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楊嵐也在與李湛探討行動之事,倒也省了一番麻煩,李岩立刻將阿史那瑕的計劃說與二人聽。李湛笑道:“方才我正與師妹說起此事,確實是天賜之機,正要去通知你,你卻來了,看來咱們真是想到一處了。”李岩道:“我在南市識得一個異人,他通曉天象,說道這幾日還會有大雨,隻是當時沒有想到還與咱們的事情有關,便沒有打聽仔細究竟是哪一天。待我明日再去探訪他。”李湛“哦”了一聲,看了看楊嵐:“師妹方才也是這麽說的。”
李岩聞言很是驚訝:“怎麽,師妹還通曉天象麽?看來是我多此一舉了,你們定時間便了,我到時極力配合便是。”楊嵐卻道:“先賢曾說,為將者當通天象地理,明陰陽奇門,因此幼時也看了些雜書,胡亂猜的,作不得準。師兄既識得高人,便麻煩去請教一下,比楊嵐自己粗略估算,也能多出幾成勝算。”
李岩應了,見此間無事,便要告辭離去。此時事情正多,宇文漣漪雖已睡下了,誰知有沒有其他事端又要起來招他前去商量,到時發現自己不在府中那可就糟了。臨出門時,他又對李湛深深一揖,道:“師兄仗義,李岩為城外受災的百姓謝過了。”李湛聞言一愣,才意識到他說的是出錢賑災之事,當即搖頭道:“我與宇文氏是國恨也好,家仇也罷,那都是其他的事情。即便這些人是楚之子民,平白看他們受災,我又於心何忍。我隻是做了當做之事罷了,與師弟相比,實是不值一提。”李岩點了點頭,這才去了。李湛回頭對楊嵐道:“青崖今日之舉,讓我刮目相看。師妹以為如何?”楊嵐沉默半晌,道:“人中之龍。”李湛笑道:“得友如此,夫複何求!”
由於公主府與“太白居”相隔僅一條銀河,李岩這一番來去也不過半個時辰,到住處時阿史那瑕還在。見他無恙歸來,又說了會兒話,才帶薛晴回去了。臨走薛晴還要求李岩盡快安排,讓她早日見到楊嵐。李岩聞言隻能苦笑,薛晴既在公主府現身,那便不可能再去“太白居”了。
第二日一早,宇文漣漪便來喊李岩一道去城外探望,薛晴聽說城外很多病人,也要前往幫忙,到最後又是一群人去了。宇文漣漪還著人將府上存的藥材帶上,又聽從薛晴的意見,在藥鋪撿著不太貴重又常用的藥材買了好大一車,拉到城外難民駐處。昨日裏晴了一日,泥濘稍稍好了點,很多人受到的打擊也有一定緩和,見到公主車駕,紛紛跪倒感謝活命之恩。宇文漣漪隻是出於一時同情,才做下這些事情,此時見眾人拜謝,心中激蕩,也是熱淚盈眶,趕忙讓大家起身,各歸本位,並許諾後續還有安置之法。一眾難民拜了又拜,這才各自回去了。李岩見狀也是感歎不已。
張大通和翠屏早就來了,薛晴見了他們也很是興奮,但又不能太過明顯,隻得趁給病人醫治之時私下交流。不得不說,這次帶來的一大車藥材真真起到了作用,隻是還遠遠不夠,宇文漣漪已著人繼續去想辦法了。
李岩見難民安置已好,便在人群中找到了何艾,帶他到偏僻處詢問。何艾也沒有多想,隻以為他擔心難民,便說應在明日日間和後日夜間,隻是天象無常,隻能算作大概吧。李岩鄭重道謝。回頭找宇文漣漪說了此事,建議著人在難民營建臨時引水渠,防止低窪處水淹。
此時人手嚴重不足,宿衛京城的十六衛宇文漣漪又指揮不動,還是李岩出計策,讓她去集英館招人來幫忙。加入集英館的人大多數熱衷名利,他們早知道公主受寵,又與主事的趙王關係很好,平日裏巴結還巴結不上,此時移玉駕,開尊口,豈能不踴躍爭先。且集英館多有天都豪強子弟,見了公主年輕貌美,雖說高攀起來幾率極小,依然起了別樣心思,個個賭咒發誓,定要護得城外難民周全。更有甚者直接將仆人家奴組成隊列前往幫忙賑災開渠,還有主動貢獻糧食醫藥的,一眾人浩浩蕩蕩開赴城外。
