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殿試需要整整一日的時候,共有千位舉人,乃是在聖上的眼前考核,考核的題目由聖上親自出題,一般隻出一道,但卻涵蓋著各項知識,包括天文地理、史學文化、卜卦陣法、醫學毒術等等,甚至是接近十種技藝的融合,嚴格至極。


    當然,隻要能參與這次殿試者,都不會落榜,隻是重新安排名次,所以無論怎麽樣,至少能獲得進士出身,得到聖光沐浴成為進士,一旦外放,至少都是七品官位。


    七品官位在離國便是縣令,擔一縣之才,管一縣之職,平步青雲,如此可見這次殿試的重要。


    當然,若是一甲三名的狀元及第,狀元榜眼探花,便名揚天下,被無數人津津樂道,有資格入編修館編輯聖書,更有機會前去聖賢館拜見聖人雕像,去經香閣求學。至於狀元則被封為文曲星,賞賜文寶,參與海外群英會,可謂一舉登天。


    這樣的情況下,楚雲亭靜心而坐,很快便等到了試卷的分發,展卷一看,這次的題目看似簡單,卻極盡複雜之意。


    “問道儒佛之缺陷,問帝王之政,問聖人之道。”


    道儒佛乃是整個世界的核心本源理論,三教並立,三教爭論,數千年不息,在往朝,甚至到了兵刃相加的地步,為此而千裏濺血。


    每一教都有著其獨特的本質教義,都可謂一字不錯,被無數人奉為經典,從不曾聽說過有缺陷之說!


    這次的科考,竟是劍走偏鋒,直指三教!


    一旦傳出去,絕對會引起驚天巨浪!


    誰也沒有想到,向來仁慈溫和著的離國陛下,居然會出這樣的題目!


    這幾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如今的道儒佛遍布天下各地,尤其是修為能破大學士境界的人,至少都擁有一門道經,這才能發揮出文寶的最強威力來,而離國陛下這話,竟是連道家也質疑!


    這在以往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


    可以說,此刻在場的眾人在見到這試卷題目時,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久久無法回醒,以往做的各種應試工作,瞬間毀於一旦,頭腦裏空白一片。


    若是往昔,誰若是直指三教的弊端,必然會被無數人唾棄羞辱,乃至斬殺!


    但現在,這是在天下人麵前,在眾目睽睽之下,要他們說出這樣的評論,何等之難?


    更何況,他們甚至從來沒有去思索過這個問題!


    一時間,他們瞬間騎虎難下一般,呆立當場。


    而這時,卻唯獨隻有楚雲亭,眼神清明,洞悉一切。


    這是離國陛下真正地對左相出手了!


    三教興盛,占據天地大道,無人敢質疑,而離國陛下偏偏質疑了,這一舉必然會成為整個天地之間最矚目的焦點,僅僅這個題目而言,無論這次的科舉結果如何,離國陛下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無論是毀名,受天地眾國討伐,還是揚名,揚離國大氣浩蕩之名,總之,離國陛下與離國此舉必然會記入史冊!


    成則王,氣勢大成,龍脈大成,左相根本無法比擬,敗則寇,淪為階下囚,朝堂勢必會被左相徹底掌控,乃至於垂簾聽政,離國皇室因此灰飛煙滅。


    可以說,這幾乎是在賭國運。


    一般來說,賭國運的,往往都是在窮途末路之下的變革,多以失敗而告終。


    但楚雲亭卻看到了帝王的霸氣,看到了帝王的氣勢重凝,看到了這位仁慈的帝王,露出了獨特的鋒芒來。


    春秋七國裏的秦國,始於變法,而後成為天下霸主,便是這般帝王霸道之氣。


    所以這次的題目,必然要做得大氣磅礴,霸道十足,這才能得到帝心,得到離國眾聖的認可。


    更何況,這樣一來,這次的矛盾衝突,已經從楚雲亭與左青師之前,轉到了離國帝王與左青師之前,對於楚雲亭來說,這是最好的護身盾!


    至於科舉題目裏的“帝王之政、聖人之道”,這更是不難,包括德治,包括君民平等,包括改善吏治、大興教育、強軍固本、懲罰貪腐等等,包括立言立德立功等等,這些對遍閱萬卷的楚雲亭來說,幾乎是一氣嗬成的事情。


    當然,其核心還是在於破,不破不立。


    既然這樣,那帝王治國之本,就更需要嚴厲而全麵,同時以點及麵。


    結合離國帝王在聖賢館裏的那幾個字,楚雲亭內心更加洞明,再也半絲遲疑。


    一瞬間,楚雲亭寫出了開篇語來。


    越恢弘,越直達人心。


    “帝王之政,駕馭宇內,必有經理之實政,方可約束天下,重振百綱,改革勵誌。”


    “經理實政乃立國之本,唯首重教義,方有軍法。”


    “然,三教之道,互有盈虧,何如?”


