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頭大了。彼得懵圈了。


    毓秀你吃屎的?怎麽胡亂加上了橋段你小子還蒙在鼓裏?還自稱始祖養的神龍,你神個屁!


    彼得腦海的內存卡上壓根就沒有盧林卡跪地磕頭,誓死追隨的節目。讓他怎麽演?以為他真是李白,來個鬥酒詩百篇就行啊?他是彼得,是個a貨李白啊。


    一場好戲眼看就要演砸。


    找毓秀追責已經來不及。李白慌亂中丟下青雲的韁繩,彎腰來扶盧林卡。這大食人也是一根筋,說李白李公子詩仙大哥,您要是不答應,鄙人就不起來了。不要隻以為大唐就是天下第一,大唐子民就目中無人,我大食人的膝蓋要是看準了哪裏的土地,跪下去那就是一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高科技螺絲釘,一旦釘上了,那可就不是能輕易扯出來的。李白道,師傅請起來說話。您的有關螺絲釘的論斷,在下是高度認同。當今天下,能夠與大唐分庭抗禮的隻有阿拉伯帝國。可是,身為阿拉伯帝國子民的閣下,怎麽可以隨便向一個大唐平民下跪?這有損國格的事,閣下可要三思。隻要你起來,什麽都好說。盧林卡才不信他的鬼話,把自己哄騙起來了,結果不答應了,你能有轍?素性就不停地磕頭。這位阿拉伯兄弟來咱大唐有一段時間了,別的學的咋樣不知道,這磕頭的禮節要點可掌握的扛扛的。


    原以為過一把詩仙的癮蠻來勁,沒想到這外國朋友來這套,此時此刻,莫說詩仙,就是詩魔、詩鬼齊上陣,恐怕也沒有什麽高招。


    更加堵心的事出現了。這本是官道,又到了人群密集路段。出現兩個年齡相仿,同樣氣度不凡的白衣年輕人一個向另一個行跪拜大禮,而且那個跪著頭象小雞戳米似不停磕頭的還是個外國人,再看那站著左右為難的白衣公子,腰間長劍很是惹眼,頭戴輕冠,身穿緊身白袍,完全是一副勁裝打扮,陣風吹來,衣袂飄飄,好一派仙風道骨。眼尖的過客大呼,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不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白嗎?詩仙露麵了,大火快看,咱們大唐的詩仙露麵了,大夥快看!


    這一大呼小叫,可不得了。人群黑壓壓聚攏過來。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人在背誦李白的詩篇,之後高聲喊叫,多麽重情重義的李白,汪倫是我鄰居,就一普通老百姓,李白愛平民,我們愛你!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吟誦完畢,吸引了眾多過客,有個年輕人大叫,李白兄弟,好樣的,絕不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我們支持你,您能讓力士捧靴,貴妃磨墨,簡直帥呆了!你才是我們心中的男神!


    這時,傳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媽媽,我想騎白鹿,能不能找李白哥哥借給我?人群中傳來一陣歡笑。


    小女生搶著道,我長大了一定找李白哥哥這樣的男朋友。引起一番善意的大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不知道是誰起的頭,到最後,人群幾乎都在不約而同朗誦名傳天下的《將進酒》,那氣勢,分明聲震山嶽,氣貫長虹。李白的眼睛濕潤了,我李白何德何能,讓我大唐民眾銘記在心。遂丟下眼前的大食人,向著黑壓壓的人群深施一禮道,李白拜見各位父老鄉親,感謝各位對李白的抬愛!


    沒想到這下惹下麻煩了。原來許多人還琢磨不定,眼前這個白衣俠士是不是傳說中的李白,這下自報家門,解開了許多人的疑惑。


    “果真是李白!”人群中響起聲音。


    “天啊,我真的見到李白了。”


    “聽說李白是詩仙,果然不同凡響!”


    “你看,你看,他的衣著,他的長相,還有他身邊的高頭大馬,分明不是凡人,難怪能寫出那麽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議論聲越來越遊離現實,他們像是一定要找到心目中的詩仙才肯罷休。


    後來不知是誰提議,何不讓自己的小孩拜李白這樣的大才子為師,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誰知這號召竟能一呼百應,片刻間,李白的麵前再次跪滿黑壓壓的一群人,有大人有小孩,細細一問,原來都是要拜李白為師的小孩和家長!


    李白真是哭笑不得。彼得的內心像火在煎熬。mygod!這些家長難道瘋了。你以為找一個厲害的培訓學校,就能把孩子培養成天才!真是愚蠢的可笑,培訓學校那麽好賺錢,原來從唐朝就開始忽悠老百姓了。一個李白就能複製無數個李白嗎?可憐的家長們,拜托快點把腦子裏麵的水倒掉吧!


