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清了清嗓子,示意自己嗓中幹渴,李岩確實急著去見李湛,若非道士誤打誤撞,說到他關心之事,此刻早就走了,哪裏會有心思請他喝酒。道士見自己做作一番沒有效果,收起了小心思,道:“我觀公子麵相手相,這當是你一生之轉折。應對不當,必會使你諸事不順,輕則一蹶不振,重則性命之憂;應對得當,便是龍起於淵,飛龍在天。”這一番說辭,簡直是每個行走江湖的相師必備套路。果然李岩很是關心,道:“還請道長指點。”說著將一串通寶塞給道士。
道士心中暗讚“上道”,順手收下,麵上卻無悲無喜,將“錢財乃身外之物”的道理詮釋到極致,口中道:“看你命數,這並非普通桃花運,乃是一場桃花雨,應對不當,將是一場桃花劫。有一法可完全破除,你且聽來。你若仔細思量,近日與你有往來的女子並非一個吧?”李岩道:“是!”阿史那瑕、楊嵐、宇文漣漪等人算一起,確實並非一個。道士一副一切皆在我算中的神態,接著道:“求之不得,便另作他求,這是最好的破解方式。”他見李岩一表人才,穿著不凡,與他有關係的女子定然不少,這後續的話語便是一環套上一環了。
豈料李岩一愣,道:“我……我還沒有問她是什麽想法,隻是近來她對我有些疏離,心中有些擔憂。”道士也是一愣,沒想到竟然料錯了。隻是他說話總是先拋出一兩句,每句都不說死,再根據對方反應進行調整,當下麵不改色,接著說道:“那你便要小心了。以我觀之,你去向她表明心跡,成與不成隻在五五之間。”這句話更是一點問題也挑不出來。
李岩本意沒有想那麽多,此刻聽他說起來,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半晌才道:“無論如何我也要去向她表明心跡。即便她拒絕,要我另作他求,隻怕也是很難辦到的。道長可有什麽方法麽?”
道士裝模作樣掐指算了半天才道:“你這命數……絕非尋常啊,貧道算了半天,隻能隱隱看出並非絕無轉機。如盡人事,可改天命。殘骸零落緣未散,靜等一夜東風來。去休去休!”說著作勢要走。
李岩雖不明白他說的類同讖緯的言語,仔細思量卻似有所得,連忙趕上去,將一錠約有五兩的銀子塞他手中,抱拳道:“在下李岩,謝過道長指點,還請告知尊姓大名。”道士撫須一笑,仙風四溢,口中道:“貧道何艾,有緣再見!”說著口中吟著李岩聽不明白的歌訣一溜煙走了。
李岩正覺著世外高人就應如此,抬腳欲走,卻見周二過來與他打個招呼,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最終什麽話也沒說。李岩又在此處耽擱不少時間,趕緊告辭前往“太白居”。周二望著他背影,半天才說出一句話:“姓何的在這裏招搖撞騙半個月了,你是第一個上當的。”隻是李岩早就走遠了。
“太白居”位於天津橋北側,往北不遠就是天樞,正是最早存留的四棟用以固定鐵索的酒樓之一。隻是如今鐵索已不必要,“太白居”卻保留了下來。其實昨晚李岩不是沒有想過從“太白居”動身,之後再返回“太白居”。隻是那樣太過凶險,一旦泄露行跡,難免牽連到李湛和楊嵐,畢竟阿史那瑕身份不同,宇文信即便懷疑,也未必肯輕舉妄動,倒是危險最小的。
到了“太白居”,李岩雖知盯梢之人已不像往日那般多,仍是不敢大意,尋了個第一次來時坐的靠窗位置,侍者將酒菜上來,李岩一麵自斟自飲,一麵等待機會入內去見李湛。此刻已近午時正中,酒樓中客人漸多,座位也逐漸少了起來。李岩剛飲完一杯酒,將酒杯放下的工夫,對麵就坐下一個人。他抬頭一看,卻見乃是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身風塵仆仆,想來也是從外地方到天都。
