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八章 心中的辮子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作者:斷更驚鴻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鐸走到尹光錫麵前,Pia!(o‵-′)ノ”(ノ﹏<。)嘰就是一個耳光。
“明國人有戰車你怎麽沒有提前跟我說?”多鐸的臉色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他罵罵咧咧的聲音就像猩猩首領對手下的其他雄性猩猩的怒吼一般。
挨了罵又挨了打的尹光錫慌忙跪下,他不顧“未來朝鮮領議政”的顏麵,連連磕頭謝罪:“王爺,奴才,奴才也不知道啊!”
“不知道?那我大清養你這個廢物有什麽用?”多鐸抬腿就是一腳, 將尹光錫踢倒在地,尹光錫這把老骨頭倒也硬朗,居然立即就爬了起來,像狗一樣用膝蓋在地上連爬幾步,來到多鐸的跟前,死命抱住多鐸的大腿不放。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啊, 奴才知錯了。”尹光錫不住地求饒。
“行了行了, 快滾開!”揍了尹光錫一頓, 多鐸的氣也基本消了,他將尹光錫一把甩開,然後說道,“念在你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份上,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王爺請講,奴才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彷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尹光錫咧開嘴喜笑顏開,讓他本就滿是皺紋的臉更是像曬幹了的橘子皮一般溝壑縱橫。
“你帶著你的朝鮮兵,去給我把明軍的陣型攪亂,至少也要毀掉一部分戰車,幫八旗勇士打開一條缺口。”
“啊?”聽到多鐸的話,尹光錫犯了難。剛才明清交戰,他也是看在眼裏的,明軍那恐怖的戰鬥力連八旗都奈何不得, 他手下這些朝鮮兵又豈是對手?
如果朝鮮兵的戰鬥力這麽強的話,那他還犯得著這麽舔滿清麽?
雖然心裏一陣腹誹,但臉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恭敬的表情。尹光錫小心翼翼地求情:“王爺, 不是奴才不肯去,隻是奴才手底下的這幫朝鮮兵......實在是不堪大用啊。”
“行也得去,不行也得去!”多鐸的聲音增大了幾個分貝,一股威嚴之氣油然而生。他將腰刀抽出一截,耀眼的太陽光折射在光滑的刀刃上,發出奪目的光暈,讓多鐸的身上散發出陣陣殺氣。
“是,是,奴才這就去。”
感受到多鐸濃烈的殺意,尹光錫不敢再有絲毫的推阻,連忙起身屁滾尿流地跑回了朝鮮義軍的所在地。
而一直在此等候的朝鮮義軍早就憋了一肚子的問題要問尹光錫,此時見他回來,當即便有數十個膽子大的兵士上前將他團團圍住,問起話來。
“大人,我們不是大明天軍的先鋒嗎?為何在此坐視天兵被襲而不去支援?”
“對啊,而且這條路我們走的時候怎麽沒見到伏兵?大人,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看著這群尚蒙在鼓裏的大頭兵,尹光錫一陣冷笑, 他板著臉, 沉聲道:
“什麽大明天兵, 那是南蠻!”
士兵們從未見過尹光錫嚴肅的一麵,立即就被震住了。平時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和兵民打成一片,兵民也都不怕他,但說到底,那隻是表象罷了。
一旦他嚴肅起來,朝鮮社會的本質便暴露無遺。
尹光錫是東來尹氏的當家人,正兒八經的兩班貴族,而且在貴族中也是極為顯赫的存在。
雖然朝鮮深受大明的影響,官員的主要來源同樣是科舉考試。
但此科舉非彼科舉。在朝鮮,實際上基本隻有兩班貴族之後才能參加科舉。
雖然在法律上沒有限製一般百姓報名,但其中的種種門道,層層限製,基本上杜絕了寒門子弟步入仕途的希望。
即使偶爾有幾個漏網之魚,在由兩班貴族把持的朝堂之中,也會被當成異類排擠,其仕途的前景也就不難推測了。
所以,在朝鮮,兩班貴族和平民幾乎就是兩個物種。而兩班製度從高麗時代起一直延續到如今的李朝,已經七八百年。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這種身份政治已經深深紮根於每一個朝鮮人的心裏,甚至被當成了理所當然。以至於這些朝鮮兵士麵對尹光錫,連一絲一毫反抗的心理都不會存在。
盡管士兵們心裏有一百個疑問,卻連大氣都不敢出。
“傳我的命令,全軍出擊,目標是南蠻的戰車,就是用人命填,也得給我把那些戰車毀了!”
尹光錫的聲音久久回蕩在士兵們的腦海中,但沒有人行動。
因為雖然他說的每個字朝鮮士兵都認識,但連起來就聽不懂了。
“大人,這......”
