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在殷商時期很流行,但是為占卜文字,不是書寫文字,這裏似乎是用甲骨文在記錄一個曆史,一個他們的由來,說實話我就認識女媧和伏羲,其餘都不認識,嘿嘿!”張光哲站起身來說道。


    易水揚這才看到,其實在階梯上麵的痕跡,是一些圖畫和甲骨文字,似乎是從中記錄著什麽東西。


    “要不給搞開看看,反正這裏沒有什麽專家!”易水揚圍著高台轉了一圈兒說道。


    “那邊有水,你來吧!”沈千亦對著旁邊努努嘴道,那上麵太惡心了,她才不要去。


    易水揚無奈一笑,這才過去提了個桶,難能可貴他們還直接用樹幹給做出了木桶。


    有竹瓢,淋上去一桶一桶的清水,流下來的水全是血紅色,還有不少肉塊殘渣。


    撿了藤蔓繞成一團當做刷子,個多小時後,才算是勉強能夠看清楚這台上刻畫了什麽。


    這裏,並不是一個易水揚當先猜測的屠宰台,而是一個祭祀台。


    一層一層的壁畫並不精美,但卻透露著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用人來祭祀天地,時間就在七月半,能夠明顯看到,被綁上祭祀台的是一個女人。


    緩緩退了下來,蔡思予一行人隻有她一個女人,或許這就是她還活著的原因。


    站立在祭祀台當前,看著已經洗幹淨,恢複大致本來顏色的石梯,表層已經被鮮血浸進去,永遠洗不幹淨了。


    這一幕,比剛才所見,更讓人遍體生寒,這樣的情況,需要多少年的覆蓋才能夠做到。


    “神農架附近,一直被傳說是人類的起始點,女媧和伏羲的血脈也是從這裏流傳出去,或許他們隻是遵循自己的方式生活,我們這些外來者才是打擾了他們的安寧。”張光哲忽然出聲道。


    除了沉默,還是更深的沉默,環顧四周,是猙獰的人骨,這殘留下來的三十多人,過著一種外人無法想象的生活,而且他們竟然還活下來了。


    逐漸退了出去,易水揚在臨出去時,最後看了這裏一眼,心情複雜,整個地球上,還有多少是他們不知道的存在,人,或者是妖,又或者是鬼……


    ——


    “神的傳人,我們是神的傳人,你們這些外來者要做什麽……”


    這是當時那個首領說的話,隻是沒人聽懂,能聽懂他們這些上古語言的人,都快變成化石了。


    傳聞在上古時期,一場瓢潑大雨下了七天七夜,淹死了所有人,隻有伏羲和女媧幸免於難。


    一個仙人說:“這世上已經沒有人了,你們就結為夫妻吧,不然人類要絕種了。”


    他們沒有同意,因為過去聽老人說過,兄妹是不能結為夫妻,往前走去,一隻烏鴉飛過來,勸他們結為夫妻,他們很生氣。


    於是就砍下了烏鴉的頭說道:“如果你能接活,我們就結為夫妻。”剛說完,烏鴉的頭和身子就連在一起,呱呱叫著飛走了。


    可是伏羲兄妹仍然不肯結為夫妻,繼續往前走,又遇到了觀音娘娘,娘娘勸他們結為夫妻,並說道這是天意,他們依舊不信,娘娘隻能道:


    “你們各去一個山頭,然後燃起一堆火,如果兩股煙能夠合在一起,就說明天意要讓你們結為夫妻。”


    他們就此照做,結果兩股煙真的合二為一,他們至此結為夫妻,而後卻生下來一個肉團。


    他們都很傷心,觀音娘娘卻教他們把肉團剁碎,撒向大地,他們撒在山崗上,就長出了瑤人,撒在平原上,就長出了漢人,撒在山邊,就長出了壯人……


    雖然是一個人類原始的傳說,但是有這麽一批人,就真正追尋著伏羲和女媧的腳步生存。


    隻是外麵的發展越來越快,讓他們完全跟不上,食物短缺的時候,讓他們有了吃人的傳統,最開始是吃挖出來的新鮮屍體,後來逐漸發展到抓捕活人。


    由於吃人之後,會產生庫魯病,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陌生的致命病毒,被這些人歸咎為所吃掉的人血脈不純淨,已經喪失了作為神子民的資格。


    他們就將抓到的人養著,用自己的方式洗淨他們的汙垢,重新恢複神的血脈。


    這樣的方式,使他們吃人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一年不過是三四個,有的可以做成肉幹,這樣儲存時間更長。


    也正是因為吃得少了,所以他們整個種族才沒有因為庫魯病滅族,依舊用一種原始的方式繁衍生息。


    在後來的係統搜尋中,他們在整個山洞的下麵發現了天幹地支和乾坤八卦圖,古老的文字,仿佛將人們帶回了千年前的世界。


    至於他們是怎麽選擇進入這裏生活的,始終是一個謎團,或許是本心的追尋,又或者是對現實的逃避也說不定。


    ……


    回到丹陽,休養生息之後,時間竟然已經過去了月餘,聯係過蘇至朗那邊,蔡思予隻是受驚過度,現在逐漸恢複中,還需要時間。


    至於張光哲已經回去了杭州,反正也沒什麽事兒了,住在丹陽也不習慣,易水揚懶得管他。


    回到學校,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放暑假了,易水揚也沒著急,隻剩下最後一枚,當時和第七枚碎片一起的,還有一張古絹布,上麵隻有三個字——寧封子。


    沒有告訴別人,唯一知道的就是沈千亦和張光哲,關於隻剩下這最後一枚,易水揚也沒著急了,到了七月放暑假這才玩夠了之後準備出發。


    青城山曆史源遠流長,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禦風雲的“龍躋之術”。


    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丈人觀)紀念。


    這是易水揚在網上找到的資料,雖然不知道靠譜不靠譜,不過好歹這青城山也是在七曜之列。


    第一龍虎山屬日。


    第二齊雲山屬水。


    第三瓦屋山屬土。


    第四黑竹溝屬金。


    第五武當山屬月。


    第六青城山屬木。


    第七應該是屬火,也就是當時在易水揚從杭州回去時,沈千亦收到的那枚碎片,位置在哪兒易水揚不清楚,隻要碎片到手了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兒有個神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宮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宮三並收藏這兒有個神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