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遇各不同。
表麵上看著風風光光的,其實每個人背後都有些不為外人所道的難處。
這位個子不高的郭老板,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重新發揚光大了相聲事業,如今可是說是風光無限,但是估計身上承擔的東西也不少。
曾經一度,相聲這門藝術已經走到了末路,相聲門裏一直是近親繁殖,說相聲的人才凋敝,很少再有好作品,聽相聲的也就寥寥無幾,老百姓也幾乎都快忘了還有這一門藝術。
直到郭老板十幾年前橫空出世,組建相聲社,在幾位老先生的站腳助威下,幾乎是傾家蕩產的傾情投入,把相聲觀眾重新又領回了劇場,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相聲市場才重新火爆了起來。
以至於全國各地的各個相聲團體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連電視節目中,有關相聲的節目也都成了主打。
但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本來相聲就是個逗樂的藝術,出身於市井地攤,談不上高雅,甚至可以說段子越是通俗、甚至庸俗,就越能受歡迎。
所以說白了相聲這個玩意就是一種俗文化,雖然俗,但是老百姓喜歡,就有市場。
但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早就習慣了精英的引領,隻有社會上的精英說話才會有分量。
早先年的宣傳媒體隻有報紙、廣播、電視這區區幾種形式,在這些傳統媒體上,隻有精英才有話語權。
各路的精英們通過這些媒體、課堂教育我們的老百姓,什麽是個好的文藝作品,什麽樣的電影更有教育意義,培養了大眾的審美情趣。
這麽多年來,我們百姓已經被這種所謂的“精英文化”熏陶了一遍又一遍,而代表草根審美的所謂“俗文化”就一直不能登堂入室。
仿佛一夜間,隨著各種新媒體的出現,以郭老板為代表的所謂“俗文化”就像是突然冒了出來,占領了大塊的文化市場,自然就有人對這種情況不滿意。
其實也談不上是什麽刻意針對,其實更像是兩株植物在同一個空間爭奪陽光、爭奪生存空間。
相聲出身於地攤,就是俗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可能這就是相聲的一種原罪。
當俗文化的東西占領了太多的平台,就不是什麽好事情,畢竟文化這個東西還是要有正能量,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於是就有人呼籲要整肅娛樂市場。
這很正常,本來精英文化和俗文化就是一個共生的矛盾體,無論過份強調哪一方麵都是偏頗。
當兩株生長在一起的植物,當中一棵異常壯大,遮擋了陽光,搶占了過多的養分,肯定就會被人修理一下,修枝剪葉那是正常操作。
但是就有人看不慣相聲舞台上那些個低俗的東西,覺得郭老板的相聲社講的不是倫理哏,就是繞著屎尿屁打轉,就想借著這個機會搞出點事情。
滿城風雨欲來,某些精英居然開始動用了公權力,開始明裏暗裏的打壓相聲社的發展,這就有點過分了。
樹大招風好像就是形容的這種情況。但好像郭老板自打出道一來,走過的風風雨雨多了,相信這次也能見招拆招,應付過去。
但是肯定會覺得憋屈......
......
仟兒哥歎口氣:“有時候啊,我真想在大草原上弄上幾個山頭,圍上幾千頃地,痛痛快快地養馬、種苜蓿去!”
郭老板就搭茬:“別介師哥,這手底下五六百人等著咱們給開飯呢,咱這個買賣可是能傳輩的,等踏踏實實的把相聲社交到了小輩兒手裏頭,咱們倆退休了,我陪你去草原種苜蓿!”
這種話才像是郭老板說的,心性真是堅定。
......
姚遠在一旁聽著,這種話題他作為一個外人實在是插不上嘴,這時放在桌上的手機震動,習慣性的點開,哈!原來是魯胖子發來的信息,這個孫子終於肯回來了。
回來就回來吧,還特地點菜,說他爹想吃鹵煮火燒了,讓明天給準備一鍋。
看來是魯叔的身體也恢複的不錯,否則不可能有這麽好的胃口,有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麽重的口味。
上次離開菲州時魯叔說了,要回來一趟平城,有事情要和自己談,正好也借這個機會跟他好好聊一聊,為啥會花了兩千多萬送自己這麽一個鮑魚場。
經過這麽長時間對鮑魚場的了解,姚遠就對這個白來的產業感覺越來越忐忑,無功不受祿,他可沒覺得自己在菲州歪打正著的幹的那些事,能配得上這麽厚重的禮物。
......
