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殺垂天”剛猛足矣,但剛猛的招式難免變化不足,終究不敵“降龍十八掌”這等千錘百煉專攻剛猛的招式。沈青衣此刻騎虎難下,隻得全力擊出。兩人雙掌相交,正好天上一陣雷鳴,掩蓋住這一擊的威勢。之後才發出龍吟般的呼嘯,勁風卻絲毫未曾逸散,想來都為二人軀體所承受。
沈青衣踉蹌退後五步,每一步都留下一個尺許深的腳印。掩口輕咳,之後他看著手掌上的殷紅,抬頭對嶽東方道:“好一招‘亢龍有悔’。自我十五歲起,到今日已有十年,十年之間你是第一個讓我負傷的人,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你的武功和決心。”
對麵嶽東方也不好受,他也退了兩步,體內氣血翻湧,明眼人都看出來他這一掌中占了上風,若是江湖紛爭便當到此結束。隻是事關數百條人命,又豈是僅僅分出勝負可以結束的。嶽東方心知此掌消耗甚大,一招既出,沒有能夠擊斃對手,待對手緩過勢頭,那基本也沒有機會了,除非對方願意與他死鬥到底。他要的是玉石俱焚,若僅僅是兩敗俱傷,對方占據主場之利,自己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此處,嶽東方雙掌一翻,“時乘六龍”乘勝追擊,要趁勢將對手斃於當場。卻見沈青衣依然以“七殺垂天”的招式應對,心下大定,“龍戰於野”、“飛龍在天”兩招交疊而出,勁力吞吐,夭矯若龍。
李岩卻見沈青衣的招式隱隱有了變化,同樣一式擊出,看似力道不如之前剛猛,實則暗藏後招,若非細心觀察,還道是他負傷之後功力減弱。原來沈青衣此時已承認單以剛猛而論“七殺垂天”有所不及,便在其中輔以“紫微光耀”,如此紫微、七殺君臣佐使,與方才情形又自不同。嶽東方與之對敵片刻,欲要再使“亢龍有悔”決戰,沈青衣功力遊移不定,也難尋到良機,兩人之間漸漸陷入僵局。
李岩趁勢琢磨雙方攻守之道,以為進益,並猜測雙方出招、反應,倒也十中八九。他看出雙方目前能維持均衡之勢,隻是再戰下去恐將對嶽東方不利。
若說第一輪雙方針鋒相對是嶽東方取得勝勢,此番沈青衣經過調整之後,第二輪以久戰而論已占盡上風。
嶽東方也知道僵持之戰對自己越發不利,“降龍十八掌”威力奇大,隻是所耗也甚劇,當前還無所覺,但眼看著隻怕非是百招內可分出勝負,如此拖將下去,定然是自己先行功力枯竭。心念一轉,合身而上,完全不顧己身是否受傷,拚著挨上一拳一腳,也要擊中敵手。戰到此時,倒也真正開始決議玉石俱焚了。
雷鳴不斷,狂風驟起,原本豔陽高照的天空被烏雲遮蓋,突然間下起雨來。端門之外的戰鬥已驚動了皇宮大內,宇文信令所有人不準輕舉妄動,隻是為門外觀戰的兩位公主及從人及時送上華蓋雨傘遮蔽風雨。對外卻言道這是屬於武者尊嚴之戰,若有人橫插一杠,沈青衣便是勝了也不光彩。其實他內心深處何嚐不想讓北燕的希望之星折戟此處,防止成為來日大患。
場上形勢倏忽變幻,優勢劣勢隻在一念之間。原本沈青衣取得優勢,隻是這個優勢要在一百餘招以後才會化為勝勢;此刻嶽東方又以以命搏命之法相逼,沈青衣又毫不懷疑對手玉石俱焚的決心,一時之間真是難以預料結果。
二十餘招翻翻滾滾而過,嶽東方一路“降龍十八掌”窮盡變化,審時度勢奮勇直擊,沈青衣已連使“七殺”、“紫微”、破軍”、“廉貞”、“貪狼”六路絕學。嶽東方掌上勁力帶動雨勢,似攜毀天滅地之威,沈青衣拆解反攻,無不恰到好處。期間嶽東方擊中對手三掌,卻受了沈青衣五拳一腿。這二十招間雙方的體力、內力均已調至巔峰,比起之前拆解的所有招式都要凶險萬分,數度頻臨險境,都是靠莫名而生的潛力硬生生撐過。