那人見李岩看他,張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向李岩拱手道:“蕭無忌。”李岩一愣,也回了一禮,道:“李岩。”心中卻道,何艾說自己運交桃花,可沒說會遇上奇奇怪怪這般自來熟的男人啊。
酒樓侍者也很忙碌,隻是憑經驗察言觀色,判斷同桌而坐的是否是一起的。李岩雖是常客,他們也不知後來的客人是否與他約好,隻得上前對蕭無忌道:“這位客官……”蕭無忌瞪他一眼:“再上一副杯筷來。”侍者上了杯筷,蕭無忌也不客氣,拿起酒壺給自己斟了一杯,一飲而盡,道了聲“好酒”,接二連三倒了幾杯喝了下去,然後又夾了幾筷子菜。李岩看著這個奇怪的年輕人,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才是蹭吃蹭喝的人。
蕭無忌閉目感受了一下有吃有喝的感覺,睜開眼看見李岩奇怪的眼神,又是對他展顏一笑,做出不好意思的樣子,道:“蕭某遠道而來,幾日也沒有飽腹,見諒則個,見諒則個。”但李岩看他“不好意思”的樣子明顯就是裝出來的,隻是他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讓侍者又上了兩道硬菜、幾隻胡餅,外加一壇子酒,蕭無忌見狀大喜,風卷殘雲般一頓吃喝。李岩也不笑他,心想若非道左相逢阿史那瑕,自己和張大通隻怕也比蕭無忌好不到哪裏去。
好容易吃飽喝足,蕭無忌很是自來熟,便與李岩談天說地。他行經大江南北,見識頗廣,多數都是他在說,李岩在聽,倒也聽得津津有味。然而李岩逐漸發現,蕭無忌在言笑之餘,不斷偷偷向窗外打量,視線所及之處,正是天樞——上的“黃龍泣血”。其實蕭無忌背後也背著一柄槍,槍鋒從肩後伸出尺許長,雖然用布囊套著,但李岩一眼就看了出來。蕭無忌不說衣衫襤褸也差不多,唯獨那個槍囊幹淨整潔異常,即便吃飯時也背在身上,足見他對槍的喜愛。
李岩趁他又一次偷偷打量時說道:“那是‘黃龍泣血’,前朝左龍武大將軍、槍道宗師楊燁的槍。”蕭無忌隨口答道:“我當然知道……”忽地睜大雙目,盯著李岩道:“你怎麽知道我在看‘黃龍泣血’?”李岩都不屑於回答他,直接道:“你最好別打那柄槍的主意,城牆上有弓弩手,天樞旁有‘佛心宗’鏡海、‘千峰之秀’褚北辰守衛,輕舉妄動隻有一個結果,死無葬身之地。”其實李岩說這些話是要冒著極大風險的,隻是他看蕭無忌絕對不是那種會偽裝的人,若不提醒,這個年輕人說不定真會前往一試,李岩可是見識過“天人五衰”的可怕之處。
此時酒足飯飽,蕭無忌站起身來,向李岩拱手道:“今日多謝李兄款待,以後有什麽難處盡管跟蕭某說,當然了,借錢的事就別說了,因為我也沒有。至於尋仇要賬什麽的,盡管告訴我。”說著欲走。他這一站起來,李岩便看到他身材高大,猿臂蜂腰,真是一條適合使槍的好漢。又見他不斷瞄著桌上剩餘的胡餅,便道:“蕭兄且慢。”讓侍者打包了五隻胡餅,連同桌上剩餘的一起包了起來,伸手掂了掂,遞給蕭無忌,道:“這些蕭兄一並帶走吧。”蕭無忌也不客氣,哈哈一笑接過,說道:“如此多謝了。”這才轉身下樓,李岩看著他背影,沉思一會,繼續坐下等待機會。
對麵樓上房中李湛看蕭無忌下樓,對楊嵐道:“如何?”楊嵐看著蕭無忌背影,緩緩道:“這個人的槍絕不尋常,人也很不尋常。我能感受到‘虎嘯’的戰意。”李湛道:“他的槍法未必比我高明。”楊嵐搖了搖頭,道:“都是使槍,槍對你來說就是一柄武器;對他來說,卻是他的命。”
蕭無忌下了樓,掂了掂手中紙包,忽覺重量不對,打開一看,裏麵有一錠十兩大銀,還有些許散碎銀兩銅錢。他本就是豁達之人,嗬嗬一笑,轉身便走。沒幾步,就被一個身著男裝的少女攔住去路。蕭無忌仔細打量,發現少女風姿楚楚,隻是美則美矣,卻是沒有見過。他摸了一把臉,發覺胡茬子又出來了,心想:“難不成玉樹臨風的自己即便不刮胡子也能風靡萬千少女麽?”
