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嵐對羅都尉道:“如何?”羅都尉沉默一會兒,說道:“我自知罪孽深重,但我立誌今日起便拋卻過往,重新做個好人,從此不再傷害無辜一人!若違此誓,天誅地滅,你信不信我?”此刻佛心宗廣傳教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傳播甚廣,隻是多已被曲解,不知是勸說世人破除執念的寓語,反倒都以為為惡一世,一朝悔悟便得解脫。羅都尉也正是如此。
楊嵐道:“我信你。隻是若你今日幡然悔悟,我便放過了你,如何對得起死在你手下的冤魂。放過了你,世人都如你般今日殺人,明日悔改,那我都將放過麽!”羅都尉急道:“我未到三十,便積功升到都尉,受寵於褚統領。留下我性命,日後定能大有作為。我可以在天都做內應,為你們打開宮門,城門也可以的……你若不信,我可以立字據,此生定然報效流光……”
楊嵐不理他,對李岩道:“該如何送他歸去?”李岩道:“血債血償即可,不必太過。”羅都尉還在那裏掙紮,楊嵐頭也不回,反手一槍洞穿他頸項。之後對周邊女子道:“剩下四十九個人,你們看看,做過惡的都指出來,自有我為你們主持公道。”眾女子感激涕零,紛紛上前指認。每確認一人,蕭無忌上前便是一槍。這群人在天都作威作福慣了,此刻生死竟操於一群弱女子之手,也算報應不爽。
最後清算,也隻剩下常三一個活人。大概是他不太合群,便被派出戒備,卻因此逃得一命。此刻全隊皆滅,他一人獨活,便是返回天都也隻有死路一條,隻能求楊嵐等人收留。更何況還有四十二名女子,若留她們於此地隻怕也難以生存下去,最終薛晴拍板,全部帶去三崤,交給他父親去處理,又將劫掠來的財物幹糧分給眾女帶上。由於射聲軍來時都騎的有馬,蕭無忌、薛晴也一人騎了一匹。又尋車輛套上馬匹,讓眾女坐上,仍然還剩下三十來匹馬無法處置。這些都是上好的戰馬,隨便放走可惜不說,被人發現也不好處理後續。最終還是靠楊嵐對常三耳語幾句,常三高高興興帶著三十來匹馬走了。若李岩所料不差,過不多久,三十匹戰馬便會進入流光城。
從出天都時的幾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人,大多還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累贅,也算異數。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大家夥兒攜帶的幹糧足夠,因此完全可以離開大路隱秘行進。眾女強忍悲憤遠離故土,在無所適從之中展露出別樣的堅強,楊嵐便尋隙傳了她們一些簡單的防身之術,薛晴也傳了她們一些醫術。眾女即便天資不是很好,仍然仔細修習,或許便是將來仗以安身立命的技藝。
楊嵐除了教授眾女武藝時還算活躍,其餘時間便坐在馬車中沉默不語。李岩知她心中鬱結,一時之間千頭萬緒,也不知道從何處說起,半晌才道:“師妹也不必太過哀傷,這樣的人,咱們見一個殺一個便是。”楊嵐搖了搖頭,道:“我隻是在想,為何短短不足二十年,這個世道就變成了這樣。我年幼時,父親抱著我出入軍府,便將那八字指給我。我清楚記得,我跟著他念出來時,周邊軍士也大聲念了出來,最終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再看看今天,他們背棄了前輩榮光不說,居然成為禍亂的源頭。軍隊這把雙刃劍,如今終於開始將鋒芒指向自己。也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夠撥亂反正;也不知道在這段時間,又有多少人會受到如她們一般的傷害。”說著指了指外麵的那些女子。
