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左良玉來降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作者:斷更驚鴻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史就是這麽黑色幽默。一直讓明朝尾大不掉的藩王和士大夫被起義軍幹掉以後,反而給了明朝自我革新的空間。
宋獻策的話一針見血,可謂是點中了李自成的命門。後世的某位偉人也曾經點評過李自成,李自成敗就敗在沒有鞏固好自己的根據地,始終在四處流竄。所以很多的政策根本沒有條件實行。這才讓原味饅頭撿了便宜,搶先在陝西實行土地改革,獲得了老秦人的民心。
可謂成也流寇, 敗也流寇。
“宋軍師,依你之見,這其他各地的士大夫,會允許他原味這樣亂來嗎?他們就不怕原味的新政,會蔓延到其他地方?”李自成依然不死心。
宋獻策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胡,說道:“明廷已經成了個傀儡, 根本無力掌控局麵。原味連王都稱了, 又豈會怕了那些腐儒。恐怕如今的晉王,已經是當年的曹孟德了。”
一個腐朽的明廷,他李自成不怕,但一個和他一樣新興的梟雄,李自成就頗為忌憚了。“那宋軍師,你認為如今我大順該怎麽辦呢?”
“拿出更高的籌碼。不僅要均田免賦,還要允諾士卒,拿下長安之後,人人都能吃上肉。隻要我軍上下一心,那原味便不可怕。”
李自成沉吟片刻,讚賞道:“軍師說得有理,來人,賜坐。”
關鍵時刻,隻有宋獻策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這讓李自成再次開始重視這個之前被邊緣化的重要謀士。
和眾將商議後,李自成推出了新的激勵三軍的方案,以及派人四處向老秦人宣傳, 闖王來了,不僅繼續承認原味饅頭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而且還要把免賦的時間延長。
雙方爭相拉攏百姓的內卷開始。
在新的政策下,順軍的逃亡情況得到了緩解,但是厭戰的情緒已經不可遏止地在順軍當中傳開了。也就順軍中的中高級將領為了個人的富貴和前途,依然在賣命打仗,但底層士兵的情緒卻再也無法高漲起來。
因為無論順軍提出什麽樣的惠民政策,原味饅頭的應對措施隻有一個字:
“跟!”
李自成連一個像樣的根據地都沒有,又如何跟財大氣粗,坐擁幾千萬兩銀子,有著山西這個穩定根據地的原味饅頭比?
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當一個人饑腸轆轆的時候,你給他一個饅頭,他願意把自己的命賣給你。
可你已經給了他十個饅頭了,再給更多對他來說就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了。
在這種時候,老百姓的心理自然是傾向於保持現狀的。畢竟,原味饅頭已經占領了除長安外的整個陝西,既然李自成來了以後結果還是一樣,那為什麽還要再打這麽一個糊塗仗呢?
所以還是有很多的老百姓自發地去勸自己的親人離開順軍,回家務農,好好過日子。這些順軍士兵眼見家裏過上了好日子, 心中都沒了戰意。無論李自成拿出多少家底來激勵他們, 分攤到二十萬人的頭上, 都剩不了多少油水。
然而,打仗衝在前麵的可是他們,放著好日子不過,為了那麽一點點的獎勵去送死,傻子才幹!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在這樣的情況下,順軍反攻陝西的計劃很不順,百姓不配合,底層士兵厭戰。
宋獻策的計策僅僅隻是防止了順軍原地發生兵變的危險而已,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這也怪不了宋獻策,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任何計謀都是沒有意義的。
順軍拚不過明軍的財大氣粗,那就是拚不過。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默默關注局勢發展的左良玉又一次開始打起了改換門庭的主意。
二十萬人,既是一把利劍,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這支大軍每日消耗的軍糧和物資是個天文數字,李自成根本沒辦法長期負擔這樣龐大的軍隊。
如果不能早日收複陝西,那順軍的崩潰就隻是時間問題。左良玉顯然看到了這一點。
一個深夜,身穿夜行衣的信使騎著一匹烏黑的駿馬悄悄來到了興安州,原味饅頭的臨時駐地就在這裏。
得到了拜見許可後,信使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晉王原味饅頭的帳內,恭敬地跪下說道:
“卑職受平賊將軍左總兵之令,前來拜見王爺,恭請德安。”
帳內一眾玩家哈哈大笑,端坐在首座的原味饅頭也不禁莞爾。
“哦?不知道你所說的平賊將軍是何人?”原味饅頭故作疑惑地問道。
信使也有些臉紅。“回王爺的話,那自然是左良玉左總兵了。”
“噢,是左良玉啊。可我不是聽說他已經投靠了闖逆了嗎?既然已經委身於賊,又何來平賊將軍一說?”
