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鄭軍的背叛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作者:斷更驚鴻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切恰如科學家給出的數據那樣,當明軍趕到仁川水麵時,海水漲潮到了能讓明軍的船隻抵近岸邊的程度。
清軍根本沒有料到明軍會突然從仁川登陸,因此負責駐守仁川港的,不過寥寥千餘朝鮮士卒。結果自然是不必多說,遼軍如排山倒海一般殺上岸來,朝鮮軍望風而逃, 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朝鮮的軍隊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順利登岸後,我真不是土豪急不可耐地率軍直撲王京,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王京的通道。
王京是朝鮮統治的樞紐,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不過因為戰亂的緣故, 此時路上早已是一派蕭條的景象。昔日沿街叫賣的小販和走南闖北的行商都不見了蹤跡,隻有一個個瞭望台和狼煙塔。
明軍的到來很快就被發現了,清兵點起烽火, 向王京示警。多爾袞等一幹八旗貴胃們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這些平日裏凶狠異常,自詡天生的戰士的滿洲勇士們,此時全都慌了手腳,幾乎亂成了一鍋粥。
原因無他,王京內的八旗軍隻有五千人。雖然有朝鮮禦營三萬,但朝鮮人沒用這件事已經是明清雙方的共識了。
沒錯,朝鮮國王的直屬部隊,也叫做禦營,全稱禦營廳軍。不過這個禦營嘛,缺額嚴重,吃空餉的人不知凡幾,和大明的京營差不多,甚至更爛。
而明軍有多少, 從何處而來, 滿清高層是一概不知。
當自己的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 什麽八旗悍勇,就都不管用了。高居廟堂之上的人, 平時表現得英勇,多半不過是因為死的不是他自己罷了。
明軍的行動極為迅捷,聚集在一起的八旗高層幾乎是不斷地接到戰報,往往使者前腳剛走,後腳立刻就有新的使者來報告軍情。
而這些軍情,也無一例外都是壞消息,每一次報告,明軍的腳步距離王京便更近了一步。
八旗高層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主動出擊,和明軍在野外決戰,發揮八旗野戰的特長;另一派則主張死守城池,等待援軍。
最終,多爾袞選擇了據城死守,雖說野戰是八旗的強項,但在不清楚敵軍的底細的情況下貿然出城,結果實在是太過不可預料。
僅僅用了2天的功夫,明軍就擊潰了沿路的朝鮮軍和少數負責督戰的八旗, 來到了王京城下。我真不是土豪並沒有下令攻城, 而是原地紮營休息,因為一萬五千遼軍麵對高聳堅固的城池, 是沒有辦法攻克的,必須要等到鄭軍運輸的大炮抵達才能開始攻城。
而通往仁川的道路,此時已經被遼軍給徹底打通了,但一連等了數日卻遲遲看不到鄭軍的影子。
這讓玩家們紛紛露出了擔憂的神色,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麽事。
按理說,即使運輸大炮導致行軍的速度不得不降低,但這一連好幾天,總該已經到了。可明軍派去的使者和探馬發現,鄭軍還在慢吞吞地從船上將大炮卸下來,問起原因,就推說是風浪太大,船身難以固定。
就在這段時間,反應過來的清軍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支援王京。
多鐸統帥的大軍回返,得知了遼軍突襲王京的消息後連忙發兵援救,駐守在朝鮮北部平安道和鹹鏡道的八旗軍也紛紛南下。
一時間,王京聚集了近十萬的清軍,突襲的計劃已經事實上破產。
而遼王係的玩家們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因為心有不甘而沒有立即撤退。
<a href="http://m.slkslk.com" id="wzsy">slkslk.com</a>
等到他們想要撤離的時候,後路已經被清軍截斷。無奈之下,遼軍隻好就地紮營,用他們極為擅長的築城法修築臨時的堡壘,固守待援。
鄭軍大營。
占據了仁川港後靠岸的鄭軍,將這裏當作據點,修築起了防禦工事。大量由我真不是土豪改良過的火炮此時正整齊地被布置在炮台之上,有了這些大炮,以及背後停靠在港口岸邊的水師,仁川港瞬間就變成了難以被攻克的堅城。
鄭森在大帳內焦急地來回踱步,在他的身旁,圍著一圈鄭家的主要將領,他們看似眾星拱月般以鄭森為中心,但實則是將其圍在中間,不讓其離開大帳一步。
“你們,你們快點給我讓開!”鄭森以往溫和的臉龐此時因為憤怒而變得凶狠,雖然年輕,但他的威嚴已經日漸顯露,這讓周圍的將領們心中有些發怵。
但他們依然堅持了他們的行為,將鄭森軟禁在了大營之內。
“少主,不是我們不肯放您走,實在是前方危險啊!”一名將領苦口婆心地勸諫道。
“危險?如果不是你們突然阻攔,此時王京早已經被攻破了!”鄭森怒斥道。
“即便真能破城,恐怕也要付出巨大的傷亡,老爺有令,此次朝鮮之行我們隻負責在海上援助遼王,務必要保存我們鄭家的實力......”
