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報了翠屏的大仇,心情極佳,一路縱馬疾馳,上午就追上了阿史那瑕一行。翠屏一直擔心三人,待見得平安歸來方才放下心來;韓琦又說馬公子已經授首,翠屏又要跪下磕頭,被李岩攙住,正色道:“翠屏,我們江湖兒女,不講這些繁文縟節的,咱們共過生死,便如兄弟姐妹一般,我們一則為民除害,二則為你複仇,都是我輩應做之事。”韓琦插口道:“前麵那句說得好,咱們共過生死,便如兄弟姐妹一般,那咱們今日在這裏結拜為兄弟如何?”李岩、張大通欣然同意。阿史那瑕笑道:“好啊,今日我便來給你們做個見證。”
翠屏卻道:“你們都是大俠,我一個小女子就算了吧。”韓琦還要堅持,阿史那瑕早就看透翠屏的心思,便笑道:“好了好了,翠屏一個女子,要跟你們盟誓同生共死,隻怕也是不妥。”翠屏被阿史那瑕看破心思,紅著臉瞅了她一眼,不再發話,韓琦也不再堅持。
阿史那瑕道:“結拜暫且不忙,還要去前麵采購一應用具,再則隻怕玉泉追兵趕來,咱們還是離開此地再說。”當下眾人立刻啟程。一行人隱匿行蹤,又走了數日,直到過了潼關,仍不見有追兵趕來,這才放下心來。
又行了一日,但見這一帶山巒起伏,韓琦道:“前麵便是三崤山,山北麵就是天河,咱們今日便登上三崤主峰千山,麵對天河盟誓,義結金蘭,如何?”李岩、張大通都道“不錯”,阿史那瑕、翠屏等人也鼓掌叫好,當下便讓崒幹采購了三牲祭品,登上千山。
上得山來,便見周邊高山絕穀處處,形勢險峻,北眺天河,深穀激流,蔚為壯觀,此情此景,豪情壯誌充盈胸臆。擺好三牲祭品,翠屏為三人端上酒水,三人歃血為盟。互敘年齒,李岩略長半歲,張大通次之,韓琦少年老成,實則最小。於是由李岩率先宣讀誓詞。李岩略一沉吟:“我兄弟三人誌趣相投,今日在千山義結金蘭,從此生死與共,不離不棄。有生之年,願以此身蕩盡世間不平,誅盡天下之惡,皇天、後土、天河為鑒,若違此誓,死無葬身之地。”韓琦大聲叫好,當下和張大通也念了誓詞,之後互相拜見。大家都是少年心性,阿史那瑕倒是老成,隻是她對於中原的一些規矩也不是甚懂,雖然金蘭譜、名帖等都未齊備,卻也興致盎然。
之後崒幹用獨有的手法做了烤牛羊肉、肉餅給大家,未等熟透便已香氣四溢,韓琦大呼小叫,直接下手大快朵頤。李岩正要招呼周邊巡視的衛士一起吃,卻見崒幹對他使了個眼色,當即住口不言。眼見眾衛士巡視中漸行漸遠,山上隻剩李岩、阿史那瑕等六人時,忽地一聲呼哨,林中衝出一隊人,皆黑巾蒙麵,手持彎刀,向幾人殺來。
韓琦、張大通早就得到李岩暗示,此刻刺客殺來,當即抽出長刀,護住阿史那瑕與翠屏,李岩、崒幹二人負責迎向來敵。幾招一過,李岩發現對方刀法怪異,不像中原武人,卻很是精妙,且個個悍不畏死,寧可以傷換傷也不願後退。起始李岩、崒幹等仗著武藝高強,還擊倒了幾人,後來站在遠處一條大漢伸手摘下後背長弓,之後張弓搭箭,隨手射出,利箭破空,竟有雷鳴之聲,皆指向幾人破綻所在。李岩舉劍格擋,手臂被震得發麻,長箭落地,雖然地上岩石甚多,竟然入土數寸,嗡嗡直響,李岩斜眼看去,長箭閃著幽光,竟然通體為精鐵所鑄。這名箭手一加入,形勢立刻逆轉。其餘武士奮起餘勇,逐漸將幾人圍在山頂,背後便是洶湧天河,若是不小心失足跌了下去,隻怕落個屍骨無存。
