想單獨看蘇錦音的言行舉止,打量她的品行性情。
廚藝什麽的,即便略有些遜色,真做了皇子妃,還能有多少親自下廚的機會不成?
秦子言多少也能明白方嬤嬤這樣安排的原因。但他更了解蘇錦音的廚藝。
方嬤嬤雖然是不以考察廚藝為主,但肯定也不想看到廚房被燒的模樣吧。
想想他心尖尖上的音娘那做出來的吃食,秦子言就覺得自己心口疼。
色香味,俱沒有啊。
“嬤嬤,要不還是我去準備下飯菜,您帶著音娘在院子裏逛逛。”秦子言再次要求道,“我許久沒有見到嬤嬤了,很想自己做一頓飯,孝敬您。”
“你這孩子……”方嬤嬤心裏很是暖和。
她一直都知道秦子言這位三皇子對自己甚是敬重,把自己當作了半個母親也是有可能,可這般親自下廚,卻是沒有過的。
方嬤嬤眼睛都有些濕潤了。
她回握住蘇錦音的手,道:“那咱們就去逛逛吧。”
“好。”蘇錦音一口應下。
她本想在廚藝上讓方嬤嬤對自己不滿,但秦子言顯然是也對她的廚藝了然於心。既是如此,蘇錦音就覺得另辟蹊徑了。
兩人單獨相處,她相信多的是讓方嬤嬤對自己不滿的機會。
冬日的園子,真是沒有什麽好看的。
凋敝的花草樹木,光禿禿的枝丫,整個院子被襯出些蕭索的氣息。
“你是子言即將過門的妻子,嬤嬤我與你說話,便是沒有什麽需要遮掩的。子言他自小便並不得陛下的喜愛。陛下原是四子,雖然夭折了一個,但卻還有三子。大皇子驍勇善戰,二皇子又性情溫順,唯有子言,總是被忽略的那一個。”方嬤嬤說話的時候,目光有意落在了遠方。
但實際上,她心中很在意蘇錦音的回答。
可以說,為人長輩親眷的無不是如此。
雖然對外說起自家麟兒來,那是千好萬好,無論何處都可以誇出一朵花來,尤其是本身了不得處,恨不得一日誇上八百遍才好。
但真正到了議親婚嫁之事,又盼著對方瞧上的並非是那些浮華優異。恨不得對方是任由自家千萬不好,也要矢誌不渝的那種。
方嬤嬤如今便是如此。
若與其他人說起秦子言,必要說他在這三位皇子中頗得聖眷。可麵對蘇錦音,她就隻想暫且將這個三皇子的身份,讓人完全察覺不到就好。
蘇錦音哪裏會在乎秦子言的身份呢?
她不嫁他,便不會在意。
可如今,首要是要讓方嬤嬤厭惡自己。
蘇錦音有些擔憂地看向方嬤嬤,小聲地問道:“嬤嬤,我聽子言說,以後家裏諸事都自有下人來服侍,萬不需要我親力親為。嬤嬤如今這話是,夫君在騙我了?”
蘇錦音說到最後的時候,索性換了稱呼。她相信未成婚就這樣親昵的稱呼,必當會讓方嬤嬤不悅。
方嬤嬤果然問道:“音姑娘如今還未入門,怎能這樣稱呼子言?你們可是已經背離了禮法?”
“沒有沒有。”蘇錦音慌忙搖頭,她答道,“夫君說要風風光光迎娶我過門的。”
“嬤嬤,夫君不受陛下喜歡,以後肯定就不會有其他側皇子妃吧?他府中也沒有其他妾室通房貼身丫鬟吧?”蘇錦音有意往妒字上發揮。
方嬤嬤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她本想立刻開口訓斥,可念頭轉了轉,還是忍住了。
她想,若是一次便將蘇錦音罵跑了,秦子言未必會願意放手。若是能多套得些對方的心意,恐怕二人才更有可能分開。
方嬤嬤就答道:“此事恐有些困難。畢竟子言是皇子,陛下不賜婚,也有皇後娘娘要為之操心的。”
蘇錦音又問:“嬤嬤,那婆母如今可還健在,不需要我服侍吧?我笨手笨腳的,恐要服侍不好。”
善妒,居然還不孝!
這樣的女子,如何配為正妻。
便是一個妾室側皇子妃禮也當不得!
方嬤嬤果真怒了,她對蘇錦音冷笑道:“音姑娘想得可真多!如今你尚不是子言的妻妾,遠不必擔心這些問題。”
“倒是我聽子言說,音姑娘你記不起過去的事情了。那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不擔心嗎,你也毫無思念之情嗎?”方嬤嬤嚴厲地追問道。
她知道自己直接反對,秦子言未必會聽自己的。
所以她要讓蘇錦音也心甘情願離開。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與秦子言相關。
蘇錦音記得,秦子言曾經跟她細細說過他幼年的種種遭遇。
包括母妃被算計的時候,他這個身為兒子的是如何被宮中踩高捧低的太監宮女暗中欺負,又如何被害得在太後和皇帝麵前出醜犯錯。
當母妃的自身難保,也要費心於討好君上,方嬤嬤可以說是秦子言幼年時候唯一的溫暖和依靠。
蘇錦音同方嬤嬤行了禮。
方嬤嬤也上下打量了一番蘇錦音。
自己奶大的孩子,她自然是要上心的。從容貌上看,方嬤嬤倒還覺得滿意。美卻不媚,麗卻不妖,這種容貌,很適合為正妻。
蘇錦音的真實身份,方嬤嬤自然是知道的。
一個二品官員的嫡長女,方嬤嬤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最後就是性情了。
方嬤嬤對蘇錦音道:“子言這孩子,也沒同我說清楚時辰,我年紀大了,準備起飯菜來就難免有些滯緩。不知道音姑娘願不願意幫著老身一起?”