大雨滂沱之中,根本看不清楚雙方表情。但李岩仍能從雙方漸緩的身形招法中看出端倪,那不是運用功法造成,而是不得已為之,看來所受內傷都是不輕。嶽東方與沈青衣互換一招,各退數步,兩人肩上各中一掌。
乍然嶽東方大喝一聲,萬難之中終於再次窺得先機,雙掌一發一收,又是一招“亢龍有悔”擊出,要以此招既決勝負,又決生死。剛猛的掌力卷起雨水,化作一條狂怒巨龍向沈青衣襲去。此刻他受傷較重,掌力已不如之前強盛,這一次隻怕要命斃於此,但是少說也要廢沈青衣一半功體。
沈青衣自是知道這般境況。此前他知道對手強悍,已千方百計削弱對手,眼下見此招攻來,雖知過後自己必然身受重傷,武者的尊嚴仍讓他聚齊真氣,全力擊出,要讓這個難纏對手命喪當場。
眼見二人必然無幸,李岩與阿史那瑕交換眼神,飛身向前。李岩運起“負天絕雲”,飛速封鎖嶽東方右臂三陰、三陽六脈諸穴,並以真氣護住他經脈防止為反震之力所傷,同時凝神以待,防止餘勁襲來。嶽東方本凝神對敵,怎麽也想不到會有他人插手其中,右臂經脈受阻,所發“亢龍有悔”的勁力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待得氣勢消盡,便要化於無形。
好在並未等到對麵勁力襲來,看來阿史那瑕如法炮製,也趁他虛弱之時製住了沈青衣。半空中殘餘的勁力一觸,由於都已失去根源,隻是掀起一蓬水幕,再無後續。
原來李岩見了嶽東方兩敗俱傷的招法,便知他存了求死之心。但是上前阻攔的話對方功力正盛,況且也無名目,便與阿史那瑕商量好,待得二人功力衰落之時趁勢出手,阻止決鬥。他在薛寒山處學過一些醫理,況且醫武相通,自是知道如何阻止功力運行,其實與江湖上常用的“點穴”、“打穴”功夫道理一致,隻是瞬間封鎖數條經絡的穴道可就有些難度,對於李岩、阿史那瑕倒是尋常事耳。
李岩見嶽東方對他怒目而視,輕輕在他耳邊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時風雨大作,也沒有人聽得清楚他說些什麽。嶽東方顯然不是不知好歹的愚人,此時良機已過,太阿倒持,想以命換沈青衣重傷也不可得,看李岩不似有惡意,便任由他處理。方才激鬥正酣還不覺得怎樣,此時鬆懈下來,感到五髒似要移位一般,知道內傷嚴重,不及時治療必然影響來日功體,趕忙調勻氣息,搬運內力化解。
沈青衣自有他的從人看護,隻是看來傷勢也不輕。宇文漣漪上前道:“想不到嶽東方如此可惡,竟然將沈公子傷得這般嚴重。我定要上稟陛下,將他打入天牢,秋後問斬。”沈青衣身為趙重霄關門弟子,向來都被稱為年輕一輩中第一人,直到近來楊嵐強勢崛起風頭才漸漸被搶過去,心中自是有傲氣。此刻被宇文漣漪用話拿住,倒也不生氣,隻是道:“不錯,確實是個好對手,公主也不必插手,任他去吧。若是仗勢欺人,那也不是沈青衣了。”說著揮揮手,帶著從人自行去了。
宇文漣漪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轉首對李岩道:“既然此人是你拿下的,交給你看管便是。帶著回府。”斥退了欲上前接手的禁軍,帶著大夥兒回府去了。剛回到府內,李岩便道“不妙”,原來嶽東方竟昏了過去,趕緊把他放到自己房內,以內力探查他經脈,發現他體內竟有數道真氣亂竄,忽地想起趙重霄一脈的“天機勁”善於趁傷敵之際將勁力注入對手體內以求持續傷害,當初於九音功力被鎖,也是這般緣故。若是平常以嶽東方的功力絕不會讓沈青衣如此輕易得逞,今日不同往昔,既然要拚命,還顧忌什麽暗傷?
