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孝莊太後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作者:斷更驚鴻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清軍征朝的主力在此一役中幾乎被全殲,多鐸、範文程、洪承疇等滿清重臣也全都在這一戰中陣亡。
多鐸是在逃命的路上被流失射中了馬匹,滾落馬下,然後被朝鮮人逮到的,他倒是十分英勇,一個人麵對數十名朝鮮士兵居然沒有立即被砍死, 反而反殺了幾個朝鮮人之後奪路而逃了。
不過可惜他四處尋找,卻沒有找到可供他逃命的馬匹,於是被追上來的風見粟給一刀結果了性命。
範文程和洪承疇則是被明軍活捉,當場就執行了淩遲,被千刀萬剮後頭顱被送回國內,傳首九邊。
而多爾袞在滿達海和親兵們的護衛下, 僥幸逃出了朝鮮,直到跨過鴨綠江, 他們才敢稍稍放鬆。
隨著清軍的敗亡, 朝鮮各地的叛軍自然也就紛紛反正,身處王京的國王昭顯也恢複了自由之身。他親自出城迎接明軍,並當場恢複了和明朝的藩屬關係,重新向明朝稱臣。
接下來的數個月裏,朝鮮在明軍的幫助下,肅清了國內的清軍殘餘勢力,並對全國的朝奸進行了清算。為了進行善後工作,明軍並沒有立即離開朝鮮,而是暫時駐紮了下來。
至於鄭軍,幾個阻礙鄭軍按照預定計劃出兵的將領被絞死,鄭芝龍也被奏請朝廷問罪,原本延誤軍機是死罪,但念在鄭森戴罪立功的份上,注重孝道的大明朝廷感覺處死一個功臣的父親實在有違人倫,便沒有立即處死他。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鄭芝龍及其一眾心腹被判處流放西北邊境, 永不錄用, 鄭家的全部財產充公,蓄養的私兵從此以後也都歸朝廷節製,不過實際的統帥人其實還是鄭森。
同時,朱由檢賜鄭森國姓朱,改名成功,明麵上說是讓他和犯下大罪的鄭家劃清界限,從此以後專心效忠朝廷。內裏真實的原因則是朱由檢覺得國姓爺就該叫這個名字,所以才隨便找了個借口給他改名。
這一戰中還有一個人功勞極大,那就是風見粟,沒有他趁亂突襲,救出遼軍,盤活整個戰場,明軍也不可能打敗滿清。加上之前積累的聲望,以及這次親手砍下了多鐸的頭顱,他成為了第三個晉升王爵的玩家。
至於將他封到哪裏,著實是讓朱由檢頭疼了好一陣子。原本最理想的封地應該是東北,這樣最能激勵玩家去進攻滿清,但對付滿清是遼王係的任務, 把風見粟安插過去無異於虎口奪食, 肯定會導致遼王係玩家的怨聲載道。
稍有不慎, 就會弄出一波大節奏。所以最好還是保持原來的局勢,晉王向西北,遼王向東北,彼此互不幹涉,良性競爭。
所以,最終的方桉是,封風見粟為漠北王,統轄廣袤的蒙古草原。雖然現在蒙古草原並不在明朝的手裏,但那有啥關係,反正封給你了,打去吧。
另一邊,逃回盛京的多爾袞在自己府內惴惴不安。整個清廷都籠罩在一股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一連好幾天,在盛京的權力場上,沒有一個人主動出招,全都關在自己府內閉門謝客。但這種可怕的寂靜隻是表麵,在看似平靜的海麵之下,無數的暗流正在湧動著。
這場仗大清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根本無法承受。因此反倒沒有人第一時間跳出來問責,都表現得極為慎重。
八旗上下,幾乎是家家縞素,整整一代男丁所剩無幾。總共才不足百萬的人口,這一次就死了十萬壯丁,這是幾乎滅族的慘痛損失。
天上陰雨綿綿,雨水沿著屋簷滴滴答答地落在青石板上。淅淅瀝瀝的雨聲和潮濕的空氣惹得人心煩意亂。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就是在這樣的一天裏,終於有人打破了僵局。
一頂黑色的小轎隱秘地從宮裏的某個角落悄悄進了宮,然後直奔聖母皇太後的寢殿清寧宮。
沿路上,沒有任何宮女和太監出現。這裏是宮闈禁地,本不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隻要這頂黑色小轎要來,清寧宮的四周便總會出現這樣奇怪的場麵。
當小轎進入清寧宮後,聖母皇太後最親近的侍女早已在此恭候多時。