簡單給胖子回了一個信息以後,剛想關手機,卻被一個推送的新聞題目吸引了,忙不迭的點開看。
“我去!港島這個珍寶坊就這麽沉了?!”粗粗掃了一眼新聞,姚遠不禁驚叫出聲。
坐在他身邊的蘇陽也伸長脖子看向他手機:“遠哥怎麽了?什麽沉了?”
“港島的珍寶坊!是一艘客輪改造的餐廳,曾經是港島餐飲業的標誌杆,這兩年一直沒有營業,想開到東南亞換一個港口繼續經營,結果走到了南海碰上風浪沉了!”姚遠用了三言兩語把這個新聞事件說清楚。
以蘇陽的年紀估計理解不了這個名號對於餐飲業的意義,這家珍寶坊別看遠在港島,卻曾經是中餐的一個地標,代表了港菜曾經的輝煌。
星爺拍的那一部幾乎家喻戶曉的電影“食神”,就是在這裏實景拍攝,那部電影曾經讓一代人驚詫,原來廚師這行還能做到這麽風光。
這家餐廳曾經作為一個地標性建築,是內地人去港島必定打卡的一個地方,去珍寶坊吃海鮮,曾經是很多老饕的夢想。
仟兒哥的注意力跟姚遠顯然不一樣:“珍寶坊啊?我去過,那不就是一艘客輪改裝的嗎?可是看那個客輪的樣子,怎麽也不像是能遠洋航行的啊?還跑那麽老遠,難怪它翻了。”
郭老板嘴一撇:“別是騙保吧?前兩年我去港島還去這裏吃過一次,感覺不咋地,已經淪落到糊弄遊客的地方了。估計經營不下去了,才想出來這個法子。”
“哎,餐飲業啊,想永葆青春機會是不可能的,短了七八年、長了一二十年,就準得改頭換麵,想要傳承下去,成為百年老店太難了。”姚遠關上手機,歎口氣。
郭老板對這個話題饒有興趣,眼睛瞟了一眼姚遠:“也未見得吧?咱們平城不是有那麽多百年老店嗎?什麽聚德、什麽來順的,一數一大把呢。”
姚遠一擺手:“那些都不能算,想當初解放後公私合營以後,那些個招牌都是屬於公家的了,雖然後來各種改革變化,股份變來變去的,別管出品水平怎麽樣,經營情況好不好,後麵都有國家撐腰,那就不可能塌了架,這些年雖然徹底放開競爭了,但是人家的人才儲備都在,傳承也都沒有斷了代,底蘊上一般的社會機構跟人家就沒法比。”
郭老板顯然是聽到了什麽自己感興趣的點,眼睛瞪得溜圓:“那你的意思就是,社會上的餐飲店就很難保持長紅,就不能傳代?”
姚遠聽出來郭老板的話裏有話,但是也沒太多想:“是呀,一個買賣想幹好了不太難,難的就是能守住,社會上誘惑太多了,餐飲業起點挺低的,其實什麽人都能幹,而且隻要是幹好了還都挺掙錢的,錢掙到了、有了點積蓄以後,餐飲店的老板就會麵對各種誘惑,再想保持初心就挺難的。”
姚遠看著大家聽到挺認真,就接著擺開了龍門陣:“德州扒雞大家都知道吧?”
仟兒哥瞬間進入了捧哏狀態:“得州扒雞?太知道啦,想當年我們每次去南方演出,坐火車路過得州必定要買上一隻,一隻扒雞一瓶酒,美美的就能喝到長江南了。”
“那仟兒哥您可能不知道,到了現在得州賣扒雞的就沒有一家是真正意義上的正根傳承。”
“怎麽會呢?”如今平城裏麵都是各種得州扒雞店,你姚遠怎麽一張嘴就說人家不正宗?
“我的意思是說,扒雞雖然現在滿大街都是,但是現在的扒雞跟當初真正的創始人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當年得州扒雞的創始人靠著扒雞掙了個盆滿缽滿,結果人老了剛一咽氣,兩個不爭氣的兒子就鬧著分家,為了一鍋老湯爭來搶去的都動了手,後來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生的把一鍋老湯給打碎了!”