這是考察自己。
蘇錦音很明白。
她並不想再當一次秦子言的妻妾,所以她對於弄砸這件事,毫無負擔。
“還請嬤嬤不要嫌棄。”蘇錦音上前攙扶住了方嬤嬤。
秦子言也攙扶住方嬤嬤的另一隻手,共同往前走。他道:“嬤嬤,是我疏忽了,我一起去幫您吧。”
方嬤嬤卻沒有答應:“你跟來做什麽,別沒得耽誤我們做事。你就去書房看看書,等飯菜好了,我來叫你。”
方嬤嬤當然不會讓秦子言一同去。她邀蘇錦音同去,自然不是要考廚藝,而是想單獨看蘇錦音的言行舉止,打量她的品行性情。
廚藝什麽的,即便略有些遜色,真做了皇子妃,還能有多少親自下廚的機會不成?
秦子言多少也能明白方嬤嬤這樣安排的原因。但他更了解蘇錦音的廚藝。
方嬤嬤雖然是不以考察廚藝為主,但肯定也不想看到廚房被燒的模樣吧。
想想他心尖尖上的音娘那做出來的吃食,秦子言就覺得自己心口疼。
色香味,俱沒有啊。
“嬤嬤,要不還是我去準備下飯菜,您帶著音娘在院子裏逛逛。”秦子言再次要求道,“我許久沒有見到嬤嬤了,很想自己做一頓飯,孝敬您。”
“你這孩子……”方嬤嬤心裏很是暖和。
她一直都知道秦子言這位三皇子對自己甚是敬重,把自己當作了半個母親也是有可能,可這般親自下廚,卻是沒有過的。
方嬤嬤眼睛都有些濕潤了。
她回握住蘇錦音的手,道:“那咱們就去逛逛吧。”
“好。”蘇錦音一口應下。
她本想在廚藝上讓方嬤嬤對自己不滿,但秦子言顯然是也對她的廚藝了然於心。既是如此,蘇錦音就覺得另辟蹊徑了。
兩人單獨相處,她相信多的是讓方嬤嬤對自己不滿的機會。
冬日的園子,真是沒有什麽好看的。
凋敝的花草樹木,光禿禿的枝丫,整個院子被襯出些蕭索的氣息。
“你是子言即將過門的妻子,嬤嬤我與你說話,便是沒有什麽需要遮掩的。子言他自小便並不得陛下的喜愛。陛下原是四子,雖然夭折了一個,但卻還有三子。大皇子驍勇善戰,二皇子又性情溫順,唯有子言,總是被忽略的那一個。”方嬤嬤說話的時候,目光有意落在了遠方。
但實際上,她心中很在意蘇錦音的回答。
可以說,為人長輩親眷的無不是如此。
雖然對外說起自家麟兒來,那是千好萬好,無論何處都可以誇出一朵花來,尤其是本身了不得處,恨不得一日誇上八百遍才好。
但真正到了議親婚嫁之事,又盼著對方瞧上的並非是那些浮華優異。恨不得對方是任由自家千萬不好,也要矢誌不渝的那種。
方嬤嬤如今便是如此。
若與其他人說起秦子言,必要說他在這三位皇子中頗得聖眷。可麵對蘇錦音,她就隻想暫且將這個三皇子的身份,讓人完全察覺不到就好。
蘇錦音哪裏會在乎秦子言的身份呢?
她不嫁他,便不會在意。
可如今,首要是要讓方嬤嬤厭惡自己。
蘇錦音有些擔憂地看向方嬤嬤,小聲地問道:“嬤嬤,我聽子言說,以後家裏諸事都自有下人來服侍,萬不需要我親力親為。嬤嬤如今這話是,夫君在騙我了?”
蘇錦音說到最後的時候,索性換了稱呼。她相信未成婚就這樣親昵的稱呼,必當會讓方嬤嬤不悅。
方嬤嬤果然問道:“音姑娘如今還未入門,怎能這樣稱呼子言?你們可是已經背離了禮法?”
“沒有沒有。”蘇錦音慌忙搖頭,她答道,“夫君說要風風光光迎娶我過門的。”
“嬤嬤,夫君不受陛下喜歡,以後肯定就不會有其他側皇子妃吧?他府中也沒有其他妾室通房貼身丫鬟吧?”蘇錦音有意往妒字上發揮。
方嬤嬤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她本想立刻開口訓斥,可念頭轉了轉,還是忍住了。
她想,若是一次便將蘇錦音罵跑了,秦子言未必會願意放手。若是能多套得些對方的心意,恐怕二人才更有可能分開。
方嬤嬤就答道:“此事恐有些困難。畢竟子言是皇子,陛下不賜婚,也有皇後娘娘要為之操心的。”
蘇錦音又問:“嬤嬤,那婆母如今可還健在,不需要我服侍吧?我笨手笨腳的,恐要服侍不好。”
善妒,居然還不孝!
這樣的女子,如何配為正妻。
便是一個妾室側皇子妃禮也當不得!
方嬤嬤果真怒了,她對蘇錦音冷笑道:“音姑娘想得可真多!如今你尚不是子言的妻妾,遠不必擔心這些問題。”
“倒是我聽子言說,音姑娘你記不起過去的事情了。那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不擔心嗎,你也毫無思念之情嗎?”方嬤嬤嚴厲地追問道。
她知道自己直接反對,秦子言未必會聽自己的。
所以她要讓蘇錦音也心甘情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