作為當今皇上的生母,聖母皇太後在宮中的地位極為顯赫,她的貼身侍女自然也是不凡,就是大內總管也要敬她三分。
但麵對小轎的主人,侍女絲毫不敢怠慢,她十分恭敬地匍匐在地,以拜見皇帝的禮儀迎接這位尊貴的客人。
轎夫輕輕撥開轎簾,一個瘦削蒼老的麵孔露了出來。
侍女眼角的餘光落在了來人的臉上,她的心中閃過一絲驚詫。因為來人的臉,相比上一次來的時候,彷佛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轎夫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多爾袞走出了小轎。沒錯,這位神秘的來客便是從朝鮮回來之後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清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顫顫巍巍地走進清寧宮,在侍女的帶領下來到了聖母皇太後的臥房。
作為一國皇太後的臥室,這裏已是十分樸素,鳥鳥的檀香讓人心曠神怡,彷佛洗去了一身的勞累,就連緊繃的心神也能稍稍舒緩。
“攝政王回來了怎麽也不來看看哀家。”
屏風的後麵,一個略顯哀怨的聲音傳來。
多爾袞站在原地,一言不發。身旁的侍女早已不知什麽時候離去,門也被輕輕地關上。這間屋子裏隻剩下多爾袞和聖母皇太後兩人。
這位皇太後便是孝莊。
見多爾袞不說話,一個倩影從屏風後輕輕走了出來。
孝莊的身上隻穿著一件薄薄的紗衣,凹凸有致的身材若隱若現,她的腳上赤裸著,一雙白皙的玉足就這樣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多爾袞的視線中。
在世人麵前一向以端莊雍容的形象示人的孝莊太後,此時這身輕佻放蕩的打扮足以讓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血脈噴張。
但多爾袞卻隻是呆滯在原地,他的臉上表情複雜,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最終,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說道:“奴才有負太後和陛下所望,招致慘敗,實在無顏麵來見太後。”
多鐸是在逃命的路上被流失射中了馬匹,滾落馬下,然後被朝鮮人逮到的,他倒是十分英勇,一個人麵對數十名朝鮮士兵居然沒有立即被砍死, 反而反殺了幾個朝鮮人之後奪路而逃了。
不過可惜他四處尋找,卻沒有找到可供他逃命的馬匹,於是被追上來的風見粟給一刀結果了性命。
範文程和洪承疇則是被明軍活捉,當場就執行了淩遲,被千刀萬剮後頭顱被送回國內,傳首九邊。
而多爾袞在滿達海和親兵們的護衛下, 僥幸逃出了朝鮮,直到跨過鴨綠江, 他們才敢稍稍放鬆。
隨著清軍的敗亡, 朝鮮各地的叛軍自然也就紛紛反正,身處王京的國王昭顯也恢複了自由之身。他親自出城迎接明軍,並當場恢複了和明朝的藩屬關係,重新向明朝稱臣。
接下來的數個月裏,朝鮮在明軍的幫助下,肅清了國內的清軍殘餘勢力,並對全國的朝奸進行了清算。為了進行善後工作,明軍並沒有立即離開朝鮮,而是暫時駐紮了下來。
至於鄭軍,幾個阻礙鄭軍按照預定計劃出兵的將領被絞死,鄭芝龍也被奏請朝廷問罪,原本延誤軍機是死罪,但念在鄭森戴罪立功的份上,注重孝道的大明朝廷感覺處死一個功臣的父親實在有違人倫,便沒有立即處死他。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鄭芝龍及其一眾心腹被判處流放西北邊境, 永不錄用, 鄭家的全部財產充公,蓄養的私兵從此以後也都歸朝廷節製,不過實際的統帥人其實還是鄭森。
同時,朱由檢賜鄭森國姓朱,改名成功,明麵上說是讓他和犯下大罪的鄭家劃清界限,從此以後專心效忠朝廷。內裏真實的原因則是朱由檢覺得國姓爺就該叫這個名字,所以才隨便找了個借口給他改名。
這一戰中還有一個人功勞極大,那就是風見粟,沒有他趁亂突襲,救出遼軍,盤活整個戰場,明軍也不可能打敗滿清。加上之前積累的聲望,以及這次親手砍下了多鐸的頭顱,他成為了第三個晉升王爵的玩家。
至於將他封到哪裏,著實是讓朱由檢頭疼了好一陣子。原本最理想的封地應該是東北,這樣最能激勵玩家去進攻滿清,但對付滿清是遼王係的任務, 把風見粟安插過去無異於虎口奪食, 肯定會導致遼王係玩家的怨聲載道。