好在這些勁力並不是太強,遠不及當年下在於九音身上的“天機鎖”,他一邊用內力護住嶽東方經脈,一邊努力將這些勁力消解祛除,整整花了一個多時辰。但他本身已受傷頗重,即便內患去除,傷勢要好起來也不是一時半會。下人喂嶽東方喝了一碗熬好的傷藥,迷迷糊糊中竟也全部喝了下去。
阿史那瑕見李岩運功為嶽東方療傷,很是疲累,說道讓他先去休息,自有下人照應。李岩點了點頭,正要離開,嶽東方卻說起胡話來,一會兒“義父,我知錯了”、“義父,你殺了我吧”,一會兒“兄弟們,我對不住你們”、“沈青衣、償命來”,睡夢中身體一掙一掙,似與人搏鬥一般。李岩想起了兩次見到的嶽東方的燦爛笑容,原來笑容背後竟然也會隱藏著無盡悲傷。心知必與他找沈青衣決死的起因有關,歎了口氣,讓阿史那瑕先回,自己就在外間榻上歇下了。嶽東方說了半夜胡話,無非就是那幾句。後來應是藥力發散,才安穩下去。
沈青衣回了所住驛館,從人宗弦要為他運功療傷,他卻說不必了,自己運起功來。約莫過了兩個時辰,內傷已去了大半,剩下的隻需調養幾日。他掀開衣襟,發現胸前、肩上中掌之處高高腫起,想來背後火辣辣疼痛之處也差不多。宗弦一直在旁邊守候,見狀趕緊拿來藥酒為他擦拭。全部塗抹完畢,宗弦也是暗暗驚心,十年之間這已算沈青衣吃過最大的虧了。不由自主說道:“少主,那廝掌法如此厲害,讓老奴過去接過了他,省得後患無窮。”
宗弦先隨趙重霄,可以說跟在趙重霄身邊的時間比幾個弟子加起來都多,即便耳濡目染也能學到極高深的武功,更何況趙重霄也沒將他當下人看待,一些適合的武藝都盡數傳了給他,若說江湖宗師的話稱不上,但宗師以下的高手他也沒放在眼裏過。
沈青衣卻搖了搖頭,道:“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宿命中的對手,才能砥礪著你不斷前進。我本以為我的宿命對手會是奇峰突起的楊嵐,如今才明白,原來竟是那個我一直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嶽東方。他今日的表現確實出人意料,若非那兩人分解,定然是他命喪當場,我功體受損,此生成就止於此處。”然後又笑了笑,繼續說道:“宗叔,莫說我不允你去,便是讓你去的話,隻怕你也有去無回。”他也向來不將宗弦當下人看的。
宗弦卻有些不服氣,道:“你說的那兩個男女麽?他們當時是乘著少主功力衰弱之時才一擊得手,我看也未必高明到什麽地步。”沈青衣卻道:“那你能確定什麽時候出手,能堪堪製住我跟嶽東方,又不會傷害到我們兩個麽?早一點的話,氣機牽引之下,我跟嶽東方的攻擊目標換成他們二人,與我們四人都無益;晚一點的話我跟嶽東方勁氣交擊之下,他死我傷,他們出手又有何意義。僅憑這一點,就是足以與我匹敵的高手了。”宗弦一想確實如此,自己若去的話,明日變成階下囚被送回來可不好看。
沈青衣微微出神,似是自言自語說道:“莫說他們二人,那個宇文漣漪,隻怕也不一般呐。宇文信的天都,還真是藏龍臥虎啊。”他已隱隱看出今日事件宇文信是有機會阻止發生的,但他態度曖昧,甚至於有推波助瀾的嫌疑,看來蟄伏再久的狼依舊是狼,也會起來咬人的。隻是楚王朝的兵力布局一目了然,除了需進貢納稅,各地方州府所屬兵將基本也調不動,僅憑天都未曾上過戰場的兩萬餘禁軍便想有所異動,也不過是癡人說夢。但他幼時聽趙重霄評論過此人,說他善於蟄伏,不動則已,動則必然中的。師父看人從未錯過,想來宇文信還是有不少底牌的。