少女膚色白皙,一顰一笑之間透出說不盡的靈秀,雙目顧盼神飛,讓蕭無忌看得有點呆了。少女微微一笑,道:“請問是在樂山槍挑五龍、襄陽滅殺雙霸的蕭無忌蕭公子麽?”蕭無忌長這麽大還從未被人喊過“公子”,一時樂的合不攏嘴,都忘了回答。少女看他神情便知沒有認錯人,隨即從袋中拿出一本書冊,翻看起來。蕭無忌瞥了一眼,好像寫著“風雲錄”三個字,卻是沒有聽過《風雲錄》是什麽。
少女翻到寫著《槍部》的一頁,在後麵一處找到蕭無忌的名字,隨即念道:“蕭無忌,蜀中人氏,幼隨異人習槍,十五歲出道,豪情任俠,迄今凡三十五戰,未嚐敗績。得意之戰:元隆三年,樂山單槍闖魔窟獨秀莊,槍挑蜀中五龍,為樂山父老雪冤;元隆五年,襄陽路遇不平,深入虎穴殺襄陽雙霸,身被數十創而不死,被當地人稱天神再世。可有錯麽?”蕭無忌一愣,大笑道:“沒錯啊,隻是你這太不詳細了,我跟你說,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
蕭無忌便在街上向少女描繪起自己的英雄事跡起來。少女一麵聽他說,一麵拿出一支眉筆隨手記錄,偶爾略作思考,將蕭無忌誇大其詞的地方略作修改,並適當加入批語。完了還畫了兩幅畫像。蕭無忌側頭看去,發現畫像筆法極是奇特,寥寥數筆之間已將他形貌、神態勾勒出來,異常傳神。
蕭無忌很是奇怪,便問她這是做什麽。少女輕輕一笑,額前斜著的劉海更顯她容顏俏麗,輕聲說道:“鹿曉憶謝過蕭公子配合。曉憶從小有個誌願,欲將天下英雄人物的事跡、畫像收集成冊,以便天下人瞻仰,這便是《風雲錄》。隻是剛剛開始,還未收集多少資料,比如公子之前的事跡,都是道聽途說來的,粗陋無比。今日見到真人,才得以補全事跡和畫像。”
蕭無忌聽說自己能上專錄天下英雄人物的《風雲錄》,高興得合不攏嘴。正欲攀談下去,鹿曉憶收起東西,落落大方的一拱手,道:“曉憶還有其他人要拜訪,咱們就此別過,希望此後經常能聽到公子揚威天下的名頭,有緣再會。”說著登上“太白居”。蕭無忌灑然一笑,也自行去了。
眼見樓上賓客漸少,李岩接到侍者偷偷遞來的紙條,看到約定地點,正要起身去見李湛、楊嵐,一名少女來到他桌旁,拱手一禮,道:“李岩李公子麽,鹿曉憶有禮了。”李岩一愣,心道今日怎麽這麽多不認識的人前來打招呼。當下也回了一禮,問道:“不敢當,正是在下。恕在下冒昧問一句,咱們之前認識麽?”鹿曉憶笑道:“之前不認識,現在這不就認識了麽。也不請我坐下麽?”李岩做個手勢,道:“鹿娘子請!”又讓侍者上些酒菜。
鹿曉憶落落大方坐下,說道:“曉憶世居楚州,從小勵誌做一份《風雲錄》,記錄天下豪傑生平事跡,包括性格愛好、慣用兵器、武功招法。遙想百年之後,鹿曉憶能與各位豪傑人物在這江湖之上共同留下鴻爪雪泥,也是一件幸事。”李岩聽她如是說,雖不知道楚州鹿家是世代相傳的書畫世家,依舊肅然起敬,整衣坐正,道:“不知在下有什麽可以效勞的麽?”鹿曉憶抿嘴一笑,道:“多謝公子。隻需公子配合,將你事跡錄上便可。”李岩不由得有些為難,蓋因他的秘密甚多,雖然都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旦暴露出來勢必牽連甚廣。
鹿曉憶看出他為難之處,接著道:“公子莫要著急,我這邊記錄的事情都是能公布於眾的,絕不會私窺他人機密。即便有,也絕不會肆意傳播,對人造成傷害。公子隻需將自己願說的部分講給我便是。”李岩這才放下心來。