李岩見了,眼睛睜得老大。主意雖是他出的,但怎麽也沒有想到會有這般效果,再對比之前自己在集英館召集到的人,無非幾個親朋故舊,外加為數不多的俠義之輩,跟當前形勢比也沒法去比,早知道便讓公主出馬了。
他抽空去了趟“太白居”,將何艾測算結果告知李湛、楊嵐。李湛回頭看楊嵐,楊嵐微微點頭,示意測算結果一致,李湛便對李岩道:“那麽這兩日我便要離城了,後日夜間,還要師弟多照料楊嵐。這幾日我一直在探察銀河下遊情況,果然如師弟所說戒備森嚴,但沿河西行出城的話防備卻鬆散許多。到時無論得手與否,你們都沿河向西突圍,距離近得多,西側又是上陽宮遺址,一旦進入便好隱匿行蹤,也便於我們北行上邙山。師弟你怎麽看?”說著笑道:“又是師弟又是師妹,喊著好拗口,我直呼你的字便了。”其實嚴格來說“青崖”是李岩的號,但一直以來大家都這麽喊,他也習慣了。李岩點了點頭,表示對他說的兩件事都讚同。
最終約定,若有變數便在天津橋留記號,若無特殊情況,便不再耽擱時間,後日夜間關乎生死,這兩日抓緊時間習練武藝,強得一分便算一分。李岩不敢多待,也趕緊離去。
之後兩日李岩足不出戶,在公主府修習內功劍法。他其實習武甚勤,無論多忙,都要抽出個把時辰打坐修煉內功,早起練習劍法,淩雲山上養成的習慣幾乎沒有改變,此時江湖高手越見越多,對敵經驗越來越豐富,武功進境比在山上日日修煉竟似還快得多。
兩日來昨日下了一天大雨,傍晚方停,好在城外難民營早有準備,並沒有釀成禍事。今日從早到晚天都陰沉沉的,看起來夜間一場大雨也是免不了。另外的好消息是張大通傳來的,說是趙王兩日前已定好,要在今日夜間宴請集英館群豪,有名有姓的高手全都榜上有名,應該不會有人缺席,所以不必擔心他們別生事端。白日裏薛晴都上天津橋頭查看,並無異常記號,想來楊嵐主意已定,必在今晚出手。
由於安頓難民的緣故,宇文漣漪還在城外未歸,估計晚間也未必回來了。飯後李岩換上一身夜行衣,將“定海”插在背後,阿史那瑕親手為他勒好絲絛。他聞著阿史那瑕身上傳來的幽幽體香,看著她仔細為他收束絲絛的樣子,便覺得充滿力量。一切收拾利落,薛晴又倒出四粒“幻神金丹”放入一個空瓶中,珍而重之交給他,說道一旦受了重傷不支,便服下一顆,定有奇效。李岩謝過她,轉身便走,聽得那是那瑕在背後道:“青崖……”
李岩轉過身來,從她眼中看出一絲不舍,最終他挽留的話語換做“珍重”兩字,李岩點了點頭,施展輕功出府,渡水向“太白居”去了。
到了“太白居”樓下時,風逐漸變大,黃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下了起來,打在臉上生疼。實在是個夜間行事的好天氣,此時他忽地想到了城外的難民,不知他們又將度過一個怎樣的夜晚。不由苦笑一下,看四下無人,施展輕功上樓,找到楊嵐房間,穿窗而入。卻見楊嵐早已收拾停當,正在打坐練氣,“虎嘯”放在身前,二尺長的槍鋒在燈下熠熠生輝。今日楊嵐少有的身著勁裝,盡顯曼妙身材,李岩見了不敢多看,坐她對麵搬運氣息。