    這下麻煩更大了。一個外國朋友跪著不肯起來,又跪下一片唐朝小朋友。他們竟能彼此攛掇起來,意思是要是你李白能收下這外國佬不收我們,那就是崇洋媚外的漢奸。收下我們不收這外國佬,至少您的愛國思想值得誇獎。李白老師,您就看著辦吧。


    真是沒有想到,道德綁架原來在曆史上也是有據可查。彼得感歎之餘又一聲長歎,可惜,至今也沒有道德綁架的破解之法。真是悲哉!


    李白不愧是天下大才子,眼看自己已成騎虎之勢,民眾這一跪意義與這外國朋友的一跪大不相同。這是民心更是天意啊。民心不可違,天意不可侮的道理昭昭可聞!


    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在民眾下跪的當時,李白率先雙膝著地,對著人群拜了三拜之後,高聲道,父老鄉親如此抬愛,我李白無以為報,在下一定不負所托,待完成手邊幾大要事,明年秋天就在長安開館收徒,屆時歡迎各位攜令郎令媛前來求學。言罷,再次長揖到地,博得民眾一片歡呼讚美之聲。


    眾人慢慢散去,卻傳來由遠而近的馬蹄聲,前方兩匹棗紅色快馬飛馳而至,馬上兩人竟然全然不顧沿途百姓的安危,一任駿馬雙蹄飛駛直撞而來。到了李白麵前,一聲吆喝,兩匹馬頓時立主。李白這才看清,原來棗紅色馬背上,分別烙有大理寺標記,看來這是朝廷辦案。再看馬上,果然是一男一女,盡管身著朱紅色大理寺捕快製服,這對男女的俊俏身姿一覽無餘。兩人年齡相仿,臉上略有風霜之影,似過而立但青春倩影猶在,好一對金童玉女。李白在心裏讚歎。但奇怪的是這對雙煞竟然違背朝廷辦案條令,以黑紗遮住半張臉。隻有一種可能,莫非對方擔心自己認出他倆?


    百姓見朝廷捕快,紛紛躲避。李白光明磊落,倒也無所畏懼。


    雙煞到了李白跟前,並沒有下馬,而是威嚴道,閣下可是李白?


    在下正是。


    好。找的就是你。請跟我們走一趟。


    所為何事?李白一直頗有禮貌。


    朝廷辦案,拘傳你自然有拘傳的理由,到了你就知道了。這是那個女捕快的聲音,音質很好,音色也靚,沒有絲毫殺氣。


    請恕在下不能奉陪。李白孑然一身,與世無爭,從不卷入是非之爭。兩位可能是找錯人了吧。李白的傲氣開始抬頭。


    喲,找的就是你這個猖狂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什麽狗屁詩人。能寫幾句歪詩真的就把自己當成人物了?什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你寫的嗎?也不怕告訴你,是你小子太狂妄了,有人要找你的麻煩。這是棗紅馬上男子的聲音,同樣很好聽,話說的狠,依舊沒有殺氣。


    這下李白有點小明白了,知道有人找自己麻煩,而且這個人的名字還不能說。


    真是去你媽的!老子李白豈是貪生怕死、趨炎附勢之輩。話音未落,腰間古劍嘶鳴,青峰出鞘,眨眼間劍花繚亂。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


    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高聲吟唱像是天籟之音,一時間聲振寰宇,眾人無不仰頭觀望,隻見空中忽然出現兩朵劍花,並不見人影。人群中有內行指點,果然是裴昱的嫡傳弟子,天下第一劍果然不是浪得虛名,想要李白束手就擒,哼,小心拆了你大理寺衙門。


    那一對雌雄捕快眼睜睜看著李白劃出道兒,也不出手,也不退卻。他倆奉命捉拿此人,上頭可沒有說可以殺了或者誤傷此人,望著漫天的劍花,兩人相視一笑,沒有言語,但表情告訴世人:這等花拳繡腿,也敢出來賣弄,真不愧是“狂人”一個。萬一咱倆出手,真擔心不小心傷了李公子,無法向上麵交代。


    捕快回頭嗬斥看熱鬧百姓速速離開,有幾個膽大的賴著不肯走,男女捕快對視一眼,四足頓時離開馬背,棗紅馬同時不見了蹤影,官道兩旁忽然刮起狂風,幾丈高的海浪呼嘯而來,在海浪撲來的瞬間,有人分明看到兩個龍頭馬身的棗紅色海怪露出猙獰麵目,最後的幾個旁觀者無不嚇得抱頭鼠竄。再看天空,那炫目的劍花下,早就布下幾張紅色大網,等待著李白累了以後跌落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宇子之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之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之狐並收藏宇子之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