鹿曉憶見他不反對,拿出自己編撰的《風雲錄》,翻到《劍部》,見李岩麵帶疑問,才接著說道:“我這部《風雲錄》目前以兵器進行區分,也會根據彼此之間的戰績決定排名。當前資料缺乏,很多都是道聽途說,來日資料完全,會有一個總的排名榜出來。恩,我這便將關於公子的記錄說一說,看看有什麽遺漏或者不妥的。”李岩點頭。
鹿曉憶道:“李岩,字青崖,師從淩雲派於九音,元隆五年出道。武器:名劍‘定海’。擅長劍法:決浮雲、風入鬆;擅長內功:負天絕雲、鍛骨勁;擅長拳法:落英指、無名拳法;擅長輕功:上重樓、扶搖。生平戰績:門派入室較武與司空飛天戰平,並列第一;同日與無礙堡二公子戰,平局;下山之始,在玉泉與‘滅天手’梁一平戰,未果;與‘追命十三’戰,亂戰之中殺嶽七,斷周十二一臂,成功突圍;與張大通、韓琦合擊梁一平,勝;天都與‘佛心宗’宇文商戰,平局;文成殿與射聲軍副統領武瀛戰,平局;與左驍衛大將軍‘千峰之秀’褚北辰戰,未果。主要事跡:玉泉為人伸冤,入刺史府刺殺刺史公子馬程;平安護送突厥使團入天都。為人俠義堅忍,持正道而直行。潛力:上下。李公子看可有遺漏。”
李岩聽了有些傻眼,沒想到自己那點事情居然被查個底朝天,想來宇文信那邊的情報比這裏更是清晰吧,不由得微微苦笑:“已經夠詳細啦!”慶幸對方不知自己與楊嵐學得“破軍槍法”的事跡。
鹿曉憶道:“公子出身名門,武功超群,戰績一向很好,本就是我關注的對象,記錄得詳細些也屬正常。”李岩很是好奇,道:“這個潛力又是什麽?”
鹿曉憶解釋道:“潛力是根據登記人物的年齡、武功、戰績做的未來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共分三段九品,三段為上、中、下,每段又分上、中、下三品。”李岩指著自己那個“上下”道:“這麽來說,我這個評價還算高的了?”鹿曉憶點點頭:“不錯,能到上段的都非凡俗。若非公子在天都數戰中有所保留,根據實際戰績做調整,隻怕你的潛力能到‘上中’也說不定。”
這下徹底勾起李岩的好奇心,不由自主問道:“那麽‘上上’裏麵有誰呢?”鹿曉憶看也不看《風雲錄》,直接道:“前朝左龍武大將軍楊燁之女楊嵐、北武林第一趙重霄的關門弟子沈青衣,目前隻有這兩人,兩人出道時年紀都很小,戰鬥場次都有百場以上,未逢一敗,對手中不乏名家高手。可惜無緣得見,沒有具體畫像。”說著翻開《槍部》中的一頁給李岩看。
那一頁上畫著一個持槍少女的背影,長發紅衣飛揚之間,單手持槍前指,似在麵對萬千敵手。僅僅一個背影,楊嵐那不可一世、睥睨天下豪英的神態便躍然紙上。李岩是經常見楊嵐的,看了畫像不住點頭,看來鹿曉憶的繪畫技巧確實超凡脫俗,僅憑道聽途說加臆測遐想,已將楊嵐神韻畫得分毫不差。隻是他卻不能告訴鹿曉憶,楊嵐本人就在“太白居”。最後他又翻看了後麵楊嵐生平,越看越是心驚,生平事跡中盡是與江湖高手的對決,包括對決江淮刀王冷山、越秀山莊陸良羽等,這都是李岩聽師父於九音提過的高手,結果都隻是一個字——“勝”,總計一百零三場。李岩心道,這還沒將對決江照晚那一場算上呢,不然更加驚世駭俗。看了楊嵐戰績,再來看對自己“上下”的評價還真是不低。鹿曉憶趁他看書之際,拿出紙筆為他畫了幾幅畫像,才收回《風雲錄》,告辭離去。