不多時,楊嵐長長呼出一口氣,說道:“其實,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沒必要陪我去犯這個險的。”李岩笑道:“此刻說什麽都是多餘的,我既然來了,便是打也打不走。”楊嵐歎了口氣,不再說話。李岩也自閉目運功。
約莫半個時辰,李岩依經脈氣走全身竅穴十二轉,“負天絕雲”真氣充盈激蕩,似欲溢出一般,李岩覺得心思洞明,四肢百骸充滿勁力,內視經脈,其中內力竟似粒粒成珠,運轉不休。他知自己無論身體內外,都已到達最佳狀態。睜開眼來,恰好見到楊嵐持槍起身,也站了起來。
楊嵐見李岩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道:“等下我在前,你在我身後十步,若有陷阱,不至於二人皆中。”李岩點頭答應。楊嵐開窗看了下外麵下得正緊的雨幕,暗夜之中,隻能看到不遠處天樞周圍昏黃的燈光,若在往常,隻怕仍是亮如白晝。雨幕伴著狂風,打得人睜不開眼睛,即便有燈光,十步之外的景物看著也有些模糊,想來城牆上的弓弩手也不好受,正是行事的最佳時機。楊嵐道了聲“走吧”,率先穿窗而出,李岩緊跟其後。
本就距離極近,幾個呼吸之間已到了天樞二十丈左右,楊嵐打個手勢,示意二人保持距離,屏氣打頭先行,李岩在跟在她身後十步左右。又行進了十來丈,此刻燈光雖受風雨影響,仍將整個廣場照得一絲影子也無。但他們此刻看不到城牆的情況,想來城牆巡邏的兵士也看不到他們。二人知道關鍵時刻已到,各自將內力運到極限,屏住呼吸,甚至連生機都已斂盡,以防止高手感應。楊嵐漸漸行到三丈界限,踏上去並未有李岩之前所言的不實之感,想來機關已失效,心中大定,且插在天樞左側的“黃龍泣血”已變得無比清晰,父親遺物有望取回,不由得熱血翻湧。
此刻雨如傾盆,楊嵐向李岩一點頭,運起輕功,三丈距離呼吸之間已過,身在天樞之下,長槍交於左手,伸手握向“黃龍泣血”露在外麵的四尺槍柄。在後方緊隨的李岩拔了長劍在手,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眼神緊緊鎖住楊嵐身形,卻放寬感知,替她去警戒四周危險。
楊嵐手已握住“黃龍泣血”,雖已極力收斂心神,仍覺百感交集,正要運力拔出,忽覺不對,一股有如實質的殺氣壓來,接著鋒芒破空之聲尖銳無比。楊嵐心知終究還是遇到了敵人埋伏的高手,但是卻不想錯過良機,右手扔攥住“黃龍泣血”槍柄,身形一動之間,繞著槍柄旋了一個圈,躲過射來的一支利箭。長箭射入地上,連尾羽也消失不見,足見勁力之強。
楊嵐運力於右臂,身子懸空,蹬住天樞,渾身使力,要將這柄魂牽夢縈的長槍拔出。誰知那是楊燁畢生功力所聚,以楊嵐功力之強,僅是稍稍鬆動。她歎息一聲,若是再有片刻工夫給她凝力,自能從容拔出,然則敵人卻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破空之聲又至,兩支利箭射來,一射前胸,一射右臂。楊嵐槍尾輕擺,撥開射向前胸的飛羽,輕斥一聲,槍鋒直取另一支來箭。槍箭鋒芒一觸,楊嵐內力迸發,將羽箭震為齏粉。但她也暗自心驚,這兩箭力道之強匪夷所思,竟震得她右臂隱隱發麻,弓箭的功夫,無論準頭還是力道隻怕都不下於她。