“這才是真正的敗家呢!”仟兒哥感歎。
“誰說不是呢,那個扒雞的味道靠的就是這一鍋老湯,結果被兩個敗家子給糟踐了,這事傳開了鬧得連當時的知府都驚動了,周圍鄰居街坊也都沒慣著,紛紛雞模仿那個工藝味道,開始賣扒雞。沒了老湯的這一家扒雞創始人就啥也不是,誰還會買他們家的扒雞呢,如今的滿街上的扒雞再也跟他家沒有半毛錢關係,都是後人仿製的。”
仟兒哥就驚詫:“還有知府呢,您說的這是哪個年月的事啊?”
“大清朝,雍正年間,德州扒雞的曆史挺長的。”姚遠解釋了一句。
郭老板手輕拍桌子:“挺好的手藝,老爺子辛辛苦苦創出來的買賣,要是真能傳了輩,就夠子孫後代吃上幾輩子了,可惜啊,兩個兒子眼窩子太淺,就沒那個福分。”
姚遠也輕歎一口氣:“其實大多數父一輩、子一輩的家庭餐廳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況,有時候別看是親父子,手藝這個東西想傳承下去不走樣,還是挺不容易的。”
郭老板就跟仟兒哥對了個眼神,怎麽覺得這個廚子話裏有話呢?
“對了,還有一種情況,餐飲業裏也挺常見,您二位吃過那個什麽‘大媽水餃’嗎?”姚遠話匣子打開了就收不住,開始在幾位說相聲的大師麵前嘚吧嘚。
仟兒哥輕輕笑了一下:“您講、您講。”
“‘大媽水餃’的創始人是位下崗的老師,十幾年前開始創業,第一家餐廳就失敗了,後來把房子家產都抵押了,跟媳婦破釜沉舟開了第一家餃子店,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仔細研究一個餃子的各個工藝環節。四處學習各種製餡的手法,後來總算是成功了,接著就是一家一家的開始擴張,幾年前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了四百多家店。”
“謔,這個規模可不算是小了,這是奔著要上市的節奏去了。”
“仟兒哥您說的真對!”姚遠給出了一個大拇指。
“這位下崗老師是個有文化的,覺得自己的管理能力已經有點跟不上公司的發展,就想著引進資本、引進先進管理模式,迅速把企業做大、做強,爭取上市。”
“這是好事呀?”
“好事?不對,這叫引狼入室!資本的目標是掙錢,爭取利潤最大化,一家好好的餃子館,賣出去了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引入了資本方,資本方就套用了西式快餐的管理模式,把餃子館統一加以改造,用餐環境之類的倒是有了提升,但是在出品上也做了一些改變,餃子的份量變小、餡料甚至麵皮的工藝也給做了改進,就為了節約成本!”
“哎呦,這麽幹可有點損了!”
“餐飲業跟別的行業還是有點不一樣,‘大媽餃子’起家就是因為它的口味和風格,結果資本方為了能迅速上市套現,把這個基本麵都給改了,當初的創始人那位下崗教師因為失去了控股權,在經營上根本就沒有話語權,隻能眼看著一幫假洋鬼子外行把自己的心血糟蹋的一塌糊塗,而無能為力!”
“那現在的這家‘大媽水餃’怎麽樣了?”
怎麽樣了?滿大街都是“大媽水餃”,您自己就沒有觀察?
哦,也是,這麽大的腕兒,哪有還親自上街吃快餐餃子的!
“完蛋了,本來距離上市是一步之遙的事情,結果被這麽一改造,變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生意也是一落千丈,股權又被資本方賣了一回,現在被一家酒店管理公司控股呢。”
“那位創始人呢?”郭老板對這種市井故事顯然特別感興趣。
“就隻能當寓公了唄,大部分股權都已經不在手裏了,對公司經營已經徹底沒了話語權,好在估計他當初的一番投入能拿了回來,但是也就別在做什麽別的奢望了。”姚遠回答道。
郭老板就深以為然“你們看看、你們看看,資本!資本是那麽好引進的嗎?那個玩意進場是要吃肉的!”
就不知道,這個小小的餐飲界創業故事,怎麽引起了郭老板那麽大的怨念......
......