道士心中暗讚“上道”,順手收下,麵上卻無悲無喜,將“錢財乃身外之物”的道理詮釋到極致,口中道:“看你命數,這並非普通桃花運,乃是一場桃花雨,應對不當,將是一場桃花劫。有一法可完全破除,你且聽來。你若仔細思量,近日與你有往來的女子並非一個吧?”李岩道:“是!”阿史那瑕、楊嵐、宇文漣漪等人算一起,確實並非一個。道士一副一切皆在我算中的神態,接著道:“求之不得,便另作他求,這是最好的破解方式。”他見李岩一表人才,穿著不凡,與他有關係的女子定然不少,這後續的話語便是一環套上一環了。
豈料李岩一愣,道:“我……我還沒有問她是什麽想法,隻是近來她對我有些疏離,心中有些擔憂。”道士也是一愣,沒想到竟然料錯了。隻是他說話總是先拋出一兩句,每句都不說死,再根據對方反應進行調整,當下麵不改色,接著說道:“那你便要小心了。以我觀之,你去向她表明心跡,成與不成隻在五五之間。”這句話更是一點問題也挑不出來。
李岩本意沒有想那麽多,此刻聽他說起來,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半晌才道:“無論如何我也要去向她表明心跡。即便她拒絕,要我另作他求,隻怕也是很難辦到的。道長可有什麽方法麽?”
道士裝模作樣掐指算了半天才道:“你這命數……絕非尋常啊,貧道算了半天,隻能隱隱看出並非絕無轉機。如盡人事,可改天命。殘骸零落緣未散,靜等一夜東風來。去休去休!”說著作勢要走。
李岩雖不明白他說的類同讖緯的言語,仔細思量卻似有所得,連忙趕上去,將一錠約有五兩的銀子塞他手中,抱拳道:“在下李岩,謝過道長指點,還請告知尊姓大名。”道士撫須一笑,仙風四溢,口中道:“貧道何艾,有緣再見!”說著口中吟著李岩聽不明白的歌訣一溜煙走了。
李岩正覺著世外高人就應如此,抬腳欲走,卻見周二過來與他打個招呼,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最終什麽話也沒說。李岩又在此處耽擱不少時間,趕緊告辭前往“太白居”。周二望著他背影,半天才說出一句話:“姓何的在這裏招搖撞騙半個月了,你是第一個上當的。”隻是李岩早就走遠了。
“太白居”位於天津橋北側,往北不遠就是天樞,正是最早存留的四棟用以固定鐵索的酒樓之一。隻是如今鐵索已不必要,“太白居”卻保留了下來。其實昨晚李岩不是沒有想過從“太白居”動身,之後再返回“太白居”。隻是那樣太過凶險,一旦泄露行跡,難免牽連到李湛和楊嵐,畢竟阿史那瑕身份不同,宇文信即便懷疑,也未必肯輕舉妄動,倒是危險最小的。
到了“太白居”,李岩雖知盯梢之人已不像往日那般多,仍是不敢大意,尋了個第一次來時坐的靠窗位置,侍者將酒菜上來,李岩一麵自斟自飲,一麵等待機會入內去見李湛。此刻已近午時正中,酒樓中客人漸多,座位也逐漸少了起來。李岩剛飲完一杯酒,將酒杯放下的工夫,對麵就坐下一個人。他抬頭一看,卻見乃是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身風塵仆仆,想來也是從外地方到天都。
那人見李岩看他,張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向李岩拱手道:“蕭無忌。”李岩一愣,也回了一禮,道:“李岩。”心中卻道,何艾說自己運交桃花,可沒說會遇上奇奇怪怪這般自來熟的男人啊。