將領還沒說完,鄭森便拍桌怒喝:“若是拿下王京,我們鄭家的好處數之不盡,你們難道不明白麽?”
“少主息怒,這都是老爺的命令,還請少主就在此靜候一段時間吧,若遼軍能夠取勝,我們再去支援也不遲,若是遼軍不能取勝,那......”
“那便怎樣?”鄭森瞪向那名說話的將領。
“那我們就隻有撤退了。”
“你們,你們的目光怎就如此短淺!若我們助遼王拿下王京,日後鄭家必將飛黃騰達,可你們這樣做,得罪了遼王和朝廷,日後鄭家恐怕將萬劫不複!”
鄭森咬牙切齒地說道。
“鄭家自海上起家,在朝中並無根基。能夠被朝廷招安,全仰賴這支水師。如今興明商會給與我們股份,讓我們賺的盆滿缽滿,也是因為看中了我們的水師。”
雖然被鄭森痛斥,但這名將領依然不厭其煩地向鄭森解釋。
“若在朝鮮將我們的水師拚光了,縱使有了些軍功,朝中無人替我們說話,恐怕也得不到什麽賞賜。而興明商會那邊,我們恐怕再也拿不到一丁點的股份。敢問少主,到那時,鄭家要如何自處?”
清軍根本沒有料到明軍會突然從仁川登陸,因此負責駐守仁川港的,不過寥寥千餘朝鮮士卒。結果自然是不必多說,遼軍如排山倒海一般殺上岸來,朝鮮軍望風而逃, 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朝鮮的軍隊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順利登岸後,我真不是土豪急不可耐地率軍直撲王京,他要用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王京的通道。
王京是朝鮮統治的樞紐,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不過因為戰亂的緣故, 此時路上早已是一派蕭條的景象。昔日沿街叫賣的小販和走南闖北的行商都不見了蹤跡,隻有一個個瞭望台和狼煙塔。
明軍的到來很快就被發現了,清兵點起烽火, 向王京示警。多爾袞等一幹八旗貴胃們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這些平日裏凶狠異常,自詡天生的戰士的滿洲勇士們,此時全都慌了手腳,幾乎亂成了一鍋粥。
原因無他,王京內的八旗軍隻有五千人。雖然有朝鮮禦營三萬,但朝鮮人沒用這件事已經是明清雙方的共識了。
沒錯,朝鮮國王的直屬部隊,也叫做禦營,全稱禦營廳軍。不過這個禦營嘛,缺額嚴重,吃空餉的人不知凡幾,和大明的京營差不多,甚至更爛。
而明軍有多少, 從何處而來, 滿清高層是一概不知。
當自己的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 什麽八旗悍勇,就都不管用了。高居廟堂之上的人, 平時表現得英勇,多半不過是因為死的不是他自己罷了。
明軍的行動極為迅捷,聚集在一起的八旗高層幾乎是不斷地接到戰報,往往使者前腳剛走,後腳立刻就有新的使者來報告軍情。
而這些軍情,也無一例外都是壞消息,每一次報告,明軍的腳步距離王京便更近了一步。
八旗高層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主動出擊,和明軍在野外決戰,發揮八旗野戰的特長;另一派則主張死守城池,等待援軍。
最終,多爾袞選擇了據城死守,雖說野戰是八旗的強項,但在不清楚敵軍的底細的情況下貿然出城,結果實在是太過不可預料。
