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傍晚時分,秦漠然祭出飛行符回到了雨前堂。
他先把化雲山之行的會議精神傳達給米易,眼見得別無他事,便自顧自回到了獸苑。
莫心並不在獸苑中。這些日子來,這家夥常常不見蹤影,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麽。
回想白日吳尊的講解,秦漠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心中模擬著法技的運用,卻總覺得尚有一些地方未曾完全明白,於是也不再強求,掏出今日選取的兩個功法玉簡參詳起來。
玉簡之一,名叫《金環術》,玉簡之二,名叫《劍翔術》。
《金環術》,是一門輔助性的法技,心意所至,就能隨意幻化出一些金環。金環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輕可重。此術練氣一級就能修煉,對法力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對神念之力的要求卻很高。
金環術的玉簡置於第九層,很顯然,這是一門雞肋的法技,選擇此術的弟子並不多。
秦漠然卻不這麽認為。金環的威力雖然不大,但卻勝在防不勝防,絕對是近戰時陰人的利器。
心意一動,此環就能任意出現在神念範圍內的任何地方。秦漠然陰險的在腦海中開始設計套路,當敵人疾步閃避的時候,如果在其腳上猛然套一個圓環,那效果絕對是杠杠的。
《劍翔術》也是一門輔助性法技。此術沒有攻擊力,唯一的作用就是禦劍飛行。需要一把法器飛劍才能修煉。
練氣期的弟子尚不能憑虛飛行,要想禦空而行,要麽是借助飛行符籙,要麽就是施展禦物術驅使法器飛行,從而達到載人飛行的效果。修煉此類飛行術的人多不勝數。畢竟,人的本性,從來就是渴望超脫地心的引力,飛得更高,看得更遠。一旦有了法力,其他的法技暫且不說,這飛行之術,絕對是低級弟子的首選。
在這些飛行術中,《劍翔術》也算得上是一門不錯的法技了。劍為金,金的屬性就是以銳利、堅韌、快疾著稱。此術修煉有成後,其速度將遠遠超過飛行符。唯一的缺點就是消耗的門派太多,足足耗去了秦漠然一百門派貢獻。而金環術則隻用了二十貢獻。
《劍翔術》以快捷飛行見長,因此對修者的神念之力要求頗高。入門之後,全速可以達到百裏時速,而且更加靈活,可以玩出一些急停甩尾的特技動作,比飛行符經濟適用得多。
當劍翔術修煉到小成境界,速度可以達到二百裏左右,如果修煉到圓融境界,其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三百裏,比築基強者禦空飛行的速度還要快捷。
將一門法技修煉到圓融境界,必須經過無數次的習練、感悟。不知要投入多少的精力,耗費多少時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修者終其一生也未能掌握太多的法技,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是個人就懂的。
在圓融境界以上,還有一個大乘境界。
真正將一門法技修煉到大乘境界的人少之又少,這種境界,並非閉門苦修就能成功,必須修者的感悟足夠,對其修習的法技有著本質上的理解,再融入自身的體驗與感悟,方有達到大乘的可能。
《劍翔術》達到大乘,其速度可以達到四百!即便是練氣修者施展,也足堪與金丹初期修者競速。
入門、小成、圓融、大乘,是法技修煉的四個境界,每提升一個境界,法技的威力都將大幅提升。
練氣修者竟然能夠達到金丹修者的速度!不愧是金係飛行法技,同樣是禦物飛行,劍翔術的速度,足足甩出其他四係飛行法技好幾條街。
此法技要求較高,唯有達到練氣四級才能修煉。而且需要有一柄法器飛劍才能施展。
秦漠然即將跨入五級練氣境界,且囊中飛劍也有數柄,修煉這劍翔術應該沒有絲毫障礙。