(本章完)
7017k
表麵上看著風風光光的,其實每個人背後都有些不為外人所道的難處。
這位個子不高的郭老板,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重新發揚光大了相聲事業,如今可是說是風光無限,但是估計身上承擔的東西也不少。
曾經一度,相聲這門藝術已經走到了末路,相聲門裏一直是近親繁殖,說相聲的人才凋敝,很少再有好作品,聽相聲的也就寥寥無幾,老百姓也幾乎都快忘了還有這一門藝術。
直到郭老板十幾年前橫空出世,組建相聲社,在幾位老先生的站腳助威下,幾乎是傾家蕩產的傾情投入,把相聲觀眾重新又領回了劇場,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相聲市場才重新火爆了起來。
以至於全國各地的各個相聲團體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連電視節目中,有關相聲的節目也都成了主打。
但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本來相聲就是個逗樂的藝術,出身於市井地攤,談不上高雅,甚至可以說段子越是通俗、甚至庸俗,就越能受歡迎。
所以說白了相聲這個玩意就是一種俗文化,雖然俗,但是老百姓喜歡,就有市場。
但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早就習慣了精英的引領,隻有社會上的精英說話才會有分量。
早先年的宣傳媒體隻有報紙、廣播、電視這區區幾種形式,在這些傳統媒體上,隻有精英才有話語權。
各路的精英們通過這些媒體、課堂教育我們的老百姓,什麽是個好的文藝作品,什麽樣的電影更有教育意義,培養了大眾的審美情趣。
這麽多年來,我們百姓已經被這種所謂的“精英文化”熏陶了一遍又一遍,而代表草根審美的所謂“俗文化”就一直不能登堂入室。
仿佛一夜間,隨著各種新媒體的出現,以郭老板為代表的所謂“俗文化”就像是突然冒了出來,占領了大塊的文化市場,自然就有人對這種情況不滿意。
其實也談不上是什麽刻意針對,其實更像是兩株植物在同一個空間爭奪陽光、爭奪生存空間。
相聲出身於地攤,就是俗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可能這就是相聲的一種原罪。
當俗文化的東西占領了太多的平台,就不是什麽好事情,畢竟文化這個東西還是要有正能量,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於是就有人呼籲要整肅娛樂市場。
這很正常,本來精英文化和俗文化就是一個共生的矛盾體,無論過份強調哪一方麵都是偏頗。
當兩株生長在一起的植物,當中一棵異常壯大,遮擋了陽光,搶占了過多的養分,肯定就會被人修理一下,修枝剪葉那是正常操作。
但是就有人看不慣相聲舞台上那些個低俗的東西,覺得郭老板的相聲社講的不是倫理哏,就是繞著屎尿屁打轉,就想借著這個機會搞出點事情。
滿城風雨欲來,某些精英居然開始動用了公權力,開始明裏暗裏的打壓相聲社的發展,這就有點過分了。
樹大招風好像就是形容的這種情況。但好像郭老板自打出道一來,走過的風風雨雨多了,相信這次也能見招拆招,應付過去。
但是肯定會覺得憋屈......
......
仟兒哥歎口氣:“有時候啊,我真想在大草原上弄上幾個山頭,圍上幾千頃地,痛痛快快地養馬、種苜蓿去!”
郭老板就搭茬:“別介師哥,這手底下五六百人等著咱們給開飯呢,咱這個買賣可是能傳輩的,等踏踏實實的把相聲社交到了小輩兒手裏頭,咱們倆退休了,我陪你去草原種苜蓿!”
這種話才像是郭老板說的,心性真是堅定。
......
姚遠在一旁聽著,這種話題他作為一個外人實在是插不上嘴,這時放在桌上的手機震動,習慣性的點開,哈!原來是魯胖子發來的信息,這個孫子終於肯回來了。
回來就回來吧,還特地點菜,說他爹想吃鹵煮火燒了,讓明天給準備一鍋。
看來是魯叔的身體也恢複的不錯,否則不可能有這麽好的胃口,有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麽重的口味。
上次離開菲州時魯叔說了,要回來一趟平城,有事情要和自己談,正好也借這個機會跟他好好聊一聊,為啥會花了兩千多萬送自己這麽一個鮑魚場。
經過這麽長時間對鮑魚場的了解,姚遠就對這個白來的產業感覺越來越忐忑,無功不受祿,他可沒覺得自己在菲州歪打正著的幹的那些事,能配得上這麽厚重的禮物。
......