原味饅頭的譏諷讓信使無話可說。他隻能磕頭請罪:“左總兵是懾於賊軍勢大,這才不得不暫時詐降,還望王爺恕罪。降賊不過權宜之計,實際上左總兵一直都是心向大明,不敢有絲毫貳心,所以這次才專程派卑職前來,就是想要戴罪立功,助王爺平賊!”
“左總兵想要如何助我平賊?”原味饅頭問道。
“待兩軍陣前,左總兵會率軍陣前反正,和王爺合擊闖逆,屆時任闖逆有三頭六臂,也必敗無疑!”
“臨陣倒戈,是個好主意。”原味饅頭點了點頭。
“那王爺是答應了?”信使試探性地問。
“你家主子願意為大明效力,我身為大明晉王,又怎麽會阻止呢。”
原味饅頭的話模棱兩可,讓信使摸不著頭腦,他隻好繼續問:“那敢問王爺,事成之後左總兵......?”
“讓他官複原職,繼續鎮守武昌,另外,我還會奏請朝廷,保他封侯,如何?”
“如此甚好,多謝王爺!既然王爺已經應允,不知可否贈與左總兵一個信物,卑職也好回去交差。畢竟茲事體大,卑職空口無憑,若不帶回信物,恐怕難以讓左總兵安心。”
原味饅頭心中暗笑,這哪是信使擔心交不了差,分明是左良玉信不過自己。不過他當下也不戳穿,隻是讓人拿來了自己平時常常帶在身邊的佩劍,然後當場在劍刃上刻下了八個大字:
“保爾封侯,永不背誓。”
拿到佩劍,信使大喜,又連連謝過,方才離去。
信使走後,雞浩問道:
“老大,真的要封他為侯嗎?這左良玉父子妥妥的三姓家奴,就這樣饒了他也太便宜他了。”
原味饅頭哈哈大笑:“當然不能放過他,等他陣前倒戈的時候,咱們就和闖王一起夾擊他,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宋獻策的話一針見血,可謂是點中了李自成的命門。後世的某位偉人也曾經點評過李自成,李自成敗就敗在沒有鞏固好自己的根據地,始終在四處流竄。所以很多的政策根本沒有條件實行。這才讓原味饅頭撿了便宜,搶先在陝西實行土地改革,獲得了老秦人的民心。
可謂成也流寇, 敗也流寇。
“宋軍師,依你之見,這其他各地的士大夫,會允許他原味這樣亂來嗎?他們就不怕原味的新政,會蔓延到其他地方?”李自成依然不死心。
宋獻策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胡,說道:“明廷已經成了個傀儡, 根本無力掌控局麵。原味連王都稱了, 又豈會怕了那些腐儒。恐怕如今的晉王,已經是當年的曹孟德了。”
一個腐朽的明廷,他李自成不怕,但一個和他一樣新興的梟雄,李自成就頗為忌憚了。“那宋軍師,你認為如今我大順該怎麽辦呢?”
“拿出更高的籌碼。不僅要均田免賦,還要允諾士卒,拿下長安之後,人人都能吃上肉。隻要我軍上下一心,那原味便不可怕。”
李自成沉吟片刻,讚賞道:“軍師說得有理,來人,賜坐。”
關鍵時刻,隻有宋獻策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這讓李自成再次開始重視這個之前被邊緣化的重要謀士。
和眾將商議後,李自成推出了新的激勵三軍的方案,以及派人四處向老秦人宣傳, 闖王來了,不僅繼續承認原味饅頭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而且還要把免賦的時間延長。
雙方爭相拉攏百姓的內卷開始。
在新的政策下,順軍的逃亡情況得到了緩解,但是厭戰的情緒已經不可遏止地在順軍當中傳開了。也就順軍中的中高級將領為了個人的富貴和前途,依然在賣命打仗,但底層士兵的情緒卻再也無法高漲起來。
因為無論順軍提出什麽樣的惠民政策,原味饅頭的應對措施隻有一個字:
“跟!”
