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六月格外的炎熱。


    空氣仿佛中的熱浪打在臉上會燙的發疼,柏油路上出現很多斑點,似乎被烤化了一般。


    有人做了個實驗,打碎一個雞蛋放在柏油路上,四十分鍾的功夫就已經熟了一半,穿著涼鞋走在上麵半個小時,腳掌都會感覺到絲絲的滾燙。


    京都的外環路上,兩旁的楊樹上有陣陣蟬叫。


    蟬叫聲歇斯底裏,好像它們也對這個夏天的炎熱感到非常的不滿。


    有“專家”們說,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飛速發展,空氣汙染愈發的嚴重。


    隨著健康行業的發展,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全球人口也愈來愈多。


    隨著各種高科技文明的發展,人類在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石油,天然氣,礦業,以及各種能源,就連對????????????????森林的砍伐也愈發的眼中和劇烈。


    這導致全球的生態嚴重失衡,而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加速縮短著它的壽命。


    各種版本的傳言都有。


    比如臭氧層破了個洞,什麽南北極快速融化,全球溫度在逐漸變高,甚至一年比一年高。


    等等等等。


    當然,對於“專家”們的這些話,老百姓也僅僅是在電視機上聽一聽,在報紙上看一看。


    茶餘飯後會坐在一起聊上幾句。


    有人甚至開玩笑說:“自己家的日子還沒過明白呢,就先別管地球的事了,這不是咱們該操心的問題。”


    也有人說:“就算地球要完蛋了,那也是幾百年幾千年以後的事情了,那時候我也早就埋了,不必擔心。”


    這種無聊的話題也僅僅是在茶餘飯後說上兩句罷了。


    再多說,那就顯得矯情了。


    因為比起所謂的保護地球和生態平衡,遠遠沒有這個月的工資能不能漲,誰家的商品打折了這種事情來的實惠的多。


    那些東西太遙遠,不切實際。


    也不是小老百姓去關心就能改變什麽的問題。


    事實就是如此。


    但這些消息,著實讓有心之人賺了一把。


    比如“拒絕一次性餐具”,比如“再回收垃圾”類的項目。


    有人統計過,這一年有個在餐飲行業賣的“消毒櫃”的老板,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淨賺13個億,成了一方首富。


    有個在全國做“再回收垃圾站”的老板,一個策劃方案就賣了將近3個億,而項目更是成為了華夏十大熱點行業之一。


    】


    像是這種提倡“環保”,“衛生”以及“回收再利用”的項目,那是粘上一個火一個,想不賺錢都難。


    而這,就是信息的作用。


    有的人看新聞,就是看個熱鬧。


    有的人看新聞,是著實可以看出生錢的門道來。


    正如江洋帶江甜去逛商場那次所說的。


    新聞是事件,是事實,要看從什麽方麵去獲取信息,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就比如說全球剛剛提出了“愛護地球”的概念,馬上就有人加以利用這個概念,從而打開生錢的門道。


    葉家就是這樣。


    他們在得知這個概念以後,華夏的新聞頻道裏馬上出現了大量的關於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可怕之處,並倡導愛護地球共同家園的理念。


    這是積極向上的,也是正確的新聞。


    但沒有人思????????????????考過這些信息突然大量出現背後的原因。


    因為這些信息的大量出現,讓很多人知道了這個事實,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概念加以引導,那麽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就成了一種新時代的潮流。


    這也是積極向上的,正確的。


    所以沒有人會阻攔,甚至連各地正府都會大力推廣。


    有意思的是,正是因為這種微妙的變化,一個新的行業就這麽悄然誕生了。


    葉文青就是這個行業幕後的操盤手,而葉家自古以來,做的都是這種矗立於雲端之上的買賣。


    而行業內,像是葉家這樣的家族,都被稱之為頂級財閥。


    像是葉文青的這種手段,都被稱之為“點睛者”。


    點睛之由來,是源於典故畫龍點睛。


    傳言梁朝時期,皇帝讓當朝著名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四條金龍,張僧繇領命後,隻用了三天時間便把龍給畫好了,每一條都栩栩如生,如同真龍,但當人們看清牆壁上的金龍之後,發現都沒有眼睛。


    有人便問:你畫的金龍為何沒有眼睛?


    張僧繇回答:如果我給龍畫上眼睛,那麽這條龍便飛走了。


    眾人不信,於是張僧繇便真的給其中一條金龍畫上了眼睛,讓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


    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


    那條被畫上眼睛的金龍突然掙脫牆壁,就那麽遊進天空中飛走了。


    所有人都被嚇傻了,仔細看去,牆壁上隻留下了沒有被畫上眼睛的三條龍。


    畫龍點睛的神話故事也因此而由來。


    後來,這個成語多半用於做事用很簡單的手段便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而行業的圈子內,把“點睛者”往往成為了歌頌和崇拜的對象。


    這是每一個行業處於最頂端的人物。


    就像葉文青那樣。


    他可以隨手畫下一條龍,一個行業就誕生了。


    他手裏掌握著筆,一旦給這條龍畫上了眼睛,那麽這條龍便會消失不見。


    一個行業從出現到興衰滅亡直到消失不見,都掌握在他的手裏。


    像是這種處於雲霄之上的人物,往往都被稱為“點睛者”。


    這種人物,他們不會出現在新聞裏,雜誌上,更不會出現在所謂的福布斯排行榜上。


    他們的財富沒有人去統計,準確的說,是沒有人敢去統計。


    財富排行榜是什麽?


    是弄清楚榜單上的人到底有多少財富????????????????。


    這等於去問一個人:你有多少存款,你的兜裏有多少錢?


    禮貌嗎?


    不禮貌。


    如此不禮貌的行為,隻有“平級”者才會參與。


    像是葉家的葉文青這種級別的存在,是不可能參加也不會給這個機會的。


    他不可能讓別人知道葉家的存在,更不可能讓別人研究葉家是靠什麽擁有那麽多的財富。


    讓別人研究他的手段,研究他的商業模式,分析他的過去和未來。


    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老百姓沒有資格知道,甚至連很多自以為是“貴族”的富豪們也沒有資格知道。


    在葉文青看來,一個行業裏的首富也好,佼佼者也罷。


    他們都不過是“點睛者”養的一條魚罷了。


    他們自以為自己很成功,玩的很大,自以為自己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的一號人物。


    殊不知,他們所存在的這個行業,隻不過是葉文青一時興起所推動起來的罷了。


    用葉文青的話說。


    “在我的眼裏,沒有行業的老大和首富,更沒有什麽成功者與失敗者。他們的區別僅僅在大魚和小魚的概念上。既然是寵物,就必須要聽話,聽話了才有魚食吃,不聽話了,我隨時可以把它撈出來喂貓。”


    曾有葉家的後代詢問葉文青:“世叔,如果這些魚要造反怎麽辦?”


    葉文青是這麽回答的:“那就給這條龍畫上眼睛,讓這些魚自生自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9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舞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舞春秋並收藏重返199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