他立刻告訴宗弦,先不用擔心自己,盡量在天都打聽一下,看看有無隱秘的銀錢流向。宇文信想成事,必須靠精銳兵將,但是精兵也是要錢喂的,隻需把控好大宗銀錢流向,便能順藤摸瓜。天都自有他們的隱秘羅網,輕易不會啟動,此時是該排上用場的時候了。
第二日一早,李岩起床梳洗,院中練了一趟拳腳劍法,忽然聽一個聲音說道:“李公子好悟性,想不到那般情勢下你對我的武功招法能領悟這麽多。”李岩回頭一看,卻是嶽東方站在門口,身體仍是虛弱,隻是看來行動已不受影響。他適才劍法拳腳之中不自然地將昨日嶽、沈使用的招式融了進去,雖非偷學,此刻被正主逮個正著,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伸手撓了撓頭,滿麵尷尬地說道:“嶽兄醒了?實在是不好意思,在下看到別人使的招式,有精彩之處忍不住就要演練一番,還請嶽兄見諒。”嶽東方搖了搖頭,卻道:“世人都能如李公子般想法,也便不會有派別之爭了。世間武功都有獨到之秘,招式要有心法配合才能發揮出威力來,被人隨便看上幾眼就能學走的武功,想來也不算什麽絕學。隻是李公子能去其形而存其神,將神意化入自身武功招法中去,雖無心法,也可得其威力三分,再結合自己武功長處使出,卻是難能可貴了。”
李岩不料嶽東方隨便幾眼看得這般透徹,更是尷尬。其實看到精彩武功見獵心喜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由於怕連累一幹人等,他便不敢放開手腳大使師門武功,不然他曾是於九音弟子之事此刻已不是什麽秘密,早就有人懷疑到他頭上來了,迫於無奈便將見到的高深武學與自身武功結合,時不時使出一些常人未見的奇招出來,倒是能為他遮掩一下。
誰知久而久之,倒被他摸出門道來,大概也是與於九音於“負天絕雲”中悟出並傳於他的“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的法門有關。天地之正、六氣之辯被於九音解釋為功法本源,世間萬物循此而生克,悟透此節則功法無所不包,無處不可窺破。隻是於九音說自己隻是得其門而入,距離大成還差十萬八千裏,僅憑此當日在淩雲大殿牛刀小試,便破了連無心絕招。李岩學來之後理解起來更是艱難,但在隻知埋頭精進苦練的江湖之中也算是別樹一幟了。
嶽東方卻不在意,既未要求他人在比武之時回避,他人能學到什麽也隻能算運道了。不然為何一聽說何處有高手比武立刻有江湖人士蜂擁而至,雖說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畢竟也有不少人是想在其間學得一兩手絕活的。他隻是說道:“你來陪我搭搭手。”說著擺了一個降龍掌的起手式。
李岩見他虛弱的身體,隻怕螞蟻都捏不死,還想出招降龍,也不知是不是有體力將招式打完。嶽東方見他不語,也不答話,輕輕一掌向他擊來,掌中不帶一絲內力。李岩微微一愣,也出劍相攻。隻是兩人招式緩慢異常,有時心中已想好對手好幾般變化,自己應留幾個後招,招式卻還沒打完。