    這一刻,楚雲亭的文字如同諸神黃昏一般,閃爍萬千,無數的文氣浩然而出,磅礴激昂,轟然大氣,每一個文字都是大發光芒,仿佛是在夜空之中的晨星,越來越亮,最後如同太陽一般閃爍出無數的光芒來!


    天地大亮!


    但楚雲亭的文字還在繼續,因為接下來,便是文題的核心之重。


    “三教之一,儒家修己為本,表現為治理百姓,道家以清靜為本,表現為陰柔,佛家以安於現狀為本,表現為慈悲,三教各不相同。”


    “儒教像是五穀,一天不吃會餓,幾天不吃便會死,但儒家卻空談心性,留下種種禍害,而且偏重於那些官宦子弟傳承,無法潛移默化,與百姓更是漸行漸遠。”


    “佛道兩者都講究修煉自身,有餘力這才顧及萬物,在治理上天生不及儒教,但卻可以用來輔助。而在死生得失、喜怒哀樂之時,用來解釋消除憂慮怨恨,比儒教要快捷數倍,對於打動無知的百姓更加容易。但如今道佛都不知適可而止,因為過分而成患,佛教四萬八千寺,道家煉長生丹到害人害己,都因此而生。”


    寫到這裏,寥寥數字,卻精煉萬分,寫出了核心理念,把這三教的缺陷說得清楚明白,到此為止,甚至已經是一篇奇文了。


    字在精而不在多,正如前朝曾有一次科舉,僅僅憑借著八個字“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便成為科舉狀元,名動天下。


    不過對楚雲亭來說,這僅僅隻是點題破題而已,還不足以表現出自己的獨特理念。


    點題破題之後,他必須要指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甚至是替帝王答,如何治理三教,如何治理國家。


    這才是文題裏的真正之義。


    一時間,楚雲亭筆走龍蛇,精神如同恒河沙數一般,閃爍浩如雲海:“聖人雲,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同,取自君子和而不同;不相,取自有教無類。所以聖人之道,從來都是包容萬千,如同大海濤濤,不會去強迫一致,允許眾道分立,這也是佛道儒三者並立這麽多年的緣故。”


    這是楚雲亭對於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解釋。


    他往昔之時閱讀眾書,讀書萬遍,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體會。


    許多人都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道若是不同,就不必在一起籌劃,但若是這樣,這就是把聖人之道當成一種小道,私道。


    這甚至是違背和而不同的本義。


    論語裏提及君子和而不同,是指保持和諧關係,不必苟同對方,而不相,便是無類,有教無類,無論任何人,不分貧富貴賤智愚而教。


    所以這句話,在楚雲亭的理解,便是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是楚雲亭的理論精髓,隻從斷句的位置,便可以見得分明。


    隨後,楚雲亭更是文字浩蕩,奔騰呼嘯,寫出了最後幾句:“唯有深通其道,取三者精華,去其糟粕,融會貫通,方是堂堂正道。”


    “如此,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瞬間,楚雲亭甚至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精神,一下子凝固起來,綻放出無數的光澤,如同史詩一般大氣磅礴。


    這是繼承了他所有智慧的一篇作品。


    楚雲亭從來沒有感覺到如此的透徹明淨。


    這篇作品寫出來,他赫然發現,自己停止已久的境界,得到了無數光芒的滲透,仿佛醍醐灌頂一般,破開眼前的境界,一舉進入了進士中階!


    而且更關鍵的是,眼前的那聖人大殿,那聖賢館,忽然光芒萬丈,閃爍出萬千光芒,向楚雲亭籠罩而來。


    這是眾聖共鳴。


    這是眾聖凝練。


    在科舉試之時,能得到一尊聖人共鳴,就已經是極不容易之事,離國數百年來,能得到一尊聖人共鳴,也不過數次,每一次能得到一尊聖人共鳴,便可以得到文曲星的稱號,名揚天下。


    而現在,可以說聖賢館裏的所有聖人,一下子都因為楚雲亭而共鳴起來。


    這簡直是千古奇觀!


    甚至連楚雲亭自己也沒有想到。


    每一尊聖人,甚至都代表一個時代的理念,每一位聖人的認可,都包括著一個時代的理念精髓被認可,但像楚雲亭寫出這樣一篇文章,能得到眾聖認可,那幾乎是等於得到所有朝代聖人的認可,這在離國的科舉史上,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吟並收藏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