接下來又是三箭射來,眼看已避無可避,除了撒手躲箭再無它法。其實這些事端都發生於電光石火之間,楊嵐耳旁聽到一個聲音:“拔槍!”原來李岩也趕到了,他劍勢化作“八千春秋”,這一劍似快實慢,然則慢中有序,長劍行經之處,布下層層劍意,羽箭落入劍網之中,力道竟被化於無形,接著三支利箭被劍氣絞成粉碎。隻是箭上力道太強,李岩這一劍使了一半便無以為繼,長劍順勢化為“風流雲散”,在楊嵐身前灑出一陣劍幕。遠處傳來“咦”的一聲,想是不意他竟能輕易化解自己利箭,實則雨幕之中誰也未曾看到李岩手已被箭上勁力震得輕輕發抖。
楊嵐珍惜李岩爭取來的瞬息之機,“龍虎離合”真氣迸發,竟將“黃龍泣血”硬生生拔出尺許。便在此時,聽到一聲“阿彌陀佛”,一股滔天大力無聲無息襲向左肋,正是鏡海的“天人五衰”。楊嵐長槍一抖,勢做“不動如山”,勁氣交迸,隱隱竟是平分秋色。楊嵐左手持槍相對,身形受控於方寸之間,終究是落了下風。此時另一股勁力從她背心襲來,腹背受敵,再無勝算,仍是長槍自肋下向後刺出,以攻對攻,以強破強。
同時鏡海趁楊嵐應對身後對手之際,上前一掌擊在“黃龍泣血”槍尾,長槍“叮”一聲,又被推回原處。楊嵐見已無望拔槍,右手鬆開“黃龍泣血”,抓住“虎嘯”槍柄,使了一招“烈火焚天”,將身前身後兩名對手都卷入槍勢之中,傾盆大雨之下,竟似有炎龍過境,槍勢劃過的丈許空間無一滴雨水可落。同時叮當聲響,那邊李岩已與人交上了手。
李岩對手麵目清雋,手持長槍,背負長弓羽箭,正是“千峰之秀”褚北辰,好在他以黑巾蒙麵,不虞被識破身份。褚北辰一手“破軍槍法”出乎意料得好,雖然與楊嵐風格不同,也展示出別樣的出神入化。好在李岩在識得他的“龍虎離合真訣”時已有所料,不然大驚之下隻怕要吃個暗虧。他也熟悉這套槍法,雖然褚北辰武功比他高出不少,一時之間仍能抵擋。
褚北辰連使絕招,竟然拿不下李岩來,也是略略驚奇。他此刻無心戀戰,正好武瀛趕到,便由武瀛對付李岩,自己去夾擊楊嵐。楊嵐一招將鏡海與偷襲的神秘高手逼退,橫槍麵對褚北辰,道:“陳師叔,若是薛師叔知道你沒死,定然高興得很呢。”褚北辰沉默片刻,道:“陳楚隻是我的化名罷了,你們就當他死在十幾年前的戰亂中吧。此刻你我各為其主,往日情分再也休提,槍下決生死吧。”楊嵐冷笑道:“說得輕巧,江照晚打開外城門,皇城門卻是你打開的吧。我們久候你不至,還道你殉國了。如今江賊已授首,接下來就是你了。”
褚北辰冷笑道:“我說江照晚做什麽去,一直不露麵,原來早已死在你槍下,隻是今日之局,未必容得下單打獨鬥。”這時旁邊的神秘高手早已不耐,大聲喝道:“囉嗦什麽,拿下了再說。”不待褚北辰出手,雙拳一錯,一股無儔勁力蓬勃而發,向楊嵐襲來。鏡海也“阿彌陀佛”一聲,“般若掌”攜帶“天人五衰”勁力,悍然出手。楊嵐正麵的褚北辰槍做烈火之勢,無情攻出。
楊嵐心知不能戀戰,待得暗中調動的軍隊圍上,便是插翅難逃。她槍勢一動,猛烈如火,如風如雷,全無守勢,以攻對攻。攻勢之中,對鏡海和神秘武者隻以迫退為主,八九分都落在褚北辰身上,似是要當場取他性命。褚北辰絲毫不懼,以招破招,以勢解勢,四人如走馬燈一樣鬥了起來。
十餘招一過,楊嵐以一敵三竟然攻多守少不落下風,三名圍攻的高手暗暗心驚,若假以時日,又有何人可以製她。原本褚北辰聽楊嵐說已擊殺江照晚,他是知道江照晚的本領的,隻比自己略低一線而已,隻道楊嵐定然是布下陷阱,以多擊少得以成功,現在才信了她確有此本領。但是三人也都知道這樣的形勢絕對不會持續多久,不然的話便是要逆天了。因此神秘武者與褚北辰都存了別樣心思,隻是隱忍等待,要瞄準機會一舉立功。隻有鏡海一味進擊,雖然楊嵐攻擊的主要對象是褚北辰,卻是由他接下了大半攻勢。“虎嘯”槍鋒所指之下,鏡海寬大衣袖被絞作蝴蝶紛飛。