簡單給胖子回了一個信息以後,剛想關手機,卻被一個推送的新聞題目吸引了,忙不迭的點開看。
“我去!港島這個珍寶坊就這麽沉了?!”粗粗掃了一眼新聞,姚遠不禁驚叫出聲。
坐在他身邊的蘇陽也伸長脖子看向他手機:“遠哥怎麽了?什麽沉了?”
“港島的珍寶坊!是一艘客輪改造的餐廳,曾經是港島餐飲業的標誌杆,這兩年一直沒有營業,想開到東南亞換一個港口繼續經營,結果走到了南海碰上風浪沉了!”姚遠用了三言兩語把這個新聞事件說清楚。
以蘇陽的年紀估計理解不了這個名號對於餐飲業的意義,這家珍寶坊別看遠在港島,卻曾經是中餐的一個地標,代表了港菜曾經的輝煌。
星爺拍的那一部幾乎家喻戶曉的電影“食神”,就是在這裏實景拍攝,那部電影曾經讓一代人驚詫,原來廚師這行還能做到這麽風光。
這家餐廳曾經作為一個地標性建築,是內地人去港島必定打卡的一個地方,去珍寶坊吃海鮮,曾經是很多老饕的夢想。
仟兒哥的注意力跟姚遠顯然不一樣:“珍寶坊啊?我去過,那不就是一艘客輪改裝的嗎?可是看那個客輪的樣子,怎麽也不像是能遠洋航行的啊?還跑那麽老遠,難怪它翻了。”
郭老板嘴一撇:“別是騙保吧?前兩年我去港島還去這裏吃過一次,感覺不咋地,已經淪落到糊弄遊客的地方了。估計經營不下去了,才想出來這個法子。”
“哎,餐飲業啊,想永葆青春機會是不可能的,短了七八年、長了一二十年,就準得改頭換麵,想要傳承下去,成為百年老店太難了。”姚遠關上手機,歎口氣。
郭老板對這個話題饒有興趣,眼睛瞟了一眼姚遠:“也未見得吧?咱們平城不是有那麽多百年老店嗎?什麽聚德、什麽來順的,一數一大把呢。”
姚遠一擺手:“那些都不能算,想當初解放後公私合營以後,那些個招牌都是屬於公家的了,雖然後來各種改革變化,股份變來變去的,別管出品水平怎麽樣,經營情況好不好,後麵都有國家撐腰,那就不可能塌了架,這些年雖然徹底放開競爭了,但是人家的人才儲備都在,傳承也都沒有斷了代,底蘊上一般的社會機構跟人家就沒法比。”
郭老板顯然是聽到了什麽自己感興趣的點,眼睛瞪得溜圓:“那你的意思就是,社會上的餐飲店就很難保持長紅,就不能傳代?”
姚遠聽出來郭老板的話裏有話,但是也沒太多想:“是呀,一個買賣想幹好了不太難,難的就是能守住,社會上誘惑太多了,餐飲業起點挺低的,其實什麽人都能幹,而且隻要是幹好了還都挺掙錢的,錢掙到了、有了點積蓄以後,餐飲店的老板就會麵對各種誘惑,再想保持初心就挺難的。”
姚遠看著大家聽到挺認真,就接著擺開了龍門陣:“德州扒雞大家都知道吧?”
仟兒哥瞬間進入了捧哏狀態:“得州扒雞?太知道啦,想當年我們每次去南方演出,坐火車路過得州必定要買上一隻,一隻扒雞一瓶酒,美美的就能喝到長江南了。”
“那仟兒哥您可能不知道,到了現在得州賣扒雞的就沒有一家是真正意義上的正根傳承。”
“怎麽會呢?”如今平城裏麵都是各種得州扒雞店,你姚遠怎麽一張嘴就說人家不正宗?
“我的意思是說,扒雞雖然現在滿大街都是,但是現在的扒雞跟當初真正的創始人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當年得州扒雞的創始人靠著扒雞掙了個盆滿缽滿,結果人老了剛一咽氣,兩個不爭氣的兒子就鬧著分家,為了一鍋老湯爭來搶去的都動了手,後來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生的把一鍋老湯給打碎了!”