李自成連一個像樣的根據地都沒有,又如何跟財大氣粗,坐擁幾千萬兩銀子,有著山西這個穩定根據地的原味饅頭比?
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當一個人饑腸轆轆的時候,你給他一個饅頭,他願意把自己的命賣給你。
可你已經給了他十個饅頭了,再給更多對他來說就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了。
在這種時候,老百姓的心理自然是傾向於保持現狀的。畢竟,原味饅頭已經占領了除長安外的整個陝西,既然李自成來了以後結果還是一樣,那為什麽還要再打這麽一個糊塗仗呢?
所以還是有很多的老百姓自發地去勸自己的親人離開順軍,回家務農,好好過日子。這些順軍士兵眼見家裏過上了好日子, 心中都沒了戰意。無論李自成拿出多少家底來激勵他們, 分攤到二十萬人的頭上, 都剩不了多少油水。
然而,打仗衝在前麵的可是他們,放著好日子不過,為了那麽一點點的獎勵去送死,傻子才幹!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在這樣的情況下,順軍反攻陝西的計劃很不順,百姓不配合,底層士兵厭戰。
宋獻策的計策僅僅隻是防止了順軍原地發生兵變的危險而已,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這也怪不了宋獻策,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任何計謀都是沒有意義的。
順軍拚不過明軍的財大氣粗,那就是拚不過。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默默關注局勢發展的左良玉又一次開始打起了改換門庭的主意。
二十萬人,既是一把利劍,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這支大軍每日消耗的軍糧和物資是個天文數字,李自成根本沒辦法長期負擔這樣龐大的軍隊。
如果不能早日收複陝西,那順軍的崩潰就隻是時間問題。左良玉顯然看到了這一點。
一個深夜,身穿夜行衣的信使騎著一匹烏黑的駿馬悄悄來到了興安州,原味饅頭的臨時駐地就在這裏。
得到了拜見許可後,信使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晉王原味饅頭的帳內,恭敬地跪下說道:
“卑職受平賊將軍左總兵之令,前來拜見王爺,恭請德安。”
帳內一眾玩家哈哈大笑,端坐在首座的原味饅頭也不禁莞爾。
“哦?不知道你所說的平賊將軍是何人?”原味饅頭故作疑惑地問道。
信使也有些臉紅。“回王爺的話,那自然是左良玉左總兵了。”
“噢,是左良玉啊。可我不是聽說他已經投靠了闖逆了嗎?既然已經委身於賊,又何來平賊將軍一說?”
原味饅頭的譏諷讓信使無話可說。他隻能磕頭請罪:“左總兵是懾於賊軍勢大,這才不得不暫時詐降,還望王爺恕罪。降賊不過權宜之計,實際上左總兵一直都是心向大明,不敢有絲毫貳心,所以這次才專程派卑職前來,就是想要戴罪立功,助王爺平賊!”
“左總兵想要如何助我平賊?”原味饅頭問道。
“待兩軍陣前,左總兵會率軍陣前反正,和王爺合擊闖逆,屆時任闖逆有三頭六臂,也必敗無疑!”
“臨陣倒戈,是個好主意。”原味饅頭點了點頭。
“那王爺是答應了?”信使試探性地問。
“你家主子願意為大明效力,我身為大明晉王,又怎麽會阻止呢。”
原味饅頭的話模棱兩可,讓信使摸不著頭腦,他隻好繼續問:“那敢問王爺,事成之後左總兵......?”
“讓他官複原職,繼續鎮守武昌,另外,我還會奏請朝廷,保他封侯,如何?”
“如此甚好,多謝王爺!既然王爺已經應允,不知可否贈與左總兵一個信物,卑職也好回去交差。畢竟茲事體大,卑職空口無憑,若不帶回信物,恐怕難以讓左總兵安心。”
原味饅頭心中暗笑,這哪是信使擔心交不了差,分明是左良玉信不過自己。不過他當下也不戳穿,隻是讓人拿來了自己平時常常帶在身邊的佩劍,然後當場在劍刃上刻下了八個大字:
“保爾封侯,永不背誓。”
拿到佩劍,信使大喜,又連連謝過,方才離去。
信使走後,雞浩問道:
“老大,真的要封他為侯嗎?這左良玉父子妥妥的三姓家奴,就這樣饒了他也太便宜他了。”
原味饅頭哈哈大笑:“當然不能放過他,等他陣前倒戈的時候,咱們就和闖王一起夾擊他,讓他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