忽地大漢呼哨一聲,圍攻李岩等人的武士便停下攻勢。大漢道:“公主,今日若是賜下金狼旗,我便放你們一條生路,還望公主顧忌千金之軀,也不至於白白送了您這幾位朋友的性命。請公主決斷。”他故意以漢話說出,心中已有離間之意。
阿史那瑕顯然與他是識得的,道:“阿薩蘭,我若是縱身一躍,這金狼旗便隨我葬身天河之中,你選擇這一處伏擊我,便是你此行最大的錯誤。”阿薩蘭搖頭道:“公主,您不會的。雖然金狼旗未給部族帶來一刻安寧,但是隻要大燕存世一日,便能多休養一日,終究還是有希望的。即便被奪走,也還有奪回的希望。您血統高貴,必然不會像我等粗鄙之人一般輕言生死。”阿史那瑕輕笑道:“如此說來,你倒是了解我。崒幹,你怎麽看?”崒幹仰天笑道:“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全部殺光便是,給我射!”
話音未落,阿薩蘭身後林中便飛出無數羽箭,他飛身躲閃,但是手下武士卻不似他般武功高強,紛紛中箭倒地,之後便見阿史那瑕的部屬殺了回來。阿薩蘭心知中了埋伏,怒吼一聲,欲上前相救。他手下武士一邊持刀抵擋,一邊對他喊著聽不明白的語言。李岩想來,應是讓阿薩蘭自行逃脫。阿薩蘭長歎一聲,連發三矢,兩箭透胸而過,另有一箭竟然將阿史那瑕兩名手下串於一處,趁著一時無人敢上前,晃動身形,穿林而去。崒幹見他如此凶猛,怒吼一聲,追了過去。
阿薩蘭手下武士一個個戰至最後,即便阿史那瑕開口招降,也無人放棄抵抗,直至全部戰死。阿史那瑕手下除了被射殺的四人,另有半數身上帶傷,連張大通肩膀也挨了一箭。阿史那瑕便吩咐救治傷者,另將死難之人無論敵我,盡數以火焚燒,之後就地埋葬。最後歎道:“這些勇士,無論敵我,都是為了部族而死,葬身於求索之途,也算死得其所。”見李岩等人有疑問之色,便向眾人解釋原委。
原來金狼旗雖是燕皇所賜,憑此可免繳貢獻,但也並非完全出於好心。擁有此旗可傳至後代,沒有旗幟的部族也可以奪取他人所有,實則是燕皇削弱攻唐中九個最強部族的毒計。如今突厥一部遭逢大變,數年前可汗在部族內部衝突中喪生,幾名小汗爭奪可汗之位,又有世仇在外虎視眈眈,全靠族中長老出麵支持可汗之女阿史那瑕,才撐得許久。如今形勢越發惡劣,她也需遠走他方,一則避難,二則尋求助力平定內憂外患。趁著突厥內部爭鬥之際,便有人打上了金狼旗的主意。阿薩蘭是拔野古一部的勇士,拔野古實力較弱,但是去年冬天草原大雪,凍死牛羊無數,實是無力繳納歲貢,若是選擇依附其他部族,又與滅族無甚區別,便鋌而走險,盯上了東行的阿史那瑕一行。
最終阿史那瑕歎道:“之前我不願出示金狼旗,便是唯恐有人得到消息,平添無數麻煩。”
李岩道:“之前不明原委,還在疑惑公主為何不肯早早拿出金狼旗解圍。如今卻是我們幾個給公主添了好大麻煩,實在對不住!”