酒樓侍者也很忙碌,隻是憑經驗察言觀色,判斷同桌而坐的是否是一起的。李岩雖是常客,他們也不知後來的客人是否與他約好,隻得上前對蕭無忌道:“這位客官……”蕭無忌瞪他一眼:“再上一副杯筷來。”侍者上了杯筷,蕭無忌也不客氣,拿起酒壺給自己斟了一杯,一飲而盡,道了聲“好酒”,接二連三倒了幾杯喝了下去,然後又夾了幾筷子菜。李岩看著這個奇怪的年輕人,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才是蹭吃蹭喝的人。
蕭無忌閉目感受了一下有吃有喝的感覺,睜開眼看見李岩奇怪的眼神,又是對他展顏一笑,做出不好意思的樣子,道:“蕭某遠道而來,幾日也沒有飽腹,見諒則個,見諒則個。”但李岩看他“不好意思”的樣子明顯就是裝出來的,隻是他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讓侍者又上了兩道硬菜、幾隻胡餅,外加一壇子酒,蕭無忌見狀大喜,風卷殘雲般一頓吃喝。李岩也不笑他,心想若非道左相逢阿史那瑕,自己和張大通隻怕也比蕭無忌好不到哪裏去。
好容易吃飽喝足,蕭無忌很是自來熟,便與李岩談天說地。他行經大江南北,見識頗廣,多數都是他在說,李岩在聽,倒也聽得津津有味。然而李岩逐漸發現,蕭無忌在言笑之餘,不斷偷偷向窗外打量,視線所及之處,正是天樞——上的“黃龍泣血”。其實蕭無忌背後也背著一柄槍,槍鋒從肩後伸出尺許長,雖然用布囊套著,但李岩一眼就看了出來。蕭無忌不說衣衫襤褸也差不多,唯獨那個槍囊幹淨整潔異常,即便吃飯時也背在身上,足見他對槍的喜愛。
李岩趁他又一次偷偷打量時說道:“那是‘黃龍泣血’,前朝左龍武大將軍、槍道宗師楊燁的槍。”蕭無忌隨口答道:“我當然知道……”忽地睜大雙目,盯著李岩道:“你怎麽知道我在看‘黃龍泣血’?”李岩都不屑於回答他,直接道:“你最好別打那柄槍的主意,城牆上有弓弩手,天樞旁有‘佛心宗’鏡海、‘千峰之秀’褚北辰守衛,輕舉妄動隻有一個結果,死無葬身之地。”其實李岩說這些話是要冒著極大風險的,隻是他看蕭無忌絕對不是那種會偽裝的人,若不提醒,這個年輕人說不定真會前往一試,李岩可是見識過“天人五衰”的可怕之處。
此時酒足飯飽,蕭無忌站起身來,向李岩拱手道:“今日多謝李兄款待,以後有什麽難處盡管跟蕭某說,當然了,借錢的事就別說了,因為我也沒有。至於尋仇要賬什麽的,盡管告訴我。”說著欲走。他這一站起來,李岩便看到他身材高大,猿臂蜂腰,真是一條適合使槍的好漢。又見他不斷瞄著桌上剩餘的胡餅,便道:“蕭兄且慢。”讓侍者打包了五隻胡餅,連同桌上剩餘的一起包了起來,伸手掂了掂,遞給蕭無忌,道:“這些蕭兄一並帶走吧。”蕭無忌也不客氣,哈哈一笑接過,說道:“如此多謝了。”這才轉身下樓,李岩看著他背影,沉思一會,繼續坐下等待機會。
對麵樓上房中李湛看蕭無忌下樓,對楊嵐道:“如何?”楊嵐看著蕭無忌背影,緩緩道:“這個人的槍絕不尋常,人也很不尋常。我能感受到‘虎嘯’的戰意。”李湛道:“他的槍法未必比我高明。”楊嵐搖了搖頭,道:“都是使槍,槍對你來說就是一柄武器;對他來說,卻是他的命。”
蕭無忌下了樓,掂了掂手中紙包,忽覺重量不對,打開一看,裏麵有一錠十兩大銀,還有些許散碎銀兩銅錢。他本就是豁達之人,嗬嗬一笑,轉身便走。沒幾步,就被一個身著男裝的少女攔住去路。蕭無忌仔細打量,發現少女風姿楚楚,隻是美則美矣,卻是沒有見過。他摸了一把臉,發覺胡茬子又出來了,心想:“難不成玉樹臨風的自己即便不刮胡子也能風靡萬千少女麽?”