“都愣著幹什麽,聽不懂我說的話嗎?”尹光錫怒吼道。
忽然,一陣大風吹過,將尹光錫的官帽吹在了地上,露出了他那根醜陋的金錢鼠尾辮,在風的吹拂下,左右晃動,就像一隻肥碩老鼠的尾巴一樣。
這一下,就是傻子都懂了。
朝鮮兵士麵麵相覷,他們都是為了抗擊清軍而應征入伍的普通百姓。可現在他們的統帥卻降了清。
雖然他們很不滿,可對方是兩班貴族,東來的尹老爺。而他們又大多都是東來人士,從他們爺爺的爺爺輩起,就已經開始聽命於尹家了。
甚至,他們中的許多人,家裏都有人在尹家的產業下幹活,尹家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不容置疑的存在。
最終,習慣了服從於兩班貴族的朝鮮人,終於還是向明軍舉起了刀槍。
奴隸當得久了,哪怕鬆開捆縛他的鎖鏈,遞給他反抗的鋼刀,他也依然隻是奴隸而已。
腦袋上的辮子剪去容易,心中的辮子剪去卻很難。
山穀之中,靠在戰車後麵休息的明軍正在輪流吃飯,許多士兵都卸下了沉重的盔甲,好尋一個陰涼的地方避暑。
就在這時,負責警戒的士兵擂響了警告的鼓聲。
明軍正準備有條不紊地穿甲作戰,卻發現來的不是八旗,而是尹光錫帶去的朝鮮人。
原味饅頭朝雞浩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去試探試探,看到底來的是真朝鮮人還是滿清假扮的。
雞浩心領神會,帶著一百騎便殺了上去。
尹光錫帶來的朝鮮義軍總數大約六千。在山上注視著的多鐸嘴角泛起一絲譏諷,心裏已經把雞浩和那一百騎明軍當成了死人。
“一百人就敢往六千人裏衝,我看這明軍是活膩歪了,要不要賭一把?”
多鐸對身旁的親兵說道。
“主子,您看怎麽個賭法?”身邊的親兵陪笑道。
“我賭一百兩,押朝鮮人贏。”多鐸的臉上閃過一絲壞笑,他從懷中掏出一百兩銀子握在手心不住地玩味。
“那,那我們幾個一起湊一百兩,押明國那一百騎兵贏。”
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但幾個親兵也隻得肉疼地陪著多鐸玩一把。
就當是孝敬主子了。
而多鐸更是一臉勝券在握的樣子,彷佛銀子已經到手了一般。
“明國人有戰車你怎麽沒有提前跟我說?”多鐸的臉色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他罵罵咧咧的聲音就像猩猩首領對手下的其他雄性猩猩的怒吼一般。
挨了罵又挨了打的尹光錫慌忙跪下,他不顧“未來朝鮮領議政”的顏麵,連連磕頭謝罪:“王爺,奴才,奴才也不知道啊!”
“不知道?那我大清養你這個廢物有什麽用?”多鐸抬腿就是一腳, 將尹光錫踢倒在地,尹光錫這把老骨頭倒也硬朗,居然立即就爬了起來,像狗一樣用膝蓋在地上連爬幾步,來到多鐸的跟前,死命抱住多鐸的大腿不放。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啊, 奴才知錯了。”尹光錫不住地求饒。
“行了行了, 快滾開!”揍了尹光錫一頓, 多鐸的氣也基本消了,他將尹光錫一把甩開,然後說道,“念在你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份上,給你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王爺請講,奴才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彷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尹光錫咧開嘴喜笑顏開,讓他本就滿是皺紋的臉更是像曬幹了的橘子皮一般溝壑縱橫。
“你帶著你的朝鮮兵,去給我把明軍的陣型攪亂,至少也要毀掉一部分戰車,幫八旗勇士打開一條缺口。”
“啊?”聽到多鐸的話,尹光錫犯了難。剛才明清交戰,他也是看在眼裏的,明軍那恐怖的戰鬥力連八旗都奈何不得, 他手下這些朝鮮兵又豈是對手?
如果朝鮮兵的戰鬥力這麽強的話,那他還犯得著這麽舔滿清麽?
雖然心裏一陣腹誹,但臉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恭敬的表情。尹光錫小心翼翼地求情:“王爺, 不是奴才不肯去,隻是奴才手底下的這幫朝鮮兵......實在是不堪大用啊。”
“行也得去,不行也得去!”多鐸的聲音增大了幾個分貝,一股威嚴之氣油然而生。他將腰刀抽出一截,耀眼的太陽光折射在光滑的刀刃上,發出奪目的光暈,讓多鐸的身上散發出陣陣殺氣。
“是,是,奴才這就去。”
感受到多鐸濃烈的殺意,尹光錫不敢再有絲毫的推阻,連忙起身屁滾尿流地跑回了朝鮮義軍的所在地。
而一直在此等候的朝鮮義軍早就憋了一肚子的問題要問尹光錫,此時見他回來,當即便有數十個膽子大的兵士上前將他團團圍住,問起話來。
“大人,我們不是大明天軍的先鋒嗎?為何在此坐視天兵被襲而不去支援?”