“這才是真正的敗家呢!”仟兒哥感歎。
“誰說不是呢,那個扒雞的味道靠的就是這一鍋老湯,結果被兩個敗家子給糟踐了,這事傳開了鬧得連當時的知府都驚動了,周圍鄰居街坊也都沒慣著,紛紛雞模仿那個工藝味道,開始賣扒雞。沒了老湯的這一家扒雞創始人就啥也不是,誰還會買他們家的扒雞呢,如今的滿街上的扒雞再也跟他家沒有半毛錢關係,都是後人仿製的。”
仟兒哥就驚詫:“還有知府呢,您說的這是哪個年月的事啊?”
“大清朝,雍正年間,德州扒雞的曆史挺長的。”姚遠解釋了一句。
郭老板手輕拍桌子:“挺好的手藝,老爺子辛辛苦苦創出來的買賣,要是真能傳了輩,就夠子孫後代吃上幾輩子了,可惜啊,兩個兒子眼窩子太淺,就沒那個福分。”
姚遠也輕歎一口氣:“其實大多數父一輩、子一輩的家庭餐廳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況,有時候別看是親父子,手藝這個東西想傳承下去不走樣,還是挺不容易的。”
郭老板就跟仟兒哥對了個眼神,怎麽覺得這個廚子話裏有話呢?
“對了,還有一種情況,餐飲業裏也挺常見,您二位吃過那個什麽‘大媽水餃’嗎?”姚遠話匣子打開了就收不住,開始在幾位說相聲的大師麵前嘚吧嘚。
仟兒哥輕輕笑了一下:“您講、您講。”
“‘大媽水餃’的創始人是位下崗的老師,十幾年前開始創業,第一家餐廳就失敗了,後來把房子家產都抵押了,跟媳婦破釜沉舟開了第一家餃子店,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仔細研究一個餃子的各個工藝環節。四處學習各種製餡的手法,後來總算是成功了,接著就是一家一家的開始擴張,幾年前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了四百多家店。”
“謔,這個規模可不算是小了,這是奔著要上市的節奏去了。”
“仟兒哥您說的真對!”姚遠給出了一個大拇指。
“這位下崗老師是個有文化的,覺得自己的管理能力已經有點跟不上公司的發展,就想著引進資本、引進先進管理模式,迅速把企業做大、做強,爭取上市。”
“這是好事呀?”
“好事?不對,這叫引狼入室!資本的目標是掙錢,爭取利潤最大化,一家好好的餃子館,賣出去了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引入了資本方,資本方就套用了西式快餐的管理模式,把餃子館統一加以改造,用餐環境之類的倒是有了提升,但是在出品上也做了一些改變,餃子的份量變小、餡料甚至麵皮的工藝也給做了改進,就為了節約成本!”
“哎呦,這麽幹可有點損了!”
“餐飲業跟別的行業還是有點不一樣,‘大媽餃子’起家就是因為它的口味和風格,結果資本方為了能迅速上市套現,把這個基本麵都給改了,當初的創始人那位下崗教師因為失去了控股權,在經營上根本就沒有話語權,隻能眼看著一幫假洋鬼子外行把自己的心血糟蹋的一塌糊塗,而無能為力!”
“那現在的這家‘大媽水餃’怎麽樣了?”
怎麽樣了?滿大街都是“大媽水餃”,您自己就沒有觀察?
哦,也是,這麽大的腕兒,哪有還親自上街吃快餐餃子的!
“完蛋了,本來距離上市是一步之遙的事情,結果被這麽一改造,變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生意也是一落千丈,股權又被資本方賣了一回,現在被一家酒店管理公司控股呢。”
“那位創始人呢?”郭老板對這種市井故事顯然特別感興趣。
“就隻能當寓公了唄,大部分股權都已經不在手裏了,對公司經營已經徹底沒了話語權,好在估計他當初的一番投入能拿了回來,但是也就別在做什麽別的奢望了。”姚遠回答道。
郭老板就深以為然“你們看看、你們看看,資本!資本是那麽好引進的嗎?那個玩意進場是要吃肉的!”
就不知道,這個小小的餐飲界創業故事,怎麽引起了郭老板那麽大的怨念......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