李岩聞言很是驚訝:“怎麽,師妹還通曉天象麽?看來是我多此一舉了,你們定時間便了,我到時極力配合便是。”楊嵐卻道:“先賢曾說,為將者當通天象地理,明陰陽奇門,因此幼時也看了些雜書,胡亂猜的,作不得準。師兄既識得高人,便麻煩去請教一下,比楊嵐自己粗略估算,也能多出幾成勝算。”
李岩應了,見此間無事,便要告辭離去。此時事情正多,宇文漣漪雖已睡下了,誰知有沒有其他事端又要起來招他前去商量,到時發現自己不在府中那可就糟了。臨出門時,他又對李湛深深一揖,道:“師兄仗義,李岩為城外受災的百姓謝過了。”李湛聞言一愣,才意識到他說的是出錢賑災之事,當即搖頭道:“我與宇文氏是國恨也好,家仇也罷,那都是其他的事情。即便這些人是楚之子民,平白看他們受災,我又於心何忍。我隻是做了當做之事罷了,與師弟相比,實是不值一提。”李岩點了點頭,這才去了。李湛回頭對楊嵐道:“青崖今日之舉,讓我刮目相看。師妹以為如何?”楊嵐沉默半晌,道:“人中之龍。”李湛笑道:“得友如此,夫複何求!”
由於公主府與“太白居”相隔僅一條銀河,李岩這一番來去也不過半個時辰,到住處時阿史那瑕還在。見他無恙歸來,又說了會兒話,才帶薛晴回去了。臨走薛晴還要求李岩盡快安排,讓她早日見到楊嵐。李岩聞言隻能苦笑,薛晴既在公主府現身,那便不可能再去“太白居”了。
第二日一早,宇文漣漪便來喊李岩一道去城外探望,薛晴聽說城外很多病人,也要前往幫忙,到最後又是一群人去了。宇文漣漪還著人將府上存的藥材帶上,又聽從薛晴的意見,在藥鋪撿著不太貴重又常用的藥材買了好大一車,拉到城外難民駐處。昨日裏晴了一日,泥濘稍稍好了點,很多人受到的打擊也有一定緩和,見到公主車駕,紛紛跪倒感謝活命之恩。宇文漣漪隻是出於一時同情,才做下這些事情,此時見眾人拜謝,心中激蕩,也是熱淚盈眶,趕忙讓大家起身,各歸本位,並許諾後續還有安置之法。一眾難民拜了又拜,這才各自回去了。李岩見狀也是感歎不已。
張大通和翠屏早就來了,薛晴見了他們也很是興奮,但又不能太過明顯,隻得趁給病人醫治之時私下交流。不得不說,這次帶來的一大車藥材真真起到了作用,隻是還遠遠不夠,宇文漣漪已著人繼續去想辦法了。
李岩見難民安置已好,便在人群中找到了何艾,帶他到偏僻處詢問。何艾也沒有多想,隻以為他擔心難民,便說應在明日日間和後日夜間,隻是天象無常,隻能算作大概吧。李岩鄭重道謝。回頭找宇文漣漪說了此事,建議著人在難民營建臨時引水渠,防止低窪處水淹。
此時人手嚴重不足,宿衛京城的十六衛宇文漣漪又指揮不動,還是李岩出計策,讓她去集英館招人來幫忙。加入集英館的人大多數熱衷名利,他們早知道公主受寵,又與主事的趙王關係很好,平日裏巴結還巴結不上,此時移玉駕,開尊口,豈能不踴躍爭先。且集英館多有天都豪強子弟,見了公主年輕貌美,雖說高攀起來幾率極小,依然起了別樣心思,個個賭咒發誓,定要護得城外難民周全。更有甚者直接將仆人家奴組成隊列前往幫忙賑災開渠,還有主動貢獻糧食醫藥的,一眾人浩浩蕩蕩開赴城外。