少女膚色白皙,一顰一笑之間透出說不盡的靈秀,雙目顧盼神飛,讓蕭無忌看得有點呆了。少女微微一笑,道:“請問是在樂山槍挑五龍、襄陽滅殺雙霸的蕭無忌蕭公子麽?”蕭無忌長這麽大還從未被人喊過“公子”,一時樂的合不攏嘴,都忘了回答。少女看他神情便知沒有認錯人,隨即從袋中拿出一本書冊,翻看起來。蕭無忌瞥了一眼,好像寫著“風雲錄”三個字,卻是沒有聽過《風雲錄》是什麽。
少女翻到寫著《槍部》的一頁,在後麵一處找到蕭無忌的名字,隨即念道:“蕭無忌,蜀中人氏,幼隨異人習槍,十五歲出道,豪情任俠,迄今凡三十五戰,未嚐敗績。得意之戰:元隆三年,樂山單槍闖魔窟獨秀莊,槍挑蜀中五龍,為樂山父老雪冤;元隆五年,襄陽路遇不平,深入虎穴殺襄陽雙霸,身被數十創而不死,被當地人稱天神再世。可有錯麽?”蕭無忌一愣,大笑道:“沒錯啊,隻是你這太不詳細了,我跟你說,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
蕭無忌便在街上向少女描繪起自己的英雄事跡起來。少女一麵聽他說,一麵拿出一支眉筆隨手記錄,偶爾略作思考,將蕭無忌誇大其詞的地方略作修改,並適當加入批語。完了還畫了兩幅畫像。蕭無忌側頭看去,發現畫像筆法極是奇特,寥寥數筆之間已將他形貌、神態勾勒出來,異常傳神。
蕭無忌很是奇怪,便問她這是做什麽。少女輕輕一笑,額前斜著的劉海更顯她容顏俏麗,輕聲說道:“鹿曉憶謝過蕭公子配合。曉憶從小有個誌願,欲將天下英雄人物的事跡、畫像收集成冊,以便天下人瞻仰,這便是《風雲錄》。隻是剛剛開始,還未收集多少資料,比如公子之前的事跡,都是道聽途說來的,粗陋無比。今日見到真人,才得以補全事跡和畫像。”
蕭無忌聽說自己能上專錄天下英雄人物的《風雲錄》,高興得合不攏嘴。正欲攀談下去,鹿曉憶收起東西,落落大方的一拱手,道:“曉憶還有其他人要拜訪,咱們就此別過,希望此後經常能聽到公子揚威天下的名頭,有緣再會。”說著登上“太白居”。蕭無忌灑然一笑,也自行去了。
眼見樓上賓客漸少,李岩接到侍者偷偷遞來的紙條,看到約定地點,正要起身去見李湛、楊嵐,一名少女來到他桌旁,拱手一禮,道:“李岩李公子麽,鹿曉憶有禮了。”李岩一愣,心道今日怎麽這麽多不認識的人前來打招呼。當下也回了一禮,問道:“不敢當,正是在下。恕在下冒昧問一句,咱們之前認識麽?”鹿曉憶笑道:“之前不認識,現在這不就認識了麽。也不請我坐下麽?”李岩做個手勢,道:“鹿娘子請!”又讓侍者上些酒菜。
鹿曉憶落落大方坐下,說道:“曉憶世居楚州,從小勵誌做一份《風雲錄》,記錄天下豪傑生平事跡,包括性格愛好、慣用兵器、武功招法。遙想百年之後,鹿曉憶能與各位豪傑人物在這江湖之上共同留下鴻爪雪泥,也是一件幸事。”李岩聽她如是說,雖不知道楚州鹿家是世代相傳的書畫世家,依舊肅然起敬,整衣坐正,道:“不知在下有什麽可以效勞的麽?”鹿曉憶抿嘴一笑,道:“多謝公子。隻需公子配合,將你事跡錄上便可。”李岩不由得有些為難,蓋因他的秘密甚多,雖然都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旦暴露出來勢必牽連甚廣。
鹿曉憶看出他為難之處,接著道:“公子莫要著急,我這邊記錄的事情都是能公布於眾的,絕不會私窺他人機密。即便有,也絕不會肆意傳播,對人造成傷害。公子隻需將自己願說的部分講給我便是。”李岩這才放下心來。