李岩道:“俠義之行須得昭告世人,方能震懾宵小。若行俠仗義還要藏頭露尾,豈非讓惡人氣焰越發囂張。若一人行俠不足使其止步,便引千人引萬人行俠,直到他們不敢為惡為止!”說著縱身下車,拔出佩劍,削斷路邊樹幹。未等樹幹落地,李岩長劍連斬,片刻之間削成一塊木牌,順手在正麵刻了“屠戮百姓,行惡當誅”八字,又在後麵細細刻了羅都尉等人如何殘害七裏店村民的事實,落款落了一個“俠”字。之後對眾人說道:“以後所經之處,斬惡誅邪,便留此牌,讓敢於伸張正義之人知曉吾道不孤。”大家轟然叫好。之後他讓大家繼續趕路,說道自己去去就來,騎了蕭無忌的馬向來路馳去。個把時辰後返回,對眾人說道已將木牌釘在村莊醒目處,望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隻是雖然自己故布疑陣,將跡象引向他處,仍是要加緊趕路。
回到車上,他對楊嵐道:“你既然有心,回頭與李湛整肅軍隊,我在江湖中行俠義之舉,咱們同心協力,便不信不能肅清諸惡。我們不要公道自在人心,要公道存於世間萬事,讓所有人都看得到。那才是應得的公道。”楊嵐瞅他半晌,緩緩伸出手掌。李岩會意,與她三擊掌以為盟誓。
又行了一日,此時已至三崤腳下。楚王朝受限於兵力,一旦進入深山,是不會進去搜檢的。因此多有被稱為“亂黨”、“前朝餘孽”的一些人就躲進深山老林,過起與世隔絕的生活,葉真與薛寒山便是這樣的人。好在二人隻是屬於“不食周黍”一類,因此也不曾受到過朝廷的重點“照顧”。再加上“庸醫”名聲素著,即便天都內的達官貴人也難保自己沒有求上他的時候,因此無論李岩一行還是那群無家可歸的女子,來投靠二人也都算安全。
三崤本也不高,主峰千山也不過六千尺,隻是二人住得偏僻,路也比較奇險,山道狹窄,馬匹或可勉強通過,馬車想也別想。於是眾人棄了馬車,將一應物品馱在馬上,牽馬前行。山路對於李岩等人自是無妨,眾女子卻是行得艱難,好在她們也都經常操持家務,身體康健,也都能堅持。如此一行人足足行了半日,才到達葉、薛二人的住處,還有一匹馬不慎跌入深崖,好在無人傷亡。
葉真、薛寒山早就得了薛晴的信息,在室外相迎。葉真身著青袍,麵色冷峻,胡子也根根豎著,看李岩時眼光掃過,李岩竟覺得好似他眼中也藏著淩厲刀鋒一般,隻是隨後也平和起來;至於薛寒山,可就是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鶴氅飄飄,頭挽道髻,隻用一支木簪簪住,三綹長須配著淡然神情,真如神仙一般,也不知怎麽生出薛晴這麽個精靈古怪的女兒。
李岩、楊嵐、蕭無忌都是第一次見到二位前輩,仍是不敢怠慢,以晚輩之禮拜見。他們與於九音、楊燁都是故識,聽聞李岩、楊嵐求醫而來,薛寒山二話不說,先讓楊嵐入室診斷。他早看出李岩不過是外傷而已,在其他大夫看來形如致命,堂堂“庸醫”眼中隻能退居其次。