李岩見了,眼睛睜得老大。主意雖是他出的,但怎麽也沒有想到會有這般效果,再對比之前自己在集英館召集到的人,無非幾個親朋故舊,外加為數不多的俠義之輩,跟當前形勢比也沒法去比,早知道便讓公主出馬了。
他抽空去了趟“太白居”,將何艾測算結果告知李湛、楊嵐。李湛回頭看楊嵐,楊嵐微微點頭,示意測算結果一致,李湛便對李岩道:“那麽這兩日我便要離城了,後日夜間,還要師弟多照料楊嵐。這幾日我一直在探察銀河下遊情況,果然如師弟所說戒備森嚴,但沿河西行出城的話防備卻鬆散許多。到時無論得手與否,你們都沿河向西突圍,距離近得多,西側又是上陽宮遺址,一旦進入便好隱匿行蹤,也便於我們北行上邙山。師弟你怎麽看?”說著笑道:“又是師弟又是師妹,喊著好拗口,我直呼你的字便了。”其實嚴格來說“青崖”是李岩的號,但一直以來大家都這麽喊,他也習慣了。李岩點了點頭,表示對他說的兩件事都讚同。
最終約定,若有變數便在天津橋留記號,若無特殊情況,便不再耽擱時間,後日夜間關乎生死,這兩日抓緊時間習練武藝,強得一分便算一分。李岩不敢多待,也趕緊離去。
之後兩日李岩足不出戶,在公主府修習內功劍法。他其實習武甚勤,無論多忙,都要抽出個把時辰打坐修煉內功,早起練習劍法,淩雲山上養成的習慣幾乎沒有改變,此時江湖高手越見越多,對敵經驗越來越豐富,武功進境比在山上日日修煉竟似還快得多。
兩日來昨日下了一天大雨,傍晚方停,好在城外難民營早有準備,並沒有釀成禍事。今日從早到晚天都陰沉沉的,看起來夜間一場大雨也是免不了。另外的好消息是張大通傳來的,說是趙王兩日前已定好,要在今日夜間宴請集英館群豪,有名有姓的高手全都榜上有名,應該不會有人缺席,所以不必擔心他們別生事端。白日裏薛晴都上天津橋頭查看,並無異常記號,想來楊嵐主意已定,必在今晚出手。
由於安頓難民的緣故,宇文漣漪還在城外未歸,估計晚間也未必回來了。飯後李岩換上一身夜行衣,將“定海”插在背後,阿史那瑕親手為他勒好絲絛。他聞著阿史那瑕身上傳來的幽幽體香,看著她仔細為他收束絲絛的樣子,便覺得充滿力量。一切收拾利落,薛晴又倒出四粒“幻神金丹”放入一個空瓶中,珍而重之交給他,說道一旦受了重傷不支,便服下一顆,定有奇效。李岩謝過她,轉身便走,聽得那是那瑕在背後道:“青崖……”
李岩轉過身來,從她眼中看出一絲不舍,最終他挽留的話語換做“珍重”兩字,李岩點了點頭,施展輕功出府,渡水向“太白居”去了。
到了“太白居”樓下時,風逐漸變大,黃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下了起來,打在臉上生疼。實在是個夜間行事的好天氣,此時他忽地想到了城外的難民,不知他們又將度過一個怎樣的夜晚。不由苦笑一下,看四下無人,施展輕功上樓,找到楊嵐房間,穿窗而入。卻見楊嵐早已收拾停當,正在打坐練氣,“虎嘯”放在身前,二尺長的槍鋒在燈下熠熠生輝。今日楊嵐少有的身著勁裝,盡顯曼妙身材,李岩見了不敢多看,坐她對麵搬運氣息。
不多時,楊嵐長長呼出一口氣,說道:“其實,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沒必要陪我去犯這個險的。”李岩笑道:“此刻說什麽都是多餘的,我既然來了,便是打也打不走。”楊嵐歎了口氣,不再說話。李岩也自閉目運功。