“對啊,而且這條路我們走的時候怎麽沒見到伏兵?大人,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看著這群尚蒙在鼓裏的大頭兵,尹光錫一陣冷笑, 他板著臉, 沉聲道:
“什麽大明天兵, 那是南蠻!”
士兵們從未見過尹光錫嚴肅的一麵,立即就被震住了。平時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和兵民打成一片,兵民也都不怕他,但說到底,那隻是表象罷了。
一旦他嚴肅起來,朝鮮社會的本質便暴露無遺。
尹光錫是東來尹氏的當家人,正兒八經的兩班貴族,而且在貴族中也是極為顯赫的存在。
雖然朝鮮深受大明的影響,官員的主要來源同樣是科舉考試。
但此科舉非彼科舉。在朝鮮,實際上基本隻有兩班貴族之後才能參加科舉。
雖然在法律上沒有限製一般百姓報名,但其中的種種門道,層層限製,基本上杜絕了寒門子弟步入仕途的希望。
即使偶爾有幾個漏網之魚,在由兩班貴族把持的朝堂之中,也會被當成異類排擠,其仕途的前景也就不難推測了。
所以,在朝鮮,兩班貴族和平民幾乎就是兩個物種。而兩班製度從高麗時代起一直延續到如今的李朝,已經七八百年。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這種身份政治已經深深紮根於每一個朝鮮人的心裏,甚至被當成了理所當然。以至於這些朝鮮兵士麵對尹光錫,連一絲一毫反抗的心理都不會存在。
盡管士兵們心裏有一百個疑問,卻連大氣都不敢出。
“傳我的命令,全軍出擊,目標是南蠻的戰車,就是用人命填,也得給我把那些戰車毀了!”
尹光錫的聲音久久回蕩在士兵們的腦海中,但沒有人行動。
因為雖然他說的每個字朝鮮士兵都認識,但連起來就聽不懂了。
“大人,這......”
“都愣著幹什麽,聽不懂我說的話嗎?”尹光錫怒吼道。
忽然,一陣大風吹過,將尹光錫的官帽吹在了地上,露出了他那根醜陋的金錢鼠尾辮,在風的吹拂下,左右晃動,就像一隻肥碩老鼠的尾巴一樣。
這一下,就是傻子都懂了。
朝鮮兵士麵麵相覷,他們都是為了抗擊清軍而應征入伍的普通百姓。可現在他們的統帥卻降了清。
雖然他們很不滿,可對方是兩班貴族,東來的尹老爺。而他們又大多都是東來人士,從他們爺爺的爺爺輩起,就已經開始聽命於尹家了。
甚至,他們中的許多人,家裏都有人在尹家的產業下幹活,尹家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不容置疑的存在。
最終,習慣了服從於兩班貴族的朝鮮人,終於還是向明軍舉起了刀槍。
奴隸當得久了,哪怕鬆開捆縛他的鎖鏈,遞給他反抗的鋼刀,他也依然隻是奴隸而已。
腦袋上的辮子剪去容易,心中的辮子剪去卻很難。
山穀之中,靠在戰車後麵休息的明軍正在輪流吃飯,許多士兵都卸下了沉重的盔甲,好尋一個陰涼的地方避暑。
就在這時,負責警戒的士兵擂響了警告的鼓聲。
明軍正準備有條不紊地穿甲作戰,卻發現來的不是八旗,而是尹光錫帶去的朝鮮人。
原味饅頭朝雞浩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去試探試探,看到底來的是真朝鮮人還是滿清假扮的。
雞浩心領神會,帶著一百騎便殺了上去。
尹光錫帶來的朝鮮義軍總數大約六千。在山上注視著的多鐸嘴角泛起一絲譏諷,心裏已經把雞浩和那一百騎明軍當成了死人。
“一百人就敢往六千人裏衝,我看這明軍是活膩歪了,要不要賭一把?”
多鐸對身旁的親兵說道。
“主子,您看怎麽個賭法?”身邊的親兵陪笑道。
“我賭一百兩,押朝鮮人贏。”多鐸的臉上閃過一絲壞笑,他從懷中掏出一百兩銀子握在手心不住地玩味。
“那,那我們幾個一起湊一百兩,押明國那一百騎兵贏。”
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但幾個親兵也隻得肉疼地陪著多鐸玩一把。
就當是孝敬主子了。
而多鐸更是一臉勝券在握的樣子,彷佛銀子已經到手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