至於其他人,早有薛晴說了緣由,葉真感慨不已,向李岩道:“你們做下這般大事,太也不知輕重了。他們都說我年輕時行事偏激,頂多也與你們無異。你且說來,行事之時作何感想?”李岩道:“是為了公道二字吧。”葉真大笑道:“好一個公道!”當下保證將她們妥善安排。
葉、薛二人在山上一處穀地結廬而居,周邊都是參天巨木。總共也不過木屋數間,多餘出來的屋子還是上次韓琦他們來時所建,現在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也不知該如何安置,好在幹糧仍有,一時之間吃飯倒是不成問題。葉真一邊安置眾人造飯,一麵喊了張大通道:“來,我看看你的武功進境如何。”蕭無忌心道這麽多人住處都沒有,你卻教訓晚輩去了。
張大通卻早有準備,道了聲“好”,拔出“吞吳”,縱身躍起,對著邊上一棵徑約一抱的巨木斬去,刀光雪亮,招式淩厲之極。長刀圍著巨木一旋,張大通飛腳踹出,大樹應聲而倒。倒地過程中,張大通圍著巨木左右奔走,不斷出刀,一處處分枝皆被斬斷,隻剩一根主幹,正好倒地。蕭無忌見巨木斷麵周圍齊整,中心位置有碗口大小參差不齊,也有些向一邊偏離,應是被最後一腳硬生生踹斷的。周邊造飯的一眾女子也有些看呆了。
葉真看了張大通這一番表現,也不說話。右掌一豎,瞬間如刀鋒般的氣勁凝於掌上,以掌作刀,向另一顆巨木斬去,身形招式與張大通方才施展的一般無二,巨木應聲而斷。葉真依然出掌如刀,瞬間也將分枝剔除,隻剩主幹。蕭無忌向巨木斷處看去,卻見斷麵平滑,才知道葉真方才施展的確是刀法,並非仰仗內力震斷巨木。
之後葉真對張大通道:“明白了麽?”張大通躬身道:“前輩功力精深,晚輩佩服。”此時李岩在外麵說道:“青山,功力不足可以慢慢練來。你方才的不足,主要在於使力不均。前麵刀重,後麵刀輕,以至於斷口偏離。一招之內出現這般狀況,易為高手所乘。李岩胡言,還請前輩指正。”最後一句卻是對葉真所說。
葉真點了點頭,也不理他,隻是對張大通仔細解說如何使力才能使刀意綿延不絕,渾然整體,使敵無所攻守。他麵對李岩、蕭無忌侃侃而談,顯是有意指點,約莫一刻鍾時分才止。他見李岩若有所思,便對李岩道:“你來試試吧。”李岩拔出長劍,來到一株巨木跟前,繞樹一周,依樣出劍,隻是行了一周之後並未停止,之後又是一周一周繞行,長劍星星點點,不斷擊刺而出。
如此行了五周,才對葉真道:“晚輩獻醜了,還請前輩指點。”
葉真道:“便是如此。若有疑問,自己去問李岩吧。”說著轉身走了。臨行袍袖一甩,碰到李岩擊刺的巨木,巨木嘩啦一聲倒了下來,隻見斷口平滑如鏡,李岩五劍連貫如一,勁力竟無絲毫區別。原來李岩傷後不敢使動內力,劍上力道有限,自是不能一劍斷樹。他便在同一著力之處連出五劍,劍劍功力均勻,方有此效。葉真本就不是考較他們內力修為,隻看如何用力,李岩自然算是過關了。
之後張、蕭二人依樣而為,若有不明白處便問李岩。不多時已整好二十來顆大樹。三人又依法將巨木主幹切成一段一段的圓木,累成一間一間木屋。不多時天黑,木屋已起了五間,總算能勉強住下,倉促之間,有些巨木枝條仍在,屋中綠意盎然,倒是別致。此時已至夏初,山上夜間仍是涼意襲人,有了這些木屋,也能一擋風露。