他一會兒揣摩一番《金環術》,一會兒再推演一番《劍翔術》,腦海中逐漸熟悉了兩門法技的驅使之法,參照吳尊的講解,心中明悟更多,體內法力蠢蠢欲動,按捺不住心中的火熱,就地操練了起來。
但是,無論他如何琢磨,這兩門看似簡單的法技最終未能施展出來。
第二日,第三日,他又琢磨了兩天,仍然不得其法。
閉門造車終不合轍。沒辦法,第三天,秦漠然也隻得祭起飛行符,徑直去授業堂尋得吳尊,花了兩靈雇其為私人教師,替他分析失敗的原因。
其實,六根與米易就是一個不錯的請教對象,雲岫穀中,常青與段軒也無不釋放對秦漠然的善意。
但是,秦漠然這人的麵子思想比較重。他認為,自己好不容易在眾人麵前樹立了一個偉岸的形象,如果連兩門入門法技都得向大家請教,他丟不起這個人。
兩天後,在吳尊的幫助下,秦漠然成功的凝出了平生第一個法技。一個指肚大小的金色圓環,比起常人佩戴的戒子也大不了多少。
這麽小的一個金色圓環,而且稍稍一用力就崩碎潰散,能套什麽呢?秦漠然傻眼了,這威力,與玉簡中的介紹差老鼻子遠了。
看在兩塊靈石的份上,吳尊耐心的安慰秦漠然一番,“師弟啊,你這兩天就能凝出法技,這已經算得上天才了好不好。想當年,師兄我學習第一門法技,可是足足琢磨勤練了整整一個多月呢。你這般惆悵,是在嘲笑吳某麽?”
金環術對神念要求極高,可是,咱是築基後期的元神修為呀。兩天才學會此術,難道真的很快麽?秦漠然的失望明顯寫在臉上。
吳尊繼續安慰道:“法技的修行,本來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其威力大小,既受到靈根的影響,也跟修為等級以及熟練程度息息相關。隻有日日苦練不墮,才會熟練的掌握每一門法技,完全發揮其威力。譬如說有一些修煉水行法技的修士,許多人第一次以法力凝出水行法技,那水珠甚至不及眼淚兒大小呢。你這第一次就能凝出指肚大小的圓環,偷著樂去吧。”
聽得此言,秦漠然心中有了自信,深覺這兩塊靈石花得不冤,於是又花了兩塊靈石,雇傭吳尊為師,再次請教《劍翔術》的要點。
他先把化雲山之行的會議精神傳達給米易,眼見得別無他事,便自顧自回到了獸苑。
莫心並不在獸苑中。這些日子來,這家夥常常不見蹤影,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麽。
回想白日吳尊的講解,秦漠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心中模擬著法技的運用,卻總覺得尚有一些地方未曾完全明白,於是也不再強求,掏出今日選取的兩個功法玉簡參詳起來。
玉簡之一,名叫《金環術》,玉簡之二,名叫《劍翔術》。
《金環術》,是一門輔助性的法技,心意所至,就能隨意幻化出一些金環。金環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輕可重。此術練氣一級就能修煉,對法力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對神念之力的要求卻很高。
金環術的玉簡置於第九層,很顯然,這是一門雞肋的法技,選擇此術的弟子並不多。
秦漠然卻不這麽認為。金環的威力雖然不大,但卻勝在防不勝防,絕對是近戰時陰人的利器。
心意一動,此環就能任意出現在神念範圍內的任何地方。秦漠然陰險的在腦海中開始設計套路,當敵人疾步閃避的時候,如果在其腳上猛然套一個圓環,那效果絕對是杠杠的。
《劍翔術》也是一門輔助性法技。此術沒有攻擊力,唯一的作用就是禦劍飛行。需要一把法器飛劍才能修煉。
練氣期的弟子尚不能憑虛飛行,要想禦空而行,要麽是借助飛行符籙,要麽就是施展禦物術驅使法器飛行,從而達到載人飛行的效果。修煉此類飛行術的人多不勝數。畢竟,人的本性,從來就是渴望超脫地心的引力,飛得更高,看得更遠。一旦有了法力,其他的法技暫且不說,這飛行之術,絕對是低級弟子的首選。