阿史那瑕搖了搖頭,卻道:“你們也不要在意,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我們也不可能一直隱藏得住身份,他們用心搜索,早晚會發現我們行蹤。阿薩蘭武藝雖強,隻是拔野古勢力衰弱,算不得強勁的敵人,更可怕的隻怕還在後麵,便是我那幾個叔叔也是不會放過我的,到時金狼旗到手,便是大長老也無力阻止他們的野心了。”李岩道:“實不相瞞,我跟青山要去天都不假,但也隻是路過,順道憑吊一位前輩,最終還是要去東海流光城的。在下雖武功不高,也願護送公主至流光,隻是到得流光之後,便不能與公主同行了。”
阿史那瑕輕笑道:“哦?看來你們這次去東海,動機可有些奇特啊。實不相瞞,我這次東行,也有好些事情要做,隻怕咱們未必衝突呢。前方便是天都,到得天都便安全多了,我們且在那裏盤桓些時日,辦件事情,再往流光不遲。”她見李岩沉默不語,知他擔心耽誤流光之事,便道:“天都為朝廷集結英豪之所,無礙堡隻是一個臨時駐足之地罷了,包你耽誤不了正事。”李岩將信將疑,但近來見阿史那瑕行事,從來都是有的放矢,向來不會信口胡言,不由便信了她的話。
正在此時,崒幹垂頭喪氣的回來,對阿史那瑕道:“屬下慚愧,被那廝跑了!”阿史那瑕見他左臂中了一箭,箭杆已被折斷,箭頭穿臂而出,便上前一遍幫他醫治一麵道:“看來阿薩蘭也知行動失敗,便未下殺手,是以未用鐵箭射你,不然你這條臂膀能不能保得住還難說。”崒幹嘿嘿笑道:“那小子也不好受,被我瞅到機會近身,挨了我一拳”極地狼牙”,受傷可不比我還重麽?”渾然不顧自己傷勢。
阿史那瑕對李岩笑道:“我跟崒幹名雖主仆,實則他是我的師兄,自小便很是照顧我。他在外人前對我很是尊重,看來如今他也並未將你當外人了。”
李岩見他們推心置腹,卻不知如何回答,正好韓琦、張大通、翠屏三人過來幫他解了圍。張大通那一箭挨得著實不輕,如果前路凶險,別說幫忙,還得抽人照顧他,至於翠屏就更不用說了。這時韓琦道:“實不相瞞,我有兩名長輩住在附近山上,我這次東來也是要見他們去的,這次正好帶翠屏和青山去那裏安置,青崖也隨我們一起去吧。”阿史那瑕心中一動,道:“莫非其中有一位是號稱‘劫海刀聖’的葉真葉前輩麽?”韓琦道:“正是,想不到公主知道的事情真不少。想必公主也知道葉前輩性格孤僻怪異,不喜見生人,便不引大家去打攪他老人家了。”阿史那瑕笑而不語,心道葉真哪裏是不喜見生人,他見了自己是突厥人,不拎刀砍殺便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李岩想起前途凶險,且是涉及異族內部爭鬥之事,韓琦也不願參與,於是也並未明言。便道自己要去天都辦些事情,正好與阿史那瑕同行,待得張大通傷勢好轉,便來天都相聚。韓琦、張大通隻是不舍與李岩分離,翠屏近日裏與阿史那瑕相處,得她照顧,不禁流露依依不舍之情,阿史那瑕從腕上摘下一隻玉鐲,也不管她肯不肯收,硬是戴在她手上。李岩已與韓、張二人約好會麵的暗記,於是大家約好天都會和的暗號,分道揚鑣,各尋去處。
接下來的幾日之中又遇到兩次刺殺,刺客武功精強,阿史那瑕又折損了幾名護衛,李岩與崒幹也受了傷。想是在玉泉行蹤泄露之後,已被更多懷著各種目的對手盯上了,且知一旦到得天都境內便再無機會的緣故,故而派出的都是高手。眾人無奈,隻得繞道而行,一路上隱匿行跡已到極致,仍然被綴上好幾次,李岩在多次激鬥中對於實戰的領悟也漸漸多了起來。本來頂多三日的路程足足走了半個多月才到天都境內,這是楚王朝宇文氏嫡係精銳所駐之地,即便楚王朝不如之前唐之強盛,但皇氣所聚,再也無有人敢在此亂來,阿史那瑕一行便安全了許多。