沈青衣踉蹌退後五步,每一步都留下一個尺許深的腳印。掩口輕咳,之後他看著手掌上的殷紅,抬頭對嶽東方道:“好一招‘亢龍有悔’。自我十五歲起,到今日已有十年,十年之間你是第一個讓我負傷的人,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你的武功和決心。”
對麵嶽東方也不好受,他也退了兩步,體內氣血翻湧,明眼人都看出來他這一掌中占了上風,若是江湖紛爭便當到此結束。隻是事關數百條人命,又豈是僅僅分出勝負可以結束的。嶽東方心知此掌消耗甚大,一招既出,沒有能夠擊斃對手,待對手緩過勢頭,那基本也沒有機會了,除非對方願意與他死鬥到底。他要的是玉石俱焚,若僅僅是兩敗俱傷,對方占據主場之利,自己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此處,嶽東方雙掌一翻,“時乘六龍”乘勝追擊,要趁勢將對手斃於當場。卻見沈青衣依然以“七殺垂天”的招式應對,心下大定,“龍戰於野”、“飛龍在天”兩招交疊而出,勁力吞吐,夭矯若龍。
李岩卻見沈青衣的招式隱隱有了變化,同樣一式擊出,看似力道不如之前剛猛,實則暗藏後招,若非細心觀察,還道是他負傷之後功力減弱。原來沈青衣此時已承認單以剛猛而論“七殺垂天”有所不及,便在其中輔以“紫微光耀”,如此紫微、七殺君臣佐使,與方才情形又自不同。嶽東方與之對敵片刻,欲要再使“亢龍有悔”決戰,沈青衣功力遊移不定,也難尋到良機,兩人之間漸漸陷入僵局。
李岩趁勢琢磨雙方攻守之道,以為進益,並猜測雙方出招、反應,倒也十中八九。他看出雙方目前能維持均衡之勢,隻是再戰下去恐將對嶽東方不利。
若說第一輪雙方針鋒相對是嶽東方取得勝勢,此番沈青衣經過調整之後,第二輪以久戰而論已占盡上風。
嶽東方也知道僵持之戰對自己越發不利,“降龍十八掌”威力奇大,隻是所耗也甚劇,當前還無所覺,但眼看著隻怕非是百招內可分出勝負,如此拖將下去,定然是自己先行功力枯竭。心念一轉,合身而上,完全不顧己身是否受傷,拚著挨上一拳一腳,也要擊中敵手。戰到此時,倒也真正開始決議玉石俱焚了。
雷鳴不斷,狂風驟起,原本豔陽高照的天空被烏雲遮蓋,突然間下起雨來。端門之外的戰鬥已驚動了皇宮大內,宇文信令所有人不準輕舉妄動,隻是為門外觀戰的兩位公主及從人及時送上華蓋雨傘遮蔽風雨。對外卻言道這是屬於武者尊嚴之戰,若有人橫插一杠,沈青衣便是勝了也不光彩。其實他內心深處何嚐不想讓北燕的希望之星折戟此處,防止成為來日大患。
場上形勢倏忽變幻,優勢劣勢隻在一念之間。原本沈青衣取得優勢,隻是這個優勢要在一百餘招以後才會化為勝勢;此刻嶽東方又以以命搏命之法相逼,沈青衣又毫不懷疑對手玉石俱焚的決心,一時之間真是難以預料結果。
二十餘招翻翻滾滾而過,嶽東方一路“降龍十八掌”窮盡變化,審時度勢奮勇直擊,沈青衣已連使“七殺”、“紫微”、破軍”、“廉貞”、“貪狼”六路絕學。嶽東方掌上勁力帶動雨勢,似攜毀天滅地之威,沈青衣拆解反攻,無不恰到好處。期間嶽東方擊中對手三掌,卻受了沈青衣五拳一腿。這二十招間雙方的體力、內力均已調至巔峰,比起之前拆解的所有招式都要凶險萬分,數度頻臨險境,都是靠莫名而生的潛力硬生生撐過。
大雨滂沱之中,根本看不清楚雙方表情。但李岩仍能從雙方漸緩的身形招法中看出端倪,那不是運用功法造成,而是不得已為之,看來所受內傷都是不輕。嶽東方與沈青衣互換一招,各退數步,兩人肩上各中一掌。
