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點,安槐景東園書房。


    方文洲和江洋坐在沙發上聊天,賀雲章依舊站在一旁。


    江甜老老實實的坐在茶桌的對麵,笨拙的燒著水泡茶。


    她抓了一把茶葉塞進了水壺裏,看了看有些多,又抓回了一些塞進茶葉罐裏。


    連著開水把茶葉煮沸了,便直接往小杯裏倒。


    三個男人都是很默契,並沒有指出有什麽不足,她泡什麽,他們便喝什麽。


    隻有江洋在聊天的時候回頭說了一句:“重泡。”


    然後便沒有理會江甜,繼續跟方文洲交談。


    江甜撅了噘嘴,對著江洋悄悄做了一個凶狠的表情,然後把大杯子裏的茶水和水壺裏的倒掉,繼續倒騰著手裏的“任務”。


    她不能理解,為什麽已經泡了三個大杯的茶葉水,還要再繼續泡茶,這不是妥妥的浪費嘛!


    暗中也開始觀察著另外兩個陌生的男人。


    很快江甜的心中有了答案:那個跟哥哥坐在一起交談的,一定是個當官的。因為他穿的是正裝,也是一身的正氣,看起來很有權利的樣子。至於那個站著的,應該就是他的“小弟”了。


    盡管是那個“小弟”,好像也比石山一中的校長看起來厲害。


    那麽哥哥的這個客人,一定是個大官。


    江甜心中是這麽琢磨的。


    方文洲跟江洋說了很多關於石山縣的事情。


    此時的石山縣已經升級成為了縣級市,並且華省評上了十大優秀旅遊縣的名號。


    縣城內的基礎建設已經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曹樹平從湖州推薦了幾個開發商,愣是把天鵝湖項目再次搞了起來,搞的是有聲有色,甚至成為了石山縣曆史以來最大最壯觀的公園,放眼華洲地區周邊的縣城,天鵝湖公園首屈一指。


    招商政策的變通,讓大量的地產公司湧入石山。


    萬丈高樓平地起,整個石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青山公館依舊坐立於石山縣最中央的位置,成為了石山縣的地標,甚至公交車站台的名字就有青山公館站。


    隨著石山縣性質的升級,地圖架構也做出了相應調整。


    正應了之前老百姓的玩笑話:三環。


    從青山公館為圓心,沿著利民路打圈擴散8公裏畫圈為一環,石山縣二中標點處,護城河打圈的12公裏為二環。出了石山縣的北大門,原本的東西南北郊區現在也開始擴建,基礎道路全部修建完成,並且很多開發公司也入駐了進去,直到南北鐵路和國道的位置,通通被列為了三環。


    江洋一邊聽著,心中大概明朗了產業在石山縣的分部。


    唐人集團的總部設立在了利民路,連並著青山公館項目在內,屬於分在了一環。


    四個唐人公寓項目,金利酒廠以及一些實業公司都分在了二環。


    至於兩個唐人冷飲廠以及之前購置的130畝商業用地,則全部分在了三環。


    尤其是在冷飲廠後麵建造的那一群住宅,或許在未來的三至五年內,會成為一筆巨大的財富。


    方文洲一邊喝著茶,一邊繼續說著石山縣裏的情況。


    福樓村的李元霸出名了。


    他帶著一些村民購買了很多薰衣草和馬鞭草的種子,竟然在石山縣的那片土地上種活了。


    到了開花的季節,一望無際的紫色,紅色和藍色,成為了汪-洋般的花海,引人入勝。


    加上周圍的鄉村有大量的果樹,春季來臨的時候,白色的梨花更是美如畫卷,吸引了很多遊客從外地過來賞花。


    而石山縣的“春觀花海”在周邊的地區一炮而紅,成為了大家窮遊的聖地。


    而李元霸的頭腦更是靈活,借助著石山縣此時的名氣,開始帶著村民們種植一些類似於金銀花這種比較好存活的中草藥,讓石山縣的農村更加多元化了起來。


    為此,石山縣成為了整個華洲地區唯一購買直升機的縣城。


    兩架直升機有一架是商用,一架作為縣裏接待使用。


    有錢的遊客花錢就可以在直升機上觀看花海,外地的一些企業投資人到了石山縣來考察,也可以享受從空中俯瞰整個石山的待遇。


    旅遊業的發展,讓原本主要依托於農業的石山縣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加上不少工廠在石山落地,輕工業讓大量的下崗職工重新上崗,人均生活水平再次提高了一個檔次。


    種種利好之下,方文洲功不可沒。


    省裏一聲令下,便把他調到了華洲搞經濟。


    說到過去的種種,方文洲感慨萬千,眼神中有些深邃。


    聽起來輕鬆,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把一個如此落後的小縣城一步步做到今天,中間到底有多少的艱辛和無奈。


    “方大哥,喝茶。”


    “賀大哥,喝茶。”“哥,喝茶……”


    江甜重新泡了三杯茶,依次放在了方文洲,賀雲章和江洋的麵前,隨後便坐在一旁靜靜的聆聽。


    方文洲微微點頭示意感謝,隨後看著江洋道:“我這次找你,是有幾個事情要跟你商量。”


    江洋一聽來了正事,放下茶杯:“先說說看。”


    方文洲想了想道:“在說正題之前,我想問問你對房地產的看法。”


    江洋微微一愣,笑道:“怎麽最近都在問這個。”


    方文洲道:“還有誰問過同樣的問題嗎?”


    江洋擺擺手道:“幾個朋友,不重要。”


    方文洲點了點頭。


    江洋停頓片刻,看著方文洲道:“我隻能告訴你一個有趣的現象。”


    “唐人置業有想過在過年期間,給房子打個折,賣的便宜些。”


    江洋笑道:“但是你們不允許我這麽做。”


    方文洲聽後微微沉默,看不出任何情緒:“現在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在往地產業轉移重心,這是一個讓地方經濟迅速流通起來的捷徑。不單單是華洲如此,整個華夏都是如此。”


    “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大量的經濟去支撐。市場經濟不流通起來,正府哪有錢去做這些。”


    方文洲深吸一口氣:“教育,醫療,以及各項配套服務,這都是需要花錢的。經濟需要刺激,如果不這麽做,以當今華夏在各個領域的水平,很難在國際上站住腳跟,歸根結底,我們落後的太多了,這是目前刺激市場經濟的唯一也是必然的手段。”


    江洋喝口茶笑道:“把老百姓兜裏的錢“借”出來用用嘛,可以理解。”


    “但是有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


    江洋突然停頓片刻,看向方文洲:“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或許可以吃到人口的紅利。老一輩往上三十年的積蓄,加上當代年輕人往後三十年的財務透支,全部流通到賬麵上來,為大家所用。”


    “拿去搞什麽東西咱們暫且不談。”


    江洋擺擺手,靠在了沙發背上,點燃了一支煙。


    “萬一這筆錢要是不好還或者還不上了,你怎麽收場。”


    江洋看向方文洲:“誰來收場?”


    眼神有些怪異,方文洲看的心中一震。


    是戲謔。


    這是看小醜的眼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9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舞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舞春秋並收藏重返199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