約莫半個時辰,李岩依經脈氣走全身竅穴十二轉,“負天絕雲”真氣充盈激蕩,似欲溢出一般,李岩覺得心思洞明,四肢百骸充滿勁力,內視經脈,其中內力竟似粒粒成珠,運轉不休。他知自己無論身體內外,都已到達最佳狀態。睜開眼來,恰好見到楊嵐持槍起身,也站了起來。
楊嵐見李岩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道:“等下我在前,你在我身後十步,若有陷阱,不至於二人皆中。”李岩點頭答應。楊嵐開窗看了下外麵下得正緊的雨幕,暗夜之中,隻能看到不遠處天樞周圍昏黃的燈光,若在往常,隻怕仍是亮如白晝。雨幕伴著狂風,打得人睜不開眼睛,即便有燈光,十步之外的景物看著也有些模糊,想來城牆上的弓弩手也不好受,正是行事的最佳時機。楊嵐道了聲“走吧”,率先穿窗而出,李岩緊跟其後。
本就距離極近,幾個呼吸之間已到了天樞二十丈左右,楊嵐打個手勢,示意二人保持距離,屏氣打頭先行,李岩在跟在她身後十步左右。又行進了十來丈,此刻燈光雖受風雨影響,仍將整個廣場照得一絲影子也無。但他們此刻看不到城牆的情況,想來城牆巡邏的兵士也看不到他們。二人知道關鍵時刻已到,各自將內力運到極限,屏住呼吸,甚至連生機都已斂盡,以防止高手感應。楊嵐漸漸行到三丈界限,踏上去並未有李岩之前所言的不實之感,想來機關已失效,心中大定,且插在天樞左側的“黃龍泣血”已變得無比清晰,父親遺物有望取回,不由得熱血翻湧。
此刻雨如傾盆,楊嵐向李岩一點頭,運起輕功,三丈距離呼吸之間已過,身在天樞之下,長槍交於左手,伸手握向“黃龍泣血”露在外麵的四尺槍柄。在後方緊隨的李岩拔了長劍在手,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眼神緊緊鎖住楊嵐身形,卻放寬感知,替她去警戒四周危險。
楊嵐手已握住“黃龍泣血”,雖已極力收斂心神,仍覺百感交集,正要運力拔出,忽覺不對,一股有如實質的殺氣壓來,接著鋒芒破空之聲尖銳無比。楊嵐心知終究還是遇到了敵人埋伏的高手,但是卻不想錯過良機,右手扔攥住“黃龍泣血”槍柄,身形一動之間,繞著槍柄旋了一個圈,躲過射來的一支利箭。長箭射入地上,連尾羽也消失不見,足見勁力之強。
楊嵐運力於右臂,身子懸空,蹬住天樞,渾身使力,要將這柄魂牽夢縈的長槍拔出。誰知那是楊燁畢生功力所聚,以楊嵐功力之強,僅是稍稍鬆動。她歎息一聲,若是再有片刻工夫給她凝力,自能從容拔出,然則敵人卻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破空之聲又至,兩支利箭射來,一射前胸,一射右臂。楊嵐槍尾輕擺,撥開射向前胸的飛羽,輕斥一聲,槍鋒直取另一支來箭。槍箭鋒芒一觸,楊嵐內力迸發,將羽箭震為齏粉。但她也暗自心驚,這兩箭力道之強匪夷所思,竟震得她右臂隱隱發麻,弓箭的功夫,無論準頭還是力道隻怕都不下於她。
接下來又是三箭射來,眼看已避無可避,除了撒手躲箭再無它法。其實這些事端都發生於電光石火之間,楊嵐耳旁聽到一個聲音:“拔槍!”原來李岩也趕到了,他劍勢化作“八千春秋”,這一劍似快實慢,然則慢中有序,長劍行經之處,布下層層劍意,羽箭落入劍網之中,力道竟被化於無形,接著三支利箭被劍氣絞成粉碎。隻是箭上力道太強,李岩這一劍使了一半便無以為繼,長劍順勢化為“風流雲散”,在楊嵐身前灑出一陣劍幕。遠處傳來“咦”的一聲,想是不意他竟能輕易化解自己利箭,實則雨幕之中誰也未曾看到李岩手已被箭上勁力震得輕輕發抖。