乍然嶽東方大喝一聲,萬難之中終於再次窺得先機,雙掌一發一收,又是一招“亢龍有悔”擊出,要以此招既決勝負,又決生死。剛猛的掌力卷起雨水,化作一條狂怒巨龍向沈青衣襲去。此刻他受傷較重,掌力已不如之前強盛,這一次隻怕要命斃於此,但是少說也要廢沈青衣一半功體。
沈青衣自是知道這般境況。此前他知道對手強悍,已千方百計削弱對手,眼下見此招攻來,雖知過後自己必然身受重傷,武者的尊嚴仍讓他聚齊真氣,全力擊出,要讓這個難纏對手命喪當場。
眼見二人必然無幸,李岩與阿史那瑕交換眼神,飛身向前。李岩運起“負天絕雲”,飛速封鎖嶽東方右臂三陰、三陽六脈諸穴,並以真氣護住他經脈防止為反震之力所傷,同時凝神以待,防止餘勁襲來。嶽東方本凝神對敵,怎麽也想不到會有他人插手其中,右臂經脈受阻,所發“亢龍有悔”的勁力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待得氣勢消盡,便要化於無形。
好在並未等到對麵勁力襲來,看來阿史那瑕如法炮製,也趁他虛弱之時製住了沈青衣。半空中殘餘的勁力一觸,由於都已失去根源,隻是掀起一蓬水幕,再無後續。
原來李岩見了嶽東方兩敗俱傷的招法,便知他存了求死之心。但是上前阻攔的話對方功力正盛,況且也無名目,便與阿史那瑕商量好,待得二人功力衰落之時趁勢出手,阻止決鬥。他在薛寒山處學過一些醫理,況且醫武相通,自是知道如何阻止功力運行,其實與江湖上常用的“點穴”、“打穴”功夫道理一致,隻是瞬間封鎖數條經絡的穴道可就有些難度,對於李岩、阿史那瑕倒是尋常事耳。
李岩見嶽東方對他怒目而視,輕輕在他耳邊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時風雨大作,也沒有人聽得清楚他說些什麽。嶽東方顯然不是不知好歹的愚人,此時良機已過,太阿倒持,想以命換沈青衣重傷也不可得,看李岩不似有惡意,便任由他處理。方才激鬥正酣還不覺得怎樣,此時鬆懈下來,感到五髒似要移位一般,知道內傷嚴重,不及時治療必然影響來日功體,趕忙調勻氣息,搬運內力化解。
沈青衣自有他的從人看護,隻是看來傷勢也不輕。宇文漣漪上前道:“想不到嶽東方如此可惡,竟然將沈公子傷得這般嚴重。我定要上稟陛下,將他打入天牢,秋後問斬。”沈青衣身為趙重霄關門弟子,向來都被稱為年輕一輩中第一人,直到近來楊嵐強勢崛起風頭才漸漸被搶過去,心中自是有傲氣。此刻被宇文漣漪用話拿住,倒也不生氣,隻是道:“不錯,確實是個好對手,公主也不必插手,任他去吧。若是仗勢欺人,那也不是沈青衣了。”說著揮揮手,帶著從人自行去了。
宇文漣漪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轉首對李岩道:“既然此人是你拿下的,交給你看管便是。帶著回府。”斥退了欲上前接手的禁軍,帶著大夥兒回府去了。剛回到府內,李岩便道“不妙”,原來嶽東方竟昏了過去,趕緊把他放到自己房內,以內力探查他經脈,發現他體內竟有數道真氣亂竄,忽地想起趙重霄一脈的“天機勁”善於趁傷敵之際將勁力注入對手體內以求持續傷害,當初於九音功力被鎖,也是這般緣故。若是平常以嶽東方的功力絕不會讓沈青衣如此輕易得逞,今日不同往昔,既然要拚命,還顧忌什麽暗傷?