一行人穿龍門伊闕一路北行,自定鼎門入天都。李岩看著“定鼎門”三個大字,不由想起西域武林中“楊燁不死,西域武林不從定鼎門而入”的誓言,如今楊燁去了,來來往往,又有多少西域武林人士在此往來,如進出自家門庭一般。
阿史那瑕自是不知他在想什麽,隻是歎道:“楊燁不死,西域武林不從定鼎門而入。這是西域武林的誓言,那一日他們圍攻楊燁,也都是從長夏門、厚載門進城的。楊燁威勢如此之盛,真教人神往。”她轉頭對李岩道:“你卻是不知道,我幼年是見過楊燁的,高高大大的,很是俊朗的一個男子,嚴肅的時候便像他手中的‘黃龍泣血’一樣,笑起來更像我們那裏的陽光,溫溫暖暖的。那時候母親抱著我,我對楊燁說,楊叔叔,你比草原上最厲害的人都英俊,等我長大了,我要嫁給你。我當時也不知道厲害和英俊有什麽關係,但就是覺得該這麽說。楊燁卻笑著說,我的女兒都快有你一般大了。母親一麵抱著我,也像他一樣笑著,眼淚就那麽笑著流了下來。”
李岩看著她,她一麵說著,任由自己沉浸在回憶裏,也任由自己的淚水流了下來。原來這個看似堅強,看似什麽都難不倒的突厥公主,也不過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女罷了。便如另一個身著紅衣,長槍無敵的少女一般,也許自己看到的都隻是她們堅強的外表而已。
周邊的從人,連同崒幹都退了下去。阿史那瑕自顧自說道:“之後我和母親回歸草原,途中便起了刀兵,父汗也引領部屬,攻向這裏。母後帶著我前去阻攔,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燕皇說我母後是大唐公主,無法相信父親起兵的誠意,父汗便殺了母親,因此取得了燕皇的信任。其實我是有一半漢人血統的,並且還是高貴的皇族之血。如今,我又代母親回來了,代她再來看一眼……她最愛的那個人拚命也要守護住的地方。”
阿史那瑕忽地展顏一笑,對李岩道:“故事講完,好不好聽?該辦正事了。”接著對崒幹道:“拿著金狼旗,去‘四方館’,讓他們準備館舍,並說我們要求見大楚皇帝陛下。”見崒幹猶豫,便道:“你隻管去吧,把大家也帶上,好好休整一下,諒他們也不敢在宇文信的地盤行刺,再說李公子也在呢。”四方館就在定鼎門外,崒幹這便帶人去了。阿史那瑕帶著兩名從人,與李岩進城。
李岩此生從未見過天都這般規模宏大的城池,街上車水馬龍,直看得瞠目結舌。阿史那瑕便為他解說,天都城內街道縱橫,將內城分割為一百零九坊三市,便如棋盤一般,坊為民居,市作商貿,沿定鼎門往北的街道便是天街。沿天街北行,可見天津橋、天樞遺柱、端門,平民百姓至端門而止,再北行便是紫微宮的門戶應天門,裏麵就是乾陽殿、大業殿、徽猷殿。李岩長居淩雲,雖也見過淩雲一派的諸般建築,與此處相比無異小巫見大巫。
兩人沿天街北行,天街寬愈百步,中為禦道,外則行人,兩側種植石榴、櫻桃等樹木,置身其間,便如行於天上一般。阿史那瑕看著道旁花木,輕聲道:“這些樹木都是十餘年前新植的,我幼時見過的那些,都在那一場刀兵中化為灰燼了;原有的一百零九坊,也有三十餘坊在最終的巷戰中損壞嚴重。宇文信重新厘定,現存也不過八十而已。”怕李岩不明白,又補了一句:“宇文信便是大楚皇帝了。”