稍有不慎, 就會弄出一波大節奏。所以最好還是保持原來的局勢,晉王向西北,遼王向東北,彼此互不幹涉,良性競爭。
所以,最終的方桉是,封風見粟為漠北王,統轄廣袤的蒙古草原。雖然現在蒙古草原並不在明朝的手裏,但那有啥關係,反正封給你了,打去吧。
另一邊,逃回盛京的多爾袞在自己府內惴惴不安。整個清廷都籠罩在一股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一連好幾天,在盛京的權力場上,沒有一個人主動出招,全都關在自己府內閉門謝客。但這種可怕的寂靜隻是表麵,在看似平靜的海麵之下,無數的暗流正在湧動著。
這場仗大清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根本無法承受。因此反倒沒有人第一時間跳出來問責,都表現得極為慎重。
八旗上下,幾乎是家家縞素,整整一代男丁所剩無幾。總共才不足百萬的人口,這一次就死了十萬壯丁,這是幾乎滅族的慘痛損失。
天上陰雨綿綿,雨水沿著屋簷滴滴答答地落在青石板上。淅淅瀝瀝的雨聲和潮濕的空氣惹得人心煩意亂。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就是在這樣的一天裏,終於有人打破了僵局。
一頂黑色的小轎隱秘地從宮裏的某個角落悄悄進了宮,然後直奔聖母皇太後的寢殿清寧宮。
沿路上,沒有任何宮女和太監出現。這裏是宮闈禁地,本不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隻要這頂黑色小轎要來,清寧宮的四周便總會出現這樣奇怪的場麵。
當小轎進入清寧宮後,聖母皇太後最親近的侍女早已在此恭候多時。
作為當今皇上的生母,聖母皇太後在宮中的地位極為顯赫,她的貼身侍女自然也是不凡,就是大內總管也要敬她三分。
但麵對小轎的主人,侍女絲毫不敢怠慢,她十分恭敬地匍匐在地,以拜見皇帝的禮儀迎接這位尊貴的客人。
轎夫輕輕撥開轎簾,一個瘦削蒼老的麵孔露了出來。
侍女眼角的餘光落在了來人的臉上,她的心中閃過一絲驚詫。因為來人的臉,相比上一次來的時候,彷佛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轎夫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多爾袞走出了小轎。沒錯,這位神秘的來客便是從朝鮮回來之後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清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顫顫巍巍地走進清寧宮,在侍女的帶領下來到了聖母皇太後的臥房。
作為一國皇太後的臥室,這裏已是十分樸素,鳥鳥的檀香讓人心曠神怡,彷佛洗去了一身的勞累,就連緊繃的心神也能稍稍舒緩。
“攝政王回來了怎麽也不來看看哀家。”
屏風的後麵,一個略顯哀怨的聲音傳來。
多爾袞站在原地,一言不發。身旁的侍女早已不知什麽時候離去,門也被輕輕地關上。這間屋子裏隻剩下多爾袞和聖母皇太後兩人。
這位皇太後便是孝莊。
見多爾袞不說話,一個倩影從屏風後輕輕走了出來。
孝莊的身上隻穿著一件薄薄的紗衣,凹凸有致的身材若隱若現,她的腳上赤裸著,一雙白皙的玉足就這樣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多爾袞的視線中。
在世人麵前一向以端莊雍容的形象示人的孝莊太後,此時這身輕佻放蕩的打扮足以讓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血脈噴張。
但多爾袞卻隻是呆滯在原地,他的臉上表情複雜,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最終,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說道:“奴才有負太後和陛下所望,招致慘敗,實在無顏麵來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