好在這些勁力並不是太強,遠不及當年下在於九音身上的“天機鎖”,他一邊用內力護住嶽東方經脈,一邊努力將這些勁力消解祛除,整整花了一個多時辰。但他本身已受傷頗重,即便內患去除,傷勢要好起來也不是一時半會。下人喂嶽東方喝了一碗熬好的傷藥,迷迷糊糊中竟也全部喝了下去。
阿史那瑕見李岩運功為嶽東方療傷,很是疲累,說道讓他先去休息,自有下人照應。李岩點了點頭,正要離開,嶽東方卻說起胡話來,一會兒“義父,我知錯了”、“義父,你殺了我吧”,一會兒“兄弟們,我對不住你們”、“沈青衣、償命來”,睡夢中身體一掙一掙,似與人搏鬥一般。李岩想起了兩次見到的嶽東方的燦爛笑容,原來笑容背後竟然也會隱藏著無盡悲傷。心知必與他找沈青衣決死的起因有關,歎了口氣,讓阿史那瑕先回,自己就在外間榻上歇下了。嶽東方說了半夜胡話,無非就是那幾句。後來應是藥力發散,才安穩下去。
沈青衣回了所住驛館,從人宗弦要為他運功療傷,他卻說不必了,自己運起功來。約莫過了兩個時辰,內傷已去了大半,剩下的隻需調養幾日。他掀開衣襟,發現胸前、肩上中掌之處高高腫起,想來背後火辣辣疼痛之處也差不多。宗弦一直在旁邊守候,見狀趕緊拿來藥酒為他擦拭。全部塗抹完畢,宗弦也是暗暗驚心,十年之間這已算沈青衣吃過最大的虧了。不由自主說道:“少主,那廝掌法如此厲害,讓老奴過去接過了他,省得後患無窮。”
宗弦先隨趙重霄,可以說跟在趙重霄身邊的時間比幾個弟子加起來都多,即便耳濡目染也能學到極高深的武功,更何況趙重霄也沒將他當下人看待,一些適合的武藝都盡數傳了給他,若說江湖宗師的話稱不上,但宗師以下的高手他也沒放在眼裏過。
沈青衣卻搖了搖頭,道:“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宿命中的對手,才能砥礪著你不斷前進。我本以為我的宿命對手會是奇峰突起的楊嵐,如今才明白,原來竟是那個我一直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嶽東方。他今日的表現確實出人意料,若非那兩人分解,定然是他命喪當場,我功體受損,此生成就止於此處。”然後又笑了笑,繼續說道:“宗叔,莫說我不允你去,便是讓你去的話,隻怕你也有去無回。”他也向來不將宗弦當下人看的。
宗弦卻有些不服氣,道:“你說的那兩個男女麽?他們當時是乘著少主功力衰弱之時才一擊得手,我看也未必高明到什麽地步。”沈青衣卻道:“那你能確定什麽時候出手,能堪堪製住我跟嶽東方,又不會傷害到我們兩個麽?早一點的話,氣機牽引之下,我跟嶽東方的攻擊目標換成他們二人,與我們四人都無益;晚一點的話我跟嶽東方勁氣交擊之下,他死我傷,他們出手又有何意義。僅憑這一點,就是足以與我匹敵的高手了。”宗弦一想確實如此,自己若去的話,明日變成階下囚被送回來可不好看。
沈青衣微微出神,似是自言自語說道:“莫說他們二人,那個宇文漣漪,隻怕也不一般呐。宇文信的天都,還真是藏龍臥虎啊。”他已隱隱看出今日事件宇文信是有機會阻止發生的,但他態度曖昧,甚至於有推波助瀾的嫌疑,看來蟄伏再久的狼依舊是狼,也會起來咬人的。隻是楚王朝的兵力布局一目了然,除了需進貢納稅,各地方州府所屬兵將基本也調不動,僅憑天都未曾上過戰場的兩萬餘禁軍便想有所異動,也不過是癡人說夢。但他幼時聽趙重霄評論過此人,說他善於蟄伏,不動則已,動則必然中的。師父看人從未錯過,想來宇文信還是有不少底牌的。