翠屏卻道:“你們都是大俠,我一個小女子就算了吧。”韓琦還要堅持,阿史那瑕早就看透翠屏的心思,便笑道:“好了好了,翠屏一個女子,要跟你們盟誓同生共死,隻怕也是不妥。”翠屏被阿史那瑕看破心思,紅著臉瞅了她一眼,不再發話,韓琦也不再堅持。
阿史那瑕道:“結拜暫且不忙,還要去前麵采購一應用具,再則隻怕玉泉追兵趕來,咱們還是離開此地再說。”當下眾人立刻啟程。一行人隱匿行蹤,又走了數日,直到過了潼關,仍不見有追兵趕來,這才放下心來。
又行了一日,但見這一帶山巒起伏,韓琦道:“前麵便是三崤山,山北麵就是天河,咱們今日便登上三崤主峰千山,麵對天河盟誓,義結金蘭,如何?”李岩、張大通都道“不錯”,阿史那瑕、翠屏等人也鼓掌叫好,當下便讓崒幹采購了三牲祭品,登上千山。
上得山來,便見周邊高山絕穀處處,形勢險峻,北眺天河,深穀激流,蔚為壯觀,此情此景,豪情壯誌充盈胸臆。擺好三牲祭品,翠屏為三人端上酒水,三人歃血為盟。互敘年齒,李岩略長半歲,張大通次之,韓琦少年老成,實則最小。於是由李岩率先宣讀誓詞。李岩略一沉吟:“我兄弟三人誌趣相投,今日在千山義結金蘭,從此生死與共,不離不棄。有生之年,願以此身蕩盡世間不平,誅盡天下之惡,皇天、後土、天河為鑒,若違此誓,死無葬身之地。”韓琦大聲叫好,當下和張大通也念了誓詞,之後互相拜見。大家都是少年心性,阿史那瑕倒是老成,隻是她對於中原的一些規矩也不是甚懂,雖然金蘭譜、名帖等都未齊備,卻也興致盎然。
之後崒幹用獨有的手法做了烤牛羊肉、肉餅給大家,未等熟透便已香氣四溢,韓琦大呼小叫,直接下手大快朵頤。李岩正要招呼周邊巡視的衛士一起吃,卻見崒幹對他使了個眼色,當即住口不言。眼見眾衛士巡視中漸行漸遠,山上隻剩李岩、阿史那瑕等六人時,忽地一聲呼哨,林中衝出一隊人,皆黑巾蒙麵,手持彎刀,向幾人殺來。
韓琦、張大通早就得到李岩暗示,此刻刺客殺來,當即抽出長刀,護住阿史那瑕與翠屏,李岩、崒幹二人負責迎向來敵。幾招一過,李岩發現對方刀法怪異,不像中原武人,卻很是精妙,且個個悍不畏死,寧可以傷換傷也不願後退。起始李岩、崒幹等仗著武藝高強,還擊倒了幾人,後來站在遠處一條大漢伸手摘下後背長弓,之後張弓搭箭,隨手射出,利箭破空,竟有雷鳴之聲,皆指向幾人破綻所在。李岩舉劍格擋,手臂被震得發麻,長箭落地,雖然地上岩石甚多,竟然入土數寸,嗡嗡直響,李岩斜眼看去,長箭閃著幽光,竟然通體為精鐵所鑄。這名箭手一加入,形勢立刻逆轉。其餘武士奮起餘勇,逐漸將幾人圍在山頂,背後便是洶湧天河,若是不小心失足跌了下去,隻怕落個屍骨無存。
忽地大漢呼哨一聲,圍攻李岩等人的武士便停下攻勢。大漢道:“公主,今日若是賜下金狼旗,我便放你們一條生路,還望公主顧忌千金之軀,也不至於白白送了您這幾位朋友的性命。請公主決斷。”他故意以漢話說出,心中已有離間之意。
阿史那瑕顯然與他是識得的,道:“阿薩蘭,我若是縱身一躍,這金狼旗便隨我葬身天河之中,你選擇這一處伏擊我,便是你此行最大的錯誤。”阿薩蘭搖頭道:“公主,您不會的。雖然金狼旗未給部族帶來一刻安寧,但是隻要大燕存世一日,便能多休養一日,終究還是有希望的。即便被奪走,也還有奪回的希望。您血統高貴,必然不會像我等粗鄙之人一般輕言生死。”阿史那瑕輕笑道:“如此說來,你倒是了解我。崒幹,你怎麽看?”崒幹仰天笑道:“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全部殺光便是,給我射!”