在這些飛行術中,《劍翔術》也算得上是一門不錯的法技了。劍為金,金的屬性就是以銳利、堅韌、快疾著稱。此術修煉有成後,其速度將遠遠超過飛行符。唯一的缺點就是消耗的門派太多,足足耗去了秦漠然一百門派貢獻。而金環術則隻用了二十貢獻。
《劍翔術》以快捷飛行見長,因此對修者的神念之力要求頗高。入門之後,全速可以達到百裏時速,而且更加靈活,可以玩出一些急停甩尾的特技動作,比飛行符經濟適用得多。
當劍翔術修煉到小成境界,速度可以達到二百裏左右,如果修煉到圓融境界,其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三百裏,比築基強者禦空飛行的速度還要快捷。
將一門法技修煉到圓融境界,必須經過無數次的習練、感悟。不知要投入多少的精力,耗費多少時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修者終其一生也未能掌握太多的法技,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是個人就懂的。
在圓融境界以上,還有一個大乘境界。
真正將一門法技修煉到大乘境界的人少之又少,這種境界,並非閉門苦修就能成功,必須修者的感悟足夠,對其修習的法技有著本質上的理解,再融入自身的體驗與感悟,方有達到大乘的可能。
《劍翔術》達到大乘,其速度可以達到四百!即便是練氣修者施展,也足堪與金丹初期修者競速。
入門、小成、圓融、大乘,是法技修煉的四個境界,每提升一個境界,法技的威力都將大幅提升。
練氣修者竟然能夠達到金丹修者的速度!不愧是金係飛行法技,同樣是禦物飛行,劍翔術的速度,足足甩出其他四係飛行法技好幾條街。
此法技要求較高,唯有達到練氣四級才能修煉。而且需要有一柄法器飛劍才能施展。
秦漠然即將跨入五級練氣境界,且囊中飛劍也有數柄,修煉這劍翔術應該沒有絲毫障礙。
他一會兒揣摩一番《金環術》,一會兒再推演一番《劍翔術》,腦海中逐漸熟悉了兩門法技的驅使之法,參照吳尊的講解,心中明悟更多,體內法力蠢蠢欲動,按捺不住心中的火熱,就地操練了起來。
但是,無論他如何琢磨,這兩門看似簡單的法技最終未能施展出來。
第二日,第三日,他又琢磨了兩天,仍然不得其法。
閉門造車終不合轍。沒辦法,第三天,秦漠然也隻得祭起飛行符,徑直去授業堂尋得吳尊,花了兩靈雇其為私人教師,替他分析失敗的原因。
其實,六根與米易就是一個不錯的請教對象,雲岫穀中,常青與段軒也無不釋放對秦漠然的善意。
但是,秦漠然這人的麵子思想比較重。他認為,自己好不容易在眾人麵前樹立了一個偉岸的形象,如果連兩門入門法技都得向大家請教,他丟不起這個人。
兩天後,在吳尊的幫助下,秦漠然成功的凝出了平生第一個法技。一個指肚大小的金色圓環,比起常人佩戴的戒子也大不了多少。
這麽小的一個金色圓環,而且稍稍一用力就崩碎潰散,能套什麽呢?秦漠然傻眼了,這威力,與玉簡中的介紹差老鼻子遠了。
看在兩塊靈石的份上,吳尊耐心的安慰秦漠然一番,“師弟啊,你這兩天就能凝出法技,這已經算得上天才了好不好。想當年,師兄我學習第一門法技,可是足足琢磨勤練了整整一個多月呢。你這般惆悵,是在嘲笑吳某麽?”
金環術對神念要求極高,可是,咱是築基後期的元神修為呀。兩天才學會此術,難道真的很快麽?秦漠然的失望明顯寫在臉上。
吳尊繼續安慰道:“法技的修行,本來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其威力大小,既受到靈根的影響,也跟修為等級以及熟練程度息息相關。隻有日日苦練不墮,才會熟練的掌握每一門法技,完全發揮其威力。譬如說有一些修煉水行法技的修士,許多人第一次以法力凝出水行法技,那水珠甚至不及眼淚兒大小呢。你這第一次就能凝出指肚大小的圓環,偷著樂去吧。”
聽得此言,秦漠然心中有了自信,深覺這兩塊靈石花得不冤,於是又花了兩塊靈石,雇傭吳尊為師,再次請教《劍翔術》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