他立刻告訴宗弦,先不用擔心自己,盡量在天都打聽一下,看看有無隱秘的銀錢流向。宇文信想成事,必須靠精銳兵將,但是精兵也是要錢喂的,隻需把控好大宗銀錢流向,便能順藤摸瓜。天都自有他們的隱秘羅網,輕易不會啟動,此時是該排上用場的時候了。
第二日一早,李岩起床梳洗,院中練了一趟拳腳劍法,忽然聽一個聲音說道:“李公子好悟性,想不到那般情勢下你對我的武功招法能領悟這麽多。”李岩回頭一看,卻是嶽東方站在門口,身體仍是虛弱,隻是看來行動已不受影響。他適才劍法拳腳之中不自然地將昨日嶽、沈使用的招式融了進去,雖非偷學,此刻被正主逮個正著,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伸手撓了撓頭,滿麵尷尬地說道:“嶽兄醒了?實在是不好意思,在下看到別人使的招式,有精彩之處忍不住就要演練一番,還請嶽兄見諒。”嶽東方搖了搖頭,卻道:“世人都能如李公子般想法,也便不會有派別之爭了。世間武功都有獨到之秘,招式要有心法配合才能發揮出威力來,被人隨便看上幾眼就能學走的武功,想來也不算什麽絕學。隻是李公子能去其形而存其神,將神意化入自身武功招法中去,雖無心法,也可得其威力三分,再結合自己武功長處使出,卻是難能可貴了。”
李岩不料嶽東方隨便幾眼看得這般透徹,更是尷尬。其實看到精彩武功見獵心喜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由於怕連累一幹人等,他便不敢放開手腳大使師門武功,不然他曾是於九音弟子之事此刻已不是什麽秘密,早就有人懷疑到他頭上來了,迫於無奈便將見到的高深武學與自身武功結合,時不時使出一些常人未見的奇招出來,倒是能為他遮掩一下。
誰知久而久之,倒被他摸出門道來,大概也是與於九音於“負天絕雲”中悟出並傳於他的“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的法門有關。天地之正、六氣之辯被於九音解釋為功法本源,世間萬物循此而生克,悟透此節則功法無所不包,無處不可窺破。隻是於九音說自己隻是得其門而入,距離大成還差十萬八千裏,僅憑此當日在淩雲大殿牛刀小試,便破了連無心絕招。李岩學來之後理解起來更是艱難,但在隻知埋頭精進苦練的江湖之中也算是別樹一幟了。
嶽東方卻不在意,既未要求他人在比武之時回避,他人能學到什麽也隻能算運道了。不然為何一聽說何處有高手比武立刻有江湖人士蜂擁而至,雖說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畢竟也有不少人是想在其間學得一兩手絕活的。他隻是說道:“你來陪我搭搭手。”說著擺了一個降龍掌的起手式。
李岩見他虛弱的身體,隻怕螞蟻都捏不死,還想出招降龍,也不知是不是有體力將招式打完。嶽東方見他不語,也不答話,輕輕一掌向他擊來,掌中不帶一絲內力。李岩微微一愣,也出劍相攻。隻是兩人招式緩慢異常,有時心中已想好對手好幾般變化,自己應留幾個後招,招式卻還沒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