話音未落,阿薩蘭身後林中便飛出無數羽箭,他飛身躲閃,但是手下武士卻不似他般武功高強,紛紛中箭倒地,之後便見阿史那瑕的部屬殺了回來。阿薩蘭心知中了埋伏,怒吼一聲,欲上前相救。他手下武士一邊持刀抵擋,一邊對他喊著聽不明白的語言。李岩想來,應是讓阿薩蘭自行逃脫。阿薩蘭長歎一聲,連發三矢,兩箭透胸而過,另有一箭竟然將阿史那瑕兩名手下串於一處,趁著一時無人敢上前,晃動身形,穿林而去。崒幹見他如此凶猛,怒吼一聲,追了過去。
阿薩蘭手下武士一個個戰至最後,即便阿史那瑕開口招降,也無人放棄抵抗,直至全部戰死。阿史那瑕手下除了被射殺的四人,另有半數身上帶傷,連張大通肩膀也挨了一箭。阿史那瑕便吩咐救治傷者,另將死難之人無論敵我,盡數以火焚燒,之後就地埋葬。最後歎道:“這些勇士,無論敵我,都是為了部族而死,葬身於求索之途,也算死得其所。”見李岩等人有疑問之色,便向眾人解釋原委。
原來金狼旗雖是燕皇所賜,憑此可免繳貢獻,但也並非完全出於好心。擁有此旗可傳至後代,沒有旗幟的部族也可以奪取他人所有,實則是燕皇削弱攻唐中九個最強部族的毒計。如今突厥一部遭逢大變,數年前可汗在部族內部衝突中喪生,幾名小汗爭奪可汗之位,又有世仇在外虎視眈眈,全靠族中長老出麵支持可汗之女阿史那瑕,才撐得許久。如今形勢越發惡劣,她也需遠走他方,一則避難,二則尋求助力平定內憂外患。趁著突厥內部爭鬥之際,便有人打上了金狼旗的主意。阿薩蘭是拔野古一部的勇士,拔野古實力較弱,但是去年冬天草原大雪,凍死牛羊無數,實是無力繳納歲貢,若是選擇依附其他部族,又與滅族無甚區別,便鋌而走險,盯上了東行的阿史那瑕一行。
最終阿史那瑕歎道:“之前我不願出示金狼旗,便是唯恐有人得到消息,平添無數麻煩。”
李岩道:“之前不明原委,還在疑惑公主為何不肯早早拿出金狼旗解圍。如今卻是我們幾個給公主添了好大麻煩,實在對不住!”