眾女喊了大家吃飯,薛寒山也帶楊嵐出來。李岩目視楊嵐,卻見她輕輕搖頭,薛寒山麵色沉重,知道顯然事有不遂。入夜後他去拜訪薛寒山,詢問楊嵐傷勢。薛寒山歎了口氣,道:“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內傷。若說經脈斷了我也未必沒有續接之法;即便五髒移位,我也有回天妙手。老夫以內力探查,發現她氣海中真氣充盈,完全不似散功之象;經脈中也留有強大真氣時時運轉,常人隻有運功之時真氣才會行經經脈,如她般真氣常駐經脈卻是聞所未聞,唯一解釋便是經脈中的真氣為他人所留,因此不能融於自身。”
李岩聞言,回想那日激鬥情形,描述給了薛寒山聽。薛寒山聽了點頭:“不錯,應是如此。‘天人五衰’與‘龍虎離合’合擊,竟能發生如此變故,也是奇特。也罷,既知症結,那便能對症下藥,待明日老夫施針一試,看看能否引出異種真氣。”李岩道:“我聽聞師尊說過,當日趙重霄所下的‘天機鎖’,應該也算是一種外駐真氣。師尊十幾年來苦無他法,最終是以‘三昧真火’煉化的。若有‘三昧真火’,不知是否能解?”薛寒山道:“當年你師父受製,我也曾前去為他醫治,隻是趙重霄功力太過精純,我實在是力所不及。如此說來,卻是有些相似之處,說不定‘三昧真火’真能奏效。”李岩道:“事不宜遲,明日晚輩便回淩雲一趟去求見師父,看他是否有辦法。”
此時薛晴在旁邊道:“你便以為自己的傷勢輕麽,往返至少須得半個多月,這一路顛簸下來,你的傷也不用治了,直接挖個坑自己跳下去是正經。也別著急,明日裏讓阿爺給楊娘子施一次針看看,不成的話,我跟青山去就是了。你若來了一趟三崤,傷勢沒減輕倒是重了,壞了阿爺名頭不說,隻怕懷瑜公主也要找我麻煩了。”說到最後一句話時,似笑非笑看著他。李岩臉一紅,告辭出去了。那日早間他對阿史那瑕表白心跡,後來才知道薛晴擔心阿史那瑕身體有恙,當夜與她睡在一起,二人之間的對話也不知道被薛晴聽去多少。
山居長夜,天上繁星點點,竟似近了許多。陣陣鬆濤之中,李岩東望天都,不知佳人現在在做什麽。竟日奔忙,阿史那瑕也有好些天未曾入夢了。
第二日一早,李岩照常早起練劍,不多時就見楊嵐將帶來的女子全部喊起,與她一起習練拳腳武藝,並在飯後組織大家出去挖掘野菜、采集水果,一刻也不停息。李岩於心不忍,便去勸說。楊嵐卻道:“你道我願意做這個壞人麽?你看她們出於一處,遭遇相同,此時顛沛流離尚能互相友愛,但這種友愛並不會持續太久。她們之間出身也有高下,若任其自便,時間一久難免會高者蔑視低者,低者仇視高者。”李岩一愣,道:“那你讓她們這般忙碌便可以阻止你說的情形出現麽?”
楊嵐道:“給一個讓她們竭盡全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她們便無暇多想。”李岩道:“比如讓她們習武?”楊嵐點點頭,又道:“之後我又將她們一日需做之事安排完善,一刻也不得閑,她們便不會胡思亂想。但所作之事明顯是為了大夥生計,她們也不至於有怨言。日後自會挑出武藝、勞作、心性皆上乘之人作為首領,代我去看管大家,我隻需盯著她便成。至於再往後要如何,那便是以後了。你想向她們宣揚俠義之道也好,宣揚軍魂信條也罷,前提必須有這個穩定過程。”李岩沉默半晌,對楊嵐抱拳道:“受教了。”原來楊嵐是以治軍之道管理眾女,他雖喜歡雜學,讀過些兵書,卻不知還可以如此靈活運用,真是獲益匪淺。
過不多時,薛晴前來喊他們,說是薛寒山已準備好了,讓楊嵐過去施針,李岩也跟著去了。隻剩張大通、蕭無忌繼續在外造屋。薛寒山屋內除了一個書架一個巨大藥廚便什麽也沒有了,地上也隻是鋪了幾層木板,上麵鋪張席子,頗有古風,倒是與他一身裝束很是搭配。薛晴卻道:“阿爺這個屋子,我是能不來就不來的。”薛寒山也不理她,讓楊嵐坐在中間,李岩以為施針要解衣,剛要離去,薛寒山卻示意不用,讓他隻管在旁邊坐下。之後擺開針囊,露出長短大小不同的十二枚金針,放在煮沸的藥湯中。