僅僅用了2天的功夫,明軍就擊潰了沿路的朝鮮軍和少數負責督戰的八旗, 來到了王京城下。我真不是土豪並沒有下令攻城, 而是原地紮營休息,因為一萬五千遼軍麵對高聳堅固的城池, 是沒有辦法攻克的,必須要等到鄭軍運輸的大炮抵達才能開始攻城。
而通往仁川的道路,此時已經被遼軍給徹底打通了,但一連等了數日卻遲遲看不到鄭軍的影子。
這讓玩家們紛紛露出了擔憂的神色,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麽事。
按理說,即使運輸大炮導致行軍的速度不得不降低,但這一連好幾天,總該已經到了。可明軍派去的使者和探馬發現,鄭軍還在慢吞吞地從船上將大炮卸下來,問起原因,就推說是風浪太大,船身難以固定。
就在這段時間,反應過來的清軍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支援王京。
多鐸統帥的大軍回返,得知了遼軍突襲王京的消息後連忙發兵援救,駐守在朝鮮北部平安道和鹹鏡道的八旗軍也紛紛南下。
一時間,王京聚集了近十萬的清軍,突襲的計劃已經事實上破產。
而遼王係的玩家們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因為心有不甘而沒有立即撤退。
<a href="http://m.slkslk.com" id="wzsy">slkslk.com</a>
等到他們想要撤離的時候,後路已經被清軍截斷。無奈之下,遼軍隻好就地紮營,用他們極為擅長的築城法修築臨時的堡壘,固守待援。
鄭軍大營。
占據了仁川港後靠岸的鄭軍,將這裏當作據點,修築起了防禦工事。大量由我真不是土豪改良過的火炮此時正整齊地被布置在炮台之上,有了這些大炮,以及背後停靠在港口岸邊的水師,仁川港瞬間就變成了難以被攻克的堅城。
鄭森在大帳內焦急地來回踱步,在他的身旁,圍著一圈鄭家的主要將領,他們看似眾星拱月般以鄭森為中心,但實則是將其圍在中間,不讓其離開大帳一步。
“你們,你們快點給我讓開!”鄭森以往溫和的臉龐此時因為憤怒而變得凶狠,雖然年輕,但他的威嚴已經日漸顯露,這讓周圍的將領們心中有些發怵。
但他們依然堅持了他們的行為,將鄭森軟禁在了大營之內。
“少主,不是我們不肯放您走,實在是前方危險啊!”一名將領苦口婆心地勸諫道。
“危險?如果不是你們突然阻攔,此時王京早已經被攻破了!”鄭森怒斥道。
“即便真能破城,恐怕也要付出巨大的傷亡,老爺有令,此次朝鮮之行我們隻負責在海上援助遼王,務必要保存我們鄭家的實力......”
將領還沒說完,鄭森便拍桌怒喝:“若是拿下王京,我們鄭家的好處數之不盡,你們難道不明白麽?”
“少主息怒,這都是老爺的命令,還請少主就在此靜候一段時間吧,若遼軍能夠取勝,我們再去支援也不遲,若是遼軍不能取勝,那......”
“那便怎樣?”鄭森瞪向那名說話的將領。
“那我們就隻有撤退了。”
“你們,你們的目光怎就如此短淺!若我們助遼王拿下王京,日後鄭家必將飛黃騰達,可你們這樣做,得罪了遼王和朝廷,日後鄭家恐怕將萬劫不複!”
鄭森咬牙切齒地說道。
“鄭家自海上起家,在朝中並無根基。能夠被朝廷招安,全仰賴這支水師。如今興明商會給與我們股份,讓我們賺的盆滿缽滿,也是因為看中了我們的水師。”
雖然被鄭森痛斥,但這名將領依然不厭其煩地向鄭森解釋。
“若在朝鮮將我們的水師拚光了,縱使有了些軍功,朝中無人替我們說話,恐怕也得不到什麽賞賜。而興明商會那邊,我們恐怕再也拿不到一丁點的股份。敢問少主,到那時,鄭家要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