阿史那瑕搖了搖頭,卻道:“你們也不要在意,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我們也不可能一直隱藏得住身份,他們用心搜索,早晚會發現我們行蹤。阿薩蘭武藝雖強,隻是拔野古勢力衰弱,算不得強勁的敵人,更可怕的隻怕還在後麵,便是我那幾個叔叔也是不會放過我的,到時金狼旗到手,便是大長老也無力阻止他們的野心了。”李岩道:“實不相瞞,我跟青山要去天都不假,但也隻是路過,順道憑吊一位前輩,最終還是要去東海流光城的。在下雖武功不高,也願護送公主至流光,隻是到得流光之後,便不能與公主同行了。”
阿史那瑕輕笑道:“哦?看來你們這次去東海,動機可有些奇特啊。實不相瞞,我這次東行,也有好些事情要做,隻怕咱們未必衝突呢。前方便是天都,到得天都便安全多了,我們且在那裏盤桓些時日,辦件事情,再往流光不遲。”她見李岩沉默不語,知他擔心耽誤流光之事,便道:“天都為朝廷集結英豪之所,無礙堡隻是一個臨時駐足之地罷了,包你耽誤不了正事。”李岩將信將疑,但近來見阿史那瑕行事,從來都是有的放矢,向來不會信口胡言,不由便信了她的話。
正在此時,崒幹垂頭喪氣的回來,對阿史那瑕道:“屬下慚愧,被那廝跑了!”阿史那瑕見他左臂中了一箭,箭杆已被折斷,箭頭穿臂而出,便上前一遍幫他醫治一麵道:“看來阿薩蘭也知行動失敗,便未下殺手,是以未用鐵箭射你,不然你這條臂膀能不能保得住還難說。”崒幹嘿嘿笑道:“那小子也不好受,被我瞅到機會近身,挨了我一拳”極地狼牙”,受傷可不比我還重麽?”渾然不顧自己傷勢。
阿史那瑕對李岩笑道:“我跟崒幹名雖主仆,實則他是我的師兄,自小便很是照顧我。他在外人前對我很是尊重,看來如今他也並未將你當外人了。”
李岩見他們推心置腹,卻不知如何回答,正好韓琦、張大通、翠屏三人過來幫他解了圍。張大通那一箭挨得著實不輕,如果前路凶險,別說幫忙,還得抽人照顧他,至於翠屏就更不用說了。這時韓琦道:“實不相瞞,我有兩名長輩住在附近山上,我這次東來也是要見他們去的,這次正好帶翠屏和青山去那裏安置,青崖也隨我們一起去吧。”阿史那瑕心中一動,道:“莫非其中有一位是號稱‘劫海刀聖’的葉真葉前輩麽?”韓琦道:“正是,想不到公主知道的事情真不少。想必公主也知道葉前輩性格孤僻怪異,不喜見生人,便不引大家去打攪他老人家了。”阿史那瑕笑而不語,心道葉真哪裏是不喜見生人,他見了自己是突厥人,不拎刀砍殺便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李岩想起前途凶險,且是涉及異族內部爭鬥之事,韓琦也不願參與,於是也並未明言。便道自己要去天都辦些事情,正好與阿史那瑕同行,待得張大通傷勢好轉,便來天都相聚。韓琦、張大通隻是不舍與李岩分離,翠屏近日裏與阿史那瑕相處,得她照顧,不禁流露依依不舍之情,阿史那瑕從腕上摘下一隻玉鐲,也不管她肯不肯收,硬是戴在她手上。李岩已與韓、張二人約好會麵的暗記,於是大家約好天都會和的暗號,分道揚鑣,各尋去處。
接下來的幾日之中又遇到兩次刺殺,刺客武功精強,阿史那瑕又折損了幾名護衛,李岩與崒幹也受了傷。想是在玉泉行蹤泄露之後,已被更多懷著各種目的對手盯上了,且知一旦到得天都境內便再無機會的緣故,故而派出的都是高手。眾人無奈,隻得繞道而行,一路上隱匿行跡已到極致,仍然被綴上好幾次,李岩在多次激鬥中對於實戰的領悟也漸漸多了起來。本來頂多三日的路程足足走了半個多月才到天都境內,這是楚王朝宇文氏嫡係精銳所駐之地,即便楚王朝不如之前唐之強盛,但皇氣所聚,再也無有人敢在此亂來,阿史那瑕一行便安全了許多。