楊嵐道:“我信你。隻是若你今日幡然悔悟,我便放過了你,如何對得起死在你手下的冤魂。放過了你,世人都如你般今日殺人,明日悔改,那我都將放過麽!”羅都尉急道:“我未到三十,便積功升到都尉,受寵於褚統領。留下我性命,日後定能大有作為。我可以在天都做內應,為你們打開宮門,城門也可以的……你若不信,我可以立字據,此生定然報效流光……”
楊嵐不理他,對李岩道:“該如何送他歸去?”李岩道:“血債血償即可,不必太過。”羅都尉還在那裏掙紮,楊嵐頭也不回,反手一槍洞穿他頸項。之後對周邊女子道:“剩下四十九個人,你們看看,做過惡的都指出來,自有我為你們主持公道。”眾女子感激涕零,紛紛上前指認。每確認一人,蕭無忌上前便是一槍。這群人在天都作威作福慣了,此刻生死竟操於一群弱女子之手,也算報應不爽。
最後清算,也隻剩下常三一個活人。大概是他不太合群,便被派出戒備,卻因此逃得一命。此刻全隊皆滅,他一人獨活,便是返回天都也隻有死路一條,隻能求楊嵐等人收留。更何況還有四十二名女子,若留她們於此地隻怕也難以生存下去,最終薛晴拍板,全部帶去三崤,交給他父親去處理,又將劫掠來的財物幹糧分給眾女帶上。由於射聲軍來時都騎的有馬,蕭無忌、薛晴也一人騎了一匹。又尋車輛套上馬匹,讓眾女坐上,仍然還剩下三十來匹馬無法處置。這些都是上好的戰馬,隨便放走可惜不說,被人發現也不好處理後續。最終還是靠楊嵐對常三耳語幾句,常三高高興興帶著三十來匹馬走了。若李岩所料不差,過不多久,三十匹戰馬便會進入流光城。
從出天都時的幾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人,大多還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累贅,也算異數。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大家夥兒攜帶的幹糧足夠,因此完全可以離開大路隱秘行進。眾女強忍悲憤遠離故土,在無所適從之中展露出別樣的堅強,楊嵐便尋隙傳了她們一些簡單的防身之術,薛晴也傳了她們一些醫術。眾女即便天資不是很好,仍然仔細修習,或許便是將來仗以安身立命的技藝。
楊嵐除了教授眾女武藝時還算活躍,其餘時間便坐在馬車中沉默不語。李岩知她心中鬱結,一時之間千頭萬緒,也不知道從何處說起,半晌才道:“師妹也不必太過哀傷,這樣的人,咱們見一個殺一個便是。”楊嵐搖了搖頭,道:“我隻是在想,為何短短不足二十年,這個世道就變成了這樣。我年幼時,父親抱著我出入軍府,便將那八字指給我。我清楚記得,我跟著他念出來時,周邊軍士也大聲念了出來,最終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再看看今天,他們背棄了前輩榮光不說,居然成為禍亂的源頭。軍隊這把雙刃劍,如今終於開始將鋒芒指向自己。也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夠撥亂反正;也不知道在這段時間,又有多少人會受到如她們一般的傷害。”說著指了指外麵的那些女子。