鹿曉憶見他不反對,拿出自己編撰的《風雲錄》,翻到《劍部》,見李岩麵帶疑問,才接著說道:“我這部《風雲錄》目前以兵器進行區分,也會根據彼此之間的戰績決定排名。當前資料缺乏,很多都是道聽途說,來日資料完全,會有一個總的排名榜出來。恩,我這便將關於公子的記錄說一說,看看有什麽遺漏或者不妥的。”李岩點頭。
鹿曉憶道:“李岩,字青崖,師從淩雲派於九音,元隆五年出道。武器:名劍‘定海’。擅長劍法:決浮雲、風入鬆;擅長內功:負天絕雲、鍛骨勁;擅長拳法:落英指、無名拳法;擅長輕功:上重樓、扶搖。生平戰績:門派入室較武與司空飛天戰平,並列第一;同日與無礙堡二公子戰,平局;下山之始,在玉泉與‘滅天手’梁一平戰,未果;與‘追命十三’戰,亂戰之中殺嶽七,斷周十二一臂,成功突圍;與張大通、韓琦合擊梁一平,勝;天都與‘佛心宗’宇文商戰,平局;文成殿與射聲軍副統領武瀛戰,平局;與左驍衛大將軍‘千峰之秀’褚北辰戰,未果。主要事跡:玉泉為人伸冤,入刺史府刺殺刺史公子馬程;平安護送突厥使團入天都。為人俠義堅忍,持正道而直行。潛力:上下。李公子看可有遺漏。”
李岩聽了有些傻眼,沒想到自己那點事情居然被查個底朝天,想來宇文信那邊的情報比這裏更是清晰吧,不由得微微苦笑:“已經夠詳細啦!”慶幸對方不知自己與楊嵐學得“破軍槍法”的事跡。
鹿曉憶道:“公子出身名門,武功超群,戰績一向很好,本就是我關注的對象,記錄得詳細些也屬正常。”李岩很是好奇,道:“這個潛力又是什麽?”
鹿曉憶解釋道:“潛力是根據登記人物的年齡、武功、戰績做的未來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共分三段九品,三段為上、中、下,每段又分上、中、下三品。”李岩指著自己那個“上下”道:“這麽來說,我這個評價還算高的了?”鹿曉憶點點頭:“不錯,能到上段的都非凡俗。若非公子在天都數戰中有所保留,根據實際戰績做調整,隻怕你的潛力能到‘上中’也說不定。”
這下徹底勾起李岩的好奇心,不由自主問道:“那麽‘上上’裏麵有誰呢?”鹿曉憶看也不看《風雲錄》,直接道:“前朝左龍武大將軍楊燁之女楊嵐、北武林第一趙重霄的關門弟子沈青衣,目前隻有這兩人,兩人出道時年紀都很小,戰鬥場次都有百場以上,未逢一敗,對手中不乏名家高手。可惜無緣得見,沒有具體畫像。”說著翻開《槍部》中的一頁給李岩看。
那一頁上畫著一個持槍少女的背影,長發紅衣飛揚之間,單手持槍前指,似在麵對萬千敵手。僅僅一個背影,楊嵐那不可一世、睥睨天下豪英的神態便躍然紙上。李岩是經常見楊嵐的,看了畫像不住點頭,看來鹿曉憶的繪畫技巧確實超凡脫俗,僅憑道聽途說加臆測遐想,已將楊嵐神韻畫得分毫不差。隻是他卻不能告訴鹿曉憶,楊嵐本人就在“太白居”。最後他又翻看了後麵楊嵐生平,越看越是心驚,生平事跡中盡是與江湖高手的對決,包括對決江淮刀王冷山、越秀山莊陸良羽等,這都是李岩聽師父於九音提過的高手,結果都隻是一個字——“勝”,總計一百零三場。李岩心道,這還沒將對決江照晚那一場算上呢,不然更加驚世駭俗。看了楊嵐戰績,再來看對自己“上下”的評價還真是不低。鹿曉憶趁他看書之際,拿出紙筆為他畫了幾幅畫像,才收回《風雲錄》,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