楊嵐珍惜李岩爭取來的瞬息之機,“龍虎離合”真氣迸發,竟將“黃龍泣血”硬生生拔出尺許。便在此時,聽到一聲“阿彌陀佛”,一股滔天大力無聲無息襲向左肋,正是鏡海的“天人五衰”。楊嵐長槍一抖,勢做“不動如山”,勁氣交迸,隱隱竟是平分秋色。楊嵐左手持槍相對,身形受控於方寸之間,終究是落了下風。此時另一股勁力從她背心襲來,腹背受敵,再無勝算,仍是長槍自肋下向後刺出,以攻對攻,以強破強。
同時鏡海趁楊嵐應對身後對手之際,上前一掌擊在“黃龍泣血”槍尾,長槍“叮”一聲,又被推回原處。楊嵐見已無望拔槍,右手鬆開“黃龍泣血”,抓住“虎嘯”槍柄,使了一招“烈火焚天”,將身前身後兩名對手都卷入槍勢之中,傾盆大雨之下,竟似有炎龍過境,槍勢劃過的丈許空間無一滴雨水可落。同時叮當聲響,那邊李岩已與人交上了手。
李岩對手麵目清雋,手持長槍,背負長弓羽箭,正是“千峰之秀”褚北辰,好在他以黑巾蒙麵,不虞被識破身份。褚北辰一手“破軍槍法”出乎意料得好,雖然與楊嵐風格不同,也展示出別樣的出神入化。好在李岩在識得他的“龍虎離合真訣”時已有所料,不然大驚之下隻怕要吃個暗虧。他也熟悉這套槍法,雖然褚北辰武功比他高出不少,一時之間仍能抵擋。
褚北辰連使絕招,竟然拿不下李岩來,也是略略驚奇。他此刻無心戀戰,正好武瀛趕到,便由武瀛對付李岩,自己去夾擊楊嵐。楊嵐一招將鏡海與偷襲的神秘高手逼退,橫槍麵對褚北辰,道:“陳師叔,若是薛師叔知道你沒死,定然高興得很呢。”褚北辰沉默片刻,道:“陳楚隻是我的化名罷了,你們就當他死在十幾年前的戰亂中吧。此刻你我各為其主,往日情分再也休提,槍下決生死吧。”楊嵐冷笑道:“說得輕巧,江照晚打開外城門,皇城門卻是你打開的吧。我們久候你不至,還道你殉國了。如今江賊已授首,接下來就是你了。”
褚北辰冷笑道:“我說江照晚做什麽去,一直不露麵,原來早已死在你槍下,隻是今日之局,未必容得下單打獨鬥。”這時旁邊的神秘高手早已不耐,大聲喝道:“囉嗦什麽,拿下了再說。”不待褚北辰出手,雙拳一錯,一股無儔勁力蓬勃而發,向楊嵐襲來。鏡海也“阿彌陀佛”一聲,“般若掌”攜帶“天人五衰”勁力,悍然出手。楊嵐正麵的褚北辰槍做烈火之勢,無情攻出。
楊嵐心知不能戀戰,待得暗中調動的軍隊圍上,便是插翅難逃。她槍勢一動,猛烈如火,如風如雷,全無守勢,以攻對攻。攻勢之中,對鏡海和神秘武者隻以迫退為主,八九分都落在褚北辰身上,似是要當場取他性命。褚北辰絲毫不懼,以招破招,以勢解勢,四人如走馬燈一樣鬥了起來。
十餘招一過,楊嵐以一敵三竟然攻多守少不落下風,三名圍攻的高手暗暗心驚,若假以時日,又有何人可以製她。原本褚北辰聽楊嵐說已擊殺江照晚,他是知道江照晚的本領的,隻比自己略低一線而已,隻道楊嵐定然是布下陷阱,以多擊少得以成功,現在才信了她確有此本領。但是三人也都知道這樣的形勢絕對不會持續多久,不然的話便是要逆天了。因此神秘武者與褚北辰都存了別樣心思,隻是隱忍等待,要瞄準機會一舉立功。隻有鏡海一味進擊,雖然楊嵐攻擊的主要對象是褚北辰,卻是由他接下了大半攻勢。“虎嘯”槍鋒所指之下,鏡海寬大衣袖被絞作蝴蝶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