李岩道:“俠義之行須得昭告世人,方能震懾宵小。若行俠仗義還要藏頭露尾,豈非讓惡人氣焰越發囂張。若一人行俠不足使其止步,便引千人引萬人行俠,直到他們不敢為惡為止!”說著縱身下車,拔出佩劍,削斷路邊樹幹。未等樹幹落地,李岩長劍連斬,片刻之間削成一塊木牌,順手在正麵刻了“屠戮百姓,行惡當誅”八字,又在後麵細細刻了羅都尉等人如何殘害七裏店村民的事實,落款落了一個“俠”字。之後對眾人說道:“以後所經之處,斬惡誅邪,便留此牌,讓敢於伸張正義之人知曉吾道不孤。”大家轟然叫好。之後他讓大家繼續趕路,說道自己去去就來,騎了蕭無忌的馬向來路馳去。個把時辰後返回,對眾人說道已將木牌釘在村莊醒目處,望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隻是雖然自己故布疑陣,將跡象引向他處,仍是要加緊趕路。
回到車上,他對楊嵐道:“你既然有心,回頭與李湛整肅軍隊,我在江湖中行俠義之舉,咱們同心協力,便不信不能肅清諸惡。我們不要公道自在人心,要公道存於世間萬事,讓所有人都看得到。那才是應得的公道。”楊嵐瞅他半晌,緩緩伸出手掌。李岩會意,與她三擊掌以為盟誓。
又行了一日,此時已至三崤腳下。楚王朝受限於兵力,一旦進入深山,是不會進去搜檢的。因此多有被稱為“亂黨”、“前朝餘孽”的一些人就躲進深山老林,過起與世隔絕的生活,葉真與薛寒山便是這樣的人。好在二人隻是屬於“不食周黍”一類,因此也不曾受到過朝廷的重點“照顧”。再加上“庸醫”名聲素著,即便天都內的達官貴人也難保自己沒有求上他的時候,因此無論李岩一行還是那群無家可歸的女子,來投靠二人也都算安全。
三崤本也不高,主峰千山也不過六千尺,隻是二人住得偏僻,路也比較奇險,山道狹窄,馬匹或可勉強通過,馬車想也別想。於是眾人棄了馬車,將一應物品馱在馬上,牽馬前行。山路對於李岩等人自是無妨,眾女子卻是行得艱難,好在她們也都經常操持家務,身體康健,也都能堅持。如此一行人足足行了半日,才到達葉、薛二人的住處,還有一匹馬不慎跌入深崖,好在無人傷亡。
葉真、薛寒山早就得了薛晴的信息,在室外相迎。葉真身著青袍,麵色冷峻,胡子也根根豎著,看李岩時眼光掃過,李岩竟覺得好似他眼中也藏著淩厲刀鋒一般,隻是隨後也平和起來;至於薛寒山,可就是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鶴氅飄飄,頭挽道髻,隻用一支木簪簪住,三綹長須配著淡然神情,真如神仙一般,也不知怎麽生出薛晴這麽個精靈古怪的女兒。
李岩、楊嵐、蕭無忌都是第一次見到二位前輩,仍是不敢怠慢,以晚輩之禮拜見。他們與於九音、楊燁都是故識,聽聞李岩、楊嵐求醫而來,薛寒山二話不說,先讓楊嵐入室診斷。他早看出李岩不過是外傷而已,在其他大夫看來形如致命,堂堂“庸醫”眼中隻能退居其次。
至於其他人,早有薛晴說了緣由,葉真感慨不已,向李岩道:“你們做下這般大事,太也不知輕重了。他們都說我年輕時行事偏激,頂多也與你們無異。你且說來,行事之時作何感想?”李岩道:“是為了公道二字吧。”葉真大笑道:“好一個公道!”當下保證將她們妥善安排。