一行人穿龍門伊闕一路北行,自定鼎門入天都。李岩看著“定鼎門”三個大字,不由想起西域武林中“楊燁不死,西域武林不從定鼎門而入”的誓言,如今楊燁去了,來來往往,又有多少西域武林人士在此往來,如進出自家門庭一般。
阿史那瑕自是不知他在想什麽,隻是歎道:“楊燁不死,西域武林不從定鼎門而入。這是西域武林的誓言,那一日他們圍攻楊燁,也都是從長夏門、厚載門進城的。楊燁威勢如此之盛,真教人神往。”她轉頭對李岩道:“你卻是不知道,我幼年是見過楊燁的,高高大大的,很是俊朗的一個男子,嚴肅的時候便像他手中的‘黃龍泣血’一樣,笑起來更像我們那裏的陽光,溫溫暖暖的。那時候母親抱著我,我對楊燁說,楊叔叔,你比草原上最厲害的人都英俊,等我長大了,我要嫁給你。我當時也不知道厲害和英俊有什麽關係,但就是覺得該這麽說。楊燁卻笑著說,我的女兒都快有你一般大了。母親一麵抱著我,也像他一樣笑著,眼淚就那麽笑著流了下來。”
李岩看著她,她一麵說著,任由自己沉浸在回憶裏,也任由自己的淚水流了下來。原來這個看似堅強,看似什麽都難不倒的突厥公主,也不過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女罷了。便如另一個身著紅衣,長槍無敵的少女一般,也許自己看到的都隻是她們堅強的外表而已。
周邊的從人,連同崒幹都退了下去。阿史那瑕自顧自說道:“之後我和母親回歸草原,途中便起了刀兵,父汗也引領部屬,攻向這裏。母後帶著我前去阻攔,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燕皇說我母後是大唐公主,無法相信父親起兵的誠意,父汗便殺了母親,因此取得了燕皇的信任。其實我是有一半漢人血統的,並且還是高貴的皇族之血。如今,我又代母親回來了,代她再來看一眼……她最愛的那個人拚命也要守護住的地方。”
阿史那瑕忽地展顏一笑,對李岩道:“故事講完,好不好聽?該辦正事了。”接著對崒幹道:“拿著金狼旗,去‘四方館’,讓他們準備館舍,並說我們要求見大楚皇帝陛下。”見崒幹猶豫,便道:“你隻管去吧,把大家也帶上,好好休整一下,諒他們也不敢在宇文信的地盤行刺,再說李公子也在呢。”四方館就在定鼎門外,崒幹這便帶人去了。阿史那瑕帶著兩名從人,與李岩進城。
李岩此生從未見過天都這般規模宏大的城池,街上車水馬龍,直看得瞠目結舌。阿史那瑕便為他解說,天都城內街道縱橫,將內城分割為一百零九坊三市,便如棋盤一般,坊為民居,市作商貿,沿定鼎門往北的街道便是天街。沿天街北行,可見天津橋、天樞遺柱、端門,平民百姓至端門而止,再北行便是紫微宮的門戶應天門,裏麵就是乾陽殿、大業殿、徽猷殿。李岩長居淩雲,雖也見過淩雲一派的諸般建築,與此處相比無異小巫見大巫。
兩人沿天街北行,天街寬愈百步,中為禦道,外則行人,兩側種植石榴、櫻桃等樹木,置身其間,便如行於天上一般。阿史那瑕看著道旁花木,輕聲道:“這些樹木都是十餘年前新植的,我幼時見過的那些,都在那一場刀兵中化為灰燼了;原有的一百零九坊,也有三十餘坊在最終的巷戰中損壞嚴重。宇文信重新厘定,現存也不過八十而已。”怕李岩不明白,又補了一句:“宇文信便是大楚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