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耳邊那個女聲響起的時候,江洋明顯被嚇了一跳。


    這時陳佳聰終於說話,笑著開口道:“江洋哥,這是我們天幕基地的主機,名字叫小美。”


    江洋微微點頭,也笑了:“冷不丁的說話,倒是挺嚇人的。”


    陳佳聰道:“基地裏的每一個人,都在小美的信息庫裏。所以當有陌生人進入天幕基地的時候,小美都會這樣打招呼。”


    江洋看向陳佳聰:“她對每一個人都那麽好客嗎?”


    “當然不是。”


    陳佳聰道:“天幕基地的所有數據庫,最終流通的重點都是小美,包括基地內部每一個部門、辦公室和人員發出的指令,也都會到小美那裏進行最終處理。江洋哥和東哥在進入基地的時候,我用高級管理員的身份為你們進行了驗證,而你們在剛才進入基地外部,經過的第一個走廊時候,便已經完成了個人的注冊。”


    這時,祖勝東也好奇了起來:“注冊?你是說我們從停機坪出來的時候,經過的那個全是熒幕的圓形走廊嗎?”


    陳佳聰點頭:“對,那個走廊裏有很多掃描設備。當你們從那裏走過去的時候,你們的麵部輪廓、體型身材甚至心髒和呼吸的頻率等數據,就已經被記錄了下來,並且傳送到了小美那裏。”


    “不然……”


    陳佳聰聳肩:“你們不可能走到這裏。”


    約麽三四分鍾的樣子,軌道緩緩停了在了隧道一側,陳佳聰伸出右手在牆壁上操作了一番,一道機械門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太夢幻了。”


    王炳不由感慨。


    “說到底,小美其實就是基地管理員的ai智能助手,管理人員在基地內有什麽需求,都可以通過小美進行了解和操作。當然,每個人根據級別不同,操作的權限也不一樣。”


    陳佳聰拿出一個證件放在掃描儀器上,機械門自動打開,是電梯。


    電梯很寬,空間足以容納二三十人,操作麵板上共有30個按鈕,分別通往不同的樓層。


    為了能讓江洋更直觀的了解天幕基地,在乘坐電梯的過程中,陳佳聰便開始了更為專業的介紹。


    天幕基地的工作區主要有四個項目板塊,分別是:天幕網絡搭建鏈接與傳播、螺旋式空間應用公式、數字生命模型搭建、人類文明2.0推衍。


    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前麵兩個部分。


    用陳佳聰的話說,天幕計劃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給整個地球乃至更廣泛的太空區域裝一個超級強大的wifi。這個wifi不再是通過最基礎的協議信息傳播,而是可以達到接近甚至超越光速的速度傳播,可以讓覆蓋範圍內的任何一個連接者都能瞬間接收到主機傳達的信息。


    而如何搭建這樣一個巨大的wifi,便成了天幕基地的首要研究課題。


    當說到這裏的時候,陳佳聰告訴江洋,馬克的星鏈計劃其實目的和天幕計劃是相同的,但方法太過於老套、笨重和繁瑣。


    於是便有了天幕基地的第二個研究方向。


    陳佳聰表示,其實現有的很多物理理論都是不健全的,但不能說它們是錯的。


    “比如珍珠大米,當人們隻發現珍珠大米的時候,把它定義成大米是沒有錯的,但珍珠大米絕不是大米的全部。所以我們如果真的想要知道大米該如何更好的種植,研究出的哪些方法可以值得應用,首先應該弄清楚大米究竟有哪些種類,然後找到最高效的方法,而不是盯著珍珠大米這一個方向去進行研究。”


    “現在的很多物理學,就比如牛頓力學和相對論,其實就是我剛才說的珍珠大米。我們不能否認它們的真實性,但它們未必是這個領域中的全部。至於它們之所以廣泛應用,其實就像是在我們出門的時候選擇自行車,往往是因為沒有汽車給我們選擇,就那麽簡單。”


    關於這一點,陳佳聰是這麽舉例的。


    螺旋式空間的應用,則是陳佳聰從眾多大米中,找到的最適合天幕計劃的一個品種。


    說白了,就是找到一個更快的信息傳播方式。


    當江洋問道天幕的wifi信號要通過什麽傳播的時候,陳佳聰的解釋隻有三個字:中微子。


    “它無處不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秒鍾都有上億個中微子從我們的身體中穿過,它可以在物體中隨意穿梭。現有的信息傳遞技術主要依賴於衛星,比如星鏈計劃。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摒棄傳統的方法,直接通過這些中微子去點對點傳遞信號。”


    “這種區別和差距相當於黑鷹b20和李元霸的拖拉機,完全沒有可比性。”


    陳佳聰自信的道:“一旦這個技術實現,那麽馬克發到天上的那些,就是太空垃圾。”


    江洋聽的一知半解,涉及他的知識盲區,當下也不再追問。


    陳佳聰打開了話匣子,說的那叫一個眉飛色舞,停都停不下來。


    他告訴江洋,天幕基地裏的前麵兩個項目非常重要,且目前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螺旋式空間應用的核心,就是讓天幕的網絡無處不在,且以極高的密度不斷穿透整個地球。如果說項目一和項目二是打地基,那麽項目三便是蓋房子了。


    這就回到了那天在監護室中陳佳聰對江洋說的關鍵:數字生命。


    用陳佳聰的話說,數字生命無非就是把人類的思想、意識、記憶和靈魂等整個大腦,以數據的方式進行運營,用數字的方式進行儲存。


    “目前有很多國家、公司或者企業都在研究這個課題,包括馬克的ai腦機接口,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但他們的方法錯了,因為他們選擇了用最古老的方法去做極高難度的事。”


    陳佳聰一邊帶著江洋參觀基地,一邊繼續說道:“顯然,用數據線去讀取人類大腦的方法是很難行的通的,也非常的笨重。就像上次我說的,人類大腦內部的神經元極為複雜,每一個神經元都有超大量的數據,這是一種非常複雜且難度極高的讀取過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數據保存的不完整、模糊甚至丟失。”


    “試想一下,當我們用中微子作為傳播介質,完成了天幕計劃的前麵兩個部分後,再去讀取、下載和保存人類的大腦將是一種什麽結果?”


    “我來回答你們。”


    陳佳聰停住腳步,眼神中帶著一絲興奮:“那是一種全方位無死角,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神經元,乃至是你兒時想不起來的信息,都會完美的,100%的掃描並複刻下來。”


    “然後通過主機。”


    陳佳聰深吸一口氣:“也就是小美,進行儲存。”


    “至於生老病死。”


    陳佳聰不屑一笑:“誰在乎?”到那時,人類不會在乎還能活多久,會不會生病這種無聊的問題。他們在乎的,是體驗,各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麵對陳佳聰有些瘋癲的話,祖勝東和王炳聽的頭大,不理解但不反駁,隻有江洋聽的很是認真,且越聽越是覺得後背發涼。


    因為事情到了這一步他明白,陳佳聰之前在監護室對他說的那些……


    都是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9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舞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舞春秋並收藏重返1998最新章節