葉、薛二人在山上一處穀地結廬而居,周邊都是參天巨木。總共也不過木屋數間,多餘出來的屋子還是上次韓琦他們來時所建,現在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也不知該如何安置,好在幹糧仍有,一時之間吃飯倒是不成問題。葉真一邊安置眾人造飯,一麵喊了張大通道:“來,我看看你的武功進境如何。”蕭無忌心道這麽多人住處都沒有,你卻教訓晚輩去了。
張大通卻早有準備,道了聲“好”,拔出“吞吳”,縱身躍起,對著邊上一棵徑約一抱的巨木斬去,刀光雪亮,招式淩厲之極。長刀圍著巨木一旋,張大通飛腳踹出,大樹應聲而倒。倒地過程中,張大通圍著巨木左右奔走,不斷出刀,一處處分枝皆被斬斷,隻剩一根主幹,正好倒地。蕭無忌見巨木斷麵周圍齊整,中心位置有碗口大小參差不齊,也有些向一邊偏離,應是被最後一腳硬生生踹斷的。周邊造飯的一眾女子也有些看呆了。
葉真看了張大通這一番表現,也不說話。右掌一豎,瞬間如刀鋒般的氣勁凝於掌上,以掌作刀,向另一顆巨木斬去,身形招式與張大通方才施展的一般無二,巨木應聲而斷。葉真依然出掌如刀,瞬間也將分枝剔除,隻剩主幹。蕭無忌向巨木斷處看去,卻見斷麵平滑,才知道葉真方才施展的確是刀法,並非仰仗內力震斷巨木。
之後葉真對張大通道:“明白了麽?”張大通躬身道:“前輩功力精深,晚輩佩服。”此時李岩在外麵說道:“青山,功力不足可以慢慢練來。你方才的不足,主要在於使力不均。前麵刀重,後麵刀輕,以至於斷口偏離。一招之內出現這般狀況,易為高手所乘。李岩胡言,還請前輩指正。”最後一句卻是對葉真所說。
葉真點了點頭,也不理他,隻是對張大通仔細解說如何使力才能使刀意綿延不絕,渾然整體,使敵無所攻守。他麵對李岩、蕭無忌侃侃而談,顯是有意指點,約莫一刻鍾時分才止。他見李岩若有所思,便對李岩道:“你來試試吧。”李岩拔出長劍,來到一株巨木跟前,繞樹一周,依樣出劍,隻是行了一周之後並未停止,之後又是一周一周繞行,長劍星星點點,不斷擊刺而出。
如此行了五周,才對葉真道:“晚輩獻醜了,還請前輩指點。”
葉真道:“便是如此。若有疑問,自己去問李岩吧。”說著轉身走了。臨行袍袖一甩,碰到李岩擊刺的巨木,巨木嘩啦一聲倒了下來,隻見斷口平滑如鏡,李岩五劍連貫如一,勁力竟無絲毫區別。原來李岩傷後不敢使動內力,劍上力道有限,自是不能一劍斷樹。他便在同一著力之處連出五劍,劍劍功力均勻,方有此效。葉真本就不是考較他們內力修為,隻看如何用力,李岩自然算是過關了。
之後張、蕭二人依樣而為,若有不明白處便問李岩。不多時已整好二十來顆大樹。三人又依法將巨木主幹切成一段一段的圓木,累成一間一間木屋。不多時天黑,木屋已起了五間,總算能勉強住下,倉促之間,有些巨木枝條仍在,屋中綠意盎然,倒是別致。此時已至夏初,山上夜間仍是涼意襲人,有了這些木屋,也能一擋風露。
眾女喊了大家吃飯,薛寒山也帶楊嵐出來。李岩目視楊嵐,卻見她輕輕搖頭,薛寒山麵色沉重,知道顯然事有不遂。入夜後他去拜訪薛寒山,詢問楊嵐傷勢。薛寒山歎了口氣,道:“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內傷。若說經脈斷了我也未必沒有續接之法;即便五髒移位,我也有回天妙手。老夫以內力探查,發現她氣海中真氣充盈,完全不似散功之象;經脈中也留有強大真氣時時運轉,常人隻有運功之時真氣才會行經經脈,如她般真氣常駐經脈卻是聞所未聞,唯一解釋便是經脈中的真氣為他人所留,因此不能融於自身。”
李岩聞言,回想那日激鬥情形,描述給了薛寒山聽。薛寒山聽了點頭:“不錯,應是如此。‘天人五衰’與‘龍虎離合’合擊,竟能發生如此變故,也是奇特。也罷,既知症結,那便能對症下藥,待明日老夫施針一試,看看能否引出異種真氣。”李岩道:“我聽聞師尊說過,當日趙重霄所下的‘天機鎖’,應該也算是一種外駐真氣。師尊十幾年來苦無他法,最終是以‘三昧真火’煉化的。若有‘三昧真火’,不知是否能解?”薛寒山道:“當年你師父受製,我也曾前去為他醫治,隻是趙重霄功力太過精純,我實在是力所不及。如此說來,卻是有些相似之處,說不定‘三昧真火’真能奏效。”李岩道:“事不宜遲,明日晚輩便回淩雲一趟去求見師父,看他是否有辦法。”
此時薛晴在旁邊道:“你便以為自己的傷勢輕麽,往返至少須得半個多月,這一路顛簸下來,你的傷也不用治了,直接挖個坑自己跳下去是正經。也別著急,明日裏讓阿爺給楊娘子施一次針看看,不成的話,我跟青山去就是了。你若來了一趟三崤,傷勢沒減輕倒是重了,壞了阿爺名頭不說,隻怕懷瑜公主也要找我麻煩了。”說到最後一句話時,似笑非笑看著他。李岩臉一紅,告辭出去了。那日早間他對阿史那瑕表白心跡,後來才知道薛晴擔心阿史那瑕身體有恙,當夜與她睡在一起,二人之間的對話也不知道被薛晴聽去多少。
山居長夜,天上繁星點點,竟似近了許多。陣陣鬆濤之中,李岩東望天都,不知佳人現在在做什麽。竟日奔忙,阿史那瑕也有好些天未曾入夢了。
第二日一早,李岩照常早起練劍,不多時就見楊嵐將帶來的女子全部喊起,與她一起習練拳腳武藝,並在飯後組織大家出去挖掘野菜、采集水果,一刻也不停息。李岩於心不忍,便去勸說。楊嵐卻道:“你道我願意做這個壞人麽?你看她們出於一處,遭遇相同,此時顛沛流離尚能互相友愛,但這種友愛並不會持續太久。她們之間出身也有高下,若任其自便,時間一久難免會高者蔑視低者,低者仇視高者。”李岩一愣,道:“那你讓她們這般忙碌便可以阻止你說的情形出現麽?”
楊嵐道:“給一個讓她們竭盡全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她們便無暇多想。”李岩道:“比如讓她們習武?”楊嵐點點頭,又道:“之後我又將她們一日需做之事安排完善,一刻也不得閑,她們便不會胡思亂想。但所作之事明顯是為了大夥生計,她們也不至於有怨言。日後自會挑出武藝、勞作、心性皆上乘之人作為首領,代我去看管大家,我隻需盯著她便成。至於再往後要如何,那便是以後了。你想向她們宣揚俠義之道也好,宣揚軍魂信條也罷,前提必須有這個穩定過程。”李岩沉默半晌,對楊嵐抱拳道:“受教了。”原來楊嵐是以治軍之道管理眾女,他雖喜歡雜學,讀過些兵書,卻不知還可以如此靈活運用,真是獲益匪淺。
過不多時,薛晴前來喊他們,說是薛寒山已準備好了,讓楊嵐過去施針,李岩也跟著去了。隻剩張大通、蕭無忌繼續在外造屋。薛寒山屋內除了一個書架一個巨大藥廚便什麽也沒有了,地上也隻是鋪了幾層木板,上麵鋪張席子,頗有古風,倒是與他一身裝束很是搭配。薛晴卻道:“阿爺這個屋子,我是能不來就不來的。”薛寒山也不理她,讓楊嵐坐在中間,李岩以為施針要解衣,剛要離去,薛寒山卻示意不用,讓他隻管在旁邊坐下。之後擺開針囊,露出長短大小不同的十二枚金針,放在煮沸的藥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